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疗法风险与预防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7179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针刀疗法风险与预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针刀疗法风险与预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针刀疗法风险与预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针刀疗法风险与预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针刀疗法风险与预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针刀疗法风险与预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针刀疗法风险与预防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针刀疗法的风险与预防,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国古代九针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外科学发展而成。,小针刀疗法由朱汉章教授所创立,是与软组织松解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小针刀疗法来源于中西医,又不同于中西医的全新的针刀医学理论体系。,小针刀疗法的背景,小针刀疗法作为闭合式微创技术,在痛症及内科杂症方面取得很好疗效。,小针刀疗法结合软外理论、拉伸疗法、肌筋膜链、神经精细解剖、肌肉功能解剖等,在多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小针刀疗法国内外尚缺乏统一操作标准,应充分认识其存在的风险。,小针刀疗法的现状,风险原因,感染 晕针、晕血 及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中毒反应,术后疼痛反应,操作相关性损伤,一、操作损伤(

2、1),舌咽神经 导致颈内静脉、副神经 及迷走神经等损伤。星状神经节 导致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胸膜等损伤。生殖股神经 处理腰大肌及腰3、4横突附 近相关结构时易损伤。肋间神经 肋间神经、胸膜。,一、操作损伤(2),横突前动脉 在处理腰方肌腰3横突附着 处时较易损伤。肩胛背动脉 处理肩胛提肌肩胛骨附着处 较易损伤。臀上动脉 处理阔筋膜张肌时较易损伤 从而导致大出血休克。,一、穿刺损伤(3),脊椎小关节 损伤神经根、后内 侧支背部痛点 气胸、血气胸 侧隐窝 损伤神经根、硬脊膜、椎内动、静脉椎间孔 损伤神经根、硬脊膜,神经损伤的处理及预防,1、熟悉相应操作区域的神经解剖,操作轻柔,避免暴力操作,以免产

3、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相应型号针刀,按四步进针法进针刀,控针,谨慎操作,如操作中患者出现一过性电击样感觉,要警惕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可预防性应用神经营养药。3、术后患者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麻木伴功能障碍,及时对症治疗,如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循环、预防性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出血血肿的处理及预防,1、术前询问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的使用情况,是否有血友病史等;熟悉相应操作区域的血管解剖,操作轻柔,避免暴力操作,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相应型号针刀,按四步进针法进针刀,控针,谨慎操作,如操作中患者出现明显疼痛及术口不停渗血情况,要警惕血管损伤的可能性,及时

4、发现,可及时加压止血。3、如确认损伤较大血管引起的出血,应及时心电监护,长时间加压止血;必要时应用止血药及扩容输血治疗。4、特殊部位的出血血肿,如硬脊膜外腔血肿,应及时CT或MRI检查,如症状较重应外科手术治疗。,低颅压的处理及预防,1、熟悉脊柱区带的解剖,操作轻柔,避免暴力操作,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相应型号针刀,按四步进针法进针刀,控针,谨慎操作,如操作中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及呕吐等情况,要警惕损伤硬脊膜的可能性,及时发现,及时治疗。3、如确认硬脊膜损伤导致低颅压,应绝对卧床,去枕平卧,及时补充液体2500-3500ml,心电监护,镇静、镇痛、止呕治疗;必要

5、时可自体血10-15ml硬膜外腔注射。,二、利多卡因中毒反应,2%利多卡因具有对局部组织浸润弥散范围广、起效快、用量小、不良反应较轻且很少发生、用药较安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术各科局麻。临床所见的利多卡因药物反应约98%为过量中毒反应,多为一次大量利多卡因误入血管所致,遗憾的是的大多数中毒反应被误认为过敏反应,而得不到正确的预防和治疗。,二、利多卡因中毒反应,高浓度、大剂量使用时或将局麻药直接注入血管内,当血药浓度5g/ml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利多卡因中毒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兴奋型与抑制型两类。兴奋型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语、颤抖、恶心、呕吐、气急、多汗、血压升高,严重者出现全身抽搐、缺氧、发绀。抑

