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造技术实验实训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营造技术实验实训指导.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森林营造技术实验实训指导实验实训一 林种特征调查一、目的:通过现场参观调查或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实训,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不同林种特征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各类林种的正确识别。二、材料用具不同林种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材料;不同林种的林地,小班档案资料等;调查记录表。三、方法步骤录象分析法:观看不同林种教学录象或多媒体课件,并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进行林种特征判别,并填写林种特征调查记录表,分析不同林种的各自特点,整理成实训报告。现场调查法:实地调查不同林种的现有林地,按照老师课堂所讲解的林种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并记录各林种的特点,整理成实训报告。四、实验实训报告据实训调查,分析不同林
2、种的特征,并以表格形式整理成实验实训报告。 林种特征分类表 附表1林种类别次级分类林种特征用途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实验实训二 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一、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植被等有关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掌握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资料分析整理、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各项方法。并能在老师指导下以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划分森林立地条件类型的整套工作。二、材料用具以组为单位:皮尺、钢卷尺、工具包、钢铲、锄头、土壤袋等土壤、植被调查用品各1,指示剂、比色板、各种调查记载表、内业整理统计表等若干。三、方法步骤准备工作:1、资料收集:在调查前对调查地区的气候、
3、土壤、植被、森林自然区划、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收集。2、物资的准备:外业所需的物品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如土壤调查的用品、植被调查的用品以及表格,必要的生活用品等。外业工作:1、拟订调查线路,必要时可先作一次踏查,然后确定最后的工作路线,调查路线应尽量通过各种地形、土壤、植被。2、调查的内容调查点所在位置,调查记录林场、分场、名称、记载林班、小班等特征。地形所属的大区地形(低山、丘陵、平原等),地形部位(山脊、山坡、山洼),坡向(东、南、东南等),坡度。土壤调查:根据土壤调查的记载方法,标准地必须挖标准土壤剖面,并按土壤剖面的发生层分层,调查记载以下内容:厚度每层厚度颜色湿度分干、潮、润、湿、极湿
4、。机械组成: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石砾含量:结构:屑状、粒状、核状、块状。结持力(坚实度、紧密度):极坚实、坚实、稍紧实、疏松。孔隙度:孔隙的大小和多少。侵入体和新生体:生物侵入体、机械侵入体(石砾、贝壳、木炭等)。:根系分布情况:草根盘结度、树木及灌木根系的多少。植被调查:立木应指出其起源(天然林、实生林、萌芽林),组成,郁闭度,年龄、生长情况天然更新情况。下木记载下木的组成,郁闭度,分布特点,物候期。层外植物。草木植物必须记载植物名称、多度、盖度、平均高度、分布情况等。林地经营措施的评价:在以上各项限记载完毕后,对所见到的采伐后造成的好的不良的后果,更新特点,付产利用情况,火
5、灾、风、干旱等影响,病虫害,人类经营活动所造成的结果等,进行评价。内业工作1、内业分析整理2、划分立地类型寻找主导因子划分立地类型依据的主导因子应是对树木生长影响大、且因子本身有较大差异的立地因子。逐个分析海拔、坡度、地位、坡向等地形因子和土层厚度、表土层厚度、岩石性质、PH值等土壤因子对生活因子的影响,找出作用大的因子;然后从整个调查区的角度逐个分析这些因子本身是否有较大的差异,差异大者可作为划分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划分立地类型根据立地分类体系的要求,将主导因子进行分级和组合,组合成理论上的立地类型数。再根据调查区的实际情况筛选掉不存在的立地类型,从而得出实际的立地类型数。例:按福建森林立地
