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课程设计》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8187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DCAM课程设计》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CADCAM课程设计》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CADCAM课程设计》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CADCAM课程设计》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CADCAM课程设计》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DCAM课程设计》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CAM课程设计》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AD/CAM课 程 设 计 说 明书 设 计 题 目: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 课 程 名 称: 机械CAD/CAM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9机制三班 姓 名: 学 号: 班 号: 25 指 导 教 师: 2012 年 06 月 28 日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1) 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

2、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2) 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3) 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

3、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四、设计要求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纸,1万字左右)。3、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4、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页 脚:右下脚页码。5、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6、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1 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

4、)2 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5.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4天)3 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 (3天)4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天)5 设计结果提交及答辩。 (1天)六、参考资料有关PRO/ENGINEER软件的参考书及数控加工工艺的参考书。如PRO/ENGNEER Wildfire 5.0的基础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 5.0的零件设计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 5.0的数控加工教程、数控加工工艺教程等等。七、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制。主要考察: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条理性:设计过程的态度和出勤率;软件

5、的熟悉程度;设计结果的正确合理性;答辩情况。 评阅意见: 教师签名: 日期: 目录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1第一章 绪论4第二章 滑座零件的设计思路61.1零件工程分析61.2设计思路图6第三章 滑座零件的实体建模72.1 Pro/ENGEER5.0启动及工作目录设定72.2 拉伸凹槽82.3 创建六个沉头孔 82.4 创建八个螺纹孔 92.5创建内部油孔92.6 创建两个锥销孔102.7 最终零件模型10第四章 绘制滑座工程图113.1 创建滑座各视图113.2尺寸公差标注123.3插入技术要求133.4滑座零件图13第五章 制定滑座数控加工工艺144.1滑座数控加工工艺分析144.2 创

6、建毛胚194.3滑座数控加工214.4 VERICUT 数控加工仿真31第六章 NC加工后置处理335.1生成刀路轨迹文件335.2输出NC代码34课设心得35附录一 粗铣上表面NC代码36附录二 精铣内侧面NC代码37参考文献38 第一章 绪论1、CAD/CAM的基本概念 CAD/CAM是自5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它是指应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由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截至目前为止,仍然是冯.诺依曼的结构,即集中的、顺序的控制,因此,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是一种系统化、格式化的工作。CAD/CAM也不例外,其

7、前提是设计、制造过程的程式化、规律化,否则,计算机将无能为力、不能胜任。要想将设计、制造过程程式化,就必须研究其中的规律及人脑的思维活动。2、设计制造过程特点 根据设计方法学的观点,设计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的设计阶段,各设计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设计步骤。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划分意味设设计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从全局到局部;从系统上的上层结构到下层结构。任何产品设计、制造无往往是从市场需求分析开始的,根据需求确定产品的性能,建立产品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结构,包括结构方案的优化、评估,几何参数、力学特性的分析计算;最后得到产品设计结果。 数控加工 (numerica

8、l control machining )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1)数控加工的特点:同常规加工相比,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a. 自动化程度高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除了手工装卸工件外,全部加工过程都由机床自动完成。在柔性制造系统上,上下料、检测、诊断、对刀、传输、调度、管理等也都由机床自动完成,这样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b. 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 数控加工的尺寸精度通常在0.005mm0.1mm之间,目前最高的尺寸精度可达0.0015mm,不受零件形状复杂程度的影响,加工中消除了操作者的人为误差,提高了同批零件尺寸的一致性,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c

9、. 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 数控机床上实现自动加工的控制信息是加工程序。当加工对象改变时,除了相应更换刀具和解决工件装夹方式外,只要重新编写并输入该零件的加工程序,便可自动加工出新的零件,不必对机床作任何复杂的调整,这样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以及产品的改进、改型提供了捷径。d. 生产效率高 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高,一方面是自动化程度高,在一次装夹中能完成较多表面的加工,省去了划线、多次装夹、检测等工序;另一方面是数控机床的运动速度高,空行程时间短。目前,数控车床的主轴转速已达到5000r/min7000r/min,数控高速磨削的砂轮线速度达到100m/s 200m/s,加工中心的主

