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970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设计原则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均根据服务区域、作业人员范围和作业人数设置。本矿井选用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的布局。共设置两个永久避难硐室、两个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在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新建两个永久避难硐室,硐室规模100人,满足+1110m和+1025m两个水平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首采区回采工作面设计考虑在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布置一个临时避难硐室,掘进工作面设临时避难硐室或可移动救生舱。初期在首采工作面各布置一个临时避难硐室,硐室规模40人,满足首采工作面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概念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2、【2010】146号文、煤安监司函办【2010】29号文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及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为山西朔州平鲁区森泰煤业有限公司井下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六大系统包括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有机联系,以形成

3、全矿井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压气。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第二节井下紧急避难系统及管理措施标准一、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

4、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1、所有井工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2、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3、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4、临时避

5、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5、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措施及管理标准1、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2、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3、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

6、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1。4、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A、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硐室内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B、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C、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之间,供风量

7、不低于0.3m3/min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dB。D、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E、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F、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G、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及时补充或移动紧急避险设施,完善避灾路线

8、和应急预案等。H、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第三节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要求,为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均根据服务区域、作业人员范围和作业人数设置。本矿井选用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的布局。共设置两个永久避难硐室、两个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在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新建两个永久避难硐室,硐室规模100人,满足+1110m和+1025m两个水平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首采区回采工作面

9、设计考虑在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布置一个临时避难硐室,掘进工作面设临时避难硐室或可移动救生舱。初期在首采工作面各布置一个临时避难硐室,硐室规模40人,满足首采工作面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一、永久避难硐室1、避难硐室设置地点及规模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要求,为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和在安全方面提升一个水平,设计在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新建两个永久避难硐室,硐室规模100人,满足+1110m和+1025m两个水平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永久避难硐室净宽度确定为4m,避难硐室长度按照下式确定:L=knS/B/(1-ksb)式中:L避难硐室最小

10、有效长度,m;k避难硐室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取1.2;ksb设备占用面积系数,0.30n作业人数,下井人员等共计80人;S每名避险人员有效使用面积,不低于1m2;B避难硐室净宽度,4m。L=knS/B/(1-ksb)34.7m经计算,永久避难硐室有效长度不小于40m。考虑避难硐室分为生存室和过渡室两部分,其中生存室就是避难硐室的有效长度,过渡室一般布置在生存室两侧,每侧过渡室长度约3.0-5.0m。过渡室与生存室之间的密闭墙厚度0.8m,过渡室与大巷间的防护密闭墙厚度1.0m,过渡室与大巷连接段长度不小于3m,这样避难硐室总长度至少55.9m,设计永久避难硐室总长度59.3m53.9m,其中

11、生存室长度4534.7m。结合目前避难硐室的容纳规模宜不多于100人,考虑到本矿井人员分布情况,本矿井永久避难硐室确定最终的容纳规模为100人。避难硐室整个施工的支护包括临时支护、一次支护。前期施工采用金属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并在每根前探梁前端增加一套折叠梁;一次支护采用等强锚杆锚索+金属网片+喷混凝土联合支护;一次支护采用C25的素混凝土支护150mm;防爆密闭墙能够抵抗瞬时1000高温和1.5MPa的爆炸冲击波。通过采用C30强度的混凝土来实现要求。为了加强其抗冲击波能力,墙体设计施工成楔形。2、避难硐室的内部配置永久避难硐室的内部分为缓冲区、生存区和卫生区。缓冲区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

12、区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而设立的;生存区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和可能需要的救护医疗工作;卫生区的设立是为了满足逃生人员在避难硐室内部生存的需求。3、避难硐室系统设计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永久避难硐室装备及配件详见表4-3-1。表4-3-1 100人永久避难硐室分项报价单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安全防护密闭系统1防爆密封门1600X800套22密闭门1600X800套2(二)气幕喷淋系统1喷淋空气幕装置HRQM-1200套22空气幕控制机械阀JMJ-04个23空气幕控制球阀DN20个24空气幕供气管路配

