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复习练习ppt课件: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6592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82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复习练习ppt课件: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复习练习ppt课件: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复习练习ppt课件: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复习练习ppt课件: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复习练习ppt课件: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复习练习ppt课件: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江苏化学中考复习练习ppt课件: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ppt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化学(江苏专用),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1.(2019江苏苏州,23,2分)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A项,由化学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正确;B项,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均为氧化物,正确;C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正确;D项,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

2、乙分子个数比为23,不正确。思路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易错警示确定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时,需弄清楚图示中反应物的分子有没有全部反应掉,题中乙物质的分子反应前有4个,反应后还剩1个,实际只有3个分子参加了反应,忽略了这一点,会误以为D是正确的。,2.(2018江苏扬州,20,2分)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 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

3、的H2O和CO2B.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答案BA项,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可能是CuO+CO Cu+CO2、Cu2O+CO 2Cu+CO2,没有水生成,故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CO2,错误;B项,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排尽玻璃管中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正确;C项,由题意可知,装置B增重的4.4 g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4.4 g100%=1.6 g,铜原子与氧原子

4、的个数比为=21,所以该固体为Cu2O或Cu和CuO的混合物或Cu2O、Cu和CuO的混合物,错误;D项,若缺少装置C,装置B增加的质量偏大,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低,错误。,3.(2017广东深圳,6,1.5分)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C.丙氨酸化学式中x=7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答案C丙氨酸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123)14=187,故B错误;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x+162+1

5、4=89,解得x=7,故C正确;丙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不含氧气分子,故D错误。,4.(2016江苏扬州,20,2分)以FeSO4为原料制备铁黑颜料Fe3O4(其中Fe既有+2价,也有+3价)的过程如下:“转化”过程的反应为:4Fe(OH)2+O2+2H2O 4Fe(OH)3。若原料中含FeSO4 9.12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理论上与FeSO4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4.8 tB.理论上“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为320 kgC.该方法理论上最终可以获得Fe3O4的质量为4.64 tD.若“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2过量,则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偏小,答

6、案C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aOH Fe(OH)2+Na2SO4,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很快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 4Fe(OH)3。A项,设理论上与FeSO4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x。FeSO4+2NaOH Fe(OH)2+Na2SO4152809.12 t10%x=x=48 t故A错误;B项,设理论上“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为y,则4FeSO4 O2 608 32,9.12 t y=y=0.48 t=480 kg故B错误;C项,该方法理论上最终可以获得Fe3O4的质量

7、为9.12 t100%=4.64 t,故C正确;D项,若“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2的量不足,导致所得固体的质量偏小,故D错误。,5.(2019江苏扬州,24,11分)以MnO2为原料制备MnSO4H2O的工业流程如图。已知:沉淀时的化学方程式为7MnSO4+7Na2CO3+11H2O MnCO36Mn(OH)25H2O+7Na2SO4+6CO2。MnSO4H2O和MnSO45H2O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M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1)溶解时,为控制80,在实验室可用水浴加热,如图2。水浴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水浴加热的优点有。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写一种)。(2)除铁时需要搅拌

8、,搅拌的作用是。,(3)过滤所得滤液的溶质主要是Na2SO4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4)酸溶时,MnCO36Mn(OH)25H2O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请补充完整由流程中“酸溶”所得MnSO4溶液制备MnSO4H2O的实验方案:将MnSO4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在高于40 时趁热过滤,100 烘干得MnSO4H2O。,答案(1)温度计烧杯温度易控且受热均匀搅拌(2)使反应更充分,除铁更彻底(3)MnSO4引流(4)MnCO36Mn(OH)25H2O+7H2SO4 7MnSO4+CO2+18H2O(5)蒸发浓缩用乙醇洗涤,解析(1)根据水浴加热图可知,水浴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9、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水浴加热的优点有温度易控且受热均匀。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提高温度等(写一种)。(2)除铁时需要搅拌,由于反应物之间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除铁更彻底。(3)由于过滤所得滤液后续用于制备硫酸锰,所以对应的溶质一定含有 MnSO4。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酸溶时,MnCO36Mn(OH)25H2O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CO36Mn(OH)25H2O+7H2SO4 7MnSO4+18H2O+CO2。(5)将MnSO4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浓缩,在高于40 时趁热过滤,用乙醇洗涤(MnSO4H2O和MnSO45H2O易溶

