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123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加工15000只冷鲜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21.5项目概况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和意义52.1 项目提出的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项目建设规模83.1 市场需求预测83.2项目建设规模12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154.1技术方案154.2主要设备方案16第五章 主要原料及辅助材料供应175.1 主要原材料供应175.2主要原材料年需要量19第六章 建设条件和厂址方案206.1 建厂条件206.2 厂址方案25

2、6.3 厂区占地面积25第七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267.1工程方案267.2总图布置277.3给排水工程277.4供电工程287.5制冷设施287.6贮运设施287.7维修287.8化验室297.9消防29第八章 节 能318.1节能设计依据318.2主要节能措施31第九章 环境保护339.1项目生产环境概况339.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33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3510.1组织定员3510.2管理制度35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初步规划3711.1工程内容37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711.3施工进度3711.4建设期的项目管理38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012.1投资

3、估算依据4012.2建设投资估算4012.3流动资金估算4112.4资金筹措方案42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及评价结论4313.1项目范围界定4313.2 评价依据及说明4313.3成本分析4413.4项目运营收入4513.5项目财务评价4513.6不确定性分析4613.7财务评价结论48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49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4914.2风险程度分析4914.3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49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5015.1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5015.2推荐方案的优点5115.3建议51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日处理15000只活禽加工生产线项目1.1.2承办

4、单位:亳州市星龙食品有限公司1.1.3地 址:亳州市十八里工业区1.1.4法人代表:胡保星1.1.5 项目负责人:胡保星1.1.5项目性质: 新建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1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办公厅计办投资200215号文件)试用版。1.3.2国家发改委2006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3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基础数据。1.3.4屠宰生产线及深加工设备有关技术资料;1.3.4国家有关畜牧、饲料、肉类食品加工技术质量指标、标准及报价等有关资料。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及业主对项目的要求,本报告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4.1编

5、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遵循和贯彻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1.4.2在深入分析经营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项目的竞争能力,合理确定规模,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4.3建设设计在经济适用的基础上上注意美观,充分体现“五化”方针,以节省投资和取得最大效益为原则。1.4.4遵循国家可持经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达到环境友好的要求。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为:运用先进流水线生产工艺,完成鸡鸭活禽的宰杀、消毒、分割、包装、冷冻,建设日处理15000只鸡鸭活禽的生产线。研究内容包括:项

6、目提出的背景、产品市场预测、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主要原料、燃料的供应、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工厂组织和定员、项目实施计划、投资估算、财务和经济评价及提出研究结论。1.5项目概况1.5.1生产能力、建设内容建设日处理15000只鸡鸭活禽的生产线,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厂房及相应的生产设备、冷库等。1.5.2 建设场址、建筑面积建设场址选择亳州市十八里工业区。工程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其中生产间2000平方米、办公及综合300平方米、冷库500平方米,其它700平方米。1.5.3环保该项目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水,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1.5.4项目实施

7、进度本工程计划从2010年2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010年9月建成投产。1.5.5投资估算该项目估算总投资6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8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6万元。资金来源:企业自筹417万元,银行贷款270万元。1.5.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6793.2万元,年总成本费用为5511.84万元,年均利税总额1264.33万元。项目全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0.5%,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为3425.18万元,投资收益率92.16%,投资利税率184.08%,投资回收期2.6年,盈亏平衡点42.83%,项目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具体指标详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

8、标序 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生产规模1.1鸡鸭活禽加工万只年450日2公用动力消耗2.1电万度/年1283定员名2003.1生产人员名1813.2管理及技术人员名194工程总投资万元686.834.1建设投资万元580.414.1流动资金万元106.435年平均营业收入万元6793.26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632.837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386.648财务评价指标9投资收益率80.510投资利税率184.0811投资回收期年2.6含建设期12财务净现值 万元3425.18税后13财务内部收益率92.16税后14资本金净利润率118.6615盈亏平衡点42.83第二章 项目建设

9、背景、必要性和意义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农民收入问题可以说是农业与农村问题的集中反映,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事关全局。为此,近年来的中央相关文件反复强调,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

10、势产区聚集。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棉花、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目前,我国肉鸡、鸭、活禽生产表现出多方面的特点。一是生产和消费区域性强,集中在四川、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河北等省区;小群体大规模、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迅速扩大,大公司不断出现,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二是各省区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进步,提升了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鸡、鸭、活禽肉初级产品的生产量迅速增加,加工

