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公司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175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公司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煤炭公司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煤炭公司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煤炭公司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煤炭公司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公司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公司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doc(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阳泉市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15#煤8126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工程编号:1299工程规模:90万t/a总经理: 王琳琳总工程师: 苏新瑞项目负责人:李茂云山西春成煤矿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一月目 录前 言1一、概 况1二、设计的主要依据1三、设计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特点2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1第一节、矿井概况1第二节、采区概况3第三节、地质特征16第四节、放顶煤工作面基本情况介绍25第二章、回采工作面布置及采煤方法27第一节、回采工作面布置27第二节、回采工作面装备28第三章、回采工艺48第一节、回采工艺48第二节、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及回采率

2、56第三节、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9第四章、放顶煤开采的安全技术措施60第一节、顶板管理60第二节、通风管理69第三节、瓦斯防治73第四节、粉尘防治78第五节、防灭火管理84第六节、水害防治88第七节、机电设备管理91第八节、避灾路线136附件:一、设计委托书二、采矿许可证三、煤炭生产许可证四、安全生产许可证五、煤质检验报告六、瓦斯等级鉴定批复图纸目录:一、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1:1000二、103#钻孔柱状图 1:500三、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插图)四、工作面设备布置及配电示意图(插图)五、工作面巷道布置图(插图)六、顺槽断面图(插图 )七、工作面避灾路线图 八、工作面隔爆水棚布置平面图

3、(插图 )九、工作面防尘洒水管路布置平面图(插图 )十、 工作面通风系统图(插图 )十一、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图(插图)十二、工作面抽放系统图(插图)十三、工作面支架布置图(插图)十四、工作面运输系统图(插图)十五、工作面通讯系统图(插图)十六、工作面排水系统图(插图)十七、正规循环作业图表(插图)前 言一、概况阳泉市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是阳泉市国有重点企业之一。前身是由山西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国有中型矿井,1977年破土动工,1980年正式列入国家规划,1992年建成投产,2001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现隶属于国投南庄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截止到2011年底公司资产总额9.3亿元,职

4、工294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5人,矿井年核定生产能力120万吨。矿井现有井田面积10.7891平方公里,批准开采3#、6#、12#和15#煤,现主采2层煤层,分别为12#和15#,均属优质无烟煤,截止到2012年底,保有地质储量5339.4万吨,可采储量3132.6万吨。公司位于阳泉市西南2公里的郊区西峪村,铁路外运专线长5KM与石太线接轨,并配有装整列产品的快速装车站储装系统,既快捷又准确;公路1.5KM与阳泉市南外环路相连,直达太旧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二、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

5、130号)的精神,鉴于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处理好放顶煤开采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遵照其精神编制了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开采设计;1、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8】1008号“关于下发阳泉市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座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的通知”文件;2、山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地字【1997】第86号“关于阳泉市大阳泉煤矿高产高效矿井补套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3、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安一字【2006】159号“关于对阳泉市大阳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扩建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文件;4、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

6、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其它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6、矿井提供的相关资料。三、设计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特点充分认识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和紧迫性;采用放顶煤开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强化放顶煤开采的技术和现场管理;严格放顶煤开采的通风和瓦斯管理;狠抓防尘、防火和防治水措施的落实;加强对放顶煤开采的监管监察。通过放顶煤开采设计的编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强化对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管理。针对放顶煤开采的特殊性,放顶煤开采强度大,产量高,瓦斯涌出量大,采空空间大,瓦斯易于积聚;在放顶煤开采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煤尘等情况,我们在编制中对诸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虑,有针对性地作了一系

7、列的措施和规定。尤其在“一通三防”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与实施措施。第一章 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井概况一、四邻关系矿井井田北部及东北部为漾泉煤业及阳煤集团二矿(由西峪煤矿、郊区大阳泉煤矿、野沟煤矿等);西部是阳煤集团二矿;东部是集团公司南庄煤矿;南边是南庄煤矿。(见插图)二、开拓方式矿井现装备5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旧回风斜井和新回风斜井,均位于矿井工业场地。该矿井采用斜井立井联合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担负主、副提升任务。主井装备1m带宽的钢丝绳芯强力胶带输送机,副井采用3m直径滚筒绞车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任务。进风立井为专用进风井,新旧回风斜井回风,兼做安全出口。三、水

