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业公司环保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997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钨业公司环保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钨业公司环保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钨业公司环保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钨业公司环保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钨业公司环保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钨业公司环保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钨业公司环保应急预案.doc(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案编号:YA-GDXL2013版 本 号:AQ-第1版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颁布日期:2013年 月 日批 准 页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现予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编制(人员签名): 年 月 日评估(人员签名): 年 月 日复核(人员签名): 年 月 日批准(人员签名): 年 月 日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名): 二O一三年 月 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

2、单位财产损失,本单位特组织相关部门及机构编制了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 2013年 月 日批准发布, 2013年 月 日正式实施,本单位所有部门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负责人:年 月 日目次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应急预案体系21.5应急工作原则3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4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42.1.1单位基本情况42.1.2周边社区情况42.1.3总平面布置42.1.4所在地区自然

3、条件52.1.5生产工艺流程5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52.2.1物料的危险性52.2.2设备、装置的危险性62.2.3工艺过程的危险性72.2.4作业场所的危险性72.2.5重大危险源辨识82.3危险目标的确定82.3.1危险目标82.3.2危险目标对周边的影响93组织机构及职责103.1应急组织体系103.2指挥机构、各应急小组及职责104预防与预警134.1危险源监控和管理134.1.1技术性预防措施134.1.2管理措施134.1.3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134.2预警行动144.2.1事故预警的条件144.2.2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154.3信息报告与处置164.3.1应急值守电

4、话164.3.2信息报告与接警164.3.3事故信息上报164.3.4事故信息通报174.3.5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174.3.6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175应急响应185.1响应分级185.1.1响应分级185.1.2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195.2响应程序195.2.1应急响应程序框图195.2.2事故应急响应程序206信息发布237后期处置247.1污染物处理24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247.3生产秩序恢复247.4善后赔偿257.5预案评估与修订258保障措施268.1通信与信息保障268.1.1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268.1.2通信保障措施268.2应急队伍保障268.2.1公司应急队伍2

5、68.2.2外部应急队伍26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78.3.1应急物资一览表278.3.2应急物资保障措施278.4经费保障278.5其他保障278.5.1治安警戒保障程序278.5.2供水供电保障程序289培训与演练299.1培训299.1.1应急救援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299.1.2周边社区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299.1.3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309.1.4应急培训的评估309.2演练309.2.1演练组织与准备309.2.2演练范围与频次319.2.3演练评估和总结3210奖惩3310.1奖励3310.2处罚3311附则3411.1术语和定义3411.2应急预案备案3511.3维护和

6、更新3511.4制定与解释3511.5应急预案实施35氢气站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特征11.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2.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12应急处置原则12.1.迅速隔离原则12.2.减少损失原则23组织机构及职责24预防与预警25信息报告程序26应急响应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3生产车间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2.事故诱因及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2应急组织与职责13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3.2.应急处置措施23.2.1.泄漏23.2.2.火灾、爆炸43.2.3.电气火灾43.2.4.中毒43.2.5.触电53.2.6.机械伤害53

7、.2.7.灼烫63.2.8.高处坠落74注意事项74.1.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抢险救援器具、采取救援对策方面74.2.现场自救和互救方面84.3.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8氢气站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2.事故诱因及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2应急组织与职责13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3.2.应急处置措施23.2.1.泄漏23.2.2.火灾、爆炸33.2.3.电气火灾43.2.4.中毒、窒息43.2.5.触电43.2.6.机械伤害54注意事项64.1.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抢险救援器具、采取救援对策方面64.2.现场自救和互救方面64.3.

