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703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内分泌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内分泌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内分泌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内分泌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分泌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定义,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是召集护师,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对临床护理中的疑难护理问题从解剖、生理及治疗护理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充分的理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能解决问题的护理措施。,目的,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整体护理模式的推广,护理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综合性医院大多分科较细,合并症、夹杂症增多,当病人出现非本专科的问题,或开展新手术、新疗法时,护理效果往往得不到最佳保证。为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准则,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从而提高护理水平。,专科疑难病例讨论,本科室针对危重患者如何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如何书写抢救记录,配合医生抢救,如何防

2、止危重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列举事例,互相传授经验,提高年轻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保证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个人资料,患者李运连,男性,63岁,住院号:0310895患者主因发现血糖升高18年,右足皮肤破溃1月余。于2016年9月1日 09:02收入院。入院护理查体:T36.0 P80 次/分 R20 次/分 BP180/110 mmHg。一般情况: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言语流利,急性病容,自动体位,营养中等。未见皮下出血点、瘀斑。专科检查;双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右足面及足底皮肤破溃,大小约20*20CM,分泌物较多,深达骨面,第5趾变黑,局部皮肤有红肿,

3、触痛不明显,伴明显异味。,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输血,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现病史:缘于18年前于当时医院体检发现血糖升高,诊断为“糖尿病”,曾先后口服“二甲双胍、消渴丸、降糖灵等多种降糖药物降血糖治疗,平素未注意糖尿病饮食控制,未予规律监测血糖,10年前因视物模糊于当地医院查眼底出血,考虑“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双眼激光光凝手术”。一月余前发现右足底皮肤破溃,当地小诊所给药局部换药,破溃面逐渐扩大,无发热,故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5%。淋巴细胞百分比:13.7%血红蛋白:121g/L尿常规示:尿酮体:+-,尿糖2+凝血五项示:D二聚体

4、1.01mg/L,偏高糖化血红蛋白示:10.1%四肢多普勒示双下肢皮肤深浅感觉重度受损,双下肢胫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脆性)并糖尿病足 并周围神经病变 并下肢血管病变 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双眼激光光凝术后,诊疗计划:1、遵医嘱给予内科一级护理,糖尿病饮食;2、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聚,西洛他唑片扩血管改善下肢供血,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3、胰岛素泵皮下注射降血糖;4、局部换药;5、静滴头孢唑林钠及奥硝唑氯化钠抗感染,银杏叶活血化瘀,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障碍,硫辛酸及甲钴胺营养神经,调节代谢等对症治疗。,护理评估,护理评估及措施:评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4

5、分(1.视力障碍;2.活动障碍;3.体能虚弱;4.住院中无家人或其他人陪伴)疼痛评分:0分 压疮评分:23分 自理能力评分:75分告知患者穿防滑拖鞋、拉护栏,避免突然站起等,以防止跌倒坠床,并予以相关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护理问题,一、焦虑:与环境不熟悉有关。目标:尽快消除患者陌生感。护理措施:1、介绍病区环境,同室病员,消除其陌生感。2、介绍管床医生、护士,主任等 3、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 4、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评价:患者已适应新环境。二、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目标:患者了解与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措施:1、介绍疾病形成的病因 2、介绍相关治疗及护理措施

6、3、介绍相关检查的目的与注意事项 4、告知患者佩戴胰岛素泵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评价: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问题,三、感染:与循环功能受限有关。目标:及时有效控制感染。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病人体温及脉搏变化,注意有无感染征象。2、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合适的温湿度。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治疗以减少感染的危险。4、指导病人注意保暖,减少或避免到公共场所,以防呼吸道传染。5、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长期卧床者宜定时翻身。6、做好口腔护理及床单位整洁干燥。评价:患者无感染。,病情变化,9月5日双下肢CTA结果回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足分泌物培养示奇异变形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