11、业和市场开发能力相对滞后,产品单一等因素将导致市场竞争力加剧。目前,我国禽类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达到人均占有22千克和11.5千克。禽蛋的人均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禽类产品已成为继猪肉之后,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源。家禽养殖业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无鸡不成席”、“无鸭不成宴”,已成为许多地区约定俗成的消费习惯。禽类产品市场潜力仍然很大,从世界范围看,禽类产品也是人们肉类消费的重要来源。2000年以来,世界人均猪肉消费量增长

12、了10%,牛肉消费量增长了5%,禽肉消费量增长了17%,尽管禽肉绝对消费量仍小于猪肉,但与猪肉消费量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我国禽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接近20%,人均消费量为11.5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达到52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50%。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低于5000美元时,收入的增加和肉类消费的增长呈现强烈的正相关。我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因此我国禽肉消费还有很大潜力,禽类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有利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安

13、徽省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省,粮食相对过剩,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加工转化能力较差,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积极发展草食动物,实施鸡、鸭、活禽产业化,对鸡、鸭、活禽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效地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特别是畜牧业结构,使粮食省向畜牧业大省转变,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突破。2.2.2有效地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牵动能力,使之成为规模最大、相对集中的鸡、鸭、活禽屠宰及加工、产品销售的中心,继而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2.2.3有效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步伐鸡、鸭、活禽饲养投入少、风险低、周期短、回报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实施后

14、,可以辐射周边地区几十万个农户发展鸡、鸭、活禽业饲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2.2.4发展鸡、鸭、活禽产业,可以有效地增加企业和地方财税收入,同时带动餐饮、运输、旅店等第三产业发展,可提供许多工作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因此,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2.2.5有利于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鸡、鸭、活禽为食草禽类,其肉制品属于“绿色”食品,这在日益崇尚“绿色”食品的今日,倍受人们青睐。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属于绿色、无公害的鸡、鸭、活禽肉及其制品需求量也正在逐年加大。综上所述,建设本项目,有利于把农户分散小规模养殖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

15、能力;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建立一体化经营模式;有利于规模化、区域化产业生产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协调产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有利于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盈、财政增效。因此,项目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项目建设规模3.1 市场需求预测3.1我国肉鸡业生产现状及市场展望3.1.1肉鸡业生产现状1.总体情况2007年我创鸡肉1062万吨(FA0)占禽肉产量的71,占肉类产量的15占全球鸡肉产量的14。进口鸡肉的同家达200个,我同的出口市场只有10多个同家,日本、欧盟、东南亚、俄罗斯等,与美创、巴西、泰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全国牧业产值

16、16124.9亿元。中国农业年鉴家禽饲养是我国畜牧业中的第二大产业,2007年我同畜牧业总产值1.61万亿元,农业2.47万亿元,占33(中国农业年鉴)。2.快大型白羽肉鸡同畜牧业协会推算:目前全同最大的10家黄羽肉鸡育种公司年提供父母代种鸡约3000万套,约占全国需求量的75:最大的30家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公司,年存栏父母代种鸡约3600万套,约占全围需求量的90。2007年我同饲养黄羽肉鸡约40亿只,产肉量约为360万吨,占全同鸡肉总产量的31以上,约占全创禽肉产量的24,占肉类总产量的1.5。3.我国黄羽肉鸡生产情况世界白羽肉鸡父母代牛产量每年约为13000万套,推算出祖代应为860万套

17、(推算时每套祖代鸡可生产父母代鸡50只)。中国祖代鸡数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0,与中国的产肉类比例相符。白羽快大型鸡+黄羽肉鸡+淘汰蛋鸡+肉杂鸡淘汰蛋鸡约1213亿只,产肉量约150万吨。4.其他鸡肉年蛋鸡饲养量156亿只,淘汰7080,年淘汰蛋鸡1213亿只,每只淘汰蛋鸡闰均体重(洋鸡+土种鸡)1.5,全净堂率80,故年淘汰蛋鸡产肉量=144156万吨,年均180万吨。2006年末全国禽肉产量前9位的省份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8。3.1.2市场展望2007年末,全球肉类消费结构发牛了重大变化:鸡肉由1992年的24提高到3l,超过牛肉上升为第一位,牛肉由原来的31下降为24,猪肉仍保持在20左右。

