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87306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羊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总站 傅福根 梁英香 梁兰香摘要文中简介了湖羊产地、历史、养殖特点和品种特征等,着重阐述了湖羊产业化经营中的配套养殖与加工技术措施,对当地湖羊产业化经营推进了良性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湖羊产业化配套技术 杭州市余杭区是湖羊的原产地之一,已有 800多年的历史。湖羊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快、成熟早、肉质优等优良的遗传性能。随着农 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湖羊养殖业具有投资省、易饲养、周转快、效益高、污染少等特点,是我区一大传统的特色产业,也是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导向产业。湖羊养殖既适合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又适合于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分散舍养,既是农业增效、农民

2、增收的一条途径,又是丰富百姓菜篮子、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近两年,我们经过立项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于饲养、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区域化养殖、专业化加工、市场化动作、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在配套技术方面,我们采取了选种选配、科学饲养和疾病防治、产品开发等技术措施,使湖羊的产业化经营进入了良性的有序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制定系列标准 为了规范湖羊的养殖与加工,提高无公害湖羊的品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及羊肉加工等技术水平,提升湖羊产业化经营档次,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吸收国内外肉羊生产技术,于 2003年制订了无公害湖羊DB3301/T048.14-2003

3、市级系列地方标准,发布后按标准实施,饲养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注重品种选育 我们根据当今湖羊市场“皮从肉主”的需求,锁定以产肉为主的培育方向,重视湖羊的选种选配工作。 2.1从外貌特征选择要求无角,头狭长,眼睛明亮,鼻梁隆起,耳大下垂,颈部细长,体躯狭长,背腰平直,腹微下垂,尾扁圆而大,且尾尖上翘,四肢细高,被毛全身白色,腹毛粗、稀、短。 2.2从生长速度选择体重要求初生重达到2.5kg(双羔);三月龄公羊23 kg,母羊21 kg;6月龄公羊40kg,母羊30kg;成羊公羊65 kg以上,母羊40 kg以上。 2.3对种用公母羊的选择要求种公羊发育良好,体型高大,体况适中,体质健

4、壮,行动灵活,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睾丸匀称,精液质量好,具有良好的配种能力。种母羊发育良好,体型大,膘情中等,腹围大,乳房发育匀称,泌乳力好,经产母羊的产羔率平均在220%以上,母性温顺,带羔性强等。 2.4选配在选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血统、不同年龄,有计划地进行公母羊选配,防止初配过早、利用年限过长和近亲繁殖。 3加强饲养管理 3.1羊场设施要求羊场选择在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易于排水、无污染的地方。羊舍场地设置净道和污道。羊舍建筑能降温防署。养羊密度以羊栏面积计算,种公羊为2/只,空怀及妊娠前期母羊为1/只,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羊期为2/只,后备羊和育肥羊为0.6 0.8/只。 3.2喂足草料采

5、取先喂草、后添料的饲喂方式。喂草量根据羊的体重大小而定,以吃饱为宜,尤其是晚餐一定要喂足。喂精料量根据羊的体况和草料喂量程度而定。定时定量喂草喂料,有利于羊的正常反刍消化。 3.3注意饮水重点在冬春枯草期注意补充饮水,防止重辨胃阻塞。另外是高温季节,防止中暑。 3.4适时剪毛、修蹄在5月初和10月初各剪毛一次,剪毛后能促进羊的发育;剪毛时结合修蹄,及时治疗腐蹄病。 3.5分群饲养按来源、性别、年龄、体况等进行合理分群饲养。种公羊单栏饲养,防止角斗,并控制粗料,注意营养配比,保持旺盛性欲。种母羊根据空怀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等不同情况,及时调整饲料营养和管理方式。羔羊把好初乳关、补饲关、断奶关,

6、防止“老羔头”。 4建立消毒制度 建立卫生消毒制度,是湖羊场综合性预防疫病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只有严格实行消毒制度,才能有效地防止病菌的入侵和蔓延。根据当地实际,主要是采取了下列消毒措施:一是进栏前消毒;二是出栏后消毒;三是门卫及环境消毒;四是舍内定期消毒;五是工具定期消毒;六是交替使用消毒药,以杀灭环境病原体,防止产生耐药性,提高消毒效果。 5制订免疫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5.1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苗每只羊肌肉或皮下注射1ml/次,每年1-2次。 5.2牛羊口蹄疫灭活苗4月龄-2岁的羊,每只肌肉注射

7、0.5-1ml/次,2岁以上的羊,每只羊肌肉注射2 ml /次。每年春、秋各一次。 5.3羊痘活疫苗每只羊股内侧或尾内侧皮内注射0.5ml/次,每年注射1次。 5.4号炭疽芽胞苗每只羊股内侧或尾内侧皮下注射1ml/次。每年注射1-2次。 按上述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实行免疫标识制度,并建立免疫档案管理,有效控制重大疫病的发生。 6做好定期驱虫 湖羊属食草动物,极易感染体内寄生虫,湖羊感染体内寄生虫后,会出现贫血、消瘦、颌下水肿,甚至死亡。感染体外寄生虫后,对屠宰后羊皮的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定期驱虫。 6.1体内寄生虫的防制 每年于春、秋季各驱虫一次,可采用丙硫苯咪唑等广谱药物内服。 6.2

8、体外寄生虫的防制 每年在春、秋剪毛后,在晴暖天气用菊酯类药物在羊的体表各喷雾 1次,也可用伊维菌素等药物皮下注射,每年23次。 7加强生物安全控制 为了严格执行无公害湖羊基地生产,必须建立安全防范制度,其主要内容为:一是规模羊场建立防疫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二是一旦发生疾病及时隔离诊疗;三是使用兽药按兽药管理条例和国家对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名录等规定执行;四是建立疫病检测,发现重大疫病及时报告和依法处置;五是对病死羊实行无害化处理;六是对废弃物通过发酵,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8创新生态模式 我们在种草养羊,羊肥还桑,桑叶养蚕,蚕粪喂羊等生态模式的基础上,还创新了在蔬菜基地的塑料大棚内,配养一定数量的湖羊,在温度互补、空气调节、生物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种菜与养羊的双赢。 9开发羊肉加工 我们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湖羊肉深加工技术攻关,已成功地开发了“临平牌”系列红烧羊肉制品,现有“砂窝装、食品碗装、真空包装”等三大系列,并按绿色农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加工,产品十分畅销,深受杭州、上海、苏州等大都市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通过湖羊肉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起到了“以加带养”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