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与汉代辞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7372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述与汉代辞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概述与汉代辞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概述与汉代辞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概述与汉代辞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概述与汉代辞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述与汉代辞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述与汉代辞赋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编 秦汉文学,概 述,一、时间断限,时间断限:前221年-220年。实质是指秦统一中国(前221)到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元年(196)的文学。包括秦、西汉、东汉。文学史地位:这是中国文学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初步开始自觉的时期。,二、秦代文学(前221-前206),1.吕氏春秋课外阅读察今2.李斯谏逐客书鲁迅说:“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写作背景,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拜为秦客卿。适值韩人郑国来作间谍,被秦发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也在此列,乃上此书。历叙客的有功于秦,力陈逐客之失。,内容简析,第1段

2、:开宗明义,提出“逐客为过”的论点。第2段:列举“客之功”,说明“逐客为过”。第3段:联系秦王的所好所乐,说明“逐客为过”。第4段:从古今正反两方面,说明逐客的错误和严重后果。,3.刻石文:大都出自李斯之手,现存七篇。堪称碑铭之祖。峄山刻石文、泰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文、之罘刻石文、东观刻石文、碣石刻石文、会稽刻石文。,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

3、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峄山刻石高218厘米、宽84厘米。北周武帝派人推倒,后又被野火焚毁。后宋郑文宝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拓本重刻于长安(称长安本),琅琊台刻石,一,泰山刻石一,泰山刻石二,“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又称“泰山十字”。,三、两汉文学概述,(一)汉代社会的基本态势1、大一统汉书食货志: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

4、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经学的发达 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铺张扬厉浪漫夸张繁琐因袭由繁入简,(二)汉代文学样式1.赋:汉代文学的主流。辞赋2.散文:叙事散文 论说散文 游记(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3.诗歌:五、七言诗,汉代文学分期:西汉前期(前206前141):高祖,惠帝(高后吕雉1),文帝,景帝汉中期(前140前49):武帝,昭帝,宣帝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前48106):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

5、婴(王莽摄政)、王莽15、更始帝1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东汉中后期(107196):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献帝,第一章汉代赋体文学,【基础训练题】一、解释:1、汉赋四大家 2、骚体赋 3、散体大赋 4、抒情小赋二、分析简答:1、简述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3、汉大赋思想和艺术上的局限。4、简述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一、赋的起源,1、艺术上承先秦发展而来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就是说,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另外,战国策的铺排手法也是其来源之一。,2、受楚文化影响3、文体

6、:荀子宋玉4、审美:汉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的产物,它形象地反映了汉代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理想。,二、赋的发展和分期,汉代的赋,可以分为骚体赋、新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芙蓉女儿诔(li)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驾瑶象以降乎泉壤耶?望伞盖之陆离兮,抑箕尾之光耶?列羽葆而为前导兮,卫危虚于傍耶?驱丰隆以为比从兮,望舒月以临耶?,三、骚体赋,骚体赋:指的是模仿“楚辞”写成的赋,内容侧重抒情,篇幅短小,多用“兮”字语句。代表作家是贾谊,代表作品吊屈原赋鵩鸟赋,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鵩鸟赋,“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入贾

7、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自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是失矣。”主旨在于说明生死去就难以预虑,也不必深究。表现出鲜明的道家倾向。,定义:赋又叫体物大赋,或散体大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在形式上,大赋一般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在艺术表现上,它想象丰富,语言奥博,描写细密,结构宏丽,有巨丽之美,在结尾往往有所讽谏。,四、汉大赋,赋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序”,是开头,交代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是正文,主客之间,或彼此夸耀宫苑、京都的壮丽,或极力描绘帝王贵族畋猎歌

8、舞的欢乐;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从中显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劝百讽一】,出自西汉末年辞赋家扬雄的哲学著作法言。“劝”,鼓励、提倡之意;“讽”,讽谏。“劝百讽一”说二者在赋中比例的悬殊,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汉大赋的发展分三期1、汉初为形成期:枚乘的七发是奠基之作2、武帝到东汉中叶是鼎盛期:汉赋四大家,即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3、东汉中期以后为衰微期: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枚乘七发七发的写作意图“七窍所发”而“戒膏粱之子”说。“说七事”而“谏梁孝王”说。,七发是一篇明显的讽谏性作品。假托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问询,用7件事来启发楚太子,实际是用7种方案给楚太子治病。,七发的写

9、作特征:第一,铺陈夸张,体物细致。第二,虚拟人物,问答结构。第三,韵散结合,辞藻华美。第四,劝百讽一,归之于正。,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形成,促进了汉赋的发展。张衡七辩、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左思七讽“七体”,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张衡;班固,司马相如,初入仕途,以赀为郎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 梁孝王宾客时作子虚赋上林赋 千金之赋长门赋(宫怨),李白白头吟(节选)“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辞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

10、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出使西南 与喻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哀二世赋 大人赋身居茂陵与卓文君的白头吟封禅文,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子虚赋和上林赋,1、子虚赋与上林赋的写作时间、关系、人物和主旨 子虚赋写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写于武帝召见之时。两赋既相对独立成篇,内容又密切相连。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向天子提出应当节俭的谏言。,2、子虚赋的内容,楚臣子虚出使齐国,向齐国乌有先生夸耀楚王云梦泽游猎