13、件DN20套25空气幕流量计LZT-10A08M个26气幕喷淋控制箱HRPK(A)套27喷淋流量计LZT-10A24M个28压缩空气钢瓶60L个209空气减压器YQK-352个2010高压链接软管不锈钢,0.6m根2011空气汇流装置YQHL-16S套212喷淋供气管路配件/套213手动排气阀DN50个4过度室向硐室外排气14自动单向排气阀2个8过度室向硐室外排气15排气管路配件/套12(三)供水排水系统1供水控制阀DN25个22洗手盆/个13水净化器/个14不锈钢水龙头DN25个15水比例减压器1寸个16排水管路止回阀DN25个17手摇泵CS-20套18矿用供水自救装置KGS-2套19供水、

14、排水管路配件/套1(四)压风供氧系统1手动闸阀DN80只12空气过滤器过滤器-20套13空气过滤器过滤器-10套14手动控制阀(球阀)DN50个35手动控制阀(球阀)DN25个16消音器DN25个87减压器(空气)QTY-50个38流量计LZM-25(25-250m/h)个69流量计固定支架HRLX(A)套610压风管路配件/套1(五)泄压排气系统1单向排气阀DN50个4生存室向过度室排气2手动截止阀(球阀)DN50个4生存室向过度室排气3手动闸阀DN100个24配套管路、接头等套6(六)自备氧供氧系统1压缩氧气瓶(医用氧)60L支402减压器(氧气)YQY-12支403高压链接软管不锈钢,0

15、.6m根404氧气汇流装置YQHL-10S套45手动控制阀(球阀)DN20个16供氧流量控制盒(含流量调节阀、消音器、流量计)DN15套4分路控制DN15LZT-10A04M7自备氧流量计固定支架HRZYK套18供氧管路配件/套1(七)降温除湿空气净化系统1空气净化装置(含电动风扇)JH-350套42二氧化碳吸附剂HRCO2HH-100kg10003一氧化碳催化剂HRCOCH-100kg1504悬挂式高效干燥剂HRGXXS-100kg4205干燥剂挂架不锈钢套46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电源KDY660/18台17矿用防爆制冷装置(配套隔爆型控制箱)ZLF-4.3/380台48蓄冰柜2.5立方台4

16、9煤矿救生舱用隔爆型干式隔离变压器KBSG-10台210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MYP-660V 410米3011矿用电缆(电动风扇)MY42.5米20012降温管路配件/套5(九)环境监测系统1矿用氧气传感器GYH25台5与矿方在用安全监测系统KJ160N兼容2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GTH500台53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GRG5H台34矿用甲烷传感器GJC4台35矿用温度传感器GWD50台36分站(含电源箱)KJ160N-F ( KDW-0.1/18*6)台37温湿度计台28压力式温度计0-120台29多参数气体测定器(O2、CO2、CO、CH4)台310硐室内外压差检测装置D2000-1.5KPa

17、台211硐室外环境监测采气装置HRCQ(A)套112信号线缆MHYV147/0.43米60013矿用本安型摄像仪KBA12台2与矿方在用视频监测系统KJJ12兼容(十)通讯人员定位系统1本安型自动电话机KTH15台2与矿方在用电话程控机兼容2电话线MHYV1X2X0.97米1003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KJ251-F2台2与矿方在用人员定位系统KJ251A兼容4隔爆兼本质安型直流稳压电源KDW0.3/660(B)台15人员定位读卡器KJF210B台26配套各种连接电缆、光缆套1(十一)照明系统1矿用防爆型真空智能馈电开关KBZ-200/1140(660)台22照明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ZBZ2-4.0

18、/1140(660)台13矿用隔爆型LED巷道灯DjS18/127个144一体式矿灯KL2.5LM(A)个1205硐室外信号指示灯DHY0.36/3.6L个26荧光棒6寸根8007矿用隔爆型低压电缆接线盒BHD2-25/380-4T个68矿用本安电路用分线盒JHH3个309电缆挂钩、接地板、接地线套1(十二)备用电力系统1矿用隔爆型电池箱DXBC105/36台42矿用隔爆型不间断备用稳压电源KDW660/220台13电池存放架4(十三)生命保障辅助系统1苏生器MZS-30台22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ZYX-45台1203医疗急救包硐室用7种套5490压缩干粮250克/5248KJ包4805饮用水0