10、于水,难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一方面可以减少水溶解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是因为乙醇易挥发,以便后期干燥除杂),100 烘干得MnSO4H2O。,6.(2018江苏苏州,32,7分)(1)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2)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发现均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产生。,查阅资料:4HNO3(浓)4NO2+O2+2H2O4HNO3(浓)+C 4NO2+CO2+2H2O【实验1】中所用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灼热的碎玻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实验2】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能否证明【实验2】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实

11、验3】中发现红热的木炭表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于0.03%),能否证明【实验3】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蒸馏水的温度(2)加热不能;因为红热的木炭提供了热量,浓硝酸受热会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因为红热的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解析(1)对比实验中,只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故引起反应速率不同的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比实验中,只有蒸馏水的温度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温度会影响红墨水在蒸馏水中的扩散速率。(2)灼热的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根据题给的信息可知,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

12、产生二氧化氮气体,故灼热的碎玻璃起到了加热的作用。由资料可知,由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可能为浓硝酸受热分解及浓硝酸和木炭反应,但【实验2】不能证明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红棕色气体。红热的木炭露置在空气中,会与氧气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审题技巧根据“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于0.03%)”,可确认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7.(2018安徽,14,7分)“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混合液中属于

13、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溶液中溶入CO2;溶液中溶入O2;溶液中溶入(填化学式)。(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正确,原因是。(4)为探究猜想,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答案(7分)(1)葡萄糖(1分)(2)N2(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3)不能(1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和氧气等(2分)(4)从A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不正确(2分),解析(1)混合液中的水和葡萄糖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2)空气中含有N2、O2、CO2等气

14、体,振荡后溶液变蓝可能是因为溶液中溶有O2、N2、CO2等。(3)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所以吹入人呼出的气体后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不能得出猜想正确。(4)为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可以向混合液中通入氧气,通过混合液是否变蓝进行判断。,1.(2019山东潍坊,13,2分)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和印度药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就发不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磺酸伊马

15、替尼是8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教师专用题组,答案D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A错误;一个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是由77个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甲磺酸伊马替尼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0)(135)(164)=3603564,故C错误;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0+135+164+147+32=589,故D正确。方法总结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及相关计算,围绕物质的元素组成、分类、分子的构成、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

16、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等方面分析解答。,2.(2019浙江杭州,16,3分)有一种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鋈属于金属材料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答案B鋈是银白色铜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鋈的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则鋈的样品不能在足量稀盐酸中全部溶解,B错误;Ni2S3中镍元素呈

17、+3价,C正确;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和木炭共热发生还原反应,能生成单质铜,D正确。,3.(2019四川成都,13,3分)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答案D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H2O CH4+2O2。A项,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其质量不变,而不是催化剂的性质不变,说法不正确;B项,由化合价原则计算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甲烷中碳元

18、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说法不正确;C项,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物CH4和O2的个数比为12,说法不正确;D项,因为该反应生成了甲烷,所以该反应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说法正确。解题关键利用微观示意图正确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易错警示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种类、质量都不变。,4.(2019湖南衡阳,21,2分)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中a的值为2.8B.参加反应的

19、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11C.X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题目表格中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即6.0 g+14.8 g+0.4 g=2 g+7.2 g+9.2 g+a g,a=2.8,故A正确;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4.8 g-2 g=12.8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2 g-0.4 g=8.8 g,二者质量变化之比为12.8 g8.8 g=1611,故B正确;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多得出:丙醇和氧气是反应物,水、二氧化碳和X是生成物,写出反应表达式为C3H8O+O2 H2O+CO2+X,6.0

