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7185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4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4A级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县旅游局承办单位法人代表:*主管单位:*县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介绍:*县旅游局是*县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县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县*国家4A级景区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承担景区、景点的发展规划工作,实施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宣传促销、环境保护、绿化等职能。三、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4-2020年)3、*市旅游

2、发展总体规划 (2014-2020年)4、*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6)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6、*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7、风景、旅游及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8、项目业主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四、项目提出的理由1.项目建设是*县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根据*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6),2014-2019年是*县旅游重点开发阶段,目标是把*县建成为*市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县市,成为赣、粤、闽、湘边界地区生态养生第一县。重点做好旅游景区和服务设施建设,即建好南北视觉走廊,突出营造竹乡氛围,重点打造*景区、横水镇、七星湖景区三个王牌景区,形成山

3、、水、镇的最佳组合,形成比较完整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特别是*景区,要打造成为修身养性宝地,健体强身乐土,近期要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完善现有景区的更新改造,增建景区公路、旅游步行道,完善水、电供应等配套基础设施。2017年4月25日,*县*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市三个4A景区之一后,景区的吸引力大幅度提高,赴*的旅游者大增,对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完善*县*国家4A级景区基础设施,既是*县旅游业规划的需要,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县旅游业急需完成的工作。2、项目的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县*国家4A级景区所在县*县由于地理

4、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以林业为支柱产业,旅游业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县是一个林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国家4A级景区的旅游资源堪称一流,是*市生态养生旅游的核心市场。但景区内的供电、给排水、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建设资金较少,目前*景区内服务设施少,对外旅游服务主要依托县城。景区内车行道、游步道不足,水、电等设施不配套,造成住宿、餐饮等场所容量不足,娱乐、购物等场所基本为空白。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和服务条件跟不上,给游客带来诸

5、多不便,严重制约了景区旅游工作的开展,影响*县旅游业的发展。如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尽快的建设和完善,以上问题可得到较快解决。3、*国家4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全市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同时为了巩固*县作为*市生态旅游中心的地位,必须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县*国家4A级景区是*市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本项目的建设将丰富与深化*市生态旅游的内容,使具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县*国家4A级景区衬托在更大的生态空间世界里。*县的旅游景区、景点将进一步从点线富集向板块富集化发展,这样可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大幅度

6、提升*县旅游品牌产品的市场价值,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本项目实施后,根据*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县*作为国家4A级景区,其吸引、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整合*的绿色生态旅游和赣南的红色旅游以及湘粤赣红三角旅游资源,拓展与周边丹霞山、井冈山、陡水湖、通天岩等知名景区旅游合作,形成串连旅游线路,实现客源对接,可提升*旅游市场人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注重修养调整的人越来越多。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倾向于自然希冀摆脱城市钢筋水泥束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县*国家4A级景区将以丰富的舒适的气候

7、、良好的空气水体、森林动植物资源、神工天成的自然景观和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神韵营造“生态养生旅游新概念”,在未来的510年内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完善的基础设施,将使*市作为*省南部生态养生旅游中心的作用更加突出。4、*国家4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4A级景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峡谷奇峰,古树名木、动植物种群等都是得天独厚和不可再生的。景区有序的保护和建设,能防止乱建、强占、滥伐等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能使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国家4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随着景区基础设施硬件的逐步完善,*市的旅游业很快发展,*市的知名

8、度也会大大提高,可开发项目必然会增加,将会吸引更多外来资金的投入。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对外开放,调整*县的产业结构,摆脱长期依赖传统农业的落后局面,特别是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促进*县的经济发展。五、项目研究过程*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分院工程咨询中心受*县旅游局的委托,编写*县*国家4A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7年9月开始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与业主单位一道多次进行现场踏勘,对景区内部的地质、地貌、地质、水文、气象、进出景区的交通状况以及项目影响区域的国民经济情况进行了多方位的调查了解,掌握了丰富的基础资料。根据已审定的项目总体规划,按先完善基础设施,再进行辅助及配

