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6943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DQS58-MG198)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一、高处坠落事故诱因:1、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操作平台等临边防护不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要求;2、未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三宝”;3、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时未设置专用爬梯(绳)或脚蹬孔;4、脚手架搭设时,未搭设斜道、跑道或阶梯供作业人员上下。防范措施:1、加强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认真学习和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严格贯彻执行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的规定,

2、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3、加强职工遵章守纪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克服习惯性违章;4、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及个体防护用品。应急处置:1、抢救受伤害者;2、检查事故现场,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后续发生;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作好现场标志;4、立即报告。二、物体打击事故诱因:1、重叠作业、垂直交叉作业、高处作业下方未按规定架设合格的安全网或未高安全防护层;2、人工挖孔桩开挖临边防护不符合规定,桩基内未设避险孔或避险棚;3、用脚手架钢管加扣件,搭设吊篮架;吊索、吊钩

3、、吊篮等损坏;4、作业平台临边未设置18厘米高的挡脚板;5、隧道内施工未按规定顶撑或固壁支护,未执行班班“敲帮问顶”等安全操作规程。防范措施:1、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2、加强有关规范、标准的学习,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标准的规定执行;3、加强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教育,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克服习惯性违章;4、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及个体防护用品。应急处置:1、抢救受伤害者;2、检查事故现场,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后续发生;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4、立即报告。三、坍塌事故诱因

4、:1、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隧道开挖等土石方施工、模板支撑、搭设脚手架、搭设临时建筑物及制作钢筋笼等作业过程中,未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2、安全防护设施费用投入不足,随意简化安全防护措施;3、施工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冒险蛮干;4、土方开挖渣土堆置距离、高度不符合基础施工安全规定。防范措施:1、认真学习标准、规范,按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2、加在安全防护设施经费投入,认真加强安全防护;3、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各项规定;4、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

5、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的遵章守纪,克服习惯性违章。应急处置:1、抢救受伤害者,若自身力量不够,应向外部请求支援;2、检查事故现场,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后续发生;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作好现场标志;4、立即报告。四、触电事故诱因:1、施工现场用电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未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工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习惯性违章;2、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损坏供电线路、开关、插针、插座等;3、线路破损老化,违反规定架设;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电工作业人员未执行每班巡查、维修的规定。防范措施:1、加

6、强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经专业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持证上岗;2、加强标准、规范的学习,自觉的遵章守纪,坚持日常巡查维修,克服习惯性违章;3、加强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爱护用电设施。应急处置:1、切断电源,消除险情;2、将触电者放在木板上实施应急施救或送医院抢救;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包括供电设施),移动现场物品时,必须作好现场标志;4、立即报告。五、机械伤害事故诱因:1、由于市政工程的特点:施工机械流动性大,作业环境恶劣,灰尘大,润滑条件差,易磨损、腐蚀、疲劳、安装频繁和不合理,运行管理不正常,维护检修不及时,超负荷或带“病”

7、运行;2、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不力。防范措施:1、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设部、市建委、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总站有关监督管理规定;2、加强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运行正常;3、加强作业人员(安装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该持证上岗的人员,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4、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1、抢救受伤害者;2、用电机械切断电源;燃油机械处理燃油;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火灾爆炸等其它事故的发生;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4、立即报告。施工现场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管理热能部门;若行走机械在国家公路上发生事故,在向企业报告的同时,还必须立即报告辖区交警部门;若特种设备发生事故,还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