10、轴转速已达到20000r/min 50000r/min,各轴的快速移动速度达到18m/min 70m/min。e. 易于建立计算机通信网络 由于数控机床是使用数字信息,易于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系统联接,形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与数控机床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系统。(2)编程的目的及方法 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要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运动轨迹、工艺参数和辅助操作等信息按一定的文字和格式记录在程序载体上,通过输入装置,将控制信息输入到数控系统中,使数控机床进行自动加工。从分析零件图样开始到获得正确的程序载体为止的全过程,称为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以后也简称为编程。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主要有

11、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类,在此仅介绍自动编程。自动编程时,程序员根据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使用有关CAD/CAM软件,如Mastercam、Cimatron、Pro/ENGINEER、UG、CATIA、PowerMILL、I-DEAS、SolidWorks、CAXA等,先利用CAD功能模块进行造型,然后再利用CAM模块产生刀具路径,进而再用后置处理程序产生NC代码(与手工编程一样的数控程序),就可以通过DNC传输软件,传给数控机床,实现边传边加工。由此可见,自动编程与手工编程比较,具有编程时间短、减少编程人员劳动强度、出错机会少、编程效率高。第二章 滑座零件的设计思路1.1零件工程分析 我要进行的

12、是滑座零件的CAD/CAM设计,在拿到图纸之后,首先进行了图纸分析:材料是45号钢,整体是一个规则的凹槽,上面钻孔很多,孔的精度要求不高,但凹槽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所以建模并不复杂,难得是数控加工。 通过对二维图纸的分析与研究,制订了以下的设计路线:1)、特征建模(包括三维图形的所有特征要求,例如:拉伸实体,打通孔,钻标准孔,等等); 2)、绘制工程图(包括主视图、剖视图、详细视图以及尺寸标注等)3)、数控加工(包括毛坯的创建,机床的选择,NC序列的设置,刀具、参数的选择,NC检测);4)、后续处理(包括刀路轨迹文件的生成,NC代码的输出)1.2设计思路图 根据任务书的时间分配,对设计任务进

13、行划分,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设计阶段明示如下: 图1.1 设计阶段示意图第三章 滑座零件的实体建模2.1 Pro/ENGEER5.0启动及工作目录设定 Pro/ENGEER5.0启动后设定工作目录如下图:图2.1 设定工作目录 把工作目录设定在滑座零件CADCAM课程设计文件夹下。 新建零件如下图所示:图2.2 新建零件2.2 拉伸凹槽 采用对称拉伸的方法来创建滑座整体轮廓,拉伸长度为281mm。 草绘截面如下: 图2.3 草绘截面2.3 创建六个沉头孔 采用两次拉伸或旋转剪切材料的方法得到一个沉头孔,然后采用复制、选择性粘贴、镜像的方式得到其他五个沉头孔。如下图: 图2.4 创建沉头孔2.4

14、 创建八个螺纹孔 零件图上标明为8x10(配作),用标准孔创建,公称直径10mm,定义螺距为1mm,螺纹长度18mm,总长22mm,定义如下图: 图2.5 创建螺纹孔2.5创建内部油孔 油孔直径为4mm,创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油孔拉伸的长度,一定要符合图纸的要求。 图2.6 创建油孔2.6 创建两个锥销孔 采用旋转或混合的方法来创建,查得斜度为1:50,深12.5mm。图2.7 创建锥销孔 2.7 最终零件模型 图2.8 最终零件模型第四章 绘制滑座工程图3.1 创建滑座各视图 步骤一 :进入工程图和模板的选择 进入工程图的创建:新建选择绘图,并且名称中输入:“gongchengtu”,公用名称

15、中输入:“滑座”。不使用缺省模板,如下图:图3.1 新建工程图 步骤二 :创建标题栏 在绘图模块下选择 “表”来创建标题栏,5行6列,再合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简易(非标准)标题栏:图3.2 创建标题栏步骤三:插入视图: 先插入一般视图,选择正确的方向,设置视图属性,比例0.25,显示样式-消隐,相切边显示样式-无,如下图:图3.3 插入视图 然后依次插入各个视图,设置好属性,合理布局。3.2尺寸公差标注 依照零件图对滑座工程图进行合理必要的尺寸标注,并标出粗糙度和形位公差。滑座内侧面对内底面的垂直度标注如下图: 图3.4垂直度标注3.3插入技术要求 在注释选项下,选择文本注解,插入零件技术要求如