19、.5L/24瓶装箱76脚踏打包式马桶/个27工具箱79件个18垃圾箱不锈钢个39半封闭式储物架不锈钢个510靠背专用座椅三联坐组3411折叠担架ZDDJ-1副212铁皮储物柜个213手提式泡沫灭火器MFZ/ABC8个1014指示牌/套14、安全防护系统(1)防护密闭门每个避难硐室设两道防护密闭门,设在过渡室入口处,防护密闭墙厚度2.0m,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砌筑,防护密闭门向外开启,采用钢板制作,要求其有良好的密闭性和抗冲击能力不小于0.3MPa,门上要设观察窗。防护密闭墙掏槽内侧0.8m,外侧1.4m。为了防止密闭强和煤壁之间产生缝隙,导致漏气或漏水,在密闭强和煤壁接触处四周加耐高温

20、密封条。防护密闭门结构图门框安装骨架示意图门框安装须水平、垂直,如下图所示:门框安装位置示意图(2)密闭门每个避难硐室设两道密闭门,设在生存室入口处,密闭墙厚度0.6m,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砌筑,密闭门向外开启,采用钢板制作,要求其有良好的密闭性,门上要设观察窗。4.2供水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由硐室外接至井下已有的消防洒水管网,在井下发生灾变但未破坏消防洒水管网时,作为避难硐室的水源。管道经硐室两侧预埋的管路引入生存硐室,在硐室内设供水阀、减压阀、水净化器、水龙头、水池等。排水管设置使用止回阀进行自然排水,并配备手动排水泵,保证硐室的气密性。供排水系统示意图(3)气幕喷淋系统A、空气幕系统

21、空气幕系统采用两路供气,一路用矿井压风,另一路采用自备的压缩空气瓶供气,气幕用于隔绝硐室内外空气。压缩空气瓶经减压汇流后,与矿井压风系统管路均连接至流量计和空气幕联动开关,气路开闭由联动开关控制。联动开关与防爆密闭门联接,防爆密闭门打开时,联动开关控制气路打开;防爆密闭门关闭时,联动开关控制气路关闭。另在空气幕气路连接一个控制球阀,检修时,进入过渡室时可关闭控制球阀,以免空气幕持续工作。空气幕装置设置在过渡室内防爆密闭门的正上方,工作时,空气幕内高速气流由上向下吹出,形成一道风幕,防止室内外空气对流。气幕喷淋系统气路原理图B、喷淋系统喷淋系统也采用两路供气,一路用矿井压风,另一路采用自备的压缩

22、空气瓶供气,喷淋系统采用高流量的气体喷头,可以在人穿过喷淋系统的过程中,迅速将身上的灰尘吹扫干净,防止将有毒有害气体带入生存室。矿井压风系统引入避难硐室后,分流一路减压至0.30.6MPa,为喷淋系统供气。压缩空气瓶经减压后汇流,也接入气幕喷淋系统作为气源。两路供气分别用一个球阀控制,使用时优先使用压风系统供气,当压风系统损坏或压力不足时,确认关闭压风供气阀门后打开自备的压缩空气控制阀门供气。(4)压风供氧系统A、压风管路的引入压风系统引入采用预埋管路的方式,引入避难硐室后进行分流。其中一路引入过渡室中,为气幕洗气系统提供气源。另外一路引入生存室中,为避险人员提供呼吸用气。压风引入管路可根据避

23、难硐室设置的位置和矿井的现场情况,从硐室的某一端引入或从两边过渡室均引入一条压风管路。B、过渡室部分引入过渡室的压风气路,经减压至0.30.6MPa后,用一个球阀控制。避险人员使用气幕洗气系统时,若减压阀的入口压力达到指标,说明压风系统可用,可以打开这一路的球阀,调节流量进行喷淋。在压风系统不可用时,使用过渡室内自备的压缩空气瓶进行喷淋。C、生存室部分引入生存室内的压风管路,先连接一个总控制球阀,然后按照管路及过滤器、流量计等气动配件的流量要求经计算后分为四条供风管路。每条管路先经过减压器降压至0.10.3MPa,然后经过滤,将管路引至各个出气口处。在出气口处安装消音器,降低出气噪声。压风引入

