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iii风险管理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6838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iii风险管理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专题iii风险管理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专题iii风险管理方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专题iii风险管理方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专题iii风险管理方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iii风险管理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iii风险管理方法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风险避免,6.1避免风险(risk averse)使用风险避免手段的前提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不愿意承担风险;或者不能够承担风险,6.1.1含义,风险规避是一项有意识不让个人或公司面临某种特定损失风险的行为。当人们拒绝接受风险,哪怕是一小会儿,风险就被避免(回避)了。这仅仅是指不从事可能带来风险的活动。如果你不想在有风险的投机活动中失去储蓄的风险的话,那么就选择另一种风险性小的方式。如果你想回避拥有某项财务带来的风险,那干脆就不要购买它,而是向他人借来租用。,由于风险避免消除所有发生损失的可能,是一种自足型风险管理技术,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能被成功地加以运用。当风险避免完全消除了所有损

2、失的可能性以后,不再需要其他风险处理技术,就风险避免这一措施足矣,因此称其为自足型风险处理技术。,6.1.2举例,很明显,有关克隆的道德规范迫使生物技术公司的领导人处处小心行事,避免极端的和有争议的技术,以防企业触犯法律,同时在公众道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研究)开拓研发领域。同样的规避风险的策略也被应用到食品上。1976年,公众传说苏丹红2号色素致癌,M&M玛氏食品公司就从市场上收回了其红色的M&M巧克力,尽管事实上红色的M&M巧克力并没有使用苏丹红2号。考虑到公众的心理感受,管理层为了公司的利益,主动将其红色的产品撤下。这场惊慌最终慢慢消退,M&M直到1987年才再次制造红色的M&M产品。,再

3、比如,银行贷款风险。就个例而言,银行可以不放出贷款而规避风险,但毕竟不能长此以往,因为银行的业务之一就是贷款。因此,规避风险并不总是一种可行方案。,比如菲利普先生有2%的可能失去10000美元,他的预期损失是20美元(100000.02=200)。如果菲利普先生是风险规避者,他愿意付出超过200美元的钱来消除这一风险。但如果他是风险中性者,为了消除该风险他愿意付出的最高风险费用值就是200美元。,在面临风险时,大多数人的行为证明他们是风险规避者。大多数人为保险愿意付出多于预期索赔成本的保险费,也就是说他们愿意支付风险保费。同样,大多数人也需要获得额外的补偿,才能接受风险。比如,人们只有预期得到

4、更高的收益才会投资于股票而不投资于政府债券,因为股票的风险更高。比如,你有100元,到银行存款一年后变成105元,利息率是5%;如果一个企业发行债券,告诉你一年后也会变成收益率是5%,你买不买?为什么?如何让你买?这个例子表明,风向规避的人需要风险报酬才会接受风险。同样地,风险规避的人也会愿意付出相应的风险费用,来降低风险。折现率与现金流量的风险同方向变化,6.2问 题,1.结合下面的背景,描述一下为什么一个风险规避的人会购买保险:有0.1的概率发生5000美元的损失,0.9的概率不发生损失。全额保险的费用是500美元。2.为什么我们可能会发现富有的人购买的保险也较多?3.为什么我们可能会发现

5、富有的人购买的人比较少?,1.一个风险规避的人会购买全额保险,因为保险费等于预期索赔成本。这样在没有降低财富期望值的前提下,消除了风险。2.因为所拥有的资产价值较高,富人愿意购买高额的财产和责任保险。富人更多地购买人寿保险是为了在他们死后他们的亲人能够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同样,很穷的人很少买保险,因为他们的钱用于更基本的需求上了。3.富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很少买保险(举例来说,他们可能会买具有较高免赔额的保单),因为随着财富的增加,对风险的规避可能减少。,6.3评价,避免(回避)风险是若干风险处理方式中的一种,但与其他积极的方式相比,它属于比较消极的方式。个人的上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要求承当一定

6、的风险。如果回避风险的方法被广泛采用了,那么它和可能阻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回避风险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风险处理方式。,风险避免的局限性:避免风险虽简单易行,有时能够彻底根除风险,如担心锅炉爆炸,就放弃利用锅炉烧水,改用电热炉等,但又存在因电压过高致使电热炉被损坏的风险。但有时因回避风险而放弃了经济利益,增加了机会成本,且避免的采用通常会受到限制。如新技术的采用、新产品的开发都可能带有某种风险,而如果放弃这些计划,企业就无法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具体说来:,(1)某些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如地震、海啸、暴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某些疾病、死亡等风险也是难以避免的;有些基本风险如世界性的经济

7、危机、能源危机绝对难以避免。,(2)风险的存在往往伴随着受益的可能,避免风险就意味着放弃受益。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商品经济相当发达,而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和收益一般是成正比的,要获得巨额的收益,就必须承担很大的风险。,(3)在采用改变工作性质或方式的措施来避免某种风险时,很可能产生另一种风险。例如,某人为避免飞机坠毁的风险而改乘火车旅行,但从行驶相同路程的意外事故的死亡率来看,乘火车和乘飞机的风险时一样的。,6.4风险避免适应的情况,1.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都较大的特定风险;2.损失频率不大,但损失后果严重且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3.采用其他风险管理措施的经济成本超过了进行该项经