8、平、采区划分矿井现设一个+480开采水平,联合开采12#、15#煤层。+480水平(15#煤层)布置有轨道、皮带及回风三条下山。12#煤层布置有轨道、皮带及回风三条下山。皮带下山采用胶带运输,轨道下山采用绞车运输。矿井原回风大巷布置在+630水平,新掘第二回风大巷在6#煤层中布置,然后通过回风暗立井与12#、15#煤层回风下山连接,并新掘12#15#配回风巷至12#煤层与12#回风下山连通。12#煤层的煤炭矿井四邻关系图通过12#煤仓下放到+480水平,所需材料下放到+480水平后再经过材料斜巷运到12#煤层。四、开采现状现矿井在12#、15#煤层采区组织生产,均为下山采区。15#煤现开采81

9、34工作面,采用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开采,备采工作面为8126工作面。12#煤现回采2128工作面,采用综采支架进行开采,备采工作面为2122工作面。12#煤和15#煤掘进工作面均采用EBJ-120型和EBZ-160型综掘机进行掘进。五、生产系统1、提升系统:(1)主井运输:装备SP2002-65型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运输量600t/h,带宽B=1000mm,带速V=3.15m/s,型号ST2000,带强2000N/mm,阻燃皮带,运输最大角度16,运输距离2010m;采用两点驱动:分别在机头采用电机YPT355-4型变频电机,电机功率3250KW,电压380V;减速器型号H3SH11

10、+BS,I=25,在中部720米处采用电机YBPT355M2-4型变频电机,电机功率2250KW,电压660V;减速器型号M3PSF70,I=25,配有逆止器和断带抓捕器。电控设备为上海嘉立德太原普松变频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地面三台ACS-800系列型变频控制柜和井下BPJI-355/660型变频柜,均采用ABB变频技术,具有过流、缺相、漏电、过压、短路等保护功能。皮带保护为天津华宁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TC101-Z型胶带运输机综合保护监控仪,具有堆煤、超温、撕带、打滑、跑偏、烟雾、急停等保护功能。核定生产能力为198万t/a(2)副斜井:长508m,倾角16/25,提升机型号为JK-3.0

11、2.2型单卷筒矿井提升机,卷筒直径3000mm ,卷筒宽度2200mm,钢丝绳最大静张力130KN,减速比30,提升速度3.5m/s。提升机配用Z4-400-32型直流电动机一台,功率500KW,额定转速680r/min,额定电压380V。电控设备为天津民益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直流控制柜,采用西门子直流调速装置和双PIC可编过程控制,具有过流、失压、断相、短路、过卷、松绳、液压制动、二级制动、急停等双线性保护功能。核定提升能力为157.4万t/a2、运输系统:井下煤炭运输主要采用皮带运输方式。12#煤采区采用三部皮带机。分别为:一部DJL1000/2132型(电机功率2132KW/660V,带速

12、2.5m/s)皮带和DJL1000/90型(电机功率90KW/660V,带速2.5m/s)皮带和一部DJL120/55型 (电机功率55KW/660V)1.2米转载皮带转载运至12#煤仓,煤仓容量为2160立方米,然后下落至主提升ST2000型胶带机上,通过该皮带提升至地面。 15#煤采区采用两部(STJ1200/2200,带速3.15m/s,一部电机功率2200KW/1140V,二部电机功率3200KW/1140V)皮带运至15#煤仓,15#煤仓容量为2600立方米,然后下落至主提升ST2000型胶带机上,通过该皮带提升至地面。皮带保护为南京双京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JD16型胶带运输机综