9、套设施建设的顺序进行本项目的编制。在征求了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的建议和意见后,经过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地理位置*县位于*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1355114 8,北纬252425 54之间。东邻南康市,南接大余县和广东省仁化县,西与湖南省汝城、桂东县毗邻,北连上犹县。距省会南昌市500公里,距*市80公里。县境东西长约73公里,南北宽约59公里,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约占*省面积的1.33%。*景区位于*县县城南郊。距南昌476公里,距广州507公里,距*市80公里。*市到*县走省道赣丰线二级水泥路,经唐江、上犹至*,车程约1小时

10、,景区离*县城东南4公里,沿县城*大道直行10分钟车程可到景区。*景区地处中低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夏两季盛行季风,全年热量丰富,但由于地形复杂,垂直高度差异大,山上山下,向阳面和背阳面,气候差异十分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雨量充沛,湿度适中。年平均气温17.8,全年大约有246天以上气温在舒适气温范围(1518)内。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值为83%,除三、四月份梅雨季节外,其它时间均在人体舒适湿度范围(6080%)内。非常适宜避暑、养生。年平均降水量为1566毫米,属*多雨区。平均年日照时数1099小时,最多的是1992年,达到1298小时,最少的是1997年,日照时数为765小

11、时,平均每天日照只有2小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洁净无污染。*县的交通依托城市是*市。*市建有C4级黄金机场,有直通北京、上海、广州、南昌、厦门等大城市的航班。*市铁路交通便利,是京九线上的七个地级市之一,赣(州)龙(岩)铁路,把京九线与鹰厦线实现连接,通过铁路干线通达全国各地。105、206、319、323国道经过*市,赣粤高速公路拉近了珠江三角洲与*市的距离。*县至*市仅80公里,*县至*市为二级公路,行车里程只有1小时。昆厦高速公路*段已贯通,并在*设有下道口。 *县经省内大余县、广东韶关市到广州市的车程为5个小时。*县景区内的主要景区公路全部改成等级公路路面。这些基础设施将直接服务

12、于*县旅游业。二、项目建设范围及主要内容1、建设范围及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在*县*4A级景区内,范围涉及“阳明湖游览区”、“沟谷雨林游览区”、“兰溪瀑布游览区”、“休闲渡假区”、“十万亩竹海游览区”和“阳峰湖游览区”共六个景区,以及阳明湖、百竹园、兰溪沟谷雨林、百竹园、茶艺馆、作家村、茶场、射击场、竹径、十万亩竹海、龙吐水瀑布、兰溪瀑布、竹径、云隐寺、观音树、万寿岩、神龟探海、摩天云梯、镇山大佛、情人谷、观音泉等二十余个风景旅游景点,中华绿谷小广场、林管站、*渔村、农家乐饭庄、玉华茶园、氧吧山庄、茶艺馆等旅游服务点,占地面积共15平方公里。根据风景资源的分布状况,结合行政区划及地势关系,考虑到空

13、间的延续和完整,本着积极开发、加强保护的原则。本次建设范围确定为以连接景区、景点和服务点的主要线路为主。2、建设的主要内容本项目拟建的主要内容为: 景区交通公路、游览步道、停车场及垃圾处理站等。配套建设景区供水、供电和通讯设施。三、建设规划与预期目标建设规划:1、新建景区公路:兰溪瀑布至云隐寺6.0公里;2、景区原有林区公路改建: 42.3公里;3、新建、游览步道:28.6公里;4、新建景区停车场:4250平方米;5、新建景区垃圾处理站一座;6、新建景区供水、污水处理系统;7、新建景区供电系统;8、新建景区通讯系统;9、预期目标;本项目按总规要求建设,项目预期于2018年2月开工, 2019年

