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6107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送审稿)编 制 说 明地方标准编制组二一五年十二月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送审稿)编 制 说 明一、任务来源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年计划,我校承担了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标准的编制工作。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计划于2015年12月完成。 该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示范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组成标准起草组共同完成。糜子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在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和生产优势,发展糜子生产是保障国家区域粮食安全,稳定和维护粮食市场不可忽视的因素。陕西省是我国糜子的重要产区,然而每年因为

2、病虫害遭受的损失大约占糜子总产量的5-10%,严重的年份可能到达40%以上。糜子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糜瘟病、黑穗病、粘虫和玉米螟等。长期以来,糜子良好的抗逆性使得糜子的病虫害防控技术一直缺乏统一的指导标准,主产区的病虫害防控往往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治而不防”,往往在病症出现以后才开始防治;用药不科学,选择高毒农药;用药时期和用药量随意性很大,不同的农户防治方法各异。种种不规范的防治方法影响了糜子的生产安全。因此,亟需由糜子科研单位牵头,制定糜子病虫害防治的规范方法并进行广泛的示范培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糜子科研单位之一,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开展糜子品种资源、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和试验

3、示范推广工作,组织参加了全国糜子科研协作和全国糜子基地建设工作,主持国家糜子品种区域试验和国家小宗粮豆品种科技示范园工作,参与了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组织的糜子、荞麦等杂粮出口贸易技术指导等工作,为研究制定糜子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我们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制定了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根据计划内容分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防治对象、防治要求等。二、目的和意义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是保证糜子高产、优质的必要生产措施,是糜子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省内外糜子防治技术现状和众多问题,以规范陕西省内包括延安、府谷、定边、靖边等糜子

4、主要产区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引导糜子安全生产和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标准从我国糜子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和关键技术入手,制定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旨在提高陕西省糜子生产水平,提高糜子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糜子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三、标准制定依据与原则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注意吸收已有的科研成果,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在内容和体例上都有较好的继承性。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着“科学、先进、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生产加工企业的意见,力求做到适用范围明确、层次清楚、内容先进可靠,文字表述准确、通俗易懂,有利于生产管理

5、,具有可操作性。四、主要工作过程标准编制工作从2015年开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杨凌示范区质监局,榆林市农业科学院,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协助完成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第一阶段:调研分析(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收集、整理相关糜子生产技术和禾谷类病虫害防控标准的基础上,实地调研榆林糜子生产、加工管理过程,梳理出规范性要素,借鉴玉米、小麦病虫害防控标准研究成果,形成标准框架,并修改完善。 第二阶段:形成内部讨论稿(2015年5月)基于以上工作基础,按照标准框架,完善标准内容,确定指标要求。标准内容以田间调查、鉴定技术为重点。同时,涵盖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形成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6、标准文本。第三阶段:形成征求意见稿(2015年6月-8月30日)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后,期间共召开两次内部讨论会,由标准编制组工作人员与糜子种植大户、宁夏固原市农科所、甘肃省农科院的专家以及消费者,就标准初稿进行征求意见,提出若干项具体的意见并修改。并对该标准进行检验验证,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第四阶段:形成送审稿2015年9月根据专家意见由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送审稿和标准编制说明。第五阶段:标准验收颁布2015年9月-12月提交项目验收申请,由陕西省质监局邀请标准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单位各相关方召开标准验收会,并按照意见负责进一步修改标准文本,形成标准报批稿,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五、实验验证本标准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指标根据多年基地试验结果,推广部门应用效果等总结形成,试验示范结果为本标准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六 、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七、采标情况 无。八、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不存在重大意见分歧。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建议采用推荐性标准。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标准内容以及项目指标设置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均没有冲突。十一、标准属性的建议待标准通过审查将建议作为推荐性陕西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