11、的盛况;乌有先生不服,加以诘难,认为子虚之言有伤侯王德义,并夸耀齐国的国土广阔、地大物博。其旨在于讽喻诸侯不应重侈糜而轻德义。,3、上林赋的内容,亡是公对子虚、乌有先生二人以及楚、齐两国诸侯的批评,详述汉天子上林苑之“巨美”和游猎之壮观。最后提出天子应修明政治、提倡节俭。,4、子虚赋与上林赋的艺术特征,铺张扬厉 韵散结合 辞采富丽 虚构人物“劝百讽一”,对汉大赋的评价,在今天看来,汉赋虽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绝大部分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僵化了的辞章。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形式呆板,文字堆积,辞句艰深,缺乏情感,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子虚、上林则以四千余字的长篇,铺写游猎一事。

12、作者以“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巨大时空意识所作的呆板堆砌而又浑厚雄伟的铺陈描写,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后人不断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壮丽山川、巍峨宫殿、辽阔土地、万千生民,都可以置于笔下,汉赋就是这样。尽管是那样堆砌、重复、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意夸张。,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

13、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但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发达的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的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汉代文艺尽管粗重笨拙,却如此心胸开阔,气派雄沉。汉赋也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正确估计它作为一代文学正宗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李泽厚美的历程,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40岁后,始游京师。官职一直很低微,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

14、。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死。后召为大夫。,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扬 雄,咏史 左思,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卢照邻)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刘禹锡),扬雄“四赋”,甘泉赋从两方面对成帝进行了讽谏,一是不要过分奢侈,二是不要贪恋女色。河东赋劝戒成帝不要仅有思慕三代盛世的情愫,更要有励精图治的行动。羽猎赋讽谏成帝苑囿游猎要顾及国计民生。长杨赋劝告成帝不要草菅人命以取乐。,咏扬雄,西蜀扬雄扬子云,辞赋可与相如群。壮夫不为雕虫技,方言训纂苦耕耘。既学论语作法言

15、,又仿周易成太玄。,班 固,京都赋转向了对国家、社会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两都赋的写作缘起,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眷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耀,折以今之法度。,两都赋的思想内容,西都赋写西都宾客夸饰西都的品物之美。,东都赋借东都主人之口,夸饰东都的制度之美。反映了作者崭新的京都意识和京都美的意念:京都之美不以品物繁盛、巨丽之美为尺度,而以礼乐文明、法度之美为标识。,两都赋的艺术特征,1、改变了传统的劝讽模式。2、风格与内容的契合统一。3、扩大了描写的笔触范围。4、

16、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句式,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语言的表达效果。,东汉京都大赋的名篇,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对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五、抒情小赋,以赋抒情,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纪行赋,刘歆的遂初赋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述志赋(概念),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东汉中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少善著文,精于天文、阴阳、历算之学,曾发明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博通五经六艺,安帝时被召为郎中,先后做过太史令、侍中、河间相。性格从容恬静,不慕名利。,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其文学作品有二京赋、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

17、明人辑录有张河间集。,张 衡,归田赋的思想内容,前一部分,写归田之因。,归田之因一:久留都邑而无佐于君。归田之因二:空有抱负而不遇明世。归田之因三:天道微昧而不如归隐。,后一部分,写归田之乐。,想象中田园隐居生活的乐趣:良辰风物的田园之乐、田居啸傲钓射的般游之乐、弹琴读书作文之乐。,归田赋的艺术特征,情景交融,发论自然,语言清新明丽在形式上体现了“骈四俪六”的骈体文特征,是汉代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骈体赋。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张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人。,蔡 邕校书东观,迁议郎,将五经文字书于碑,立于太学门外,

18、是为熹平石经。因上书匡谏朝政阙失,几被杀,后减罪流放朔方。遇赦后,畏宦官迫害,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时,被任命为侍御史他博学多能,精通经史、天文、音律,善书法,好辞赋,工文章,尤其长于碑记,官至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述行赋的写作背景,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明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陈留太守遣余。到偃师,病不前,得归。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述行赋内容简析,前一部分吊古。作者对人们看不清逆臣贼子扰乱朝政的罪恶行为深感气愤,对忠心耿耿的人士

19、深表敬佩。后一部分伤今。作者对汉末政治腐败,是非倒置的现实极为不满与愤激,对人民的疾苦极为关注与同情。,述行赋的艺术特征,将历史与现实、景物与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古证今、以物托情,全篇又以秋天的淫雨为大背景,气氛悲凉深沉。,赵壹其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为人狂放不羁,是一位名显于当世而不受重用的狂狷之士。曾作穷鸟赋,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像困于樊笼中的鸟一样的处境和苦恼,并对救援自己的友人表示了由衷的谢意。,刺世疾邪赋内容简析,第1段,揭露古今统治者利己残民的本质。第2段,揭露当今之世正邪颠倒的现象。第3段,揭示出现正邪颠倒现象的根源,反映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坚定的操守信念。

20、第4段,假托秦客与鲁生所作的诗歌再次对现实进行揭批,抒写愤激之情。,刺世疾邪赋的艺术成就,此赋以愤激的感情、灵活的体制、犀利的语言,淋漓尽致的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败,抨击了宦官、豪强、群小把持政权的局面,刺疾之中蕴涵着忧虑。它对时政揭批的深度与力度都是空前的,犹如一篇宣战的檄文。,祢衡与鹦鹉赋,祢衡,东汉末年人,生于汉末军阀混战的年代。他性格刚傲,不畏强暴,好侮慢权贵,后被贵族所杀,年仅二十六岁。全赋以鹦鹉作比,抒发才志之士生于乱世屡遭迫害的感悟,以及心中的悲哀、痛苦。,六、其他赋家,枚皋王褒洞箫赋淮南小山东方朔,【精读作品篇目】,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七发片断(吴客分析楚太子病原、观涛)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阅读作品篇目】,贾谊的鵩鸟赋 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长门赋 东方朔答客难扬雄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并序张衡二京赋片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