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采矿专业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9067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采矿专业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采矿专业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采矿专业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采矿专业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采矿专业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采矿专业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采矿专业毕业设计.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专业:采矿工程学号:指导教师所属系(部):采矿工程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评阅书题目: 南阳坡煤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采矿工程系采矿工程专业 姓名 设计时间:2013 年3月23日2013 年6月15日 评阅意见: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职务:2013年月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采矿工程系采矿工程专业 姓名 答 辩 内 容问 题 摘 要评 议 情 况 记录员: (签名)成 绩 评 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答辩组评定成绩综合成绩注:评定成绩为100分制,指导教师为30%,答辩组为70%。 专业答辩组组长:(签名) 2013年月日前

2、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练,也是对一个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此次毕业设计是根据国家煤炭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遵照采矿专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在收集、整理、查阅大量资料的前提下,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设计的。通过本次设计,我看到了许多以往自己欠缺的地方,提高了综合能力,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指正。本次

3、设计的指导老师为姜有老师,在许多方面给予了宝贵意见,为了帮助我们顺利、正确地完成毕业设计,经常加班加点,牺牲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正。学 生:任书毅 2013 年6月目录摘 要iiiAbstractiv第一章 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1第一节 矿区概述1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3第三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10第二章 井田境界与储量20第一节 井田境界20第二节 地质储量的计算20第三节 可采储量的计算21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22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22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2第四章 井

4、田开拓24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24第二节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27第五章 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29第一节 井筒 、石门与大巷29第二节 井底车场30第三节 建井工作计划31第六章 采煤方法32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32第二节 确定带区巷道布置和要素34第三节 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34第四节 帯区的准备与工作面接替36第七章 井下运输38第一节 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38第二节 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39第八章 矿井提升和排水设备41第一节 提升设备41第二节 排水设备46第九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50第一节 风量的计算50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53第三节 计算负压和等积孔5

5、4第四节 选取扇风机56第五节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58第十章 经济部分61参考文献69致谢70 摘 要本次设计是开采南阳坡煤矿3-1、3-2、4上、4下、6号煤层,设计图纸共六套,说明书共十章。根据采矿工程的需要和特点,重点设计为第四、六、九章,其他如井底车场、井下运输及提升设备仅做一般的选型计算。南阳坡煤矿位于山阴县西北部马营乡山峡村北侧。井田靠近偏(岭)一马(营)公路,距马(营)一岱(岳)公路约2.5km,与大运公路相连;距北同蒲北固庄车站约17公里;距山阴车站约25km,与北同蒲铁路相连,交通尚为方便。本井田内有多层煤,但此次设计只考虑3-1、3-2、4上、4下、6号煤层,3-1号平均厚度

6、为2.60m,为高灰,特低硫-中高硫,低磷,低热值的长焰煤及气煤。3-2号煤平均厚度为2.28m,为中灰-高灰,特低硫-中硫,低磷,中热值的长焰煤(CY)及气煤(QM)。4上号煤平均厚度1.98m,为中灰-高灰,特低硫-中硫,中热值的气煤(QM)。4下号煤平均厚度2.03m,为中灰,特低硫,低磷,中热值的长焰煤。6号平均厚度为3.12m,为中灰,低硫-中硫,低磷,高热值的气煤(QM)。本区煤主要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67 m3min,相对涌出量3.52 m3t 。CO2绝对涌出量为12.35 m3min,相对涌出量6.52 m3/t 。属于低瓦斯矿井.各煤层均有爆炸性,3-

7、l、3-2、4上、4下号煤层为自燃煤层,6号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井田面积为7.58km2,工业储量13196.55万吨,可采储量9501.52万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本井田每层煤划分为2个带区,15个分带,开拓方式为:主、副井采用斜井,回风井为立井。回采工艺采用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工作面的设备有双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可弯曲刮板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等。顶板管理采用液压支架,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输作为主运输,采用柴油机胶套轮齿轨车作为辅助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关键词:采煤、机械化开采、

8、顶板管理AbstractThe designs were mining slope in Nanyang coal mine, 3-1、3-2、4 up, 4 down, 6th coal seams under, drawing a total of six sets, Manual Chapter ten. According to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 engineering, with a focus on design for Disi、Liu、JIU, others such as the pit bottom, under