6、分类系统标准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1、首先据调查数据准确确定该地所属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小区。2、准确确定该地海拔高。(通过测定或查找地形图)3、据土壤调查和植被调查数据查福建省立地分类系统表,判断立地类型。4、查相应立地亚区的立地质量等级表,评价立地质量等级。5、填写立地类型划分调查记录表。归纳立地类型的特征根据调查的结果,按立地类型表的格式和要求描述各立地类型的地形特点、土壤特点、植被特点和包括那些林班、小班。附立地条件类型调查记录表 植被调查记载表 附表2林班小班面积地点小地形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种类群落名称复盖度灌木草本植物种类序号灌木名称平均高度(m)生长情况123
7、4序号优势植物草本名称平均高度(m)生长情况123群落形成的原因对植被处理意见调查员:年月日 森林土壤野外调查记载表 附表3土壤剖面号(主、次):标准地号:调查日期:调查地区:大区地形:中区地形:小区地形:坡度:坡向:坡位:母岩及母质:森林植物条件型名称:土壤野外定名(及当地土名)土壤剖面情况剖面图发生层深 度(cm)颜 色松紧度质 地pH值 立地类型调查分类表 附表4立 地区 域立 地区立 地亚 区立地类型小区立 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序号)肥 沃等 级调查者: 日期: 立地条件类型 质量等级 结论和建议 实验实训三 人工林与适地适树调查一、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熟悉人工林的基本情况,理解适地适
8、树的直观含义,掌握人工林各项因子调查的技术方法。并能用所获取数据正确分析人工林现状,提出其存在问题和今后经营建议。二、材料用具皮尺、卡尺或小卷尺、铅笔、橡皮、测高器(或测干)、调查记录表、记录本、铅笔等。三、实习内容现场参观:由所参观林场的负责同志介绍林场基本情况和历年造林情况(包括历年造林所用的造林方法及其结果)。通过参观了解林场的概貌,总结过去所采用的方法及其结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1、人工林选择:本地各类林种及有代表性的主要造林树种。2、记录及调查内容调查地点林场名称、人工林所处林班、小班或小地名。立地条件地形(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小地形等);植被(主要植物种类、覆盖度
9、等);土壤(母岩类型、土壤类型、土壤剖面特征等)造林历史整地(清理及整地类型、时间等);造林(树种、林龄、造林时间、造林方法、株行距、配置方式、树种组成、混交方法等);抚育(时间、具体措施等)。树木生长情况(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地蓄积)调查:1、适地适树的调查:通过调查更进一步加深适地适树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的印象,明确如何才能做到适地适树。设置有代表性的标准地,要有一定面积或株数,视林地面积而定,调查项目如下表: 适地适树标准地调查项目表 附表5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树种: 造林时间 立地条件类型 立地质量等级 树 号树高(cm)胸径(cm)新梢长度(m)备 注树号树高(m)胸径(c
10、m)新梢长度(m)备注四、实习报告: 1、人工林参观实习报告。报告应包括所参观人工林基本情况、对参观人工林自然条件的认识、对参观人工林的造林历史的评述以及总结过去造林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的对策。2、填写适地适树调查表。实验实训四 确定造林密度及种植点配置一、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造林密度确定原则依据、种植点配置原则依据,掌握主要造林树种造林密度确定技术方法、种植点配置技术方法。并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宜林小班的造林密度设计和种植点配置设计方案。二、材料用具皮尺、卡尺或小卷尺、铅笔、橡皮、测高器(或测干)、调查记录表、记录本、铅笔等。三、实习内容造林密度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认识不同造
11、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调查以设置标准地的方式进行,在不同密度的林分中设置标准地,进行每木调查,标准地应有代表性,要有一定面积,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用随机抽样调查一定株数,调查项目如下: 造林密度调查表1 附表6调查方法:样圆法(半径3.26 m)调查日期: 调查者:样圆号样圆株数株距(m)行距(m)样圆平均株数小班密度(株亩)造林密度调查表 2 附表7密度 株/亩 造林年月 调查日期 树种 树号树高(m)胸径(cm)冠幅(m)冠长(m)死枝数量东西南北平均 种植点配置调查:以踏查或设置样圆方法进行调查,样圆应有代表性,要有一定面积,调查项目主要是株行距、种植点位排列形式。 种植点配置调查
