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为疗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6745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行为疗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集体行为疗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集体行为疗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集体行为疗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集体行为疗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行为疗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行为疗法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是指利用行为学的理论和技术直接改变或改善治疗者行为的治疗方法。一、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二、行为治疗的基本技术,一、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学得的2操作条件反射 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均能得到同一反应而得到加强,这时就变成了自发的行为,即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可分3类:阳性强化反应;阴性强化反应;惩罚反应3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和许多经验通过观察学习其他儿童或成人而学来的,这种观察学习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更为复杂。通过观察学习,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二、行为治疗的基本技

2、术,(一)系统脱敏法(二)模仿疗法(三)强化法(四)消退法(五)惩罚法(六)行为塑造法(七)集体疗法,(一)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最早的行为疗法之一,由美国学者沃尔普创立和发展。系统脱敏法,是指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安排儿童逐渐地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是逐渐地提高儿童所恐惧的有关刺激的强度,让儿童对惧怕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特别适宜儿童焦虑、恐怖等症的治疗。系统脱敏包括以下4个步骤:肌肉放松训练衡量主观焦虑程度建立焦虑反应等级重新学习,系统脱敏法实例害怕兔子,在所信任的成人陪同下,先看兔子的照片,谈论兔子。随后在边讲故事边玩有趣的游戏或给孩子吃喜爱的食物时,让他远远地观看笼中的

3、兔子。然后让他逐渐靠近笼中的兔子,若孩子没有表现出恐惧反应,就鼓励他逗兔子玩;若出现恐惧反应,则将兔子笼退回到较远处,再重复进行。最后让他摸兔子、抱兔子,从而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这就是“脱敏”。,1模仿疗法定义和类型 模仿疗法也称示范法,是由班杜拉 1967年创立的。它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是相当有效的。,(二)模仿疗法,模仿疗法的类型,(1)影视、录像及读物模仿法。让儿童反复观看有关的或特意编制的录像和影视片或是推荐的读物,使之逐渐学会示范者的行为。(2)现场模仿法。让儿童在现实环境中观察和

4、模仿示范者的言行,从而改变其行动。,模仿疗法的类型,(3)参与模仿疗法。儿童先观摩,再逐步参与,实际演练。此法要求儿童注意观察,主动参与和模仿,较前两种被动观看的方法为优。(4)想象模仿法。让儿童借想象来模仿某一位楷模的行为楷模的特征要尽可能地与被矫正者一致供想象的各种情景,由矫正者口述或播放最后必须使儿童能够在自然情景中获得成功,2模仿疗法的操作程序、原则和适用范围(1)选择好要模仿的行为(2)确定学习、模仿的楷模(3)吸引儿童的注意力(4)增加示范行为呈现时间(5)模仿行为产生后要给予强化(6)确切记录模仿情况,适用范围,模仿疗法已成为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行为疗法的许多方法中,都含有模

5、仿学习的因素。在进行心理治疗时,矫正者常常运用模仿疗法治疗恐怖症、与焦虑有关的行为问题和儿童孤独症等其他类型的行为障碍。,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应原理为基础的,即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次发生。作用:增加适应性行为;提高期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过剩行为。强化有两种:正强化: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如糖果、表扬、奖品;负强化: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厌恶刺激,如不许看电视、指责等。,(三)强化法,这两种强化方法都是为了增加儿童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区别:正强化使用愉快刺激而负强化使用厌恶刺激;当正强化物强度不够,无法吸引被矫正

6、者去改正不良行为时,就需要利用厌恶刺激,用负强化的形式来建立良好的行为。案例:用手打头的不良习惯,正强化法不能消除,可采用与厌恶刺激相结合的负强化法来形成玩玩具以替代打自己的头的行为,收效良好,联系和区别,1.正强化(1)正强化法的定义正强化法也称为阳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是指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立即得到一种强化物。(2)正强化物的分类原发性强化物。包括食物、饮料等实物,及其他实物等。继发性强化物。指通过学习得来的强化物,包括:活动性强化物,如玩球、看画册、过生日等;社会性强化物,如赞扬、拥抱、微笑、抚摸等;一般性强化物,如钱、代币等。,(3)正强化的操作程序和原则 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正确选