9、ground transport and lifting equipment only general calculation. Nanyang coal mine in shanying County North of the mayingxiang Gorge in the Northwest village of succeeding well. Mine field near (ling) (camp) Highway from horses (camp) a Dai (Yue) road 2.5km, is attached to the Dayun Highway; Po Kong

10、 fixed station in the North, from the North with about 17 km; about 25km from shanyin station, connected with North tongpu railroad,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Multilayer vector in the mine field, but this time on the design considerations, 3-1、3-2、3-1、3-2、4 up, 4 down, 6th coal seams below, aver

11、age thickness of 2.60M, 3-1, high-ash, low-sulfur high sulfur, low phosphorus, low heating value of gas coal and long flame coal. Average thickness of coal, 3-2 2.28m,-high ash to ash, sulfur in ultra-low-sulfur, low-phosphorus and long flame coal calorific value (CY) and gas coal (QM). 4 average th

12、ickness of coal on 1.98m, ash-high ash, sulfur in ultra-low-sulfur, gas coal calorific value (QM). 4 average thickness of coal, 2.03m, ash, low sulfur, low phosphorus, and long flame coal calorific value. Average thickness of 3.12m, 6th, ash, low sulfur-sulfur, low-phosphorus and high calorific valu

13、e gas coal (QM). This area mainly for power coal and coal for civilian use. Gas absolute emission rate of 7.26 m3/min, 3.52 relative emission m3/t. Absolute emission CO2 8.37 m3/min, 6.52 relative emission m3/t. Low gas mine. coal-bed methane is explosive, 3-l, 3-2, 4 up, 4 down for coal seam sponta

14、neous combustion in coal seam, 6th coal seams for easy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al seam.Mine field covers an area of 7.58km2, industrial reserves of 131.97million tons, 95.02 million tons of recoverable reserves. Min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900,000 tons. The mine is divided into 2 bands, 15 bars, wh

15、ich open up the way for: inclined shaft of main and auxiliary shaft, return air shaft to shaft. Retreat mining technology, high cutting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method, the use of 38 operating system. Equipment in fully mechanized face hydraulic support, flexible double-drum Shearer, scraper conveyor

16、s, crushers, reproduced, . Roof control using sliding brackets, use of all fallen law in goaf roof. Mine transportation roadway adopts belt transportation as the primary transportation, with diesel Rail locomotives as a secondary transport, Central breakdown for mine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method

17、for extraction type. Keywords: mechanization of coal mining, mining, roof management第一章 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区概述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南阳坡煤矿位于山阴县西北部马营乡山峡村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3581124503,北纬394416394448。井田靠近偏(岭)一马(营)公路,距马(营)一岱(岳)公路约2.5km,与大运公路相连;距北同蒲北固庄车站约17公里;距山阴车站约25km,与北同蒲铁路相连,交通尚为方便。见图一。图一二、矿区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本区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谷子

18、、攸麦、豆类及油料等,近年工矿企业发展较快,主要为煤矿、化肥、建材、机械加工及制造业,其中煤矿为该区重要的支柱行业三、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矿井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主电源引自元宝湾变电站,距离本矿4km;备用电源引自玉井变电站,距离本矿15km。本矿已与两变电站达成协议,两变电所容量均可以满足本矿生产用电量的要求。四、矿区的水文简况本区没有较大河流,沟谷多为干沟,暴雨过后,形成急流。本区外围有两条季节河。l、马营河,由东向西自偏岭经本井田东南侧,流经马营村至右玉县境内流入源子河。常年无水,雨季有急流。2、大西沟,为左云县大南河的源头支沟。由本井田西侧山峡村周围冲沟中的泉水汇集为小溪。常年有水

19、。由南向北流入大南河。五、矿区的地形及气象本井田位于洪涛山脉的西侧,属梁峁状黄土丘陵地带。为缓坡丘陵,是黄土覆盖在波状起伏的丘陵古地形上而成。区内地形相差不大,东北高,西南低。区内最高点为1650m,最低点为1495m,最大相对高差155m。本区气候属大陆性干燥气候,为雁北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干燥。11、12及次年l、2、3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52.6,5、6、7、8、9月份气温为14.319,4、10月份气温为4.75.8,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36(1961611),极端最低气温达-40.4(1971121)。日温差可达20。平均降水量11、12及次年l、2、3月份为1.78.5mm。最高年降水