24、气路原理图(5)自备氧供氧系统A当压风正常时,可使用压风系统,为硐室内人员供给足量氧气。B当外部压风系统无法工作,即硐室处于完全隔绝状态,可使用自备供氧供氧系统进行供氧。自备供氧系统设计为压缩氧气供氧。压缩氧气减压至0.3MPa,连接至氧气汇流装置,然后通至各个出气口,供避险人员呼吸。所有供氧管路和阀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脱脂处理。(6)降温除湿空气净化系统A生存室配备蓄冰降温装置,通过配备的制冷机制成-20冰,启用时通过风机经制冷风管吹出冷风,可以满足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生存室温度不高于35,通过降温除湿的同时再配合使用悬挂式干燥剂控制湿度不大于85%。B温湿度调节系统采用蓄冰降温技术,能够实

25、现同步降温除湿,降温介质环保无污染,极端情况下可作为补充饮用水使用。C配备空气循环净化装置,配合使用一氧化碳吸收药剂和二氧化碳吸收药剂,可以保证有效生存时间内生存室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0%,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0024%。空调装置安装在硐室外,接煤矿井下交流电源,避难硐室闲置时将制冰机冷冻箱体中的水冻成冰块,并保持在-20的温度。避难硐室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空调装置断电,不再为制冰机提供制冷,这时制冰机内的冰块蓄含的冷量作为避难硐室降温的制冷能量来源。避难人员进入硐室内,需要制冷时打开制冷风门和气动风扇的开关,不断的将制冰机内的冷量带出,风扇将硐室内热空气吸入,经制冰机管道冷却后,再将

26、冷风吹出,即可为硐室内降温。避难人员可根据人员数量,以及硐室内当时的温度状况,调节风扇的风速,即可调整到适合的制冷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图(7)环境监测系统A设计避难硐室环境监测系统用于采集、显示、上传硐室内外影响人身安全的环境气体参数,所有参数直接显示在各个传感器的显示面板上和生存室内的监控分站上。所有传感器、分站等均与矿现有使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兼容,并实现联网数据传输。硐室内外使用的矿用传感器均符合AQ6201的要求,均为本质安全型,与矿现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兼容,避难硐室内外环境监测系统各传感器配 (1)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型号与矿在用系统兼容。测量范围:(01000)ppm;供电电压:(

27、924)V;输出信号:(2001000)Hz;报警参数:红色灯光闪烁,蜂鸣器鸣叫(报警响度1m内不小于85dB(A);B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型号与矿在用系统兼容。测量范围:(05)%;供电电压:(924)V;输出信号:(2001000)Hz;报警参数:红色灯光闪烁,蜂鸣器鸣叫(报警响度1m内不小于85dB(A);C氧气浓度传感器,型号与矿在用系统兼容。测量范围:(025)%;供电电压:(924)V;输出信号:(2001000)Hz;报警参数:红色灯光闪烁,蜂鸣器鸣叫(报警响度1m内不小于85dB(A);D甲烷浓度传感器,型号与矿在用系统兼容。测量范围:(04)%;供电电压:(924)V;输出信

28、号:(2001000)Hz;报警参数:红色灯光闪烁,蜂鸣器断续鸣叫,响度大于80dB(A)(18V供电,距离1m);E温度传感器,型号与矿在用系统兼容。测量范围:(050);供电电压:(924)V;输出信号:(2001000)Hz;报警参数:报警点可调,报警声级85dB(A);F监控分站 型号与矿在用系统兼容工作电压:(11.412.6)V.DC。工作电流:300mA;G分站配套电源箱 型号与矿在用系统兼容输入电压:AC127/220/380/660V(用户可通过选择相应接线端子定),频率50Hz,允许电压变化范围75%115%以上配置传感器及电源箱分站均与矿现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兼容。当井下发

29、生灾难时,硐室外检测传感器遭到破坏后,硐室外环境参数检测负压采集方式用于紧急状况下环境参数检测。检测后的气体应直接排至硐室外而不至于污染硐室内空气环境。生存室还需配备机械式温湿度计2个,用于监测硐室内温湿度,主要技术参数为:检测温度范围:050;检测湿度范围:0100%RH;生存室内还配备有差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生存室内外大气压差。H生存室内还需配备有矿用本安型摄像仪和人员定位装置,用于发生灾难时调度指挥中心通过硐室内外布置的防爆摄像头观察硐室内避险人员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制定营救方案。矿用本安型摄像仪应与矿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型号对应,通过光缆直接与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对接,数据直接显示到现有调度指挥中