12、表 附表8 造林年月 调查日期 树种 样圆号 调查点号株距(m)行距(m)种植点位排列形式种点配置图例造林密度设计和种植点配置设计:据调查的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密度设计原则和种植点配置设计原则进行新方案设计。四、实验报告1、据实训调查,分析现有林分造林密度及种植点配置是否适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2、以调查林分为造林地,请设计一套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方案。方案应科学可行。实验实训五 树种混交设计一、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树种混交基本知识,掌握宜林小班树种混交设计技术方法。并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宜林小班的树种混交设计方案。二、材料用具皮尺、钢卷尺、工具包、钢铲、锄头、土壤袋等
13、土壤、植被调查用品各1,指示剂、比色板、橡皮、测高器(或测干)、调查记录表、记录本、铅笔等。三、实习内容立地条件类型调查:选择宜林地,进行立地条件各因子调查,并进行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等级评价。现有混交林调查:设置有代表性的标准地,要有一定面积或株数,视林地面积而定,调查项目如下表: 混交林调查项目表 附表9调查人:记录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造林时间: 立地条件: 标准地号树种混交方法混交比例混交图式目的树种胸径(cm)目的树种树高(m)目的树种新梢长度(m)种间关系描述目的树种混交树种四、实验报告1、据实训调查,分析现有混交林林分生长状况、混交林设计措施是否适宜,种间关系是否合理,并提出
14、合理化建议。2、以调查的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宜林地为基础,请设计不同的混交林技术方案,且方案应科学可行。设计表如下: 混交林调查设计表 附表10设计者: 设计时间:立地条件类型设计方案树种混交比例混交方法株行距(m)混交图式种间关系调节目的树种混交树种12121212实验实训六 造林整地一、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理解造林整地的作用,掌握造林整地的技术方法。并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造林整地挖穴的具体操作。二、材料用具:镐、锹、测绳、皮尺、钢卷尺、宜林地等。三、方法步骤整地方式方法选择:整地前先正确分析造林地状况,然后选择适宜的整地方式方法。整地规格整地规格参照理论教学相关内容及当地的实际经验来定,整地规
15、格主要包括整地的深度、破土面的大小(长和宽)、破土断面的形状等。操作技术(以块状整地为例)1、穴状整地:破土面圆形、断面与坡面平行,穴径0.30.5米,深0.3米左右,外缘无埂。2、山地块状整地:破土面成正方形或矩形,与坡面的断面水平或稍向内倾。边长0.30.5米,也有12米。3、鱼鳞坑整地:破土面半圆形,坑面低于坡面,呈水平或稍向内倾斜凹入。一般沿等高线挖坑,先将表土堆放一边,再进行里切外垫,用心土做埂,埂高和宽各2030厘米,然后回表土。一般鱼鳞坑长径0.81.5米,短径0.51.0米,深0.3米以上。4、高台整地:破土面多为正方形,台面高于地面0.20.3米,台面边长0.30.5米或1.
16、0米。检查验收 应符合以下要求:1、符合设计的整地规格大小、深度及数量。2、表心土分别放置,或表土松碎回坑,以利栽植和幼苗成活生长。3、种植点、栽植穴中石块、草根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有一定水土保持措施。四、实习报告1、分析造林地清理与整地的意义、目的。2、针对造林地具体状况说明你所选用的整地方法的可行性及操作过程。实验实训七 植苗栽植一、目的:通过实训,掌握植苗栽植的技术方法。并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植苗栽植的具体操作。二、材料用具:苗木(本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不同规格的苗木若干),锄、镐、锹、盛苗器、剪枝剪、水桶等。三、方法步骤裸根苗栽植1、苗木准备与运输:选用符合标准的苗木,并做好保护工作,尽量缩短
17、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栽植前分别对苗木进行必要处理,如修剪部分枝、叶、根,浸水,打泥浆,截干等。做到随起、随运、随处理、随栽植。2、栽植方法穴植法:栽植前先挖好穴,穴的大小、深浅应保证苗木根系在穴内舒展为准,并拣净穴内石块、草根等杂物,表心土分别堆放。栽植时,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栽植技术,做到穴大根舒、深浅适度、根土密接、方向正确。窄缝栽植法:栽植时先用锄头(镐)或植苗锹,在植苗点上作成楔形窄缝,并在末提出工具之前,把苗木直插缝内,略向上提动,使苗根舒展,然后提出锄头等工具,并在穴的一侧用土将窄缝穴挤实,使根土密接。带土苗栽植1、容器苗栽植:从起苗到栽植应认真细致保持营养土的完整。若容器系不易
