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脑包山矿区金多金属矿详查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脑包山矿区金多金属矿详查实施方案.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脑包山矿区金多金属矿详查实施方案固阳县西斗铺东壕选矿厂二一一年三月项 目 名 称: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脑包山矿区金多金属矿详查项目主管单位:固阳县西斗铺东壕选矿厂法 人 代 表:邢贵荣项目承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法 人 代 表:吴文平总 工 程 师:李玉玺项目负责人:白启星参加编制人员 :白启星 赵培宇提 交 单 位:固阳县西斗铺东壕选矿厂提 交 日 期:2011年3月目 录第一章 绪言2第一节 基本情况2第二节 勘查目的和任务5第三节 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6第二章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0第三章 勘查区地质情况11第一节 区域地质成矿背
2、景12第二节 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12第四章 勘查工作部署23第一节 总体工作部署24第二节 年度工作安排26第五章 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28第一节 工作方法、手段29第二节 技术要求43第六章 经费预算44第七章 预期成果50第八章 保障措施51第一节 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51第二节 经费保障措施51第三节 质量保障措施52第四节 安全保障措施53附图1、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脑包山金多金属矿区域地质1:500002、固阳县东脑包山矿区金多金属矿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图 1:20003、东脑包山矿区金多金属矿第2勘探线设计剖面图 1:500 4、东脑包山矿区金多金属矿第12勘探线设计剖面图
3、 1:500 附件 1、勘查许可证复印件 2、勘查资格证书复印件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基本情况一、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固阳县西斗铺东壕选矿厂于2008年3月12日成立,地址在固阳县西斗铺镇白石头沟村,注册资金100万元。固阳县西斗铺东壕选矿厂主要经营矿产品加工及销售。员工60人,其中各类管理、运输及选矿人员40人,拥有固定资产挖掘机一台、装载机3台、运输汽车8台、日处理600多吨铁矿石选矿厂一座,占地总面积20亩。二、勘查项目基本情况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调查院于2007年在东脑包山勘查区首次申请登记了探矿权,勘查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探矿权证号1500000710737,有
4、效期限为2007年4月30日至2009年4月30日;2009年又进行了探矿权延续申请,勘查证号为: T15120090502028864,有效期2009年5月12日-2011年4月30日,面积3.23km2,2011年1月,原探矿权人因资金紧张,将该探矿权转让给固阳县西斗铺东壕选矿厂,转让后的勘查证号及面积不变,有效期为2011年1月17日至2011年4月30日。图幅号:K49E017007,K49E017008。申请探矿权类型为:延续。探矿权人为:固阳县西斗铺东壕选矿厂勘查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脑包山金多金属矿普查,勘查许可证号:T15120090502028864,有效期2011年
5、1月17日至2011年4月30日。勘查区面积3.23平方公里,勘查矿种为金多金属矿。区块位置:1:5万图幅号K49E017007,K49E017008。矿权首次设立时间:2007年4月30日,勘查面积为3.23km2历年探矿权延续变化过程:(1)2007年4月30日第一次设立,勘查许可证号1500000710737,探矿权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勘查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调查院,有效期2007年4月30日至2009年4月30日;勘查面积为3.23km2(2)、2009年5月12日第一次普查延续,勘查许可证号T15120090502028864,探矿权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6、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勘查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调查院,有效期2009年5月12日至2011年4月30日;勘查面积为3.23km2(3)、2011年1月17日第一次变更(转让),勘查许可证号T15120090502028864,探矿权人:固阳县西斗铺东壕选矿厂,勘查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有效期2011年1月17日至2011年4月30日;勘查面积为3.23km2东脑包山金多金属矿勘查区北京1954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1拐点编号地理坐标3带直角坐标东经北纬XY1109440041173037393897.0324573819.6672109451541173037395