16、下图: 图3.5 插入技术要求3.4滑座零件图 图3.6 滑座零件图 第五章 制定滑座数控加工工艺4.1滑座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一) 数控工艺的基本过程数控工艺的基本过程及工艺描述如下图所示:图4.1 数控工艺流程图(二)零件图工艺分析 如附图所示,零件材料为45号钢,外形为凹型槽,采用锻造毛胚,该零件外型尺寸总长281mm,总宽130mm,打孔很多,内表面精度要求很高。(上表面和下底面Ra1.6,内表面Ra0.8)为了便于说明加工工艺,现定义滑座的加工表面如下图:图4.2 定义滑座加工面 加工内容:加工上表面,下底面,内侧面,内底面,内槽面,沉头孔,螺纹孔,油孔、锥销孔。粗糙度、尺寸精度要求:

17、1) 上表面,下底面,Ra1.6 2)内侧面,内底面,Ra0.8 3)沉头孔,Ra6.3 4)其余Ra12.5 5)内底面到下底面 6)两内侧面间距形位公差要求: 1)下底面相对上表面平行度0.03 2)左内侧面相对内底面垂直度0.02 3)右内侧面相对左内侧面平行度0.025 4)两内侧面平面度0.015 (三)数控机床的选择 零件加工的机床选择XK5034型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主轴电机容量4.0kW;主轴变频调速变速范围1004000r/min;工作台面积1120mm250mm;工作台纵向行程760mm;主轴套筒行程120mm;升降台垂向行程400mm;定位移动速度2.5m/min;铣削进

18、给速度范围00.50m/mm;脉冲当量0.001mm; 工作台允许最大承载256kg。选用的机床能够满足本零件的加工。(四)加工顺序的确定 按照基准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加工顺序。(1)在主要表面精加工前,应安排定位基准的精加工或修正加工,所以上表面粗加工后转入下底面的粗、精加工,然后再来进行上表面的精加工。(2)根据先面后孔原则,所有需打孔的面均应在打孔工序前进行。(3) 按数控加工应尽量集中工序加工的原则,可把两内侧面、内底面、内槽面尽可能在一次装夹中加工;把 沉孔、 螺纹孔、油孔、 在二次装夹中加工完成。(4) 上表面和下底面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故可以采用相同的工序进行加工。

19、 (五) 整体加工过程安排如下: 1.锻造毛胚 2.预备热处理 3.切削加工 4.表面淬火 5.磨削 6.锐边倒钝,去毛刺 7.外表喷黑漆 (六)切削用量参数选择:(部分)1.粗铣上表面 工件材料:45号钢。 刀具: 查阅切削用量手册选30硬质合金立铣刀。(加工余量2mm) 1)切削深度(步长深度)ap=2mm,1次走刀铣削完成。 2)查阅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进给量f取2mm/r 3)查阅机械加工铣削数据手册,Vc取60m/min 4)主轴转速,按机床选取n=650r/min, 5)计算切削进给=f x n=2x650=1300mm/min 2. 粗铣下底面 加工参数同工序1. 3. 精铣下

20、底面 刀具: 查阅切削用量手册选18硬质合金立铣刀。(加工余量1mm) 1)切削深度ap=0.5mm,2次走刀铣削完成。 2)查阅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进给量f取0.4mm/r 3)查阅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Vc取80m/min 4)主轴转速 ,按机床选取 n= 1420r/min 5) 计算切削进给=f x n=0.4x1420=568mm/min 4. 精铣上表面 加工参数同工序3. 5.粗铣两内侧面 1)刀具: 查阅切削用量手册选16硬质合金立铣刀 。 2)切削深度ap=2,1次走刀铣削完成。 3)查阅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 进给量f取1.2mm/r 4)查阅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取Vc为7