18、中国牛肉、鸡肉消费比重低,猪肉高,禽肉增长仍有空间。肉类消费结构: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肉世界 38.4 23.6 4.7 30.1中国 64.0 8.0 5.0 21.0美围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达到52公斤,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公斤,占肉类消费量的50。3.1.3我国肉鸡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资源问题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畜牧养殖用地的限制更加严格,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知识层次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有所上升、饲料资源短缺。2007年进口大豆3082万吨,角粉97万吨。2007年全国配合饲料产量9319万吨,其中肉禽料占比重最大,为1270万吨,占35。对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

19、过度追求导致肉品质下降,肉鸡产业应从数量型的发展逐步转向数量和质量型并重。农药和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和环境污染,造成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食品安全隐患。2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空气污染,有害病原微牛物的污染,碳、氮、磷的污染,金属元素污染。1999年全国猪、牛、鸡粪便排放总量达19亿吨,COD、NH3-N、TN、TP流失量分别为797、156、407和46.76万吨,超过当年全同工业废水C0D排放量的692万吨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的697万吨。3.肉类生产环境、生态问题畜禽含小环境对畜禽饲养的影响,减少抗应激、提高免疫力,品种一样,饲料差异不大,饲养效果差,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黄羽肉鸡育种表现出小区域、小规模特色,缺乏长远规划,难以满足集约化大规模养殖的需耍。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品质育种关注不够。4.鸡肉产品加工世界肉鸡的平均深加工程度为20,我国肉鸡深加工程度较低,只有5.8%发展潜力较大。我国肉制品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畜肉,鸡肉品质、风味形成等缺乏系统研究。黄羽肉鸡冷鲜肉市场潜力较大。5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小规模大群体。由分散的小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转变是我国家禽业生产的发展方向。随着企业不断成长,涌现出些国内知名的企业如温氏公司等。中国是肉鸡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有实力的国际知名企业不多。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很多企业技术力量薄弱,2006年以来Avigen等

21、开展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我国多在单基因或标记水平上对特定性状进行研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重视育种工作,立足眼前,着眼长远,担负起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环境问题重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疾病要注意治本,不能再走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建设现代标准化企业,提高企业诚信,保证品种和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我国的鸭活禽产量居世界之首。鸭活禽以食草为主,抗逆性、抗病能力强,生产周期短、效益高。鸭活禽肉、蛋、刖、羽绒产品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鸭活禽肉制品口味独特,高蛋白、低脂肪,是无污染的安全食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鸭活禽冷鲜食品市场与消费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同农业畜牧业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日前我国江苏、山东、四川

22、、吉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广西、黑龙江、安徽、湖南、河南、辽宁等省都是全国的鸭活禽生产大省。我同鸭活禽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优势,世界各国很多的肉鸭品种均是北京鸭的后代。截至2005年末,中国鸭存栏量7.3亿只,占世界鸭存栏量的69;鸭屠宰量近18亿只,占世界鸭屠宰量的75%;鸭肉产量235万吨,占世界鸭肉产量的68,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鸡存栏量2.7亿只,占世界鸡存栏量的88%;鸡屠宰量近5.5亿只,占世界鸡屠宰量的93%;鸡肉产量217万吨,占世界鸡肉产量的93,占世界首位。我国市场对活禽的年需求量约为8亿只9亿只,年缺口量3亿只,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国鸭肉鸡肉产量占禽肉的30,国际

23、市场上活禽肉价格比鸡肉高2倍3倍,鸭肉价格比鸡肉高1倍左右。同时,鸭活禽蛋品与鸭活禽羽绒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世界鸭活禽羽绒交易量为5.5万吨,中国鸭活禽羽绒交易量就有2.25万吨,是全球最大的鸭活禽羽绒生产与出口国。目前,我国鸭活禽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的著距,产业发展水平、产品质量、产品品种与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当前,由于鸭活禽生产产业链连接不畅,初加工产品品种雷同,深加工程度低,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市场的发展。当前,鸭活禽加工产品品种单调,南方终端消费市场发展放缓,北方终端消费市场发育不足,己成为制约鸭活禽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尽管鸭活禽产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4、但是鸭活禽产品的独特风味、高营养价值及鸭活禽加工产品强劲的市场需求,决定了鸭活禽产业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同鸭活禽产业大会从2004年首届举办,就树立了大会目标是链接育种、饲养、加工、营销产业链条,搭建业内管、广、学、研互动交流平台,提供产品技术、设备、市场、政策信息,推动全国鸭活禽产业化开发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家禽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提倡多元化和多样化,鸭活禽产业发展将为家禽业注入生机和活力,鸭活禽养殖业是农民增收、下岗职工再就业和转