13、合保护监控仪,具有堆煤、超温、撕带、打滑、跑偏、烟雾、急停等保护功能。 井下材料运输主要采用绞车牵引矿车轨道运输。3、供电系统:公司地面建有一座35/6KV变电站,双回供电电源(309线路和308线路)引自阳泉市电业局泊里110/35KV变电站不同馈电母线段上。矿井主供电线路为LGJ-150G型钢芯铝绞线,单回全长7.8km。站内现安装有两台容量为10000KVA的变压器,变压器型号为SZ9-10000/35;一台运行、一台备用。继电保护采用PST640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PSL640系列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PSC640系列数字式电容器保护装置、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PSX

14、600通信服务器及YQX-12P PT并列装置。主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站、空压机房及井下中央配电室等均由地面变电所提供6KV双回路电源。井下设有的+498中央、+630水平和12#煤4号三个配电室;担负井下生产系统的供电。入井电源分两部分:一部分引自地面35KV变电所的621、612号高压开关柜,两路下井电缆分别采用MYJV42-3240mm2和MYJV42-3185mm2(185mm2电缆为两趟并为一路使用),电缆单回长2000m,敷设线路均为:地面变电所进风立井+630水平大巷主井皮带巷+498水平中央配电室,形成双回路供电。12#4号配电室双回路电源采用MYJV22-3120 mm2电力电

15、缆供电,电缆单回长900米,引自+498中央配电室、段高压配电装置6108号和6201号。这两配电室主要服务于现在的井下生产用电。另一部分引自地面6KV配电室,两趟下井电缆采用MYJV42-335mm2,电缆单回长600m,敷设线路均为地面6KV变电所付料井+630水平配电室,此配电室主要服务于中央主排水泵房及南大巷、新人车巷。4、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建有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三个进风井,一个回风斜井(新旧回风井并联)。安装两台BD-II-10-35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电机功率710KW2,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主扇双回路电源取自矿井35KV降压站。2012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

16、定为148.3万t/a,矿井总进风量10150左右,总回风量在9997m3/min左右,矿井负压在4300Pa左右,等积孔为3.02m2,矿井有效风量率为87%以上。15#煤采区布置主井皮带巷、15#轨道巷和15#配进风巷三条进风巷以及15#煤回风巷。12#煤布置12#煤旧轨道巷、12#煤旧皮带巷、12#-15#材料联巷四条进风巷以及12#煤回风巷。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主扇双回路电源由MYJV42-3185mm2电力电缆分别引自35KV变电所的615、623号高压开关柜。5、瓦斯抽放系统:矿井地面建有一座瓦斯抽放泵站,占地3000 m2。泵站内安装有三台CBF610型、两台2BEC72型、

17、两台2BEC80型水环真空泵,额定流量分别为290 m3/min、480m3/min和600 m3/min。一台CBF610型、一台2BEC72型和一台2BEC80型水环泵运行,其余四台水环泵备用,担负矿井的瓦斯抽放工作。抽放泵双回路电源取自矿井35KV降压站。地面瓦斯泵站设置的七台瓦斯抽放泵分高低浓度、高低负压进行抽放,保证了矿井抽放的连续性,矿井的瓦斯抽采率达到了80%以上,12#煤回采面的抽采率达到了85%以上。目前井下布置有三趟瓦斯抽放管路:一趟630mm和两趟500mm的主抽放管路。12#煤采区布置一趟630mm、一趟500mm和一趟450mm抽放管路,15#采区布置一趟500mm和

18、一趟450mm抽放管路。矿井及采区瓦斯抽放主管路总长约14200m,其中800mm瓦斯管500m,630mm瓦斯管2400m,500mm的瓦斯管8500m,450mm的瓦斯管2800m。6、防尘、消防系统:矿井井下防尘、消防系统共布置两趟系统:清水系统和矿井水循环系统。清水系统矿井地面设置300 m3静压水池供清水下井,井下按要求敷设了防尘管路,并按规定留设了控制阀门。井下主管路(150mm)2700m,采区支管路(100mm)3000m,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均采用2寸铁管。主要用于所有喷雾设施用水、设备用水、消防用水。矿井水循环系统地面设置200m3的矿井水处理池,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后返回井下