7、642.1834573794.4133109451541163037395615.6234571943.3344109440041163037393870.0284571968.586面积:3.23km2东脑包山金多金属矿勘查区西安1980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2拐点编号地理坐标3带直角坐标东经北纬XY1109435741173137393829.4024573772.8412109451241173137395574.5184573747.5703109451241163137395547.9404571896.5224109435741163137393802.3804571921.790
8、面积:3.23km2三、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勘查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五勘院始建于1963年,原称内蒙古自治区105地质队,是原地质部为勘查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而专门组建的一支部直属地质队伍,现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五勘院是一支拥有多年辉煌历史、具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的专业地质勘查队伍。1991年被地质矿产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目前拥有地质、物探、钻探、测量、化验等多种勘探技术手段,功能齐全、设备精良。2005年8月18日经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审核,固体地质矿产勘查通过了GB/T19001-2000ISO9001:20
9、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8年被包头市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是固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单位,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编号01200811100132,有效期限2008年12月30日至2013年12月29日本次延续为第2次(转为详查)延续,拟延续时间: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延续2年。勘查面积为3.23 km2第二节 勘查目的和任务详查工作的主要目的任务是通过对区域内地质资料、含矿层位的分析研究,结合前期普查成果资料并通过矿区地质填图,基本查明详查区内的地层、岩性、厚度、产状和分布等;
10、基本查明较大的褶皱、断裂和破碎带的分布、规模和产状;基本查明岩浆岩的种类、数量、形态和分布。评价有价值的矿产和矿化点,基本查明其产出特征和分布范围。对区内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体,应基本查明其分布、数量、赋存部位、厚度、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基本了解矿床氧化带的发育情况;对已发现并进行过普查工作的铁矿体,开展详查工作,估算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3),对金及其他多金属矿另行编制普查设计,开展金多金属普查找矿工作,若发现金及其他矿种的矿体,按照先地表后深部的原则,先进行普查控制,后进行详查控制。最终提交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脑包山矿区金多金属矿详查报告或内蒙古自治区固
11、阳县东脑包山矿区铁矿详查报告,为下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第三节 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工作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所辖,位于固阳县高家村火车站10公里,有包头至白云鄂博(包白)铁路从工作区10公里处通过,位于固阳县西斗铺镇12公里,交通便利,(见交通位置图)见图11 。勘查区地理坐标极值为:东经:1094400-1094515北纬:411630-411730勘查区面积3.23平方公里,工作区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南高北低的低山丘陵区,最高海拔2014.60米,最低为1469米,一般在1800米左右;沟谷发育,多呈V字型;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区,冬夏温差大,常年风多雨少,属典型的
