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8291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学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市政学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市政学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市政学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市政学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学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学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3/26,课程内容,(一)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和组成部分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及其标准(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机构和制度,(三)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的含义和基本特点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衡量标准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措施,2023/3/26,2023/3/26,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和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是指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与由气候,土壤,地貌,纬度等构成的环境系统所组成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多要素,多层次的复合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有

2、:第一,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第二,结构。时间和空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有序状态。第三,功能。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023/3/26,生态平衡是指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总是不断地进行的,但在一定时期和空间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的各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也保持相对稳定,达到高度适应、统一协调的状态。城市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其结构有:空间结构,是环境、资源、设施等的分布和组合。社会结构,是人

3、口,劳动力和智力等空间配置和组合。经济结构,是生产、分配、消费、流通等空间配置和组合。营养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023/3/26,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人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第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完整性,对外依赖性很强。第三,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稳定性。第四,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2023/3/26,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主要取决的因素:城市规模与地区资源的平衡。城市人口与土地空间的平衡。生产设施与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平衡。城市“三废”排放与环境容量的平衡。劳动力数量一职业岗位的平衡。各类产业之间的平衡。

4、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城乡物资供应与居民需求的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主要是: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最优化,实现人口、资源、设施、环境相协调,环境清洁、安全、优美、舒适。,2023/3/26,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第一,生产功能。第二,生活功能。第三,还原净化和资源再生功能。,2023/3/26,三、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及其标准,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可用城市的资源质量、人群健康和生态状况等尺度来衡量,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可以通过环境污染程度来衡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有两级:一是低级标准,或称为安全环境标准,要求城市生态环境的净化水平达到足以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存

5、安全,保证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正常运行并能基本上遏止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二是高级标准,或称为舒适环境标准,要求城市生态环境不仅达到较高的净化水平,实现良好的生态平衡,而且要达到一定的美化水平,达到“美学上令人愉快,生理上有益于健康,经济、文化上有利于发展”的程度。,2023/3/26,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类型:按组成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等。按城市生态环境要素的性质,可分为物理环境质量标准化学环境质量标准和生物环境质量标准。按管理的层次或行政隶属关系,可分为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023/3/26,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

6、准的作用:第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的)第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第三,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第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准绳。第五,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2023/3/26,制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为依据,以保护人体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应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

7、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各类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之间应协调配套;标准应便于实施与监督;借鉴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和其他国家标准。,2023/3/26,2023/3/26,一、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水体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2023/3/26,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超出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容量。第二,不尊重生态规律,片面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因循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第三,城市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第四,社会消费需求猛增,生产技术、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落后。

8、,2023/3/26,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强化法治,综合治理。依靠科技,创新机制。不欠新账,多还旧账。,2023/3/26,家重点环保工程包括:危险废物处理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燃煤电厂脱硫工程、重要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2023/3/26,三、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机构和制度,管理机构:

9、中国城市政府的环境保护局及其下属的区、县环保机构,对本连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此外,城市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水利、环卫等部门,也承担着一定的环境保护与管理的职能。其职责有: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起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组织编制全市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组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监督管理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防治工作,监督管理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执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2023/3/26,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环保预审,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以及竣工环保验收等环境管理制度;协助做好

10、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全市自然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全市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管理全市环境监察工作,对“三同时“执行情况,排污单位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及制度情况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对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进行调查并作出处理。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开展重大环境保护课题攻关,归口管理全市环境保护引进工作。组织协调全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市排污费征收计划,污染治理资金和环保补助资金项目计划。,2023/3/26,为优化和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机构的管理,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完

11、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第二,健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第三,加强城市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有:环境质量标准制度,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三同时“制度(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监测制度,排污管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赔偿制度,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共十二个。,2023/3/26,2023/3/26,一、生态城市的含义和基本特点,生态城市的含义: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基

12、础设施完善,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居民生活安全舒适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有:第一,从地域范围看,是一个与周围相关区域紧密相连的相对开放的系统。第二,从涉及的领域看,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系统,而且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第三,从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看,绿色能源成为生态城市的主要能源形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足的环境容量。第四,从城市经济方面看,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第五,从城市社会方面来看,生态城市倡导生态

13、价值观,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舒适的生活环境,安全的社会环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的文化发展。,2023/3/26,生态城市的特点:第一,和谐性。第二,可持续性。第三,整体性。第四,高效性。第五,区域性。,2023/3/26,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衡量指标,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有三个层次,即生态县(县级市)、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生态县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生态县的基本条件:制定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2

14、023/3/26,生态市的基本条件:制定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80%的县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命名;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考核并获命名。,2023/3/26,生态省的基本条件:制定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位居国内前列或不断提高。全省80%的地方达到生态市建设指标并获命名。,2023/3/26,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措施,建设生态城市的内容:生

15、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2023/3/26,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综合性原则。区域整体性原则。集约化原则。(将自然融入城市)有机集成原则。重点性原则。,2023/3/26,推动城市生态建设的措施:合理的生态手段,以人为本。确定生态敏感地区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明确应开展生态恢复的自然和农业地区。倡导节能,保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物质的循环再生。建成以安全步行和非机动交通为主的,并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交通体系。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为优化环境和恢复生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和再培训计划。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开展实践和示范活动。,2023/3/26,2023/3/26,2023/3/26,2023/3/26,2023/3/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