6、制型出现上述症状多不明显,可迅速出现低血压、心率缓慢、心律不齐、脉搏细弱、呼吸抑制、意识不清、反射消失等休克症状。,二、利多卡因中毒反应的处理,一旦确认中毒反应发生,临床主要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保持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通畅,低流量吸氧,如早期心血管系统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及血压升高,加强心电监测即可;如病情发展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抑制,则需高流量吸氧、升压等对症治疗;如呼吸骤停则心肺复苏治疗;如全身抽搐可给予肌注安全10mg,严重者可考虑静脉注射肌松剂,呼吸机支持治疗。,二、利多卡因中毒反应的预防,防范措施:要严格把握利多卡因的适应证,熟练掌握该药的禁忌证,术前详细询问各系统病史,做好必要的检查;注射前

7、要熟悉注药区域血供、神经分布和解剖,注射时应坚持先回抽无血时再缓慢注射,防止注入血管引起急性中毒;针刀治疗时利多卡因浓度建议采用0.25%-0.5%,单次剂量建议少于400mg,老年人用药应根据需要和耐受程度调整剂量,大于70岁患者剂量应减半。对年老体弱者先试用小剂量缓慢注入,没有特殊反应再给予治疗量,防止过量;术后观察0.5h,没有不良反应再让患者离开,要及早识别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先兆,如惊恐、突然入睡、多语和肌肉抽动等;备有利多卡因中毒反应急救药品和器械,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停止注射,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行心电监护。,二、利多卡因过敏反应,利多卡因引起的过敏反应甚为罕见。因其为酰胺类局

8、麻药,非蛋白类物质,本身不能致敏,但有时可作为一种半抗原,同蛋白质或多糖结合形成抗原致过敏反应。利多卡因的过敏表现类似中毒反应,但发作更为急剧,并伴有过敏样体征,可以速发也可缓慢发作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症状甚至呼吸心跳骤停。,二、如何判断利多卡因过敏反应,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过敏反应:1、由喉头水肿和支气管水肿及痉挛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紫疳;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3、神智丧失,大小便失禁,晕倒,错迷,应考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二、利多卡因过敏反应的治疗,利多卡因引起的速发性过敏反应极易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9、一旦呼吸心跳骤停则按心肺复苏治疗原则治疗,同时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利多卡因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则抗过敏对症治疗。,二、利多卡因过敏反应的预防,1、局麻前详细询问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利多卡因使用情况等。2、边回抽边缓慢注射,边与患者交谈;3、加强心电监测;4、备有利多卡因中毒反应急救药品和器械,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对症处理。,三、晕血、晕针的处理及预防,1、询问是否晕血、晕针史;2、轻柔操作,边操作边与患者交谈,分散患者注意力;3、条件充许时充分局麻,以减轻疼痛刺激;4、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可有效减少晕血、晕针的发生率;5、避免空腹时小针刀治疗;6、一旦发生晕血、晕针反应,应立即让患

10、者平卧休息,喝适量糖水即可恢复,严重者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开放静脉通道。,四、术后疼痛的处理及预防,1、条件充许时充分局麻,必要时利多卡因中混用少量地塞米松以减轻术后反应;2、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选择不同型号针刀轻柔操作,阶段性治疗,避免一次性大范围松解;3、避免皮下血肿,皮下血肿也是引起术后疼痛反应之一;4、对症药物治疗如塞来昔布0.2 bid po,四、术后疼痛的处理及预防,5、中药外敷治疗:侧柏叶 1000丝瓜络 500 黄柏 1500桃仁 500生大黄 3000 打粉适量白醋调敷 制川乌 1000 制草乌 1000栀子 1000白及 2000细辛 1500泽兰 1000,五、术后感染的处理

11、及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表现:1、切口疼痛:术后3-4天切口疼痛不减轻反而加重;或者切口疼痛一度减轻后加重。2、体温升高:术后微热已经下降,而后体温又有上升者。3、切口部反应:有组织发硬、水肿紧胀感、有压痛、逐渐加重,或切口部皮肤已有红肿。4、组织深部反应:切口表面轻度发红或根本不红,而局部肿胀压痛或自觉痛反明显。,五、术后感染的处理及预防,1、绝对无菌操作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前提条件,时时刻刻谨记无菌操作原则。2、患者有全身性细菌感染、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时应谨慎施针。3、体质虚弱、贫血等免疫力低下时施针有感染的风险4、必要时根据特殊情况预防性应用抗菌素。5、如一旦感染,有效足量足疗程抗菌素治疗是很有必要的。,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