12、大陆性气候。该区属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半农半牧区,经济作物有小麦、谷子、土豆等,区内村落稀少,人口密度小,经济落后,有零星的采矿业(主要为铅、锌、金、银等)。勘查区区域经历了长期复杂多次的构造活动,易发生地震,根据GB18306-2001图A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得知,本地区动峰值加速度为0.15,对照烈度为7.5度以上设防区,因此应做好地震预防工作,防止因地震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矿区周边地震资料见下表。 矿区周边地震资料统计表 表6-4 时间1929年1934年1976年1979年1983年1987年4月8日1996年5月2日位置毕克旗五原和林县五原磴口乌拉山一带包头哈 业胡同震级6.
13、06.256.26.05.2连续600多次小震6.4 图11 工作区交通位置图第二章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第一节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开采情况及成果1972年内蒙古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一队,在该区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对区域地层和岩浆岩进行了划分。1957年内蒙古地质局五原狼山队在余太镇一带做过煤田勘探,提交过煤田普查报告。1964年内蒙古地质局102队提交了白庙子云母矿勘探报告。1966年1967年内蒙古地质局大青山地质队对书记沟铁矿进行了勘探工作,提交一中型铁矿报告。1980年1983年105地质队在对白庙子珍珠岩矿床进行地质工作的同时发现了小召子膨润土矿床。认为该区可作为今后
14、地质普查重点区。矿区以往施工一探矿浅井,深约25m,曾进行过边探边采。后停采。第二节 首次登记探矿权以来地质工作、资金投入情况及成果一、历年完成的工作量及资金投入情况2007-2009年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表1-1年度项 目单 位完成实物工作量资金投入(万元)1/1万地质测量平方公里4278槽探立方米100042化学分析样个100145合计8432010年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表1-2年度项 目单 位完成实物工作量资金投入(万元)1/1万地形测量平方公里42.341/2千地形测量平方公里411.251/1万地质测量立方米41.861/2千地质测量米418.601/1千地质剖面km109.93
15、竖井米507.27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平方公里3.233.00合计54.25二、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1、从2007年开始,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在本区开展金矿预查工作,完成1:1万地质填图、槽探施工和相应的其他地质工作。经过预查工作初步了解了勘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初步了解了铁矿的赋存层位、规模、矿石品位等。2、该项目登记的矿种为金多金属,以往工作主要对铁矿进行了勘查工作,对金及其他金属矿未进行勘查工作,下一步工作应该兼顾其他矿种。该地区地质勘查投入不足,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符合工业要求的其他金属矿体,现有资料表明该区磁铁矿体地表品位相对较高,
16、mFe25%以上,深部延深及品位情况不清,有一定的储量规模,有待做进一步的详查工作。第三章 勘查区地质情况第一节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一、区域地层本区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阴山地层分区大青山地层小区,中生代地层区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阴山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渣尔泰群,上覆盖层为中生界侏罗系中上统、白垩系下统固阳组、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和第四系。(一)元古界渣尔泰群根据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资料,元古界渣尔泰群自下而上共分五个岩组,分述如下:1、第一岩组:【砾岩、石英岩组(Ptzh1)】主要分布在该区的南部和西南部。主要岩性为白色石英岩、变质砾岩。
17、本组出露厚度大于800米。其上界与结晶灰岩组(Ptzh2)呈整合接触,局部地段为断层接触。2、第二岩组:【结晶灰岩组(Ptzh2)】主要分布在区内西南部一带呈零星状分布。岩性为灰色结晶灰岩,该组在本区出露厚度约100米。其上界与板岩与灰岩组(Ptzh3)呈整合接触关系,局部地段为断层接触。3、第三岩组:【板岩夹灰岩组(Ptzh3)】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一带,岩性为暗色板岩、灰色结晶灰岩、黄色灰岩。本组出露厚度大于1000米。其上界与石英岩组(Ptzh4)呈整合接触关系,大部地段见呈断层接触。4、第四岩组:【石英岩组(Ptzh4)】在西南部呈大面积分布。主要由黑云母石英片岩、灰白色变质长石石英砂岩、