20、量662.0 mm (1959),最少降水量为193.3 mm (1965)。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60,79月份较为潮湿,月平均相对湿度为6075,35月份最为干燥,为45左右。无霜冻期为103105天。最大冻土厚度为1.61 m。冬春多刮西北风。最大风速可达到17ms。六、地震本区地震烈度为67度。历史记载1022一1582年大同、怀仁、应县发生地震多起,烈度为47度。近期1962年6月5日左云地震,烈度为4度,震中位置为北纬40,东经11206。1977年2月2日右玉地震,烈度为7度,震中位置北纬4011,东经112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地区地

21、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0. l0g。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一、 井田所在的位置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井田东与芍药沟煤矿相邻,西南与安平联营煤矿接壤,北与左云县长春矿毗连。井田南北最宽3200m,东西长3580m,面积为7.58km2。二、井田勘探程度山西省山阴县南阳坡煤矿井田勘探地质报告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于2006年8月编制完成。2006年11月2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6857号文审查批准。地质报告基本查明了井田内的地层、构造及煤层的可采情况,对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进行评述,并且初步分析了井田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煤层顶底板力学性质等开采技术条件。三、地质层位的

22、概述本区黄土广布,仅在沟谷中有零星的基岩出露。井田综合地质柱状图见图二。图二据邻区钻孔揭露情况,由老至新叙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O2)据左云南普详查勘探区地质资料的3个岩溶孔揭露,奥陶系中统为上马家沟组和下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O2x):厚度为100.3l127.23m。岩性为厚层状灰色至深灰色石灰岩,浅灰色至灰色白云质石灰岩,夹少许泥质灰岩。上马家沟组(O2s):厚度为2260.4m。岩性为厚层状灰色、浅灰色石灰岩、白云质石灰岩夹少量泥灰岩。底部有一层厚约2m左右的灰黄色角砾状石灰岩。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即铁铝层,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砂

23、质泥岩夹数层浅灰色中砂岩及l一2层灰色石灰岩。厚度为32.0039.OOm,平均34.0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底界为K2中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层段之一。岩性为浅灰色中粗砂岩、深灰色至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下部夹有一层不稳定的薄层泥灰岩。厚度为71.30118.13m,平均为92.71m。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底界为K3中、粗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为本区含煤层段之一。岩性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浅灰色中、粗砂岩及煤层组成。厚度为38.2858.90m,平均53.32m。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底界为K4中粗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4、K4砂岩厚度可达 10余米,为长石石英砂岩,泥质胶结,风化后呈灰黄色,为疏散状。下部为灰绿色砂质泥岩夹薄层状中、细砂岩,厚度约3040m;上部为灰绿色砂质泥岩夹有紫斑状铝质泥岩数层,风化后紫色增多,厚度 3040m。本组地层厚度为71.7083.80m,平均为76.90m左右。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底界为中、粗砂岩(K6),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夹黄绿色或暗紫色中粗砂岩。本井田出露厚度约63.2m。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下部为浅红色亚粘土、亚砂土夹钙质结核(离石组Q21)。上部为土黄色亚砂土(马兰组Q3m),广布于丘陵之顶及斜坡之上,厚016m。8、全

25、新统(Q4)为冲积层,由砂、卵石及次生黄土组成,分布于井田北部大沟及马营河两岸,厚度020m。四、井田内煤系地层的主要地质构造1、区域构造大同煤田位于天山一阴山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的复合部位。北部天镇东西向构造带与南部洪涛山背斜(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控制着大同煤田的南北边界。大同煤田总体上为一个北北东向的向斜。在此背景上发育有次一级北西西向的断裂和褶曲。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2、井田构造本区位于洪涛山背斜的西翼,为一个走向北东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24,并伴有次级波浪状起伏。除此以外,区内未发现有其它构造。综上所述,井田内构造简单,属类。五、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井田大面积为新生界地层覆

26、盖,仅在沟谷中有上石盒子组(P2s)地层出露,山西组及其以下地层均埋藏于侵蚀基准面以下。地表水及地下水水量很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一)、地表水本区东南侧的马营河由东向西从井田外围流过,区内有三条干涸的冲沟。仅在暴雨时形成急流,排泄积水。冲沟距含煤地层在100m以上,一般情况下,即使是洪水季节对矿井开采也不会带来威胁。雨季在冲沟两侧可出现泉水,为下降泉,多集中在北部山村附近,流量均很小。出水层位为上石盒子组(P2s)中的中粗砂岩。山峡村和庄窝村都有水井,据访问水量逐年减小。山峡村水井为上石盒子组(P2s)下部砂岩涌出,井深为1.3m,涌水量为0.05Ls。(二)、含水层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