19、使用。主管路采用6寸钢管聚乙烯喷涂管,总长2200m,采区支管路(4寸钢管聚乙烯喷涂管)3000m,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均采用2寸铁管。主要用于冲洗巷道、煤层注水、锚索钻机、抽放钻机、消防用水使用。胶带斜井和胶带运输巷内布置的两趟系统的管路分别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布置的管路分别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主要进风大巷、采区进风大巷安装全断面光控自动喷雾装置,并在所有轨道巷进行定期洒水,采掘工作面设置触控全断面喷雾、转载点触控自动喷雾装置和光控全断面自动喷雾,综采工作面安装液压支架喷雾装置,同时每天早班在两回采工作面煤帮布置73 mm的钻孔,采用乳化泵进行短壁煤层注水。按照职业病防

20、治的有关规定,定期为井下职工配发个体防护用品,并建立了监督、考核制度,增强了职工的个人防护意识。根据2011年省局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矿井开采的各煤层均为不易自燃煤层。主要机电硐室均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使用阻燃、抗静电的胶带、风筒和阻燃电缆,井下敷设了消防洒水管路,同时在15#煤回采工作面采取了预防性喷洒阻化剂措施。矿井建立了KSS-200束管微机监测系统,由束管、2SK-1.5型束管抽气泵两台、KSS-200(16路)型气体采样控制器(一台)、监测控制微机(一台)、双路24位采样接口、32路输出控制接口、SP3430型束管专用色谱仪(一台)、打印输出设备、KSS-2100型系统软件、粉尘

21、过滤器等组成。主管路采用16芯束管,对井下已封闭的8个工作面采空区进行监测,在采空区密闭共设置14个有害气体监测点7、排水系统:主排水系统为两级排水,分别在+630水平和+480水平设主排水泵房和水仓。+630水平水仓总容量为1400m3,安装三台MD155-3010型多级离心式水泵,配套电机电压6000V、功率3200KW,排水管规格为1594.5无缝钢管,长度700m;+480水平水仓总容量为2000m3,安装三台MD155-3010型多级离心式水泵,配套电机电压6KV、功率3200KW,排水管规格为1594.5无缝钢管,长度1500m。工作制均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供电系统由井

22、下配电室双回路电源供电。核定生产能力为362.5万t/a8、压风系统:矿井地面建有一座空压机房,安装有三台OG250S型单螺杆压缩机,排气量分别为30-42 m3/min;排气压力分别为0.7-1.25MPa和0.85MPa;电机额定功率分别为250KW;额定电压分别为6KV。一台OG250S型运行,两台OG250S型备用,担负矿井的压风工作。供电系统由6KV配电室双回路电源供电。井下15#煤采区用气时,空压机房的空气压缩机工作,将气用管路经主井皮带巷、+630水平大巷、新人车巷到15#四联巷口,最后由15#轨道下山送到8134回采工作面、8134运输和回风顺槽。井下12#煤采区用气时,空压机

23、房的空气压缩机工作,将气用管路经主井皮带巷、+630水平大巷、新人车巷到12#联巷口,经12#轨道下山向下到达2128回采工作面。在12#轨道下山分支送气给12#煤掘进工作面。9、“六大系统”建设情况:(1)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公司使用中煤科工重庆研究院研制生产的KJ90NB安全监控系统,用于监测井下以及地面环境和生产参数,系统传输采用专用百兆冗余工业以太网,系统于2008年5月按照行业标准要求改造投入运行,2008年7月通过南煤集团公司验收,2008年12月通过阳泉市煤炭工业局验收,验收公文号:(阳煤政发2008162号)。该系统在地面设置了2台监控主机,实现双机热备;设置1台数据库服务器,

