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西用ppt课件-其他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073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体西用ppt课件-其他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体西用ppt课件-其他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体西用ppt课件-其他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体西用ppt课件-其他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体西用ppt课件-其他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体西用ppt课件-其他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体西用ppt课件-其他版.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新课导入: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了偿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五口通商又使大批劳动人民失业,加之各地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加剧了社会矛盾。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终于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复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教材中的史实证明你的观点。,太平天国形势图,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撰写了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请结合教材回答:洪仁玕撰写资政新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其主张能实现吗?为什么?,结合教材,完成“动手动脑”。,中国南部,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回民起义,号军起义,红兵起义,上海,从以上史实,你能说一说当时清政府统治的形势如何?,太

2、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同时,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其运动面之广前所未有,从而认识到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国内统治危机。,内忧,面对内忧外患,如何筹措应对之策,也成了清廷上下共同焦虑的一道难题。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清统治阶级上层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第二课“中体西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用洋枪洋炮等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各抒己见:曾、左、李的“中体西用”与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中的主张有何异同?,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如果说,曾、左、李三人是“中体西用”思想在地方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那么奕訢等人就是在中央积极推行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奕

3、訢(l8321898)号乐道主人,爱新觉罗氏。满族。道光帝第六子。1851年封为恭亲王。1860年主持签订北京条约。次年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支持慈禧太后发动祺祥政变,并和李鸿章、曾国藩从事洋务活动。1898年病死。,1861年月20日奕訢等奏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部门的设立对稳定清朝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可以看出清朝中央政府对外的态度及对外政策向“中体西用”转变。,那么,清朝统治者是否都接受“中体西用”这一观点呢?,否。主张“中体西用”、“自强新政”者,称之为“洋务派”;反对者为顽固派。两者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4、(请阅读教材p13页的史海拾贝),“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倭仁,“夫不可变者,传统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李鸿章,史料:,洋务派与顽固派:同:维护封建制度异:对待西方科技的态度,小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抵御外敌入侵,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清政府开始认识到,要维护自身的统治,必须借助西方的洋枪洋炮等近代科学技术,并设立总理衙门专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中体西用”成为洋务派官僚对西方文明的基本态度。,第三课 自强新政,江南制造局,筹建近代海军,电报与铁路,“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

5、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总理衙门函,同治三年,兴办洋务事业,李鸿章成为晚清最大的洋务派官僚,李鸿章认为怎么做,中国才能自强?,江南制造局出品的后膛钢炮,江南制造局正门,江南制造局的产品主要用于哪个方面?,企业名称:江南制造总局创办者:李鸿章 地点:上海产品:火枪、炮弹等武器 企业性质:军事工业资金来源:清政府调拨技术及工匠来源:引进外国技术,聘请外国工匠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管理评价:洋务派开办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但经营方式不科学,工人积极性不高,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剑桥中国晚清史清代的中兴中提到:李鸿章组建的军队实力较

6、强,他们拥有西式枪械、弹药和大炮,至少有1万支步枪,还雇了几名法国炮手,此外还有约20名西方人当教官。西方武器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起了重大作用。李鸿章组建的军队和以前的清军有何不同?拥有西式装备,雇用外国炮手,雇用外国教官。,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练习册第四页),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制造局,是中国著名的国防企业,被国内史学界称为中国第一厂。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炉钢、第一枝步枪、第一门钢炮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军舰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甄号。最早翻译并引进了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140年来,江南造船厂先后创造了72个中国第一。,为什么要设立文化教育机构?,江南制造局与世博会,飞机库,中法战争爆

7、发地点:福建马尾时间:18831885年结果:签订中法新约,筹建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全家福:参阅北洋水师及甲午海战大型图记,筹建近代海军:,定远舰,来远舰,远东最强大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东海军,福建海军,筹建近代海军,中国:练习册第5页第二题:洋务运动的“骄傲”,中国海军实力迅速被日本超过,日本:,电报与铁路,电报:1880年设立电报总局 1894年大部分行省和重要城市接通电报,铁路 修建唐胥铁路 成立中国铁路公司 由于顽固派阻挠和资金缺乏,在19世纪没有大的发展。,直隶总督李鸿章1875年的上海机器局报销折:“造船造枪炮造火药弹子,是为机器大宗。此外镕铜、炼铁、锯木、挖泥、抽水、打桩、

8、起重、印书、印图等事,亦皆机器为之,入手以重价购自外洋,逾至随事递增,或仿旧式、或出新裁、或考图说,往往由局自造,工料亦复浩繁经营近十年,而后规模初具,缔造之难有如此。”,洋务派的创业是艰难的,小结:清政府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实施了“自强新政”,企图用洋枪洋炮来捍卫封建君主专制体制,中国由此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但是立新而不破旧,自强之梦终究难圆。,江南制造局的前世今生新华网http:/,江南造船厂原址变身世博会会址 中华海权博客http:/,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9、-孙中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

10、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