14、6月完工,2019年预计游客人数保持在60万人次,以后逐年以增加。2020年至2025年,预计游客人数每年按5%的速度递增, 2025年将达75万人次/年。今后的增速预计在3%左右,游客人数保 持在75-90万人次/年。四、项目投入总资金 项目投入总资金460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补助资金2764万元,业主单位自筹资金1843万元。第三节 建 议1、确保地方及上级配套资金到位,以保证项目工程质量及进度。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保证边施工,边接待游客。3、项目实施后加强景区管理,严格做到景区内的原始生态不受人为建设的破坏,搞好生态环境保护。4、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主要是申请上级补助资金、项

15、目建设单位资金筹集部分。建议采取多渠道进行融资,通过当地政府投入、招商引资、鼓励民间投入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5、尽快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开展旅游服务,有的旅游服务项目建设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进行。6、以对接融入、多边协作、强强联合的方式,整合*的绿色旅游和赣南的红色旅游以及湘粤赣红三角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打造全省最优旅游休闲“后花园”,使旅游业逐步成为该县新兴的支柱产业。第二章 客源市场预测第一节 项目所在地*县概况一、*县的自然概况*县属*罗宵山脉诸广山余脉的一部分,境内山脉纵横交错,群峰起伏连绵,中部*海拔1259.5米,北部石牙头海拔1333米,东部牛轭潭海拔140

16、米,西部诸广山脉齐云山海拔2061.3米,西南花皮山海拔1581米,东北部陡水水库,水域海拔170米。全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按地貌特征,全县主要分布的有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等4个类型。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县面积的52%。由于山多林密,河流水量充沛,使*县有保持完好的原始森林,空气质量优良,负离子含量为风景名胜区之最,居民多长寿,非常适合人居住、休闲与度假。*的江河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是章水干流重要的支流。河流以大江、小江、扬眉江为主,文英、上堡、思顺、金坑、聂都、义安、新溪等河次之,累计有大小河流83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有30条,小于20平方公里而大于5平方公里的有53条

17、,总长度980.9公里。平均河流密度每平方公里0.441公里。*县水资源丰富,属赣南多雨区。*县的土壤类型主要是红壤,其次是山地黄壤和水稻土。红壤是在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典型地带性土壤,是*发展林业和多种经营的主要土壤。水稻土是全县的主要农业土壤。此外,紫色土分布在丘陵地区,由紫色砂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石灰(岩)土由石类岩类风化物上形成的盐基饱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有明显的心土层发育。*县地处中低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夏两季盛行季风,雾日多,日照偏少,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冬季短而无严寒,夏季长而无酷热,1月平均气温7,夏季平均气温27,年平均气温17.9;降雨量多,历

18、年平均雨量1615.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07天。全年大约有240天以上气温在舒适气温范围 (15-18 )内,除三、四月份梅雨季节外,其它时间均在人体舒适湿度范围 (60-80) 内。二、*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县建于明朝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吴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属南野地,隶九江郡。西汉时属淮南国,东汉献帝属南野县地,隶庐陵郡。三国时*属南野县和南安县地,晋、唐时期,*属南安府。明正德十二年王阳明立县,名*,寓“崇尚仁义”之意。1949年解放后,*隶属*地区行署,1999年*地区撤地设市,*隶属*市。*县全县总人口为20万人

19、。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土家族、壮族、侗族、白族、蒙古族等,县境内有畲族聚居地。下辖16个乡镇,123个行政村,包括横水镇、长龙镇、扬眉镇、过埠镇、铅厂镇、关田镇、聂都乡、上堡乡、龙勾乡、金坑乡、杰坑乡、思顺乡、文英乡、麟潭乡、乐洞乡、丰州乡。*是一个林业县,素有“九分山、半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庄园”的说法。由于山多田少,交通不便,*县过去的生产力水平一直较低。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建设“经济大县、生态大县、文化大县”的目标,经济实力实现飞跃。通过优化结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8.1