25、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出路;鸭活禽加工业是企业千载难逢的投资商机。3.2项目建设规模3.2.1生产规模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原材料供应情况、当地的建厂条件以及配套资金状况,确定建设规模为:建设日处理15000只鸡鸭活禽宰杀加工生产流水线,以及厂房、冷库等设施。 3.2.2产品方案年加工生产240万只白条鸡、210万只白条鸭;3.2.32产品质量标准按照国家及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产品生产执行鲜、冻禽产品(GBl68692005)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4.1技术方案4.1.1项目组成本项目占地8800平方米,采用先进的流水流生产工艺,建设符合活禽屠宰加工标准的综合生产车间、冷库及综合办公楼、公用工程

26、、辅助工程等。表4.1 主要建设任务一览表工程名称建筑型式建设规模备注生产车间轻钢结构2000冷 库砖混500办公综合楼轻钢结构300污 水 站砖混100厂区道路及其它混凝土600合 计35004.1.2生产技术方案1、活禽屠宰工艺简述宰前检验活禽的宰前检验,一般以群体为主,辅以个体检查,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群检主要在待宰圈中,发现可疑病活禽,送隔离栏观察,进一步确诊,及时处理。电麻将活禽的双爪插入传送带的吊脚上,使活禽倒挂,活禽体随着传送带运行,当通过电麻器时,构成一个回路而被自动电麻。电麻为交流电麻电压50伏。真空放血经人工刺杀后,可用先进的真空放血回收技术和设备,将活禽血回收。蒸汽烫毛

27、脱羽:活禽的浸烫采用蒸汽浸烫技术,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去小毛、剖腹、取肝、包装、入库人工去除活禽体上的细小杂毛,经人工修整后,剖腹、取肝、分级、质检、真空包装、入库。2、工艺流程(1)屠宰、加工宰前检验 挂活禽 心脑低压高频麻电 人工刺杀 真空放血 蒸汽烫毛 脱羽 去小毛 取内脏 冷却 分割分装 冷冻保鲜 销售。4.2主要设备方案表4.2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一屠宰加工设备1自动控温双重搅拌浸烫机ZX-LTM50台12立式脱毛机ZX50台13预冷机ZX20台14打爪(油)机ZX20台15剥胗机ZX30台16分割皮带输送机ZX100台17真空包装机DZ-500/4S台1二制冷设

28、备8氨压缩机台19冷风机台1三污水站10污水处理设备套111变压器250KVA台1第五章 主要原料及辅助材料供应5.1 主要原材料供应安徽历史上就是全国水禽和禽蛋的集散地。但那时依托江河湖泊全为散养和放养,饲养技术极为粗放、落后,发病率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低下。1978年全省存栏家禽5180万只,出栏3700万只,禽蛋产量23.1万吨,禽肉产量2.78万吨,基本均是淘汰蛋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养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商品化、集约化养禽蓬勃发展,陆续引进国内外新优良种,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水平大幅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户、饲养小区和现代化养禽场,建设了一批家

29、禽养殖基地。1998年,全省出栏家禽3.9亿只,存栏2.18亿只,分别比1978年增长10.5倍和4.2倍,禽蛋总产94.7吨,增长4.1倍,禽肉产量59.8万吨,增长20.9倍,家禽业已成为我省畜牧业的重要产业。良种保护、引进与改良成绩显著。我省地方良种家禽较多,有皖南三黄鸡、天长三黄崐鸡、淮南麻黄鸡、淮北麻鸡、巢湖麻鸭等十几个品种。1987年、1991年分别建成省级祖代蛋用种鸡场和肉用种鸡场。并建成巢湖麻鸭、宣州三黄鸡的保种场。淮南麻黄鸡的提纯选育也取得较大进展。巢湖麻鸭经改良选育于1987年通过鉴定,达到全国兼用鸭标准,国内外良种主要引进了罗曼、伊莎、海兰蛋鸡,AA、罗斯、艾维茵肉鸡,樱