8、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7锅炉房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2.事故诱因及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2应急组织与职责23事故应急处置程序2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23.2.应急处置措施33.2.1.泄漏33.2.2.火灾、爆炸33.2.3.电气火灾33.2.4.触电43.2.5.机械伤害43.2.6.灼烫54注意事项54.1.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抢险救援器具、采取救援对策方面54.2.现场自救和互救方面64.3.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6氨回收现场处置方案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适用范围12基本情况 12.1.车间概况12.2.危险目标13组织机构14

9、事故报警15 应急处置.25.1自行处置25.2求助处置26保障措施26.1通讯保障26.2器材保障2附件1人员救治办法.3附件2.氨基本知识5水处理设施现场处置方案1目的和适用范围11.1.目的11.2.适用范围12污水站概况13环保生产事故可能原因13.1.标准排放口水质超标13.2.污水水质、水量超过设计标准13.3大面积、长时间停电13.4工作人员安全13.5危险化学品泄漏14.事故应急指挥机构15.应急处理原则16.事故预防与预警26.1事故预防措施26.2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2附 件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联系方式12.政府有关部门、周边单位联系方式33.应急救援物资、器材

10、配置44.规范化格式文本55.物料安全资料表86.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示意图127.消防、监控、报警设施主要分布位置示意图148.应急疏散路线图159.相关应急预案名录16预案编号:YA-GDXL2012-11版 本 号:AQ-第1版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颁布日期:2012年 月 日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合理采用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事态发展,指导和规范公司各部门、员工的抢险救灾行为,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及灾害对公司和公司周边地区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威胁,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订了本应急预案。1

1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5) 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0年6月2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6) 关于修改广东省安监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安监201235号)(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

12、源辨识(GB18218-2009)(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1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12)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手册(13)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14)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ERG2000)(15) 潮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16) 潮州市、潮安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相关预案(17)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1) 中华人

13、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发生下列环境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1)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或危及生命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影响事故。(2) 公司领导认为需要应急处置的环境事故灾难。1.4 应急预案体系本公司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附件四部分组成。(1) 综合应急预案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

14、各类环境事故的综合性文件。(2)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中的部分内容如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预警行动等应参考综合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针对重点防护对象,编制有氢气站专项应急预案。(3) 现场处置方案根据本综合应急预案第2章的危险源辨识结果,本公司的危险(或重要)场所(或装置、设施、岗位)为生产车间、氢气站和锅炉房。本公司有以下现场处置方案:生产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氢气站现场处置方案,锅炉房现场处置方案。(4) 附件本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附件包括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物资装备的清单,规范化格式文本,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相关应急预案名录,有

15、关协议或备忘录等。1.5 应急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树立防范胜于救灾观念,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3) 充分准备,科学救援。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环境事故的综合素质。(4) 立足自救,社会救援。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求得政府的支持,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及时、有效地处置,以防止事故的扩大、保护员工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企业和国

16、家财产损失。(5) 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下,各应急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环境事故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协助、配合上级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展开应急行动。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2.1.1 单位基本情况本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17日,原名“潮州翔鹭钨业有限公司”,2012年7月13日,更名为“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注册资本为7500万元人民币厂,法定代表人为陈启丰,厂址位于潮安县官塘庵头工业区。本公司主要从事钨精矿、钨制品加工、销售及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零配件、技术的进口业务等。本公司现有职工32

17、0人,其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97人,环境安全管理人员6人。2.1.2 周边社区情况本公司位于潮安县官塘庵头工业区,厂区东面为汕汾高速公路交警中队、废弃厂房及空地;西面为潮州市佳鑫陶瓷有限公司和工业区道路;南面为金山塑胶厂;北面为安黄公路。详见附件地理位置示意图。2.1.3 总平面布置本公司占地面积约16000m2,分为生产区和办公区。其中生产区可分为生产车间、氢气站、仓库和生产辅助设施等;生产车间主要包括制粉车间、APT厂房、蓝钨房等,氢气站主要包括制氢站和氢气罐区,生产辅助设施主要有机修房、锅炉房(独立设于主厂区外东面工业区道路的另一侧)和污水处理站等。办公区包括办公楼和和宿舍楼。本公司厂区四

18、周设有高度不低于2.2m的实体围墙,其东侧、南侧各设有一个大门,南侧大门为货流和人流的主出入口,东侧的大门为次出入口,可作为应急状态下人员的安全疏散通道。本公司厂区的平面布置见附件总平面布置示意图。2.1.4 所在地区自然条件本公司所在地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为21.7,月平均气温最低是1月为13.7,最高是7月为28.5。年均降水量1714.4mm,雨季集中在4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年平均气压为1023百帕,雷暴一般出现在310月,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7.1天。年主导风向为