20、 g丙醇中碳元素质量为6.0 g=3.6 g,氢元素质量为6.0 g=0.8 g,氧元素质量为6.0 g=1.6 g,则反应物中碳元素质量为3.6 g、氢元素质量为0.8 g、氧元素质量为1.6 g+12.8 g=14.4 g,生成物中,7.2 g水中氢元素质量为7.2 g=0.8 g,氧元素质量为7.2 g=6.4 g,8.8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8.8 g=2.4 g,氧元素质量为8.8 g=6.4 g,则X中不含氢元素,2.8 g X中碳元素质量为3.6 g-2.4 g=1.2 g,氧元素质量为14.4 g-6.4 g-6.4 g=1.6 g,故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氧元素,C正确;根

21、据C项分析中的反应表达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5.(2018江苏盐城,6,2分)长途运输活鱼,常用过氧化钙增氧。CaO2中Ca是+2价,则O的化合价为()A.+2B.0C.-2D.-1,答案DCaO2中Ca是+2价,设O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2)+2x=0,解得x=-1,故选D。,6.(2018福建,10,3分)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 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为确定每100 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

22、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答案C确定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既可通过实验获得,也可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故A、B不正确。m(金属)过小,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过少,使氯酸钠不能完全分解;m(金属)过大,金属会消耗产生的氧气,进而减小产氧量,故C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金属燃烧,铁放出的热量最少,则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

23、料,放出相同热量,需要的m(Fe)最大,故D不正确。,7.(2016江苏盐城,10,2分)交警对司机“酒驾”进行呼气检测的化学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铬离子(Cr3+)。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有机物B.K2Cr2O7属于氧化物C.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D.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答案BA项,酒精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B项,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K2Cr2O7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C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出铬元素化合价是+6价,正确;D

24、项,硫酸铬的化学式是Cr2(SO4)3,正确。,8.(2016江苏镇江,15,2分)已知:草酸钙(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 CaCO3+CO。将12.8 g 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 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 g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 g CO2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 g 固体,答案D根据化学方程式:CaC2O4 CaCO3+CO128 10012.8 g10.0 g计算分析,12.8 g CaC2O4完全分解后生成10.0 g CaCO3

25、,而剩余固体为7.8 g,说明生成的CaCO3在受热过程中发生分解,再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100 56445.0 g 2.8 g 2.2 g计算可以判断剩余固体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且CaCO3的质量为 5.0 g,CaO的质量为2.8 g,A正确;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12.8 g CaC2O4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2.8 g100%=4.0 g,B正确;5.0 g CaCO3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2.2 g,C正确;在加热过程中生成的CO2的质量为2.2 g,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CaCO3的质量为5.0 g,D错误。,9.(20

26、19云南昆明,25,6分)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艺。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类比CO2与NaOH的反应,写出“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滤液1中的两种溶质是H2SO4和(填化学式)。(3)上述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成碲和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1)TeO2+2NaOH Na2TeO3+H2O(2)Na2SO4(3)提纯TeO2或除去Ag、Au(合理即可)(4)2SO2+TeCl4+4H2O 4

27、HCl+2H2SO4+Te,解析(1)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则TeO2与NaOH反应生成Na2TeO3和H2O;(2)过量硫酸能中和碱浸时加入的过量NaOH,生成Na2SO4和H2O;(3)“废渣TeO2”的思路是先用NaOH溶解TeO2,再将Na2TeO3转化为H2TeO3,然后加热分解H2TeO3得到TeO2,目的是提纯TeO2,除去杂质;(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相同推测,两种常见的酸是盐酸、硫酸,结合题目给出的产物为碲的信息,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思路分析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结合题意,写出目标化学方程式。易错警示根据流程图给出的信息,