30、心的视频显示设备。(8)通讯联络系统为了实现避难硐室与调度室或救灾指挥部之间的通讯,生存室内还需配置有与在用矿现有井下通讯系统相兼容的防爆电话机及通讯系统的其他接入设备,电话机通过电话线与井上程控交换机相连,接入煤矿现有的电话网。(9)照明系统A避难硐室的供电照明电源引自就近的变电所,电压等级为660V。要求使用专用供电线路,线路上不得分接任何其他负荷。具体配置有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组成。外接电源作为煤矿正常生产时为视频信号采集、传感器监测等的提供电力供应。B硐室内日常照明统采用矿用隔爆型LED巷道灯利用照明综保提供电源来实现照明。C生存室内安设有足量的一体式矿灯

31、用于硐室内断电情况下紧急照明和人员逃生时使用,且需配备适量充电器,便于日常维护时使用。D硐室内还需配备有2套用于硐室启用后的信号指示灯,指导周围避险人员进入硐室内进行避险及灾害发生后硐室外救援人员对硐室内的避险人员进行救援撤离。(10)生命保障辅助系统A硐室内应配备有应急救助所需要医疗设备,包括急救箱、苏生器等。急救箱内有用于烧伤、刮伤等伤害的应急救护药品。B硐室内贮存有一定数量的食物和纯净水,满足硐室内100人同时生存时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所需要的食品和饮用水,其中食品配备量不少于5000kJ/人天,饮用水配备量不低于500mL/人天,总量不低于满足96h的自备生存需要,且有不低于1.2倍的备用

32、系数。C生存室内还需配备有数量不低于额定人数1.2倍的ZYX45型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用于逃生时配备自救使用。D硐室内需设计配备有自动打包式卫生马桶4个,使用后可免水自动打包密封,可保持硐室内气体环境清洁无异味。E硐室内应设置有不低于额定人数的座椅,座椅宜采用不锈钢制作,座位下面设储物箱,节省硐室内设备占用空间。F硐室内配备有必要的应急维修所需工具箱用于硐室内设备损坏及时维修,此外还需配备适量的手提式灭火器用于预防硐室内发生火灾是时使用。G硐室内配备有折叠担架,用于救治和运送伤员。H硐室内外需配置有:入口标识牌、巷道指示牌、硐室内各设施操作指示牌、传感器标识牌等相关牌版。硐室内标识牌应清晰、

33、醒目,悬挂或固定于硐室内外;标识牌中标注有硐室的类型、型号、尺寸、容量,各设备均张贴使用说明,并张贴避难硐室操作规程和应急响应流程,指导避难人员进行自救。在硐室内悬挂有相关岗位的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牌版,牌版外观设计整齐美观,并配备有100本避难硐室操作规程,可保证每人一份,以便阅读。二、临时避难硐室首采区回采工作面设计考虑在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布置一个临时避难硐室,掘进工作面设临时避难硐室或可移动救生舱。初期在首采工作面各布置一个临时避难硐室,硐室规模40人,满足首采工作面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临时避难硐室净宽度确定为4m,避难硐室长度按照下式确定:L=knS/B/(1-ksb)式中:L避难

34、硐室最小有效长度,m;k避难硐室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取1.2;ksb设备占用面积系数,0.30n作业人数,下井人员等共计40人;S每名避险人员有效使用面积,不低于1m2;B避难硐室净宽度,4m。L=knS/B/(1-ksb)17.2m经计算,临时避难硐室有效长度不小于20m。考虑避难硐室分为生存室和过渡室两部分,其中生存室就是避难硐室的有效长度,过渡室一般布置在生存室两侧,每侧过渡室长度约3.0-5.0m。过渡室与生存室之间的密闭墙厚度0.8m,过渡室与大巷间的防护密闭墙厚度1.0m,过渡室与大巷连接段长度不小于3m,这样避难硐室总长度至少85m,设计临时避难硐室总长度35m17.2m,其中