19、SE向,其频率为11,全年平均风速1.9m/s,极大风速达36m/s。年平均出现雾日为12天。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潮州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2.1.5 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公司生产的产品分类,可将生产区划分为蓝色氧化钨、三氧化钨及仲钨酸铵生产区和钨粉及碳化钨生产区。(1) 蓝色氧化钨、三氧化钨及仲钨酸铵的生产工艺首先用碱溶液对钨矿进行浸取、去杂,之后通过氨水的萃取、离子交换等获得钨酸铵溶液,再经蒸发结晶生产出仲钨酸铵,在半密闭回转炉中不通任何气体或氢和氨,控制炉内正负压经煅烧生产三氧化钨和蓝色氧化钨(2) 钨粉及碳化钨的生产工艺钨粉

20、及碳化钨的生产工艺过程较简单,即采用氢气还原三氧化钨制取钨粉,采用碳黑与三氧化钨反应制取碳化钨粉。其中,三氧化钨还原反应中使用的氢气由厂内的氢气站采用水电解工艺制取提供。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 物料的危险性本公司生产工艺所涉及原辅料有盐酸、磷酸、液氨、氯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气等,成品为钨粉、碳化钨、仲钨酸钠、蓝色氧化物、三氧化钨。其中,液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气属于危险化学品,它们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毒害性、腐蚀性等。 表2.2.1 物料汇总表序号物质名称类别危险货物编号用途火灾危险等级1.氢气压缩的第2.1项易燃气体21001还原甲类2.液氨第2.3项有毒气体230

21、03萃取乙类3.氢氧化钠第8.2项碱性腐蚀品82001溶剂戊类4.氢氧化钾第8.2项碱性腐蚀品82002催化戊类(1) 火灾爆炸危险性氢气和液氨均具有易燃易爆性,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其火灾危险性分类分别为甲类和乙类,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 毒害性及腐蚀性氨有毒、具刺激性,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对操作、接触人员均有一定的健康危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资料表详见附件。2.2.2 设备、装置的危险性本公司使用的主要设备有球磨机、离交柱、锅炉和氢气罐等,

22、如果球磨机、离交柱没有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或作业人员操作失误,都可能会对作业现场人员造成伤害;锅炉属于特种设备,如果选材、制作或安装不当,或在运行过程设备腐蚀、操作错误均可能发生锅内缺水、锅炉超压、锅内满水、汽水共腾、炉管爆破、炉膛爆炸、二次燃烧、锅炉灭火等事故;氢气罐属于压力容器,如设备有缺陷、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爆炸或人员灼伤;另外公司的各种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如果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2.2.3 工艺过程的

23、危险性钨粉及碳化钨、蓝色氧化钨及三氧化钨等生产工艺都有经过高温处理或煅烧过程,其工艺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性:氢气极易燃烧和爆炸,还原反应后多余的氢气尾气如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炭化炉、还原炉、蓝钨炉等在反应过程中设备中的热量不能及时移出,随设备内温度上升,可能引发反应设备的开裂和爆炸。2.2.4 作业场所的危险性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根据本公司生产工艺,对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主要工艺过程、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汇总如下表。表2.2.2 主要危险、有

24、害因素汇总表序号危险因素存在场所或部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氢气站(制氢站、氢气罐区)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噪声危害2.生产车间(制粉车间、蓝钨房、APT厂房等)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噪声危害、高处坠落3.仓库火灾、触电、物体打击4.锅炉房火灾、锅炉爆炸、灼烫、触电、机械伤害5.机修间机械伤害、触电、火灾6.办公楼、宿舍楼触电、火灾7.厂区道路车辆伤害2.2.5 重大危险源辨识(1)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分析,液氨、氢气均在辨识范围内,