20、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2年的30.2:28.9:40.9调整为22.6:47.3:30.1,财政总收入2.23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02的7.8%提高到2015年的12.3%,地方财政收入9861万元,被省政府授予“2015年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92亿元, 销售收入25.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矿产、林产、水电、食品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发展已居全市前列。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5亿元,旅游综合总收入2.25亿元,年均增长32%;房地产开发业增加值2816万元,年均增长29.5%。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竞相发展。到201

2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26亿元,增长12.8%,其中:一产增加值4.02亿元,增长3%;二产增加值10.3亿元,增长20%;三产增加值5.94亿元,增长10%。财政总收入2.6亿元,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3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14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3110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下。县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近四年累计改造省道42.3公里,建成县乡公路116.7公里和通村公路129.6公里,87.5%的乡镇和44.2%的

22、行政村完成道路硬化,硬化通组通户公路360公里,完成城区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城南新区开发稳步推进,新建公务大楼、*大道延伸、奥林匹克体育场、*中学新校区,城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3.9万人。编制了中心镇总体规划,全县城镇化率达32.4%。对123个行政村和1350个自然村庄进行了规划编制,完成了260个新农村示范点的村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城市环境得到改善,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县”,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32平方米,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完成城乡电网,农村电气化建设。通信网络开通了小灵通无线市话。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封山育林,保护绿色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

23、5.78%,被誉为“江南绿色宝库”。县城广场宽阔,街道整齐,民宅现代,环境优美,商场、饭店、通讯与娱乐设施齐备,通讯、供水、供电、城市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进一步改善。根据*县近年来经济状况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以2015年指标为基数,预测2012年、2017年、2022年国民经济指标。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每年按11%的速度增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每年按4%的速度增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每年按15%的速度增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总值每年按10%的速度增长。 区、县指标值(万元)增长率(%)20152011201620212015-20112011-20162016-2021*县国内生产总值18.1

24、227.5150.2588.55111111第一产业总值4.104.76.897.1444第二产业总值8.5714.9930.4560.63151515第三产业总值5.457.9812.8520.7101010三、*县旅游资源概况(一)旅游资源特点1、生态环境良好,适合生态养生。*县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森林密布,全县活立木储蓄量1169.5万立方米,且高等被子植物占67%。1996年*县被林业部列为全国森林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示范县。在*自然保护区内,保存了亚热带沟谷雨林群落,存有1000多种植物种类,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稀有树种。森林中还有各类珍稀野生动物100多种。*森林中的“十万亩

25、竹海”,使*县获得了“中国竹乡”的盛誉。聂都乡集中连片达2000余株原生野柑橘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两处中最大的一处;文英乡原生红豆杉林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原生种原资源。省级风景名胜区七星湖,4万亩水面连绵80公里,壮观的上堡万亩梯田气势雄伟,是千余年客家人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见证。由于*县交通不便,旅游活动开发相对迟缓,客观上保护了一大批原始自然资源,非常适合生态养生。2、山水林竹奇特,资源类型丰富。 *县有2206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拥有山、水、林、竹、梯田、溶洞、温泉、古桥、古寺、革命历史遗迹等多种景观,且自然资源独特,相对集中,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32800亩原始森林,主要树种为长

26、绿阔叶沟谷雨林和针阔混交林,林中溪水长流,瀑布叠泉随处可见,动植物品种繁多,有“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之称。聂都溶洞群,有震旦纪天然大理石大小溶洞28个,七星湖景区,水面面积2600多公顷,上堡温泉泉水处于山中沟谷之中,含硼、氡、锶、镍、铬、钼、锰等微量元素,有硫磺气味。*县客家文化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客家民居建筑和耕作文化的代表人造梯田,其中客家民居与广东、福建的客家建筑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相同。同时保留了很多客家传统习俗。旅游者到*旅游度假,在很短的时间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类型的景观,了解客家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开展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这对大城市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3