7、择正强化物。正确实施正强化 逐渐脱离强化程序,1.正强化,正强化法一般可用来矫治儿童的神经厌食、偏食、遗尿、多动、缄默、孤独以及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代币强化法是正强化的另一种形式,利用代币作强化刺激,以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反应的行为治疗技术。代币是指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它可以有许多形式,如小红旗、小铁牌、零钞等。其要点和正强化疗法相同。代币强化法可适用于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特别适合家长使用,(4)正强化法的适用范围,2负强化法(1)负强化法的定义负强化法是指儿童出现某一行为,结果可以避免厌恶刺激(或称负强化物),则以后在同样情景下,该行为的出现率就会增多。主要用来矫正儿

8、童的自伤行为、咬指甲、吮吸手指及爱哭等坏习惯。(2)负强化法的操作程序和原则 确立目标行为 选择适当的厌恶刺激 选定警告刺激 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四)消退法,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通过消退程序即停止强化,可以使某种反应的频率降低,消除儿童已建立的不良行为。消退法若和正强化法结合,不仅可消除不良行为,也可建立并强化所需良好行为,效果更佳案例:一个儿童好发脾气,哄他或者训斥他,都是一种强化行为。如果相反,在他发脾气时大人不予理睬,这样几次之后,他就会知道发脾气是不管用的,以后他发脾气的行为就会自然停止。,2消退法的操作程序(1)记录不良行为

9、在消退之前的发生频率,即建立一个行为基线。(2)观察和确定要消退的行为。(3)对找到的强化因素进行消退。,3注意事项(1)不要期望一次就能消退所有不良行为或指望一次就会产生重大改进。(2)除去的刺激应该是对行为者有强化作用和吸引力的。(3)消退是一个过程,坚持下去会有效果。(4)实施前,要使参与的所有人员都知道哪种行为要被消退,哪种行为要予以强化。(5)要逐渐退出消退程序。(6)对自我伤害或攻击性行为,不宜采用消退技术,因为消退往往耗时较长。,适用范围,消退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行为矫正方法一般适用于矫正儿童的发脾气、多动症、神经性呕吐、偏食等问题行为。此法开始时可能使不良行为恶化,对于

10、严重的攻击行为或破坏行为以及严重的伤害自己或他人者不宜采用。,1惩罚法的定义 惩罚法是指儿童在某一不良行为后,立即给予某种惩罚物(又称厌恶刺激),或使之失去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也就是将儿童的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使儿童在以后类似情景中或刺激下,该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2惩罚法与强化法的区别 正强化法:当儿童出现某种好行为时,给他以喜爱的强化物 正惩罚法:当儿童出现某种坏行为时,给他厌恶刺激物 负强化法:当儿童出现某种好行为时,即刻取消原来给予他的厌恶刺激。负惩罚法:当儿童出现某种坏行为时,立即取消原来享用的正强化物。,(五)惩罚法,1、定义:是指儿童在某一不

11、良行为后,立即给予某种惩罚物(又称厌恶刺激),或使之失去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也就是将儿童的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使儿童在以后类似情景中或刺激下,该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2惩罚法与强化法的区别,强化法是为了增加儿童良好行为的频率。惩罚法是为了减少儿童不良行为的频率。正强化法:当儿童出现某种好行为时,给他以喜爱的强化物。正惩罚法:当儿童出现某种坏行为时,给他厌恶刺激物。负强化法:当儿童出现某种好行为时,即刻取消原来给予他的厌恶刺激。负惩罚法:当儿童出现某种坏行为时,立即取消原来享用的正强化物。,3、惩罚法的类型,(1)体罚。轻微电击、打手心、难受的气味或味道等