25、其辨识结果如下:液氨:公司用于生产的液氨为临时存放的瓶装液氨(400L9瓶),其实际存在量约为2.95t,未超过其临界量(10t),且qi/Qi1。氢气:公司的氢气罐区设有3个氢气罐(60m33个),根据其最大储存量以及制氢站、制粉车间主要设备的容积,经折算后,氢气的实际存在量约为0.25t,未超过其临界量(5t),且qi/Qi1。因此,本公司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辨识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辨识结果,本公司没有所规定必须申报重大危险源登记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设施,因此

26、,本公司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3 危险目标的确定2.3.1 危险目标根据本公司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以下危险场所为重大危险目标:表2.3.1 应急救援重点目标危险目标所在位置事故类型目标1氢气站(制氢站、氢气罐区)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噪声危害目标2生产车间(制粉车间、蓝钨房、APT厂房等)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噪声危害、粉尘危害目标3锅炉房泄漏、火灾、锅炉爆炸、灼烫、触电、机械伤害2.3.2 危险目标对周边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如果处置及时,泄漏事故均可控制生产车间、氢气站范围内;如果事故未能得到

27、及时控制,或事故蔓延,其影响范围将可能超出厂界,甚至污染环境,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当生产车间发生火灾事故时,在火灾事故区域内的建筑物和设备可能因为抢救不及而遭受损失,人员未及时撤离或没有使用防火用具,可能会有少数人受伤,会因为火灾事故造成停产损失。生产车间的火灾事故还可能会蔓延至其他区域。氢气比空气轻,泄漏的气体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除,如果通风不畅,氢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即爆炸。爆炸的冲击波将会使工艺装置、设备、钢支架、门窗等受到严重破坏,其碎片可能伤及周围人员,临近建筑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时,可能造成建筑物严重受损,甚至塌陷,设备将受毁灭性破坏,严重时,出现人员

28、伤亡事故,并可能影响到其他生产场所的设备设施及人员安全。由于生产车间、氢气站与办公区、仓库相距较远,火灾事故一般不会影响办公区、仓库等建筑物。办公区、仓库若出现火灾爆炸事故,也会使建构筑物倒塌,设施严重损毁。火灾爆炸事故中,有关人员如果没有采取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可能因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受到伤害、窒息甚至发生人员死亡事故。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本单位应急管理成立有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负责日常的应急事务管理等工作;在发生事故及应急演练时临时成立内部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下设4个专业应急小组:抢险抢修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其组织架构如下图,人员名单

29、详见附件。图3.1 应急组织体系架构图3.2 指挥机构、各应急小组及职责(1)应急办本公司设有应急办,负责日常的应急事务管理等工作。应急办职责如下: 负责应急工作的相关日常事宜。 组织应急工作会议、活动,开展应急管理调研和宣传培训工作。 建立并管理应急机构的各类信息资料及档案。 负责相关应急救援物资的配置、管理和保养。 负责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外来专业救援队伍的初步接洽。 负责与外部有关单位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和信息交流。(2)应急指挥部本公司成立有内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对本厂进行危险源、危险物质、设备设施、作业环节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定期组织各岗位员工进行预案演练,发生事故时

30、应急总指挥负责实施应急方案,在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副总指挥代理总指挥的职权,负责实施应急方案。应急指挥部设在厂内办公楼,或根据事故实际情况需要另外选择适合的地点。应急指挥部职责如下: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协调和指挥事故现场处置有关工作。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负责发布终止应急救援行动的指令。 环境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负责事故后期处置事项。(3)抢险抢修组应急指挥部下设抢险抢修组,职责如下: 负责执行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的工艺处理(如关闭系统)、设备抢修等应急任务。 负责固定消防系统的启动使用和保障其运行。 负责执行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的消防控制任务。

31、 负责执行危险物料泄漏现场的隔离、堵漏等应急任务。 负责对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的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并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负责保障事故现场、周边灾区的消防供水,实施事故现场、周边灾区的临时断、送电作业。(4)警戒疏散组应急指挥部下设警戒疏散组,职责如下: 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和疏导,疏散事故地点无关人员和车辆,禁止一切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开启救援车辆进入的消防通道门,保障救援交通顺畅,维持现场秩序。 负责引导必须撤出的员工有秩序地撤至安全区或安置区,并查对安全疏散人员名单。(5)医疗救护组应急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护组,职责如下: 负责事故