27、、气候温度适中,淡旺季差别不明显。生态旅游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景的旅游方式。休闲度假,养生保健,回归自然成为旅游者最向往的旅游项目之一。*不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且气候温度适中(年均温度17.8,湿度30%,风速1.5-0.8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没有明显的淡旺季差别,适合四季居住度假,符合宜居城市标准,全年都可以开展养生保健活动。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权威测定,*原始森林中的负离子含量极高,含量最高处达19万个/cm,是该院到目前为止监测到的最高值,2013年9月成功申报基尼斯纪录。 *宛如一个“天然氧吧”,在这里度假对人的身体十分有益。(二)主要旅游资源 1、综合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

28、源地多。*国家级森林公园,是赣南面积最大,保护最好,旅游开发最成熟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又有“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之称;齐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山势巍峨,终日云腾雾绕,有号称赣南第一瀑的思顺大瀑布和上峙村龙潭瀑布;聂都山有双鹤岩、燕子岩、狮子岩、沙溪洞等天然岩洞,被列为*省24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其中仙鹤岩、罗汉岩、莲花岩有不同程度开发;*县水域风光好,江河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是章水干流重要的支流,山中还有大小瀑布、溪涧几十余条,主要河段有上堡塘江山河段、章江源头,主要水库有七星湖景区,为省级重点风景区,湖内有石鱼、武昌鱼、桂鱼、鲈鱼等众多淡水鱼种,铅厂长河坝水库,主要温泉有上

29、堡温泉。生物景观丰富。植物景观主要地为*森林公园,有树种123科892种,其中一级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有银杏、秃杉、水杉3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有金钱松、建柏、杜仲等9种;三级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有穗花杉、楠木、沉水樟等17种;十万亩竹海有箬竹、箭竹、苦竹、佛肚竹、四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十几种;*杜鹃林,每年四到五月份各色杜鹃花树漫山绽放;*古丹桂树,位于*度假村南300米的山坡上,树高12米,树冠150平方米,叶茂枝繁,树龄300年。其他地方还有关田水杉王、华山寨银杏树、茶滩楠木。另外赣南树木园还收集了多种树种,建有示范林 ,铅厂河坝竹林立竹平均密度160株/亩,单株最大胸围可达0.5米,高

30、可达16米。动物景观独特,有野生脊椎动物53科110属135种,其中一类国家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金猫、獐子、南方花鹿、黄腹角雉等7种;二类国家保护动物有苏门羚、水黑鹿、水獭、白鹇、红腹锦鸡、娃娃鱼等12种;昆虫蝴蝶千余种。1990年在*森林公园采集2种蝽科昆虫标本为世界首次发现新种。2、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保存完好,有客家传统习俗,有吹唢呐、吹竹叶、山歌小调、高跷、打钱牌、采茶戏、道教舞蹈等客家艺术,有关田明清古街、思顺九井十八厅客家古民居、水楼等客家民居。3、社会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有梯田景观,代表作为上堡梯田,有近万亩高山梯田群落,是国内三大梯田奇观之一。这是客家人长期在自然环境中求

31、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见证、文化遗产。土特产品,主要为中草药、农林产品与制品、手工艺品等。(三)*县旅游资源赋值与评价*县旅游资源单体等级评价得分值域资源等级资源品级旅游单体90分五级特品级无7589分四级优良级*景区、上堡梯田6074分三级优良级齐云山、聂都、七星湖、章江源头4559分二级普通级王公寨石林、聂都龙潭瀑布、兰溪瀑布、龙吐水瀑布、仙鹤岩、罗汉岩、莲花岩、*杜鹃林、茶寮碑刻、树木园树种收集园、树木园示范林、铅厂河坝竹林3044分一级普通级五猴出洞”峰群、上堡塘江山河段、章源桥、王尔琢烈士墓、人民广场、上堡温泉、关田明清古街、云隐寺、横水镇29分未获等级水楼、朝阳庵*县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32、,生态环境优良。在资源评价中,自然旅游资源都达到优良级,*景区更达到四级标准。而普通级旅游资源中也以自然旅游资源居多,既有山峰、高丘、河段、水库、瀑布、溪涧、温泉,也有石林、溶洞、动植物等景观,品级优良而且类型丰富。山水林木及动植物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多种资源相互和谐衬托的综合自然景观,*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氛围。第二节 *景区概况及规划一、景区概况*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省*市西南边陲的*县横水镇、长龙镇和铅厂镇三镇交界处,距离县城仅4公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功能主要是森林休闲度假、保健养生,总体风格是自然、生态