7、哌酮舒巴坦等药物敏感,遵医嘱停用头孢唑林钠,改予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消炎治疗。,护理问题,四、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糖尿病足有关。目标:破损皮肤愈合及不发生继发感染。护理措施:1、评估并记录皮肤损伤情况。(面积、深度、渗出、变化等)2、保护皮肤破损部位,避免摩擦,穿宽松棉质衣物。3、给予足部每天换药一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无渗血。4、密切观察伤口的变化。5、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消炎等治疗。评价:患者破损皮肤正逐渐愈合。,病情变化,9月5日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右足面及足底皮肤破溃,面积大小约20*18cm,分泌物较少,深达骨面,第5趾黑变,局部皮肤红肿程度稍减轻,触痛不明显,异

8、味明显减轻。监测血糖波动于7.4-14.3毫摩尔/升,给予调整胰岛素用量,继续监测血糖,病情变化,9月9日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右足面及足底皮肤破溃,面积大小约20*16cm,分泌物明显减少,深达骨面,第5趾黑变,局部皮肤红肿程度减轻,触痛不明显,无异味。监测血糖波动于8.6-10.0毫摩尔/升,给予调整胰岛素用量,继续监测血糖,病情变化,9月12日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右足面及足底皮肤破溃,面积大小约20*15cm,分泌物明显减少,深达骨面,第5趾黑变,局部皮肤红肿程度减轻,触痛不明显,无异味。监测血糖波动于12-15毫摩尔/升,给予调整胰岛素用量,继续监测血糖.

9、9月18日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右足面及足底皮肤破溃,面积大小约20*15cm,分泌物明显减少,深达骨面,第5趾黑变,局部皮肤红肿程度减轻,触痛不明显,无异味。监测血糖波动于8.6-10.0毫摩尔/升,给予调整胰岛素用量,继续监测血糖.,护理问题,五、有受伤(跌倒、坠床)的危险:与糖尿病足有关。目标:患者不发生意外受伤。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走路时的步态、平衡感及疲倦程度。2、保持病室及周围环境光线充足、宽敞、无障碍物,地面无积水。3、将患者的常用物品置于易拿取的地方,嘱患者躺于床中央并使用床栏以避免坠床。4、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的寻求援助,告知其跌倒时的应对方式,以免造成伤害。5、

10、悬挂标识牌提醒医护人员,并向患者介绍呼叫器使用方法。6、向患者讲解口服药的不良反应,以减少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跌倒。评价:患者未发生跌倒坠床。,护理问题,六、自理能力缺限:与患者活动障碍有关。目标:患者基本生活得到满足。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依赖程度。2、协助患者生活护理,如吃饭,行走,清洁。3、协助病人床上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评价:患者基本生活均得到满足。,护理问题,七、低血糖:与食物摄入不足及胰岛素应用不当有关目标:患者及家属知晓低血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2、告知患者随时预备单糖类碳水化合物,以备不时之需。3、避免患者单独

11、活动。4、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低血糖的预防,自我检测,及处理。5、协助进食糖水、糖果、巧克力等或遵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液。6、告知患者按时进餐,定时定量皮下注射胰岛素。评价:患者及家属已了解低血糖的预防与处理。,护理问题,八、活动无耐力:与贫血、长期卧床有关。目标:病人能判断自身情况适当活动。护理措施:1、监测病人对活动的反应并教给病人自我监测的技术。2、循序渐进增加活动。3、活动时穿舒适的鞋以给足部以支持。4、准备好日常活动的辅助设备。5、嘱患者多进食富含铁食物,择期复查血常规。评价:病人能判断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可以活动。,出院相关指导,1、饮食指导:2、活动指导:3、药物指导:4、监测血糖:5、足部换药:6、定期复查:,相关讨论问题,责任护士提出讨论问题:1.该患者入院血压过高,应如何指导患者能更好的降低血压?,相关讨论问题,2.如何为患者进行糖尿病足换药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