30、桃谷肉鸭、绍鸭,用以改良发展。目前,全省存栏祖代家禽10万多套,父母代家禽100多万套,全省家禽良种普及率达50以上。科学养禽技术日益普及。各地普遍采用笼养或室内平养等规模化饲养方式,鸡场皆为机械化笼养。采用自配或购入各生长发育阶段的全价配合、预混料、科学饲养,注重疫病防治,采取全程程序化免疫,注重禽舍与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目前,全省家禽蛋料比达1:2.8左右,肉料比1:2.0左右,死亡率散养20%、专业化10%以下。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运用,管理水平的提高,规模化养禽不断发展。1998年底,全省年存栏蛋鸡1万只以下的鸡场2400多个,1万只以上的88个,总存栏700多

31、万,占年禽蛋产量的20以上;年存栏肉鸡1万只以上的2000多个,10万只以上的50多个,约占总量的30。家禽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固镇康达肉鸡集团、广德和威集团、泾县凤凰集团、农垦正阳集团、郎溪华地集团、宁国太阳公司等企业年出栏肉鸡、肉鸭均在250万只以上,并具备一定的屠宰加工能力,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及中东地区。马鞍山江南集团、怀宁禽蛋联合体等禽蛋企业也正蓬勃发展,带动了周围农户发展养禽,成功的“公司农户”的模式得到普遍推广。禽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我省家禽业以前以养鸡为主,约占80%以上,鸭占10。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家禽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养鸭业日益壮大。巢湖地区养肉鸭

32、已成当地支柱产业,年出栏1500万只以上,宣城地区的三黄鸡年出栏3000多万只,效益显著。特种禽业异军突起,全省已存栏种鸽6万多对,饲养量100万只以上,山鸡、鹌鹑近百万只。亳州市农业资源丰厚,是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搞综合性大农业的一方富土。目前亳州市家禽饲养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饲养量增加,为该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保证。本项目每日生产用主要原料鸡、鸭15000只,由当地市场采购解决,可以满足生产所需。其它辅料在省内市场采购即可解决。根据近几年国内市场情况,及本项目所采用的主要原料、辅料的来源以市场为主,价格基本也随行就市。5.2主要原材料年需要量原辅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年计)序号名

33、称单位数量备注一主要原材料1鸡万只/年2402鸭万只/年210二包装材料包装袋万个/年552包装箱万个/年69.5三动力消耗电万度/年128燃料煤吨/年360水万吨/年6.24第六章 建设条件和厂址方案6.1 建厂条件6.1.1 厂址地理位置及概况本项目建设地位于亳州市十八里工业区,地处皖豫交界处,东邻亳州新城,西接河南鹿邑,北依涡河水道,G105、G311纵横而过,区位优越、水陆交通便捷。6.1.2 当地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地震烈度6.1.2.1地形、地貌水系本地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29.4931.8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村庄较多。涡阳县城关涡河节制闸上游最高洪水

34、位( 1963年8月7日)标高为30.45m。6.1.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业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最大31.72m ,最小值30.04m。为一般天然地基。2-1层及3层为推荐持力层。在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11层,地层结构如下:l层粉质粘土:黄褐色,上部40cm左右为耕植土,可塑。平均厚度:0.95m , 层顶标高:30.84m。2-1层粉质粘上:黄褐色,局部为粘土,硬塑。压缩模量Es=8MPa;平均厚度:2.13m,层顶标高:29.89m。承载力标准值fk=210kPa。2-2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局部混少量砂姜,可塑。压缩模量Es=6.5MPa;平均厚度:2.04m

35、,层顶标高:27.76m。承载力标准fk=170kPa。3层粘土:黄褐色,混20%30%砂姜,局部富集呈灰白色,致密,硬塑。压缩模量Es =11MPa;平均厚度:2.51m,层顶标高:25.72m。承载力标准值= 260kPa。3-1层粉细砂:灰黄色,混黑色矿物质碎屑,局部夹粉土;中密密实。压缩模量Es=11MPa;平均厚度:2.93m,层顶标高:23.21m。承载力标准fk= 200kPa。4层粉质粘土:棕黄色,夹灰蓝色高岭土条纹,可塑。压缩模量Es=7MPa ; 平均厚度:1.32m ,层顶标高:20.28m 。承载力标准值fk=180kPa。5层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黄褐色,粉质粘土呈可塑