35、生存室长度3517.2m。结合目前避难硐室的容纳规模宜不多于40人,考虑到本矿井人员分布情况,本矿井临时避难硐室确定最终的容纳规模为40人。避难硐室整个施工的支护包括临时支护、一次支护。前期施工采用金属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并在每根前探梁前端增加一套折叠梁;一次支护采用等强锚杆锚索+金属网片+喷混凝土联合支护;一次支护采用C25的素混凝土支护150mm;防爆密闭墙能够抵抗瞬时1000高温和1.5MPa的爆炸冲击波。通过采用C30强度的混凝土来实现要求。为了加强其抗冲击波能力,墙体设计施工成楔形。2、避难硐室的内部配置永久避难硐室的内部分为缓冲区、生存区和卫生区。缓冲区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时

36、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而设立的;生存区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和可能需要的救护医疗工作;卫生区的设立是为了满足逃生人员在避难硐室内部生存的需求。3、避难硐室系统设计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永久避难硐室装备及配件详见表4-3-2。表4-3-2 40人临时避难硐室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安全防护密闭系统1防爆密封门1600X800套22密闭门1600X800套2(二)气幕喷淋系统1喷淋空气幕装置HRQM-1200套22空气幕控制机械阀JMJ-04个23空气幕控制球阀DN15个24空气幕供气管路配件/套25空气幕

37、流量计LZT-10A08M个26气幕喷淋控制箱HRPK(A)套27喷淋流量计LZT-10A24M个28压缩空气钢瓶40L个149空气减压器YQK-352个1410高压链接软管不锈钢,0.6m根1411空气汇流装置YQHL-8S套212喷淋供气管路配件/套213手动排气阀DN50个414自动单向排气阀DN50个415排气管路配件/套8(三)压风供氧系统1空气过滤器QSC套13手动控制阀(球阀)DN50个24流量调节阀DN25个45消音器DN25个46减压器(空气)QTY-50个17压风管路配件/套1(四)供水排水系统1供水控制阀DN25个22洗手盆/个13水净化器/个14水龙头DN25个15水比

38、例减压器1寸个16排水管路止回阀DN25个17供水、排水管路配件/套1(五)泄压排气系统1手动排气阀DN50个2生存室向过度室排气2自动单向排气阀DN50个2生存室向过度室排气(六)自备氧供氧系统1压缩氧气瓶(医用氧)40L支302减压器(氧气)YQY-12支303高压链接软管不锈钢,0.6m根304氧气汇流装置YQHL-10S套35供氧控制盒(手动控制阀、流量调节阀流量计、等)DN20套1DN15LZT-10A04M6自备氧流量计固定支架HRZYK套17供氧管路配件/套1(七)降温除湿空气净化系统1矿用防爆制冷装置ZLF-4.3/380台12蓄冰柜2.5立方台13煤矿救生舱用隔爆型干式隔离变

39、压器KBSG-10台14矿用防爆型开关KBH-6/127台25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MYP-660V 410米306矿用电缆(电动风扇)MY42.5米100(八)空气净化系统1空气净化装置HRJH-15台22二氧化碳吸附剂HRCO2HH-100kg4003一氧化碳催化剂HRCOCH-100kg404高效干燥剂HRGXXS-100公斤1005干燥剂挂架套2(九)环境监测系统1矿用氧气传感器GYH25台4与矿方在用安全监测系统KJ160N兼容2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GTH500台43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GRG5H台24矿用甲烷传感器GJC4台25矿用温度传感器GWD50台26矿用本安型摄像仪KBA12台

40、1与矿方在用视频监测系统KJJ12兼容7温湿度计TH-600B台18矿用井下分站KJ160N-F台2与矿方在用安全监测系统KJ160N兼容9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KDW-0.1/18*6台110压力式温度计0-120台111多参数气体测定器(O2、CO2、CO、CH4)CD4台112硐室内外压差检测装置D2000-1.5KPa台113信号线缆MHYV147/0.43米600(十)通讯人员定位系统1本安型自动电话机KTH15台1与矿方在用电话程控机兼容2电话线MHYV1X2X0.97米1003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台1与矿方在用人员定位系统KJ251A兼容4隔爆兼本质安型直流稳压电源台15人员定位读卡器台26配套各种连接电缆、光缆套1(十一)动力照明系统1矿用防爆型真空智能馈电开关KBZ-200/1140(660)台22照明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ZBZ2-4.0/1140(660)台13矿用隔爆型LED巷道灯DjS18/127L个64矿用隔爆型LED巷道灯DjS12/127L个25一体式矿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