18、腐烂分解的材料(如塑料)制成,苗木根系不易穿透时,栽植时应予以撤除。穴的大小深浅应比容器苗根所带的土团(球)稍大些。栽植覆土应将容器苗周围的覆土分层压实,但不能破坏根系原带土团。覆土厚度一般盖过容器2厘米左右,并在苗木根兜周围地面覆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大树移栽:应掌握“随挖、随包、随运、随栽”的原则。挖取大树苗时,要带好土球,土球半径不得小于离地面10厘米处树干的周长,厚度为土球直径的三分之二至五分之三。并用11.5厘米粗的草绳对土球进行包扎。树苗妥当包装后,应尽快运到种植点及时栽植。栽植技术与容器苗栽植法相似。栽植穴规格据不同苗木定,应做到“底平、壁直、切忌锅底状”。四、实习报告简述
19、各种植苗造林方法应掌握的技术环节及其对苗木成活、生长的影响。 实验实训八 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一、目的和要求通过幼林抚育的实际操作,了解幼林成活阶段及郁闭前阶段的抚育管理内容,掌握人工幼林的土壤管理操作技术。二、工具材料:肥料若干、桶、喷壶、锄等。三、方法步骤幼林生长情况调查:首先学生必须对幼林进行调查了解,根据造林地的条件及幼林生产情况确定幼林对抚育管理的需要程度,抚育管理的内容及方法。在确定必须对幼林进行土壤管理后,还要了解林地的干土层厚度,苗木根系分布深度,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以便确定松土深度及其它操作要求。实施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如土壤管理的松土除草。学生进行土壤管理的实际操作时,特
20、别要注意里浅外深,不伤苗根,在规定的范围内把草除净的原则。在条件可能时,也可使同学参加一些其它抚育项目,如施肥、灌溉、间苗、修枝等。三、实习报告:归纳整理本次幼林抚育实习的内容、操作技术要点及其实习体会。实验实训九 造林检查验收和造林成活率调查一、目的和要求明确造林检查验收和造林成活率调查的重要意义,学会一般的检查验收、调查方法,正确评定各造林环节的质量等级。二、材料用具:造林调查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造林登记薄(或卡片),有关林业技术规程等;测绳(或皮尺),钢卷尺,坡度仪,小锄头等。三、内容和方法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检查验收是为了核定造林的数量和质量,检查按造林设计施工的执行情况,因此,应随施工随
21、验收。发现的问题,须及时纠正。验收由各种人员组成检查组或用其他方式进行。检查验收按造林地块(或小班)逐个进行,方法一般可目测作业质量,同时选定标准地(或标准行)进行详查。 整地要测定深度、规格是否达到标准;栽植要挖出少量苗木,观察是否窝根,栽植深度是否适宜及覆土后踏实情况;造林密度要检查是否过稀或过密;幼林抚育检查松土深度、除草后的杂草死亡情况以及幼树损伤情况等。检查验收还应统计造林地面积,可用简单仪器实测,或用已测量过的施工设计图逐块(或小班)核实。也可用不小于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地形图现场勾绘,核实面积。造林地如为坡地面积一律折合成水平面积。检查验收完毕后,应填写检查验收证明书,现例举造林整地
22、、造林检查验收证明书如下:(附表11、附表12) 整地验收证明书 附表11 分区 林班 小班施工单位 1小班面积 7.整地密度2其中纯造林地面积 8.整地起止日期 3计划整地面积 9.整地用工量4实际整地面积 10.整地工具5整地方法及规格 11.整地的主要缺点及纠正方法6整地质量 12.验收结果总评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 验收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造林验收证明书 附表12 施工单位 1小班面积 8整地起止日期 2其中纯造林地面积 9种苗来源及质量3计划整地面积 10种植质量4实际整地面积 11造林用工数5原计划造林图式及其执行情况 12造林工具6实际造林密度及平均株行距 13整地的主要
23、缺点及纠正方法7造林方法 14验收结果总评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造林成活率调查1、概况踏查:先对造林地(或小班)做全面踏查,然后随机抽样进行统计。2、成活率调查调查方法:成片林地一般采用标准地或标准行的方法。面积在100亩以下的,标准地(行)应占5;面积为100500亩的应占3;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应占2。标准地(行)在山地要包括不同坡向和部位,防护林每隔100米检查1020米。调查内容:在标准地(行)上对每一种植点进行检查,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若每穴中有1株或多株苗木成活,均做为成活1株(穴)计数。条播或埋干造林在一米之内缺株即为死亡1株。苗木的成活情况分为健