21、2m/min 5)主轴转速 , 按机床选取n= 1420 r/min, 6)计算切削进给=f x n=1.2x1420=1718mm/min 6. 精铣两内侧面 1)刀具: 查阅切削用量手册选10硬质合金YT15立铣刀,齿数Z=8,表3.1。 2)切削深度ap=0.5mm,2次走刀铣削完成。 3)查阅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 进给量f取0.8mm/r 4)查阅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表10-130中的查得: c=86m/min 5)主轴转速 , 按机床选取n= 2800 r/min, 6)计算切削进给=f x n=0.8x2800=2240mm/min . . . 10. 打沉头孔 1)刀具: 查阅

22、切削用量手册选直径11.5 深85 沉头孔18深11 2)进给量f=0.42mm/r ,切削速率,Vc取0.4m/s=24m/min 3)主轴速率 按机床选取n= 680 r/min, 进给速率=f x n=285.6mm/min 11. 钻螺纹孔 1)先钻直径8.5 后攻丝10 (小径8.917) 2)进给量f=0.36mm/r主轴速率n=1000v/(xd)=1000x21.6/(3.14x8.5 ) =809r/min, 3)按机床选取n= 800 r/min,进给速率=f x n=288mm/min 12. 打油孔,点钻 直径4mm 13. 打导油孔,直径10mm14. 钻锥销孔,成型

23、刀直径8mm 表4.1 滑座切削加工工艺流程表工序号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mm主轴转速/(r/min)进给速率/(mm/min)步长深度(切削深度)/mm1粗铣上表面T000130650130022粗铣下底面T000130650130023精铣下底面T00021814205680.54精铣上表面T00021814205680.55粗铣两内侧面T0004161420171826精铣两内侧面T000510280022400.57粗铣内底面T0003161420171828精铣内底面T000610280022400.59铣内槽面T0007209001440210打沉头孔T000811.568028

24、5.6-11钻螺纹孔T000910600960-12打油孔T0010414202400-13打导油孔T001210450720-14钻锥销孔T00138420680-4.2 创建毛胚滑座设计图纸上有粗糙度要求的地方需要增加加工余量,其他孔、内槽去除,可以在源零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得到毛胚,具体步骤如下图: 图4.3 创建工件图4.4 修改尺寸图4.5 最终工件三维图 创建完成后,保存到滑座CAD/CAM课程设计文件夹中备用。4.3滑座数控加工步骤一:新建NC组件点击菜单目录中的文件的下拉菜单新建,选择制造NC组件,不选用缺省模板,单击确定进入新建文件选项对话框,选择mmns-mfg-nc,确定完

25、成,如下图: 图4.6 新建NC组件步骤二:插入参照模型并装配已创建好的工件1、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装配参照模型.进入对话框,插入实体模型,设置为缺省。图4.7 插入参照模型2、导入前面已创建的毛胚,设置为缺省。图4.8 装配工件步骤三:设置机床选择步骤操作,进入操作设置对话框:单击设置机床;创建新坐标系,选择为机床零点,设置好退刀曲面,如下图所示:图4.9 设置机床和坐标系步骤四: 加工工序参数设置(部分)1.粗铣上表面:单击快捷菜单中的.端面加工. ,进入对话框,选择刀具、参数、窗口,单击完成进入刀具设定对话框,新建刀具,确定进入编排序列参数“端面铣削”对话框,设置刀具参数:图4.10 选择

26、粗铣上表面刀具依照前面的工艺分析,设置好切屑用量,保留后续精加工余量,确定扫描类型,如下图: 图4.11 设置粗铣上表面铣削参数然后进行加工几何的设置,选择上表面,如下图:图4.12 选取铣削表面2.粗铣下底面: 由于下底面的加工方向与前面的上表面不一样,所以需要重新定义坐标系和退刀曲面,其他参数跟上一工序类似。图4.13 重新定义坐标系和退刀曲面3:精铣下底面:与粗加工相比,精加工的切削深度要小,切削速度要快,进给量要小,故需进行不同的参数设置,以达到所需的粗糙度要求。关键步骤和设置如下: 1)插入精加工步骤图4.14 插入精加工步骤 2)选择刀具图4.15 选择精铣下底面刀具 3)设置铣削