24、1台WEB服务器,通过硬件防火墙与公司核心交换机连接,实现了安全监控数据的局域网WEB浏览,并通过带宽为6M煤炭专网网络,实现实时数据上传到阳泉市煤炭工业局信息中心。该系统井下设备采用传感器+分站+以太环网模式,井下监控供电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的“监控三专”供电,具备2h 备用电源能力,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闭锁、甲烷风电闭锁和故障闭锁功能。截止到2012年12月5日系统共安装井下分站25台、瓦斯传感器53台、风速传感器5台、负压传感器1台、温度传感器9台、CO传感器21台、风门传感器12组、烟雾传感器14台、设备开停传感器28台、馈电传感器24台、风筒传感器4台、井下声光报警

25、器19台、断电控制器29个、瓦斯抽放管道用高浓传感器8台、管道压差传感器8台、管道压力传感器8台、管道温度传感器8台,循环池水位传感器3台。(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公司采用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69J人员定位系统,于2010年12月建设完善投入运行、2010年12月通过南煤集团公司验收,2011年12月通过阳泉市煤炭工业局验收,验收公文号:(阳煤政发2011181号)。人员定位系统通过通信工业以太环网平台进行传输。地面监测主机、备机和数据服务器直接接入环网,井下数据监测分站就近接入环网交换机。截至到2012年12月5日,系统配置数据监测分站11台、隔爆兼本安电源11台、数据接

26、收器60台、无线编码发射器1539个,定位数据覆盖矿井内各主要巷道及分支路口,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等重要区域,配电室、火药库等限制区域,当井下人员遇紧急情况,可通过无线编码发射器上的呼叫按钮向监控中心呼叫报警,监控中心可通过定位系统查明报警区域人员分布情况。系统还在入井口设置了多媒体大屏和入井防作弊信息显示装置以及移动检卡仪。多媒体大屏在醒目位置对入井总人数和特岗人员数、公司领导带班情况等信息滚动显示。入井防作弊信息通过人员定位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以照片、文字等显示携卡人信息,有效防止一人多卡或者错卡、漏卡等现象发生。(3)紧急避险系统:公司委托北京科技大学对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进行设计,设计已完

27、成。目前井下正在安装630水平避难硐室工程,明年在12#煤和15#煤采区分别建设一永久避难硐室,今年上半年完成整个避险系统的建设工程。(4)压风自救系统:我公司在地面建有空压机房,主要设备有3台QG250S型单螺杆空气压缩机(40立方米)、2台冷却水泵 型号IS80-50-200离心泵、3个储气罐(每个容积为 3.15立方米)等。在井下主井皮带巷、+630水平巷、经新人车巷铺设6寸管配6寸阀门、12#轨道巷、15#轨道巷铺设4寸管配4寸阀门(配套每隔100米设置一处三通及高压阀门)、12#皮带巷、15#皮带巷铺设2寸管配2寸阀门(配套每隔50米设置一处三通及高压阀门)。在采、掘及整巷地点布置2

28、寸钢管及直径为16的高压接头、高压管管路、2寸闸阀及直径为16的高压球阀,并配套每隔50米设置一处三通及高压阀门。我公司采用ZYJ(C)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淮北创奇设备有限公司),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口30米安装1组,距工作面30米安装1组;掘进工作面顺槽口30米安装1组,向里距掘进头30米安装1组;各回采、掘进工作面超500米的巷道,在巷道中部安装一组。(5)供水施救系统:清水池供水情况为:清水由地面400立方米静压水池通过过滤器、6寸总阀门、6寸管路沿上山公路向下到达主井皮带巷井口。在主井井口安装向井下供水的6寸控制总阀门,再向井下输送清洁的自来水。正常情况下,清洁的自来水由1趟6寸管经主井

29、井口、主井皮带巷向下到+630水平巷口,沿+630水平南大巷经新人车巷到12#口处(6寸变4寸)后分开:1路(4寸管)经12#轨道巷向下到达2130回风口止,(4寸变2寸)后接1趟(2寸管)到2130进风巷口;1趟(2寸管)接入2130回风巷;另1路(4寸管)主管向下经人车巷机尾到15#轨道四联巷,向下到15#轨道巷,再向下到达8134进风口。沿途的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及皮带运输巷的供水采取就近取水的方式供给。管路采用2寸焊管。在主井皮带巷、+630水平巷、新人车巷铺设6寸管配6寸阀门。主井皮带巷另敷设有2寸防尘供水管,每隔50米设置一处防尘洒水三通及高压阀门及断面、转载点喷雾等。12#轨