8、济活动的预期收益。,保险经营中的风险避免手段:,一是尽量选择同质风险的标的承保;二是淘汰那些超出可保风险条件或范围的保险标的。,以史为鉴,商朝是如何灭亡的?“三千年的珍珠港事件”没有防卫工事,如果抛开周朝为显示伐纣正义性而做的歪曲宣传和后世文学想像,以科学研究和考古成果为准绳,应该肯定纣王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功绩。商朝疆域的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有助于华夏大地的生产力发展。史记上说纣王本人“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当时商军已使用战车,装备青铜兵器,出征兵力最多时达1.3万人,这足以称雄黄河和长江流域。不过商朝开拓疆土达到高峰时,西周联合一些早怀二心的诸侯突然发

9、起“武王伐纣”之战。纣王因主力军在外未归,仓促组织充当奴隶的外族人俘虏保卫首都朝歌(今河南安阳市附近)。两军在牧野遭遇,主要来自东夷的奴隶不愿为仇家卖命打仗,纣王又缺少嫡系骨干监管,结果出现战场倒戈。经过一番“血流漂杵”的厮杀,商军崩溃,周军乘势杀入朝歌,心高自傲的纣王自焚。殷商就此覆亡于突然事变。,商朝在首都附近的牧野一战而亡,事先并无边境交锋,现代人恐怕会感到奇怪。若研究当时的历史条件可看到,夏、商期间地广人稀、部落林立,统治者还没有大面积的疆土意识,只有“点”的概念。商以首都为统治中心据点,以向周围部落联盟不断征伐的方式巩固统治和扩大贡赋区。据殷墟出土甲骨文记载,商灭亡前几十年间曾上百次

10、征伐其他部落。纣王因自恃强大,一直未认真考虑国都设防,将安全寄托于单纯攻势之上。,河南二里头的考古发掘证实,夏代都城就建筑过城墙。在冷兵器时代,筑城是最主要的防御措施,里面有一定守兵和充足粮食,便可坚守待援甚至能拖垮攻城者。商后期在朝歌建都270余年,殷墟考古发现其城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却没有筑墙,只有一条与洹水相连的壕沟。这样一旦在野战中失败,国都即危,从远方调兵都缓不应急。纣王东征南讨连战连捷,获得大量奴隶和财物,位于西方的周文王又装出一副谦恭模样纳贡,这使他几乎没有忧患意识,自然会享受淫乐。商朝人又迷信占卜,出土甲骨文的内容多是问神鬼讨凶吉,更使当权者不能理智地看待局势。武王伐纣的成功

11、,可谓有效利用了对手长期总体性用兵方略的失误,掌握有利时机以弱袭强一举成功。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中国古代兵学,正是在一次次战争的感性知识积累中逐渐发展起来。西周灭商之后马上以前朝为戒,一方面继续征伐不听命的部落方国,一方面在各统治中心修筑坚城,进攻与防御兼备的思想就此树立起来。古往今来的军事史都证明,攻防是战争中的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矛与盾缺一不可。商朝在武功到达鼎盛时突然覆亡,正是缺乏防御观念和忧患意识的例子,这为后世留下可令人深思的殷鉴。,举例:对劳动者入职审查风险的规避,实践中用人单位招聘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职审查,加上劳动合同法对双重劳动关系的间接承认,轻视入职审查将给用人

12、单位用工带来很大风险。如不进行入职审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应对策略,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员工入职的书面证明。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比如学历证明、从业经历,要求劳动者承诺未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原单位进行核实,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诉讼风险。,劳动合同订立形式和期限要求风险的规避,为了破解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的泛滥和用人单位不签合同的顽疾,劳动合同法强调劳动合同的书面化,不管

13、订立、变更、解除、终止,一律采取书面形式。风险分析工资成本的增加: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成立: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对策略,革新用工观念,养成先订合同后用工的习惯,最迟必须在一个月内订立合同。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的,抛弃双方可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的观念,也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合同。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向劳动者送达签订合同通知

14、书证据等,用人单位将不承担法律责任。,试用期风险的规避,针对实践中用人单位随意约定试用期,导致试用期成为“廉价期”、“白干期”,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劳动合同法对此做出了多项规定,以保护劳动者权益。风险分析单独试用合同风险:单独签订试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赔偿金风险:违法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人财两空风险: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出资技术培训的,劳动者在试用期

15、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培训费用。,应对策略,严格执行试用期规定,不违法约定试用期。合理设定试用期限:比如,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可达6个月,但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零354天时(不到3年),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一天之差,试用期可相差4个月,用人单位可选择适当的合同期限,来决定符合企业利益的试用期。慎重决定试用期内是否提供专项费用培训,为避免风险,提供专项培训前可提前终止试用期。,非过失性解除合同方式选择风险的规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了在3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在上述情形下