27、参数图4.16 设置精铣下底面参数 4)创建铣削窗口图4.17 创建铣削窗口4. 粗铣两内槽面: 1)插入轮廓铣削步骤 图4.18 插入轮廓铣削 2)选择刀具图4.19 选择轮廓铣削刀具 3)设置铣削参数图4.20 设置轮廓铣削参数5.精铣两内侧面 1)插入精加工步骤 2)选择刀具图4.21 选择精铣两内侧面刀具 3)设置铣削参数 图4.22 设置精铣两内侧面参数6. 打沉头孔 1)插入钻孔加工步骤图4.23 插入钻孔加工步骤 2)选择刀具图4.24 选择钻孔刀具 3)设置钻孔参数图4.25 设置钻孔参数 4)选择需要加工的孔集图4.26 选择加工孔集7. 钻螺纹孔 先钻孔,再攻丝。 1) 钻

28、孔步骤如下:图4.27 选择钻螺纹孔刀具图4.28 设置钻螺纹孔参数图4.29 选择螺纹孔集 2)攻丝: 选择攻丝刀具如下图: 图4.30 选择攻丝刀具 4.4 VERICUT 数控加工仿真 当全部工序参数设置完成后,打开制作工艺表如下图所示:图4.31 制造工艺表 然后用VERICUT 软件进行滑座的数控加工仿真,选中所有工序,右键选择“NC检查”,打开VERICUT如下图:图4.32 应用VERICUT数控加工仿真 模拟加工过程视频 click here 最终全部切削完后,效果如下图:图4.33 加工完成效果图第六章 NC加工后置处理5.1生成刀路轨迹文件 对每一个工序进行如下图的操作,就

29、可以生成全部的刀路轨迹文件:图5.1 选择NC序列进行编辑 按上图选中一个工序后,弹出下面的信息窗口:图5.2 信息窗口5.2输出NC代码 要得到数控机床所需的加工文件,还必须采用相应的后处理器对刀路轨迹文件进行转换,如下图:图5.3 进行后处理设置 接上图步骤,选择已生成的刀路轨迹文件,后缀名为: .ncl ,再按下列步骤操作: 图5.4 选择合适的后置处理器 最后在工作目录中就能找到相应NC代码文件(后缀名为 .tap),然后用记事本打开,如下图:图5.5 打开NC代码文件课设心得 这次CAD/CAM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利用大型三维设计软件PRO/E进行实体建模和数控加工。我承接的是一个滑座零

30、件,外形不复杂,但精度要求很高,钻孔很多,所以重点是零件的数控加工。这次课设让我对PRO/E大型三维造型软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RO/E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软件,它涵盖多个模块。我觉的PRO/E作为三维造型软件,它的参数化设计是一个亮点,此特点给从事设计人员一个广阔的自由设计空间。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ro/E的参数化设计过程,要进行数控加工仿真就必须有相应的参数包括刀具尺寸、主轴转速、进给速度、步长深度、跨度等。这些涉及机械加工工艺的问题,都需要查取相关资料得到,不能随意设置。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以前所学专业知识做了一个复习,同时为将来工作和毕业设计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

31、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在此衷心的感谢任继文老师的细心指导,同时也感谢肖乾老师的指正和各位同学的帮助。附录一 粗铣上表面NC代码%G71O0010(C:Users吴龙飞Desktop重新nnuu.ncl.1)(06/28/12-12:16:44)N0010T1M06S650M03G00X-15.Y0.G43Z10.H01Z2.G01Z-1.5F1300.X296. . . . Y92.857X-15.Y111.429X296.Y130.X-15.Z10.M30%附录二 精铣内侧面NC代码%G71O002

32、0(C:Users吴龙飞Desktop重新mmnn.ncl.1)(06/28/12-12:17:39)N0010T5M06S2800M03G00X-3.Y100.G43Z-83.H05Z-80.G01Z-76.F2240. . . . . . . . Z-83.G00Y30.Z-28.G01Z-24.X-3.Y100.Z-23.41X281.Z-83.G00Y30.Z-27.G01Z-23.41X-3.Z-83.M30%参考文献1赵长明主编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与技巧.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 狄瑞坤、潘晓弘主编.机械制造工程.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3 张明建 、杨世成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美国可切削性数据中心编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5姚英学蔡颖主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艾兴、肖诗纲编.切削用量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667 王立涛,韩兴编.基于vericut软件数控加工仿真方法的应用与分析J.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