28、最后一步过滤后得滤液2和碲,可知碲不溶于水,需要加沉淀符号。,10.(2019广东,18,4分HHH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1H、2H、3H。制造燃料电池常用1H,制造氢弹要用2H、3H。请据图回答:图1 图2(1)1H、2H、3H三种原子中,数目不等(填“质子”“中子”或“电子”)。(2)2H2与O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2H2O。写出3H2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在图2的小方框中,把3H2与O2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答案(4分)(1)中子(1分)(2)23H2+O2 23H2O(2分)(1分),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可知,三种氢原子的质子数均为1,左上角的数字

29、是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三种氢原子的中子数分别为0、1、2。(2)根据题给信息可知,3H2在O2中燃烧生成3H2O,反应条件为点燃;根据图示,画出2个3H2分子。,11.(2017江苏苏州,30,6分)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 FeSO4+H2O、。(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写2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

30、化剂”)。(3)“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SO4)3+2Y 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SO4)3 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_。,答案(6分)(1)Fe2O3+3H2SO4 Fe2(SO4)3+3H2O(2)增大硫酸的浓度、升高温度、将烧渣粉碎(写3点中任意2点)(3)H2O铁消耗了过量的硫酸,溶液酸性减弱,解析(1)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将烧渣粉碎以增大它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也可增

31、大硫酸的浓度或者升高温度。(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的原则,推算出2Y中含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Y的化学式为H2O;根据流程图可知,加入的稀硫酸是过量的,即“还原”前溶液中含有硫酸,加入铁后,铁不仅能与硫酸铁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亚铁,还能与稀硫酸反应,使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12.(2015江苏苏州,36,6分)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1)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用溶液检验该气体的存在。(2)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

32、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已知:亚硫酸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若1 000 kg废气中含有1.6 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高锰酸钾(2)4NH3H2O+2SO2+O2 2(NH4)2SO4+2H2O 或2NH3H2O+2SO2+O2 2NH4HSO4解:设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2CaCO3+O2+2SO2 2CaSO4+2CO2200 12890%x 1.6

33、kg=x=2.8 kg答: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2.8 kg才能将其中的二氧化硫完全吸收。,解析(1)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2)二氧化硫与水化合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亚硫酸铵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铵,所以反应物为一水合氨、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物为硫酸铵和水(或硫酸氢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H2O+2SO2+O2 2(NH4)2SO4+2H2O或2NH3H2O+2SO2+O2 2NH4HSO4。,13.(2015黑龙江哈尔滨,31,4分)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初中

34、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填“A”“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锰酸钾、高锰酸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7。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7、+5、+1、-1等,由此推测钠元素、氧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化学式为。,答案(4分)(1)A(1分)实验D与实验A的主要目的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1分)(2)高氯酸钠(1分)NaClO4(1分),解析(1)实验A是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B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

35、系,实验C是探究物质的含量,实验D是探究物质的性质,故实验D与实验A为一类。(2)由题给信息推测出,钠元素、氧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高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4。,14.(2015北京,29,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段翰英等)。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2)和氯化物(如NaCl)。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

36、合,导致中毒。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

37、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转化生成的。(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3)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4)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5)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答案(1)

38、硝酸盐(2)复分解(3)C(4)ACD(5)泡菜有益健康,但不能代替新鲜蔬菜(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来的。(2)亚硝酸钠属于盐类,它与盐酸反应属于盐和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Cl+NaNO2 NaCl+HNO2,因此属于复分解反应。(3)根据题中图像可知,泡菜在第一周内亚硝酸盐含量最高,7天之后逐渐减少,12天之后含量变为0,故选C。(4)实验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因此A、C均合理;温度较高时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早,且数值低,因此B不合理;最佳食用期时,各种浓度的食盐水泡制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变为0,因此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因此D合理。(5)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合理即可。如泡菜虽然有益健康,但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不能代替新鲜蔬菜;泡制12天后亚硝酸盐含量最低,应尽快食用;因为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因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少食用泡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