36、硬塑状,夹灰蓝色高岭土条纹;粉土含粘粒,呈稍密稍密状。压缩模量Es=8MPa;平均厚度:5.2 8m,层顶标高:18.96m。承载力标准值fk=180kPa。6层粉土夹粉砂:灰色,饱和,夹粘性土薄层,中密密实。压缩模量Es= 12MPa;平均厚度:6.27m,层顶标高:13.68m。承载力标准值fk =190kPa。7层粉质粘土:灰、灰黄色,上部为灰色,粉性较重,下部为黄色,粘性重,混少量砂姜,夹粉上或粉砂薄层,可塑硬塑。压缩模量Es=95MPa;平均厚度: 4.15m,层顶标高:7.41m 。承载力标准值fk=250kPa。8层粉细砂:灰黄色,局部为粉土,夹粘性土薄层,中密密实。压缩模量 E

37、s=15.5MPa;平均厚度:2.6m,层顶标高:3.26m。承载力标准值fk=220kPa。9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粘性重,混少量砂姜,硬塑,压缩模量Es=14MPa ; 未揭穿。承载力标准值fk=280kPa。该场地地下水类型属浅层潜水。稳定地下水位标高在26.7428.72m。埋深平均3.04m。地下水对任何混凝土无侵蚀性。6.1.2.3防洪本区附近河流主要有涡河,涡河是一条典型的平原河道,流域内既无大的洼地可以调整蓄水,也无大型河道进行大规模调度的可能。根据亳州市水利志记载,涡河历年最高洪水为1963年8月7日,最高水位达30.45m,洪峰流量达2480m3 /s。根据记载,1963年8

38、月7日的洪水为有史以来历史最高水位。由于目前涡河淤积严重,而涡河等主要河流两岸无堤岸,如遇63年型洪水,势必外溢,形成漫流,涡河两岸标高在30.531.5m之间,河道两侧数十公里内均为平原,地面标高在30.530.9m之间。故本设计以31.5m做为本项的防洪设计洪水位。6.1.2.4 气象条件亳州市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 ,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日照2320小时,平均无霜期216天,平均年降水量

39、822毫米。亳州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大风、冰雹、干热风、低温、霜冻等。旱涝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1) 气温历年平均温度: 14.6历年最高温度: 41.2历年最低温度: -24最冷月份: 2月份最热月份: 7月份冻结期: 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冻结深度: 19cm(2)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70%(3) 气压年平均气压 101.lhPa极端最低气压 99.98hPa(4) 雪和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 811.8mm设计采用雪压值 0.4kN/m2(5) 日照与辐射年平均日照 2213.37月份 2497.62月年份 141.7辐射年总辐射 119.9千卡cm26 月份 13.9千卡c

40、m2 12 月份 6.2千卡cm2(6) 地温年平均地温 17.88 月份 32.91 月份 1.7(7) 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 1757.1mm1月平均蒸发量 64mm6月平均蒸发量 216.6mm一次年最大蒸发量(1966年) 2169.4mm(8) 风速和风向年平均风速 3.2m/s 3月份最大风速 20m/s9月、12月份平均风速 13m/s全年主导风向 春秋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东南风冬季多北一西北风 (9) 年平均雷日天数 40天(10) 最高洪水位 30.45m6.1.2.5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

41、峰值加速度为0.10g。本区地震烈度为VII度。6.1.2.6 地耐力 180-280kPa6.1.3 社会经济状况 亳州市是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亳州市中心城承担着全市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领导和行政管理职能,也是市域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肩负着带动和辐射皖西北地区特别是市域“三县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亳州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 整个亳州地

42、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东南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对落差20.5米。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土壤主要是砂礓黑土,其次是潮土、棕壤土类,并有少量石灰土在涡、蒙两县的山丘周围分布。6.1.4 交通运输现状亳州交通通讯十分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全境,311、105国道和307国道在市内交叉穿过,商(商丘)景(景德镇)高速公路与界阜蚌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泗许高速将在境内穿过,四通八达的公铁水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6.2 厂址方案本工程厂址选在亳州市十八里工业区,交通运输条件优越。6.3 厂区占地面积该项目需在亳州市十八里工业区新征土地13亩。第七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7.1工程方案7.1.1结构方案7.1.1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