27、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埋藏深,本区没有出露。左云南普详查勘探区有三个岩溶孔揭露,上下马家沟组厚168.17m。下马家沟组厚度为100.31127.23m,为灰色、青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和浅灰色、灰黄色白云质石灰岩夹少许泥灰岩。含有2个富水带,厚7-l0m,在富水带内岩溶、孔洞裂隙发育。两富水带之间间距30-80m,由于没有进行抽水试验,涌水量不详。水位标高左云县树儿里附近的609号孔为1200.57m,右玉县元堡子村附近的201号孔为1199.OOm,据1957年大同中部煤田概查报告书资料,鹅毛口36号孔涌水量为0.7Ls,227号孔裂隙少,涌水量为0.08Ls。由此可见奥陶系中统岩溶水的富水

28、性与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上马家沟组厚22-60m,岩性为灰白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少量泥灰岩。本组小溶洞、溶孔裂隙发育,富水性好,但不稳定。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主要为6号煤层顶板粗砂岩,厚10余米,为直接充水含水层。据左云南普详查勘探区609号孔抽水试验,水位标高为1317.13m,单位涌水量为0.0047Ls.m,渗透系数为0.036lmd。距本区较近的1001号孔(山峡村北约1.5km)为涌水孔。该孔孔口标高为1498.19m,钻至该层段孔口涌水量由0.32Ls增至0.60Ls,净增0.28Ls。水质类型为HCO3CLNa型,矿化度为500mgL,硬度为27

29、6.68mgL。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主要为底部K3砂岩,为中粗砂岩夹不稳定砂质泥岩。分布稳定,该砂岩带厚度可达13.0m,为4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在邻区安平煤矿主斜井掘进揭露该砂岩层有泉水涌出,涌水量为4.5m3/d,泉水标高为1508.57m。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为262mg/L,总硬度为199.88mg/L。4、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组有2层砂岩层段,即(1)底部K4砂岩,为粗砂岩,底部为砾岩,泥质胶岩,厚约十余米。(2)中部含砾粗砂岩层段(K5),厚25m。据1001号孔揭露,该孔钻至该层孔口涌水量由0.22L/s增至

30、0.32L/s,净增0.10L/s。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为356mg/L,总硬度为210.45mg/L。5、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组也有2层砂岩带,即(1)底部为K6砂岩,为含砾粗砂岩,厚度为4.5m。(2)中部含砾中粗砂岩带,厚度为25m,本区西北部山峡村附近有泉水溢出,涌水量为0.05L/s。向北左云县降家村一带有大量的泉水出露,涌水量较大,约为0.45L/s。水质类型为HC03-Ca.Mg型,矿化度为200-300mg/L,总硬度为178.5-214.2mg/L。6、第四系砂砾孔隙含水层本含水层主要为马营河两侧砂砾石层,呈窄分带分布,厚度为2-5

31、m。富水性很小。(三)、隔水层1、本溪组和太原组底部隔水层本层主要由泥岩、铝质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系奥陶系中统岩溶水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水间的隔水层。局部地段夹有薄层石灰岩和砂岩。厚40-50m。岩石致密,分布稳定,隔水性良好。2、石炭系和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间的隔水层该隔水层为泥岩、含铝质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夹在各层砂岩裂隙含水层之间构成平行复合结构,厚度为数米至数十米,起层间隔水层作用。煤层采空后,因顶板裂隙发育,其隔水性变差,各含水层及其与地表水之间可相互沟通。(四)、断层、老窑的水文地质条件本井田内未发现有古窑分布。据以往勘探资料,区内亦无断层分布。但邻近矿井开采中揭

32、露有小断层,且具导水性,如安平煤矿F1断层面有2处突水点。(五)、充水条件分析及矿井充水类型1、本区4、6号可采煤层的老顶为厚层状中粗砂岩,直接充水含水层为裂隙含水层类。据邻近矿井开采资料,含水量很小,涌水量为60L/s,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据井下穿水点观测,由煤层顶板直溢出,进水方式为直接充水型。2、周边矿井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内会有大量的积水,这些积水会沿岩层裂(孔)隙充入本矿井,是将来井下充水的主要因素之一。矿井充水类型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孔隙水直接充水型矿井。(六)、下伏奥陶系中统岩溶水突水条件分析据鹅毛口资料分析,奥陶系中统岩溶水可能是比较丰富的。但埋藏较深,推断本区水位标高约为12