12、。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对儿童无严重伤害;事先征得家长的同意(2)谴责。言语刺激或警告,如瞪眼睛,用力抓住等动作谴责的语言或行为之后必须跟随别的惩罚刺激(3)暂停。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及时暂停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4、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注意事项:选择的被惩罚行为应为具体行为选择有效的惩罚物,因人而异,有适当强度。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惩罚必须及时。惩罚的实施必须冷静求实,避免由于情绪激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使用惩罚时,务必找出良好的行为来代替不良行为,并对良好行为给予大量的正强化,加速不良行为的自然消失。,惩罚法缺点:疗效不能持久,儿童不良行为易再现;强烈的惩罚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或导致

13、儿童对攻击性的模仿;对儿童造成伤害等只能部分地抑制而不是完全消除不良行为,也不能建立新的良好行为。惩罚法的适用范围:可用于矫正儿童咬指甲、吮手指、遗尿、拔毛发、攻击性行为、自伤行为、神经性呕吐、强迫症等问题行为。,(六)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型式的一种方法,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形成某种新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会到一步一步学会一个新行为的过程。它是从连续强化最接近新的行为的反应着手,从而最终建立起这个新的行为过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适用范围,1确定具体的目标行为。目标行为的所有特征

14、:如行为发生的次数、表现的形式、强度等。应说明行为出现或不出现的条件。2选择适当的强化物。3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行为。起点行为应是儿童有时能发生的,以便强化;该行为还必须与目标行为相似,至少要相关。4设计塑造步骤。关键是确定几个中间过渡的阶段强化物。能满足行为者需要,使该行为出现几率增加。,具体的操作程序和适用范围,5在每个起始反应发生时,应立即给予强化训练十次有八次以上正确,便可确定让儿童进入一个新的接近性行为。6任何一步都不能强化次数太多。一个行为经强化变得过度牢固,新行为难建立7当儿童停止反应,应采取以下措施:检查强化物有效性。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或厌烦,可能是步子太大或太小,立即调整;儿童在

15、对前一步的重复练习仍有困难,就应在这一步上增加更多的小步子。,适用范围,行为塑造法可以用来增加儿童适应性行为的力量和强度,可矫正儿童的孤僻、行为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七)集体疗法,1、定义指将一些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根据其年龄、性别、矫治目的等组成适当的小组,定期在矫治者的引导、启发与帮助下进行矫治性聚会,以解决心理冲突,疏解郁结情绪,矫正不良行为,消除心理症状。最大特点是由于集体的作用,儿童通过与小组中其他成员的交流,能增强对别人及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进人际沟通的能力;能通过集体传达的信息,反馈调整自己的情绪与行为。,2、集体心理疗法的种类,集体心理分析疗法某个儿童的问题的暴露或解决

16、,往往对他人有启迪作用。矫治的目标是将儿童潜意识中的冲动展现为意识并说出来,以利于消除症状。集体行为疗法运用学习理论,进行焦虑、恐怖的系统脱敏训练或社交技能训练;运用条件反射或正强化来改良行为;运用角色扮演、奖励等方法巩固良好的行为集体认知疗法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常用此法,通过学习,改变对环境事件的看法,改变个体的感受与行为。,3、集体心理疗法的操作,3、集体心理疗法的操作(1)矫治小组的组成以5-7人为宜,年龄差距以两岁以下为宜。年龄小可男女混编,大者最好男女分别编组(2)矫治的场所和时间固定的场所,对儿童有吸引力,应有足够的空间矫治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年龄而定,一般每周矫治1-3次,或隔日1次。(3)矫治的过程(1)矫治前需对小组的儿童逐个进行了解(2)矫治的实施分为谈话和活动两个方面。(3)矫治开始(4)根据儿童说出的问题,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集体心理疗法对于儿童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人际交往障碍、社会退缩、品行问题、青少年违法等较为有效。尤其对于适应环境困难的儿童,如有交往障碍、退缩等问题的儿童,效果更为明显。如果儿童主要是情绪问题而非人际关系问题,除集体活动外,还需配合个别心理治疗等方法。,适用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