32、受伤人员、疏散受伤人员的救护。 需送院的伤员立即联系附近医院,紧急送院抢救。(6)后勤保障组应急指挥部下设后勤保障组,职责如下: 负责保障通讯设施使用良好。 协助调用和组织应急救援过程所需物资器材。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和管理4.1.1 技术性预防措施本公司设有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岗山水库和天面消防水池供给。其中,市政给水管网及岗山水库是该公司主要的消防用水供水水源;天面消防水池位于蓝钨房厂房天面,总容积约200m3。本公司沿道路、车间、仓库等建筑物外墙设置有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并配套有消防箱、喷嘴和消防水带。瓶装氨气放置点还设置有喷淋水系统。生产车间、氢气站等危险作

33、业场所均配置小型灭火器具,用于补救初始火灾。生产车间、氢气站等主要建、构筑物均设置防雷带(网)等防雷设施。本公司在污水处理站设有一个200 m3事故应急池,消防的废水及突发事件产生的废水能暂时存放事故池,等处理达标再排放本公司厂区内设有固定电话与外界联系;氢气站内装设有氢气检漏装置和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监控设施布置情况详见附件。4.1.2 管理措施安全制度:氢站岗位安全技术规程、新职工三级教育制度、各岗位交接班制度、检修班巡视记录单等。警示措施:危险化学品警示标志、防火警示标志。消防管理:设有厂义务消防队、有完好的消防器具、定期进行消防演练。4.1.3 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危险源(重要目标)

34、所发生的事故,其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公司所有应急处置力量。事故发生后,本公司的有关单位(所有部门和班组)按照综合预案所规定的响应分级进行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单位(部门或班组)应立即按照现场处置方案的有关规定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处置。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超过本公司处置能力时,现场应急指挥部应采取立即提升预警级别、通报本公司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其他专业应急队伍、周边单位等紧急处置措施。4.2 预警行动4.2.1 事故预警的条件根据本公司环境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区域范围,将预警分成内部预警和外部预警。内部预警针对厂内局部事故,从高到低可划分为级

35、(一般)和级(轻微)两个级别;当事故可能扩散并对厂界以外的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时需进行对外报警(外部预警)。(1)内部预警(级,一般)预警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严重的氢气泄漏事故,或可能发生火灾、中毒等次生事故,或其它影响工厂整体安全运行的事故,事故范围没有超出厂界,利用本厂的全部有关单位(所有部门和班组)及一切企业可利用资源可以处置的紧急情况。采取措施:本公司的全部有关单位(所有部门和班组)应按厂内一级响应分级做好应急响应准备。(2)内部预警(级,轻微)预警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轻微的氢气泄漏事故或其它影响工厂局部安全运行的紧急事件(如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采取措施:本公司事故(或险情)发生部

36、门(班组)应按厂内二级响应分级做好应急响应准备。(3)外部预警预警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氢气的大量泄漏或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或危及生命安全(如中毒、重伤),事故的影响范围有可能超出厂界,波及周边社区、居民。采取措施:本公司的全部有关单位(所有部门和班组)应尽快撤离至厂外安全区域,向受到事故影响的周边社区、单位报警,并由主要负责人或应急总指挥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上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级预案的规定,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应急办(包括厂内应急救援人员)配合其他外来专业救援队伍展开应急响应行动。4.2.2 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

37、流程(1)信息发布方式厂内预警:由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信息。厂外预警: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由应急指挥部向受到事故影响的周边企业(单位)报警,主要负责人需同时上报当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信息发布可采用有线和无线系统配合使用,即固定电话、手机等。(2)预警信息的内容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类别(如泄漏、火灾、爆炸等)、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场所、预警期起始时间、警示事项、影响估计及应采取的措施、发布部门(或发布人)等。预警信息发布后,预警内容需变更或解除的,应当及时发布变更通知(通告)或解除通知(通告)。(3)预警信息的流程预警时预警信息发布流程为: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呼叫、通信、公告或组织人员逐