18、含砾石英岩组成,厚约3204米。由于花岗岩的侵入,该岩组局部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形成混合片麻岩。其上界与板岩组(Ptzh5)呈整合接触关系.5、第五岩组:【板岩组(Ptzh5)】大面积分布在区内中部。主要有暗色板岩、变质砂岩、绿泥石绢云母角闪片岩、透辉石大理岩、磁铁石英岩,为本区主要含矿层位。本组厚度约3227米。(二)侏罗系中上统(J2-3b3)大面积分布在区内的北部和中部。为白女羊盘火山岩组第三岩段,主要有流纹斑岩、层凝灰岩及泥灰岩。多为加里东晚期侵入岩灰绿色细粒黑云母斜长花岗岩(33(3))的捕虏体。(三)白垩系下统固阳组(K1g)根据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资料,该组自下而上共分五个
19、岩段,本区仅出露2、3、4四个岩段,均不整合覆盖于渣尔泰群之上。 1、玄武岩段(K1g2)分布在南部一带。为暗色玄武岩,具杏仁状构造。厚度大于40米。2、流纹岩段(K1g3)在区内南部、中部一带呈大面积分布。由流纹岩、凝灰角砾岩、珍珠岩组成,厚约409米。不整合覆盖于玄武岩段(K1g2)之上。3、砾岩、砂岩段(K1g4)大面积分布于东南部一带。岩性为砂砾岩、砂岩组成。(四)第三系上新统(N2)大面积分布于东北部一带。岩性为紫红色粘土岩、砂砾层组成。(五)第四系(Q4)分布于区内东南部一带。为冲积粘土质砂砾层,厚度015米。二、区域构造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制志,按槽台学说观点,该区大地构造位置
20、为华北地台(级构造单元)、内蒙台隆(级构造单元)、阴山断隆(级构造单元),地处乌拉山复背斜的北翼。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区内经历了长期的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断裂、褶皱构造比较发育。不同期次的断裂构造、以及具一定规模的召塔向斜构成了区内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一)断裂构造主要分布在区内南部,以近东西向断层为主,并分布有北北西向、北东向的断层。1、近东西向断层根据区内岩浆岩体呈北西方向分布的特点,显示出岩浆侵入与断裂构造有关,早期的近东西向断层对岩浆岩具导岩作用。2、北北西向断层区内分布的F1等北北西向断层,在走向上由近东西偏向北西,断层上、下盘并发生水平位移现象,显示后期的北北西向断层对早期近东西向断层
21、具明显的改造作用。3、北东向断层为晚期形成的断层,对早期断层具破坏作用。(二)褶皱构造主要为分布在该区以北的召塔向斜。召塔向斜轴向近东西,在区内东起召塔,往西至刀拉胡同。向斜由渣尔泰群地层组成,核部为板岩,两翼由结晶灰岩组成。北翼倾向南,倾角6075;南翼倾向北,倾角5570。向斜核部有石英闪长岩侵入。工作区位于召塔向斜的北翼,铁矿床受此构造的影响。三、区域岩浆岩(一)侵入岩区内岩浆较发育,主要有吕梁早期、加里东晚期、以及华力西晚期的侵入岩,分述如下:1、吕梁早期侵入岩为灰绿色中细粒片麻状斜长花岗岩(o21(2))主要分布在区内的南部。岩石为绿灰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2、加
22、里东晚期侵入岩 斜长角闪岩(43-1)分布在区内的西北部。为灰绿色细粒黑云母斜长花岗岩(33(3))和黑云母花岗岩(43(5))的捕虏体。 灰绿色细粒黑云母斜长花岗岩(33(3))大面积分布于区内的中部和北部,在南部有零星分布。根据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资料,它是白彦敖包岩体的一部分。岩石为灰绿色,变余花岗结构及压碎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 3、华力西晚期侵入岩 灰绿色石英闪长岩(43(2))在区内中部大面积分布,呈较大的岩体产出。岩石呈灰绿色、黑灰色,风化后为褐灰色。多为柱粒结构或似柱粒结构,边部有时呈现片麻状构造。 灰白色似斑状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43(4))分布在区内的东北角。岩石为
23、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基质具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黑云母花岗岩(43(5))在区内大面积分布。岩石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褐黄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由于受动力作用,局部岩石具压碎现象。 肉红色细粒花岗岩(43(6))在区内西北部呈零星状分布。(一)脉岩区内分布的岩脉较多,主要有闪长岩脉()、斜长角闪岩脉()、角闪岩脉(0)、花岗伟晶岩脉()、细晶岩脉(l)、花岗斑岩脉()、石英斑岩脉()、石英脉(q)等,穿插在不同的岩体、以及元古界渣尔泰群地层中。四、区域矿产区域内有多处有色金属与贵金属矿(化)点和放射性异常点,有些已构成工业矿床,规模较大的铁矿有公益民铁矿。第二节 勘查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一、地
24、层工作区内出露地层自老至新主要有元古界渣尔泰群五岩组(Ptzh5)、白垩系下统固阳组玄武岩段(K1g2)和第四系(Q4),现分述如下:(一)中元古界渣尔泰群第五岩组(Ptzh5)该岩组在矿区内自北而南,按岩性不同可划分为五个岩性段。1、渣尔泰群第五岩组一岩段(Ptzh5-1)分布于矿区北部巴兰沟一带,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50-80。岩性为角闪花岗片麻岩。颜色为灰色及灰白色,中粒结构,片麻状构造。厚度大于630m。该岩段中赋存有较多的磁铁矿。磁铁矿体和地层产状一致,呈近东西向分布。2、渣尔泰群第五岩组二岩段(Ptzh5-2)呈东西向分布于矿区中部。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颜色为深绿色或灰绿