33、、田园,主要特色是沟谷雨林杜鹃、云隐竹海瀑布。*景区内的国家森林公园是赣南面积最大、物种最多、保护最好、离城市最近、旅游开发最成熟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方圆十余里,秀峰三十六座,飞流瀑布九处,竹海十万亩,氧吧、云海、奇石、雨林、杜鹃、竹海是“*六绝”。境内竹海齐云,古木参天,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四时花木广布。主峰海拔1259.5米,地势南高北低,南陡北缓,地貌复杂。山顶部和南部有多处悬崖峭壁及奇岩怪石;山谷间有瀑布曲流,形成树枝状的山泉水系,常年流水不断。有32800亩的原始森林,有4000多亩集中连片的野生杜鹃林,森林覆盖率达96.8%。*森林呈垂直分布,从山脚至山顶依次为常绿阔叶沟谷

34、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杜鹃灌木林。据中国环境科学院权威测定*森林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达9.6万/立方厘米,其中兰溪瀑布最高值为19.2万/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2013年9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空气负离子浓度值最高风景旅游区”。因*动植物资源丰富,亚热带动植物种群在这里极大多数有分布,因此又有“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目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有六个游览区、六个独立景点:1、阳明湖游览区。包括有阳明湖、百竹园两个景点,设有中华绿谷小广场、林管站、漾岭渔村、农家乐饭庄等景区服务设 施和服务点。主要以自然山林景观为特色,此区是*景区主要活动区和主入口。2、沟谷雨林游览区

35、。包括兰溪沟谷雨林景点。该区主要以自然山林景观和幽静洞谷景观为特色。沿山路延伸向上,四周山峦起伏,群峰竞秀,沿路林木茂盛,幽静深遂,野趣横生,宛如一个天然森林公园,再往前上山,一湾清澈的溪流奔流迂回,林间小鸟啼啭,溪边山花点点,蝴蝶伴舞,自然情趣遍布其间。3、兰溪度瀑布游览区。包括龙吐水瀑布、兰溪瀑布。本区位于老君桥下,落差在20米以上。溪边遍生兰草,夏秋两季竞相绽放,幽香沁人。溪中有大鲵、林鮭等。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9万立方厘米。4、休闲度假区。建有氧吧山庄、茶艺馆等服务点。主要供游客休闲度假居住休息5、十万亩竹海游览区。主要有万亩竹海,品种有箬竹、箭竹、苦竹、佛肚竹、四方竹、实心竹、紫竹

36、、毛竹等十几种。该区主要特点是竹文化的展示,利用*亚热带竹种园、天然竹林、人工竹林示范基地等资源,向游人展示竹子的品种、生长特性。全区突出田园风光,建有休闲竹坊、作家书屋、竹林养生中心。6、阳峰游览区。包括有前阳峰、雄视厅、齐云阁、阳峰、天竹厅等,还有云隐寺、观音树、万寿岩、神龟探海、摩天云梯、镇山大佛、情人谷、观音泉等风景旅游景点。该处是*的最高峰。登上山顶,一片开阔,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远远望去,白云朵朵,山峰时隐时现,公路蜿蜒曲折,令人心旷神怡。独立景点有: 百竹园、茶艺馆、作家村、茶场、射击场、竹径等独立景点。二、景区规划简介按照*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发展规划的要求,近期:2