16、解除劳动合同的,是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还是选择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呢?风险分析两种解除劳动方式经济成本相同: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的,劳动合同30日届满后解除,这30日内用人单位仍需支付工资,和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成本一样。二者风险不同:第一种方式下,30日可发生很多事情,劳动者在这30日内仍存在工伤、患病、怀孕、意外伤害的风险,有这些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将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第二种方式下,用人单位支付了一个月工资后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后不会再产生用工风险。实践中3种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均需遵循其程序,比如不能胜任工作的,不能直接解除,需先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可解除,违

17、反该程序的,将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应对策略,避免违法解除风险,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应先另行安排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的,需先培训或调岗;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需先变更。选择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再解除风险小得多。,案例:招投标风险避免,招标过程中的风险1.了解项目来源,分析企业现有状况(包括资金、人力、设备、技术力量等),再研究一下此工程施工的可行性;2.要分析招标文件中存在的风险如采用竞争性谈判的工程,此工程的风险出现在价格竞争上,投标企业相互之间打价格战(谈判至少两轮以上),这样的工程一般以赔钱为代价而中标;如采用清单报价中的风险

18、:比如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是否存在漏项及工程量需投标人核实,中标后一律不予调整,这种是工程量上的风险;还有措施费不因任何变更而改变,规费竞报一次性包死(定额测定、文明施工、排污、社保、住房公积金等规费文件不可竞争);还有不执行任何政策性调整,不计取总包服务费;3.评分办法中的针对性的评分标准;,投标规避风险,1.不要在投标前随意写出承诺,什么让利、优惠、为业主免费提供临设、设备等其他放弃经济利益的条件;2.答疑前尽量将不确定因素问清楚,尤其是项目体貌特征描述不清的;3.综合报价一定要清楚利润部分是多少,这样做是有备无患的,投标企业都有过投标询价或二次报价的经历,如果心里没有保底价,就不知道二次报

19、价怎么报,是让5个点还是7个点,做到心中有数;4.在投标中一定不要把业主能够分包的分项或供材部分单价报的太高,如门窗部分、防水部分、块料材料、三大材等一旦报高了,中了标业主很有可能本来不想供的材料或另外分包的分项,看到价高有利润可赚的就拿出去分包,材料价高出市场价的他就供,到头来企业还是没有多少利润可赚;5.仔细阅读招标文件,有的风险规避需从头遏制,需要投标人与政府监督部门进行联动,携手整治建筑市场中不规范的招标行为,如投标企业不反映,监督部门也不深入调研;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风险存在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能预料到的,对其采取规避种种措施,不可预见的事实发生了,可通过签证方式确定。,例:某人工

20、湖清淤泥,招标文件中写明投标人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不利因素及市场任何风险一并报价,中标后综合单价包死,不因任何情况的发生调整价格,投标时无地质资料,待实际施工时淤泥中含有大量的石子,多次抽淤泥管被堵,造成承包商费用加大,在结算审计时审计单位工作人员说招标文件中写明投标人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不利因素及市场任何风险一并报价因此不给予调整投标价。答;周围环境是指可视环境,湖中有石子是预料不到的,应该给予调整。,“东方之星”沉没,尽管“东方之星”运行21年未发生重大事故,但回溯其建造改造环节,仍存在造改船资质存疑、忽视安全性等系列问题。据涉事公司内部人士以及船检人士透露,该轮变更结构,加长船体,导致重

21、心不稳,增加了倾覆危险。在管理运营方面,调查还发现,在2007年前,“东方之星”所属的重庆东方轮船公司,与当地船检部门均隶属于重庆万州交通部门,且船检部门与该公司干部交流频繁。当地船舶行业人士称,当年“东方之星”在建造和改造过程中,均存在船检与船主之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特殊关系。记者调查发现,“东方之星”实际由东方轮船公司造船厂采取“自建和外协”相结合的办法,由川东造船厂提供船舶主体结构,再拉到东方轮船公司自己的造船厂自行拼接装修。按这个方法,东方轮船公司4年建造出6艘游轮。而东方轮船公司实际并不具备建造“东方之星”等6艘游轮的资质,当年采取这种造船方式,动机为公司节约成本考虑。,“东方之星”沉没中的风险避免策略,2015年6月1日深夜11点多,一辆载有400多人的客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监利县大马洲水道倾覆。长江游轮出事原因竟然是因为游客投诉必须不能延误,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抵达!否则船上400多人要求巨额赔偿金!游轮运营公司、旅行社无力承担因天气原因导致后面损失和船上400多人的巨额赔偿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结果就酿成了今日惨剧为啥要如此任性,就因为自己是上帝?以后遇到人力不可抗拒因素,要钱还是要命?400多个生命没了,他们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长江这次事故原本出发是两条船,另外一条游轮因预警到危险信息而主动暂停航行,而这条“东方之星”却义无反顾的出发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