25、色。 产状190-210之间,倾角75左右。该岩段中赋存磁铁矿体。3、渣尔泰群第五岩组三岩段(Ptzh5-3)该岩性段呈东西向分布,倾向180-206,倾角65-75。在矿区内出露较少。该岩段和下伏地层之间为整合关系,厚度约200m。4、渣尔泰群第五岩组四岩段(Ptzh5-4)该岩性段呈东西向分布。分布较少,走向近东西向,倾向190左右,倾角70-75。岩性为角闪斜长片岩夹绢云母片岩。该岩性段中分布有磁铁矿透镜体,磁铁矿体的产状和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该岩段和下伏地层之间为整合关系。5、渣尔泰群第五岩组五岩段(Ptzh5-5)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哈彦忽洞一带,呈东西向。岩性为角闪花岗片麻岩,绢云片岩
26、夹板岩,夹磁铁石英岩透镜体。磁铁石英岩呈薄的透镜状。该岩段和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大于500m。(二)白垩系下统固阳组玄武岩段(K1g2)分布于矿区西北角和西部。主要为暗色的玄武岩,具杏仁状构造。(三)第四系(Q4)分布于矿区的沟谷中或低洼地带。沟谷中为冲洪积的砂砾石层;山坡地带为残坡积的砂砾和碎石等;有的地段分布有风积的黄土层等。厚度1-10m。二、构造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狼山白云鄂博台缘裂(断)陷带。(一)褶皱构造矿区的褶皱构造比较简单。呈现一个向南倾的单斜构造。构造线的走向近于东西向。(二)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目前尚未发现具规模的断裂构造。区内构造属简单类型。三、岩浆岩(
27、一)侵入岩区内岩浆岩分布较少,为加里东晚期的斜长花岗岩和脉岩。1、加里东晚期黑云母花岗片麻岩(33(3))大面积分布于矿区的北部一带。岩性为黑云母斜长花岗片麻岩,呈灰白色,中细粒结构,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和围岩接触处有混染现象。2、华力西晚期灰绿色石英闪长岩(43(2))灰白色、灰绿色,块状构造。3、华力西晚期黑云母花岗岩(43(5))肉红色、褐黄色,花岗结构,块状构。(二)脉岩1、石英斑岩分布于巴兰沟东南部及矿区西部等地。呈椭圆形及不规则脉状。为灰白色,有小的石英斑晶,基质呈细粒结构和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地貌上形成小的山包。2、闪长岩脉在矿区内零星分布,呈脉状。颜色为灰色、灰黑
28、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3、另外,尚分布有石英脉()及花岗岩脉()等。四、矿体地质特征1、矿体特征经该年度所进行的各项地质工作,预查区内主要赋存零星出露的磁铁矿体,磁铁矿产于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石英岩组黑云母石英片岩中。(原勘查许可证登记为金多金属,通过本次工作,预查区内金无工业价值,有待做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共发现有11个磁铁矿体,成串珠状排列,现将1、2、3号矿体特征简述如下:号矿体:位于矿区西部,出露长度72米,最大真厚度3.77米、西部较薄,在1米左右,不可采,该矿体可采长度(可采厚度为2米),仅32米,平均厚度2.11米,全铁平均品位31.21%,倾向南西,倾角75,矿体沿走向不稳
29、定,沿倾向深部无控制。号矿体:由-1、-2组成。位于矿区中部,出露长度124米,矿体中部较厚,最大真厚度3.10米,TC02以西、TC03以东逐渐变薄尖灭,出露大于可采厚度的矿体长度48米,平均真厚度2.05米,全铁平均品位28.94 % ,倾向70左右,矿体沿走向变化不大,沿倾向无工程控制。号矿体:位于矿区东南部,出露长度40米,最大真厚度1.78米,平均真厚度1.46米,全铁平均品位29.08% ,倾向西南,倾角72,矿体沿走向及不稳定,沿倾向延深无控制。2、矿石化学成分在号矿体中部旧采坑(1958年所采)中所采一样品进行化学全分析,结果如下表:矿石主要有用、有害元素分析结果表元素TFeS
30、FemFeSO3P2O5SiO2K2ONa2OCaOMgOAl2O3TiO2含量(%)26.3523.7222.850.450.2742.630.871.224.233.466.890.28样品中全铁品位26.35%,可溶铁23.72%,磁性铁22.85% 。矿石中主要杂质硫含量0.45%,磷含量0.27%,二氧化硅含量42.63%,属低硫磷高硅磁铁矿石。矿石全铁含量在2035.67%之间。3、矿石物理特征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次有赤铁矿及少量褐铁矿,微量金属矿物有黄铁矿及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角闪石,其次为绿泥石、黑云母、斜长石及微量方解石、绿泥石、黑云母、斜长石及微量方解石、绿
31、帘石等。矿石中主要有益、有害元素都各自形成独立矿物,互相呈镶嵌状分布。磁铁矿的粒度0.52.0mm,多数1mm左右,最粗者可达810mm。粗大磁铁矿晶粒呈斑杂状,往往与后期贯入的花岗岩细脉或石英脉分布有关。4、矿石的结构和构造(1)矿石的结构和构造主要有如下几种:均粒状结构石英磁铁矿相互镶嵌,粒度在1mm ;斑状结构均粒结构中往往有较大的磁铁矿颗粒嵌布,粒度在5mm以上 ;脉状结构磁铁矿颗粒呈微脉状贯入石英中;交织结构 表现为磁铁矿的赤铁矿化及黄铁矿的褐铁矿化。以上结构以均粒状为主,后四种甚少。(2)矿石构造主要构造类型有如下几种:条带状构造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石英、角闪石与磁铁矿呈黑、白相间的