37、014年2019年为重点建设期;中期:2011年2015年为快速发展期;远期:2016年2020年为全面提升期。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对景区的保护、利用、开放、管理与发展。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充分发挥景区资源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原生特征,“原始”风貌,发展旅游业,促进*县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规划主要建设项目分区主要建设项目开发时序阳岭万寿岩(前阳峰)景区近期幽谷瀑布区清理、开发近期月亮湾田园度假村近期竹文化博览苑(露天)中远期竹林山舍田园度假区中远期绿色生态养生园中远期*县关于发展*旅游景区的近期建设目标为:以开发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养生、科考

38、研究为主题的旅游风景区,通过完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增加景区容量,提高景区品味,提高游客满意度,拓宽旅游客源市场,解决景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发展建设,彰显*景区“中华绿谷、江南氧吧”的特色,加快*县生态旅游开发进程。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配套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用5年左右的时间,争取把*景区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成为*县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景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中国生态旅游经典景区。在建设中坚持以下原则: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旅游资源开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依法保

39、护水资源,科学规划建设。三、景区建设目前需解决的问题*景区经过多年不断开发建设,现建有游客中心1座、游步道34公里、景区公路13公里、旅游厕所6座、观光休息亭6座,已规划建设了阳明湖、十万亩竹海、*之巅、云隐寺、茶艺馆、作家村、前阳峰、万寿岩、百竹园、兰溪沟谷雨林、兰溪瀑布、龙吐水瀑布等景点,并建有三星级涉外酒店氧吧山庄和配套服务设施,是会议、疗养、观光、休闲、回归大自然的新兴游览胜地。2016年,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200万元。随着景区的发展,景区客流量不断增长,在给景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景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景区现有条件已不能满足

40、当前旅游形势需求,为提高景区整体接待水平,目前急需解决下列问题:1、内部道路交通系统。景区内大部分景区公路实际为原来的林区公路,由于路窄坡陡,又未实施路面硬化,游客乘车舒性差,重要的游览区没有设置停车场,已成为制约阳峰游览区、十万亩竹海等游览区仍至整个景区发展的瓶颈问题。2、景区内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发展不配套。景区内除入口处阳明湖游览区有简易供水设施外,整个景区均靠人工挑运供水;供电设施陈旧老化、供电能力不足,仅能对部分游览区提供小负荷的电力输送。有线通信设施老化且通信容量严重不足。3、部分游览区、景点之间没有游览步道连接,仅有沙土营林小道,既不方便游客游览又影响了景区形

41、象。4、部分安全防护栏老化,急需改建;旅游厕所、游客休息亭等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需要,急需建设;部分游步道老化,影响了景区形象,需要改造;现有导游路线图、景区标志牌及介绍牌档次偏低,与景区风格不相匹配。(不在本项目计划内, 另筹资金建设。) 第三节 需求分析一、*景区的定位*景区定位为:生态养生与休闲观光,是以生态养生旅游为主,适宜于观赏、游览、探险、科普、避暑度假的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主要内容生态观光游览是最基本、最普及的生态旅游,强调在自然风景观光的同时,增加环境保护和康体健身的内容;生态度假休闲,要求提高度假地的环境及其接待设施条件;生态文体娱乐,生态科普考察,生态保健康体,空气浴等。

42、*景区的旅游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不仅可以吸引到来*旅游的人,而且可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专程到*景区旅游。目前到*旅游的人数已呈快速增长之势。 二、*景区游览内容风景游赏对象是风景旅游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景物景观的属性、数量、质量、时间、空间以及展示、游赏方式等因素决定着游览欣赏设计的内容。遵循景观多样化和突出自然美的原则,运用审美能力对景观实施具体的鉴赏和理性分析。通过对景物素材的属性分析,对景物组合的审美分析,对景观特征的意趣分析,对景象展示的构思分析,揭示其内在景感规律和外部赏景关系。每个风景区都有代表其主体特征或特殊风景游赏价值的景观,重点保护好典型景观本体及