33、20m,而最低可采煤层(9下号)底板最低标高为1250m,后者高于前者约30余米。所以奥陶系中统岩溶水对矿井开采不会造成较大的威胁。(七)、矿井涌水量本区及其周边均没有系统的抽水试验资料,预算矿井涌水量的各类参数无法确定。只能根据邻近安平煤矿目前矿井实际原煤产量的排水资料,采用含水系数法预以推算。计算公式:Q=PKp(1)其中:Q矿井未来涌水量,m3h; P原煤产量,th; Kp含水系数(m3t.h)安平煤矿现采4号煤层,实际年产量为30104t/a,日排水量为930m3/d。本矿井的设计生产能为90104t/a,则日涌水量为:Q=9093030=2790 m3d = 117m3h上述计算适用

34、于煤产量起主要作用的矿井。本区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根据其它矿井资料,矿井初期涌水量较大,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含水系数也随着年产量的提高而减小。(八)、供水水源本区目前没有永久性水源,但据山峡村北1001号涌水孔的涌水量资料分析,孔深108.70-115.20m(P1x),涌水量为0.32L/s,孔深186.00-210.90m(C3t),涌水量为0.6Ls,太原组含水量较丰富,而且水质也好,开采太原组的砂岩裂隙水,也可作为供水水源。奥陶系中统岩溶水水量丰富,但该含水层取水困难。如选择适当的成井方法,解决取水设备,可以作为本区永久性水源勘探对象。综上所述,本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

35、类型。第三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一、 煤层的赋存特征本区位于洪涛山背斜的西翼,为一个走向北东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2-4,并伴有次级波浪状起伏。除此以外,区内未发现有其它构造。二煤层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现按地层顺序自上而下叙述如下:1、山西组(1)3-1号煤层该煤层为全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厚度变化大,为薄一中厚煤层,厚度1.643.22m,平均厚2.60m。JKl号孔最薄(1.64m),511号孔最厚(3.22m), 厚度变化为井田中部厚、东西两边变薄,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0-2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2)3-2号煤层该煤层全

36、区稳定可采,上距3-1号煤层0-4.45m,平均2.73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为中厚煤层。煤层厚度一般为1.40-4.20m,平均2.28m。JK2号孔最薄(1.40m),补2号孔最厚(4.20m),厚度变化不明显。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0-2层。顶板为砂岩或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细砂岩。2、 太原组(1)4上号煤该煤层全区稳定可采,上距3-2号煤层8.31-30.60m,平均23.75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为中厚-厚煤层。厚度1.66-2.30m,平均1.98m. 1001号孔最薄(1.66m), S2号孔最厚(2.30m)。(2)4下号煤该煤层全区稳定可采,上距4上号煤层1.

37、53-3.90m,平均2.75m.在JKl与S2号孔一带与4上号煤层合并。厚度2.25-3.18m,平均2.03m。补2号孔最薄(2.25m),JK2号孔最厚(3.18m)。含夹矸0-2层,结构简单。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中砂岩。(3)6号煤该煤层全区稳定可采,上距4下号煤层14.95-54.34m,平均27.36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为厚煤层。煤层厚度2.68-4.13m,平均3.12m, JK1号孔较薄(2.68m),补1号孔最厚(4.13m)。JK1号孔与JK2号孔一带较薄,其它区段较厚。煤层结构较复杂,含夹矸0-6层。顶板为砂岩,含砾砂岩或粉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38、或细砂岩。三、煤层围岩性质(一)顶、底板条件井田内各可采煤层顶板条件类型根据钻孔揭露,叙述如下:3-1号煤层的老顶为中粗砂岩或细砂岩,厚度为3.3-5.93m,顶板类型属III类。3-2号煤层的直接顶板为砂岩、砂质泥岩夹薄煤层。顶板类型属I类。来压比较稳定,随煤层回柱垮落,基本填满采空区。4上号煤层顶板为中、细粒砂岩老顶,有时直接顶为泥岩,砂岩厚2.22-4.05m,致密坚硬,顶板冒落性属中等,为II类顶板。4下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厚度约2.70m左右。6号煤层的顶板为含砾粗砂岩老顶,厚度为9.OOm左右,致密坚硬,岩石完整,极难垮落,属III类顶板。表1 煤层厚度及煤层间距统计表地层