32、条带状分布,其条带状宽度一般在2m以下 ;条纹状构造含义同上,仅黑白相间条带在2mm以下;斑杂状构造脉石矿物与磁铁矿混杂而生,结晶颗粒粗细度变化较大,统称斑杂状构造。5、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应划分为氧化矿石、混合带矿石、和原生带矿石,由于本次工作程度低,仅在地表施工了探槽工程,所见矿石为氧化矿石;氧化矿石中仅微量黄铁矿已褐铁矿化,而磁铁矿(Fe3O4)在自然界较稳定,故氧化带中矿石不影响铁矿石的工业质量。矿石工业类型以闪石石英型矿石为主,TFe与SFe之差值在3%,主要脉石矿物为角闪石和石英。6、含矿围岩与夹石该矿区铁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渣尔泰山群刘洪湾组角闪岩段内,主要岩性为黑云角闪石英
33、片岩,局部夹黑云母变粒岩及黑云角闪片岩等,岩石特征明显,呈灰绿黑绿色,细粒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造岩矿物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等,含少量黑云母。岩石片理化明显,具较强绿泥石化、硅化及混合岩化蚀变。围岩与矿体界线较明显,含铁品位矿、岩差别很大,蚀变围岩品位(TFe)一般低于10%以下。该矿床三个矿体中未见夹石,仅在、号矿体中局部见混合花岗岩细脉或石英脉,宽度仅 0.05米左右。第四章 勘查工作部署第一节 总体工作部署一、工作部署基本原则本次详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表探槽、采坑及深部钻探工程,对圈出的3条磁铁矿体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总结该区的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及找
34、矿标志,力争在其它地方也有磁铁矿体的找矿突破并进行详查控制。其次,本次详查工作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地质、探矿工程等综合勘查方法和手段,力争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综合研究水平,分阶段和分层次的投入工作量,以实现本区金及其他矿种找矿勘查的重大突破。总体工作部署的程序为“综合研究高精度磁法测量探槽工程揭露钻探工程控制估算资源储量”。以找矿为目的,遵循面上控制、点上突破、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工程间距先稀后密、循序渐进的工作部署原则开展普查工作。工作部署总体原则是从实际出发,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部署勘查工作。本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对矿区已知磁铁矿体和磁异常重点区
35、段进行槽探、钻探施工控制和验证,进一步查明已知矿体的厚度、规模、品位、产状及分布规律和引起磁异常的磁性体特征。同时兼顾金及其他矿种,进行综合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以最优的组合方案和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找矿效果。将主要工作量投入到地质找矿有利地段,不平均使用工作量。加强成矿规律的研究,划分新的成矿远景区,圈定新的找矿靶区,力争实现勘查区的找矿突破。二、技术路线1、铁矿:分二个层次第一层次:矿区已知铁矿体和磁异常重点区段的地表评价。主要进行地质测量、槽探揭露等地表工作。第二层次:矿区已知铁矿体和磁异常重点区段的深部评价。主要进行深部钻探验证工作。圈定矿体,估算资源储量(332+333),提交详查
36、报告。2、金多金属矿:进行综合研究。主要进行矿化体与蚀变带的研究,确定找矿标志,确定矿(化)体产出部位。进行普详联查,若发现金及其他矿种的矿体,按照先地表后深部的原则,先进行普查控制,后进行详查控制。三、勘查类型的确定根据野外初步了解,本区铁矿体地表出露长度约160m,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矿体产状较稳定,形态复杂程度中等,构造复杂程度简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00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要求,本区的地质勘查类型确定为类型。四、工程间距的确定根据矿区的地质勘查类型,地表采用槽探工程对矿体进行揭露,深部利用钻探工程对矿体进行详查控制。基本工程间距为10
37、0m(走向)100m(倾向),地表探槽工程间距加密到50m探求控制的內蕴经济资源量(332)和推断的內蕴经济资源量(333)。五、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该区以往地质工作大致查明地表有3条磁铁矿体,先以50米的间距布置槽探工程,了解含铁品位和厚度及产状。后在已知矿体和磁异常上按100m间距布置施工验证孔,了解深部的矿体情况。查明矿体的厚度、规模、产状、品位等地质特征。依据现有地质、物探磁法资料,采用地面地质修测、槽探,与深部钻探控制相结合。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疏到密、由已知到未知的工程布置原则,选择重点区段,施工探矿工程,先布设探槽,再施工钻探。通过地质测量工作和一定数量的样品测试,加强矿区综