43、其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景观特征与价值。*景区的典型景观可归纳如下六类:1、森林:景区内有32800亩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达96.8%, 森林呈垂直分布,从山脚至山顶依次为常绿阔叶沟谷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杜鹃矮林。*动植物资源丰富,亚热带动植物种群极大多数有分布,有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据初步调查有木栖木越播种371种,动物1150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树种有水杉、秃杉等13种,省级保护树种63种;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稀动物有黄腹角雉等17种。进入山中,能感受到各种植物景致的美妙,有遍地山花,有 美丽的银杏,有姿态优美的杜鹃、松树等等,由于海拔变化而演替,堪称植物天然公园。*植物资源丰

44、富,原生植被乔、落、藤、草层次分明,长势茂盛。*药用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主要野生中药材有:茯苓、银耳、铺地蜈蚣、三尖杉、十大功劳、枸杞、玄参、杜仲、木瓜、鸡血荇、五加皮、一点红、天麻、七叶一枝花、泽泻等约在300种以上。2、竹海。到*景区,置身于十万亩竹海中,可让游人充分享受自然竹的景观,竹趣盎然;“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景区十万亩竹海有箬竹、箭竹、苦竹、佛肚竹、四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十几种。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植物景观、山林小气候,使人回归自然, 3、云山。到进入*景区,特别是到顶峰,仿佛置身于云海,一朵朵白云就在身边不远处,天晴能见延绵不断的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向南望去,各

45、景点置于山腰上,尤如一幅幅水墨丹青。4、雾松。由于*的冬季湿度大、气温低,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加之*的海拔高度达1259米,造就了同纬度地区不易出现的“雾松”现象。冬日登临前阳峰,树木银装素裹,造型各异,仿佛进入圣洁的童话世界。5、瀑布。主要有兰溪瀑布、龙吐水瀑布,位于老君桥下,落差均在20米以上。溪边遍生兰草,夏秋两季竞相绽放,幽香沁人。溪中有大鲵、林蛙等。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9万/立方厘米。6、杜鹃林。*杜鹃林由杜鹃构成,其间夹杂着其它树种,总面积7万平方米,郁闭度90%。因山上风雪大及土地瘠薄而形成群落独特的矮林现象,每年四到五月份各色杜鹃花树漫山绽放;三、*景区游览路线分析从景区、景点分

46、布状况分析,主要线路有4条。游人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爱好选择不同游线灵活组织。京、津*横水镇(县城所在地)*(住*度休闲假村)*摩天云梯前*云隐寺龙吐水瀑布、兰溪瀑布(住田园度假村、竹林山舍) 竹海景区(竹文化露天博物苑)绿色生态养生园月亮湾度假村或横水镇(住县城,餐饮、购物等活动)横水镇*飞机返程四、*景区游客容量一般到*县旅游,都要到各景区、景点去看一看,在此采取各景区,景点同时容量法计算。*4A级景区接待旅游人数结合*市区域游览活动,参照往年*景区的游客容量,根据*景区的资源状况、环境容量、设施规模等因素建立预测模型,近期(2017-2012年)游览日程为0.6天/人均,周转系数取0.8,

47、比较合适的游览容量为日均1200-2000人次,按照每年可游览330天计算,年游客容量为66-90万人次。第四节 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一、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客源1、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游客。由于这些地区以及港澳台与中国大陆血缘、历史和文化方面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心理上有亲近感,因此是*市一个巨大的客源市场。根据近几年来的统计,这些国家和地区来*市旅游人数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而*国家4A级景区因其特有的绿色生态旅游的产品优势,更是吸引了大量该地区与国家的游客,2016年到*县旅游的人数,占海外旅游人数的74%,已成为*县的第一大海外客源市场。2、日本、韩国游客。日本、韩国经济发达,生活富裕有出国旅游的经济条件和传统习惯,近几年来,这些国家来*市旅游人数已占海外旅游人数的17.1%。*县丰富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加之*景区原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