39、煤层厚度(m)间距(m)夹矸稳定性可采性顶底板岩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顶板底板山西组3-11.643.222.6004.452.738.3130.6023.751.533.902.7514.9554.3427.360-2稳定全区可采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泥岩砂质泥岩3-21.404.202.280-2稳定全区可采砂岩砂质泥岩砂岩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太原组4上1.662.301.980-2稳定全区可采砂岩泥岩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4下2.253.182.030-2稳定全区可采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62.684.133.120-3较稳定全区可采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二)顶底板物理力学试验本

40、项勘查工作在补2号孔对3-2号、4上、6号煤层顶板进行了岩石物理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由上表可知:3-2号顶板为软质-硬质,不坚固-中等坚固类岩石,4上号顶板为软质-硬质,不坚固-中等坚固类岩石,6号顶板为软质-硬质,不坚固-中等坚固类岩石。表2 岩石力学试验结果汇总表顶、底板岩石名称力学性质试验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MPa)3-2号顶板中砂岩25.142.936.11.372.271.942.974.003.414上号顶板含砾中砂岩17.231.724.70.781.220.962.272.422.346号顶板中砂岩18.738.926.70.591.700.98

41、2.422.032.48(三)与煤层伴生的其他有用矿物的情况本区其它有益矿产有高岭石、砂岩及石灰石。四、煤类、煤质与煤的用途(一) 煤类及其分布规律按照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1986年颁发)进行分类,分类指标采用净煤挥发分(Vdaf)、粘结指数GRI,及Y值。区内主要分布有长焰煤、气煤。3-1号煤:净煤挥发分(Vdaf)为40.51-42.28%,粘结指数GRI为13.0-37.0,Y值为5. 0-8. 0mm,煤类为长焰煤(CY)及气煤(QM)。3-2号煤:净煤挥发分(Vdaf)为40.67-41.79%,粘结指数GRI,为12.0-37.0,Y值5.0-10.0,煤类

42、为长焰煤(CY)及气煤(QM)。4上号煤:净煤挥发分(Vdaf)为40.36-41.10%,粘结指数GRI为45.0-62.2,Y值为7.0-8.5mm,煤类为气煤(QM)。4下号煤:净煤挥发分(Vdaf)为38.05-38.59%,粘结指数GRI为30.0-31.0,Y值为7-lOmm,煤类为长焰煤(CY)。6号煤:净煤挥发分(Vdaf)为37.49-40.19%,粘结指数GRI为36.0-43.5,Y值8.5-9.Omm,煤类为气煤(QM)。各煤层煤质特征如下:3-1号煤为高灰,特低硫-中高硫,低磷,低热值的长焰煤(CY)及气煤(QM)。3-2号煤为中灰-高灰,特低硫-中硫,低磷,中热值的

43、长焰煤(CY)及气煤(QM)。4上号煤为中灰-高灰,特低硫-中硫,中热值的气煤(QM)。4下号煤为中灰,特低硫,低磷,中热值的长焰煤。6号为中灰,低硫-中硫,低磷,高热值的气煤(QM)。本区煤主要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二)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l)宏观煤岩特征 据本次勘查钻孔煤芯鉴定成果同时结合左云南普详查勘探地质报告资料,按煤的平均光泽强度、煤岩成分的含量及其组合情况将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四种: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暗淡型煤。4上、4下、6号煤以半亮型煤为主,沥青-玻璃光泽,碎块状,较坚硬,参差-阶梯状断口。3-1, 3-2, 9上、9下号煤以半亮型煤为主,弱玻璃光泽,碎块状-块状,质

44、较硬,参差状断口,光亮型煤及暗淡型煤在各煤层中含量很少,多为较薄的夹层。 (2)显微煤岩特征本次勘查未进行镜下显微煤岩鉴定,采用左云南普详查勘探区地质报告中各煤层的煤岩鉴定结果,对各煤层煤的显微煤岩特征叙述如下:3-l号煤:煤中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和丝质组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48.6、46.30,半镜质组占4.40,稳定组分含量很少,仅占0.7,煤中矿物以粘土为主,占6.7,有少量黄铁矿和方解石,各占0.5,3-1号煤的镜质组最大反射串为0.659。3-2号煤:煤中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和丝质组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47.9、39.42,稳定组分含量较少,占8.21,半镜质组占 4.47,煤中矿物以粘土为主,占23.92,有少量方解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