38、合研究,提高地质认识。在此基础上随工作进度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以期达到用最低投入收到最佳地质效果。根据矿床的地质勘查类型,首先在地表未揭露地段开展槽探施工,在地表工程揭露较好地段布设钻探,基本工程间距为100m(走向)100m(倾向),探求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第二节 年度工作安排一、工作时限:2011年5月2013年5月。2年。2、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量及经费工作量计划一览表 表4-1 工作阶段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区设计编制2011年56月收集资料、熟悉资料野外踏勘、编写设计全区野外作业710月野外工作工程点测量70点1:2000地质测量323km
39、2全区1:1000地质填图剖面测量10km全区1:500勘探线剖面测量4km钻探1880m11孔槽探(含清理采坑)2000m3刻槽样250件岩心样200件1112月阶段性资料整理,质量检查,样品测试,计算机制图,编制报告并提交成果;部署下年度的工作2012年14月510月野外工作工程点测量30点钻探990m6孔槽探(含清理采坑)1000m3刻槽样150件岩心样100件综合成果研究及成果编制1112月室内资料整理,编制野外地质图,资料综合整理、提交详查报告。(1)、2011年5月2012年5月,经费237.51万元。(2)、2012年6月2013年5月,经费117.12万元。 东脑包山金多金属矿
40、钻探施工顺序一览表 表 4-2施工顺序勘探线号钻孔编号设计孔深(m)设计倾角()设计孔口坐标合计(m)XY120ZK0-112080457251419393946287014ZK0-220080457247519393915132ZK2-11308045724401939401515ZK2-222080457240019393984164ZK4-11208045723791939409417ZK4-22008045723391939406318ZK8-1100804572338193943954ZK8-220080457229219394373210ZK10-11208045722671939
41、44725ZK10-221080457222419394450712ZK12-1120804572251193945758ZK12-2200804572211193945559ZK12-328080457216419394532314ZK14-1120804572135193946306ZK14-2200804572092193946081016ZK16-11308045720871939471711ZK16-220080457204119394694第五章 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第一节 工作方法、手段一、 测量工作根据工作目的任务,选用的工作方法有地形测量、地质测量、物探测量、槽探工程、钻探
42、工程等。(一)、作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83122001)工程测量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ZBD/1000189)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二)、坐标、高程系统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度带;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三)、使用仪器地表控制测量、钻孔孔位测量使用仪器为南方测绘公司生产的灵锐S82全球卫星地面定位仪,要求进行静态观测(每点静态观测数据采集不少于40分钟),作业方式为逐点推进,要求平面精度为2cm,高程精度为5cm。(四)、工作区控制网的建立参照总测绘局1969年航测调绘出版的1/5万地形图作为工作区布置依据,收集国家、等大地点及军控IJK等大地点开
43、展测量工作。控制测量方法为二级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和图根水准测量。GPS “E”级网控制测量工作量为8个点。(五)、工程点测量剖面原点用交会法施放于实地,两端点进行联剖。探槽地质施放实地,完工后定测坐标。钻孔的定位测量要求经过初测、复测和定测,初、复测依据设计坐标,用极座标法标定孔位,定测为成孔后用测量控制点联测。(六)、1:10000及1:2000地形图修测采用全国统一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其质量标准要求,按DZ/T009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执行。地形图测量工作量见表5-1。表5-1 地形图测量工作量表工 作 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10000地形图修测km236.001:2000地形图修测km24.00基准点埋石或钉永久性铁桩二、 地质测量开展1:10000地质填图(草)的目的是大致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构造特征;进行1:2000地质填图的目的是发现和圈定地表矿化(带),为探矿工程布置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一)、地质测量范围和填图单位的划分1、地质测量范围地质测量工作量见表5-2。表5-2 地质测量工作量表填图比例尺单位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