24、全、不确定及死亡三类。健全的是指叶色正常。生长良好、项芽完全的;不确定的是指叶色不正常、生长不良、顶芽发育弱的成活与否尚难确定的,死亡的是指枯萎、变黄的。造林成活率计算造林成活率按以下公式计算:标准地成活率标准地(行)成活株数(穴)数100%标准地(行)种植的株(穴)数平均成活率1号小班面积成活率+2号小班面积成活率+100%1号小班面积+2号小班面积+3、统计总评计算出每小班(或林地地块)的造林成活率后,按下述标准评定:合格 成活率85以上,速生丰产林90以上(含85、90)补植 成活率4184重造 成活率40以下。凡成活率为40以下者,不计入造林完成面积,而应列入宜林地,重新整地造林,凡成
25、活率相当于补植水平者,应进行补植;凡成活率相当于合格者,可以不必补植。全部新造幼林调查完毕后,可按树种和造林方法算出加权平均成活率。造林成活率调查外业统计表格见附表13 。 造林成活率率调查表 附表13 分区 林班 小班造林面积 造林方法 造林日期 年 月标准地(行)编号树种标准地(行)内种植点数量生长不良或死亡原因合 计健全的可疑的死亡的总 计百分率检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四、实习报告:1、填写检查验收证明书,如造林整地、造林检查验收证明书。2、根据幼林成活率调查的统计材料,分别树种和造林方法,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全幼林的平均成活率。3、分析造林成活率高低和幼林生长好坏的原因,并评定造
26、林质量。课程设计 造林施工作业设计一、目的要求:明确造林施工作业设计是科学造林的重要依据。初步掌握编制造林施工作业设计说明书及各类设计表的基本方法,培养锻炼同学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同学实践操作技能。二、仪器工具准备:罗盘仪、视距尺、花杆、皮尺、钢卷尺、工具包、锄头、劈刀、记录表、各类调查记录表、各类设计表、绘图工具、方格纸、笔等。三、方法和步骤准备工作1、成立施工作业设计队,进行有关业务培训。2、听取施工单位对施工作业设计的要求及有关情况介绍,明确施工作业设计任务(地点、范围、完成期限)。3、搜集资料图面资料:万分之一或两万五千分之一的地形图或平面图等。自然情况资
27、料: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资料。社会经济情况资料:劳力、土地、人口居民点分布、交通运输情况、农林业生产情况等资料。造林技术资料:小班档案卡、造林技术设计资料、造林设计表格、造林经验、各项造林工程定额、病虫害资料等。外业工作1、现场踏查明确调查区的范围、境界及面积;确定测量工作顺序、方法步骤和各作业小组分工;了解调查区的地形、地势、山脉、河流、道路、地类、土壤、植被等自然情况;了解调查地区乡土树种的造林技术与经验。各工作小组范围分工,打桩作记号,应以明显地物为界。2、面积测量方法:罗盘仪闭合导线跳站法测量。要求对造林小班面积按造林实际地段用罗盘仪逐片实测;闭合差:境界线闭合差1/100;测量过
28、程中,明显地物、地貌应勾绘,并尽量做到现场成图。绘图比例尺1/20001/5000;罗盘仪测量记录应规范。3、调查小班调查:应全面调查了解该小班的地形、地势、土壤、植被等立地条件因子,并详细记录(调查内容见土壤、植被调查记录表,更新造林小班调查设计卡);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内业工作1、绘制图面材料造林地实测平面图:比例尺1/20001/5000;造林地基本图:从林场基本图上转绘,图面主要内容包括调查设计地区轮廓、位置、地理状况和交通线路等;造林设计图:以造林实测平面图为基础,应用小班调查表、造林技术设计表等资料来绘制,比例尺1/20001/5000,图面内容有主要地物、地貌,现有和规划
29、设计的林道、防火线、防火林带、小班界及小班分子式、小班号、总面积、造林面积、树种组成、造林时间等,各种地形、地物、地貌等均用图例标示。小班分子式:小班号树种组成 造林时间 小班面积造林面积2、测定求算面积进行导线闭合差修正后用座标方格网毫米格求算面积,应求算两次,50亩以下不超过1亩,50100亩不超过2亩,100亩以上不超过1/50。求算的造林面积应扣除非造林地,防火线、岩石地等。3、汇总、检查、修订、补充、整理外业材料。若发现错误或遗漏,应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外业资料完整、准确、可靠。4、召开技术会议内业设计时,应请生产施工、科研教学及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吸收生产中的先进经验,并查阅相关技术规程、标准、原有设计方案等,使施工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实用,确实成为施工单位造林、营林的科学依据。5、编制造林施工作业设计方案编制各类造林技术设计表。编写造林施工作业设计说明书四、提交成果及要求提交成果:提供符合林业生产单位设计要求的各类调查设计图面、表格、文字材料(造林施工作业设计说明书)。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基本掌握各种不同宜林地造林施工作业设计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设计,设计方案有一定的科学、实用、可靠性。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宜林小班应分别设计,每个立地类型至少设计两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