38、个员工通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在预警信息发布后,各部门(班组)负责人应及时向员工传递预警信息。预警区域内的有关部门(班组)应当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准备。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应急值守电话公司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值守电话:0768-6303998。4.3.2 信息报告与接警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如图4.3.2。图4.3.2 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4.3.3 事故信息上报发生需要外部预警(或人员死亡)的环境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潮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

39、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潮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上报事故信息方式:情况紧急时以电话(或传真)方式上报潮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急结束后,须以书面形式上报潮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和通报的信息内容如下:(1)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 事故的简要经过;(4)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 已经采取的措施;(6)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3.4 事故信息

40、通报外部预警时,应急指挥部立即以电话(或传真)方式向环境事故可能涉及的周边单位通报。通报事故信息时应说明清楚:事故类别(如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规模、影响范围、发生地点(如生产车间、氢气站等)、介质、本单位已采取的措施、建议周边友邻单位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等。4.3.5 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一般情况下,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由应急指挥部以电话(或传真)方式向周边友邻单位、公安消防部门、社会其他专业救援队伍发出请求支援的通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周边友邻单位、公安消防部门、社会其他专业救援队伍发出请求支援的信息。向周边友邻单位、公安消防部门、社会其他专业救援队伍发出请求支援时应

41、明确说明:本单位负责接洽外部救援机构的部门、人员、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4.3.6 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发生环境事故后,与外界新闻舆论进行信息沟通等事项见本综合应急预案第6章。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5.1.1 响应分级依据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本预案的应急响应分为厂内一级响应、厂内二级响应和厂外社会应急响应。(1) 厂内二级响应厂内二级应急响应范围:在事故发生初期,本部门(或班组)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控制事故发展且事故影响范围未超出本部门(或班组)辖区,不影响辖区外临近的其他部门(或单位)正常作业的轻微事故。本部门(或班组)

42、的负责人负责对事故征兆或事故的应急处置或预防等行动进行指挥。(2) 厂内一级响应厂内一级应急响应范围:发生较大事故,本厂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控制事故发展且事故影响范围未超出厂界,不影响厂外周边社区、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由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并直接拨打119报警。当在启动二级响应后,仍不能有效控制事故时,应立即升级启动厂内一级响应;同时发布厂外社会响应预警。(3) 厂外社会应急响应当本厂发生爆炸事故,或启动厂内一级响应(预案)后,事故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需要扩大应急响应。由主要负责人或应急总指挥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上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上级安全生产事故应

43、急预案(厂外社会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办应听从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厂内应急救援人员应服从指挥、配合其他外来专业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5.1.2 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应急指挥是各类环境事故应急处置的关键,不同应急响应级别需要启动不同的应急指挥层次。在环境事故应急处置行动中,具体指挥层次和级别分为三级(对应响应分级),其中厂内二级响应最低、厂外社会应急响应最高,由低至高依次升级转换。启动厂外社会应急响应时,由潮安县应急办领导、组织、指挥环境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县安监局、县消防大队等部门实施增援;启动厂内一级响应时,由本公司应急指挥部领导、组织、指挥环境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其它各应急小组到场救援,事故(险情)发生部门(班组)的相关人员应按现场处置方案的有关规定进行应急处置;启动厂内二级响应时,由本部门(或班组)的负责人进行指挥,现场其他应急人员应按现场处置方案的有关规定进行应急处置。环境事故的现场应急指挥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联动、尊重科学、注重效益、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密组织、各尽其责,应急联动、协同行动,科学施救、安全高效。紧急情况下如果遇到应急指挥层的第一领导(决策人或现场指挥)无法进行应急指挥(决策)时,应由应急指挥层的副职(第二)领导替补进行应急指挥(决策)。紧急情况下各应急小组的应急指挥指挥权(决策权)的转移与上述应急指挥层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