30、道巷、15#轨道巷铺设4寸管配4寸阀门。配套每隔100米设置一处防尘洒水三通及高压阀门。12#皮带巷、15#皮带巷铺设2寸管配2寸阀门。配套每隔50米设置一处防尘洒水三通及高压阀门。在采、掘及整巷处布置2寸焊管及直径为16的高压接头管路和2寸闸阀及直径为16的高压球阀。在采区进风巷、掘进进风巷配套每隔50米设置一处防尘洒水三通及高压阀门。在采区回风、掘进回风巷配套每隔100米设置一处防尘洒水三通及高压阀门。我公司采用KGS-1型矿井供水施救装置(淮北创奇设备有限公司),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口30米安装1组,距工作面30米安装1组;掘进工作面顺槽口30米安装1组,向里距掘进头30米安装1组;各回采

31、、掘进工作面超500米的巷道,在巷道中部安装一组。(6)通信联络系统:公司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由DDK-6综合业务调度通信系统、ZB127应急广播系统组成。公司矿井通信联络系统采用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研制的DDK-6综合业务调度通信系统,2011年7月15日建设完善投入运行,2012年1月11日通过南煤集团公司验收,2012年1月16日通过阳泉市煤炭工业局验收,验收公文号:(阳煤政发201212号)。DDK-6调度语音通讯系统分为行政电话系统模块、调度电话系统模块、录音系统模块、会议系统模块、IP语音接入模块,系统内所有的有线用户均可以统一进行编号,便于生产调度和指挥。由运营商阳泉网通提供一条2M

32、数字中继接入到DDK-6综合业务调度通信系统,采用中国七号信令作为呼叫控制信令,由网通统一分配400个号源作为矿内和外界进行呼入、呼出通话的通信线路,实现语音畅通。通信联络系统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设置调度台设置2台,一用一备,调度台具有紧急呼叫、强拆、强插、录音、监听、回放、会议功能,各电话终端用户均可通过拨“#”键直呼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矿井通信联络系统信号传输采用百兆工业以太网和100对矿用通信电缆双网传输。正常工作状态下,井下电话终端信号采用工业以太网传输,当工业以太网出现网络或设备故障时,自动切换至PSTN线路,当工业以太网恢复正常后,自动恢复。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

33、与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截止到2012年12月5日分别在井下采掘工作面、井上下机电硐室及其主要巷道分支点、皮带转载点、煤仓等地点设置井下本安电话66部,地面电话162部,井下电话专门制做防尘防水防护罩加以保护。公司应急广播系统采用湖南湘潭恒欣生产的ZB127矿用IP网络广播对讲系统,该系统利用井下通信工业以太环网,通过光缆将各地点安装的网络广播终端连接起来。系统具有定点广播、分区广播、全局广播、自动播放、实时对讲、实时录音、上下班铃声自动提醒和应急寻呼等功能。在日常工作中,可利用本系统在井下各地点播放安全知识、背景音乐、新闻、宣传报道等。在遇突发事件发生、需要紧急撤离时,可做为地面调度指挥人

34、员指挥井下人员现场进行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截止到2012年12月5日,矿井在各采掘工作面、井上下机电硐室、行人集中地点安装12台广播终端设备、8台语音报警设备、31台音响。第二节 采区概况一、采区位置现矿井在12#、15#煤层采区组织生产,均为下山采区。采区均在井田西部。(见采掘工程平面图)二、采区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截止2012年底,矿井12#采区可采储量为326.7万吨,按每年30万吨进行生产,可采期为9.1年;15#采区可采储量为2116.9万吨,按每年90万吨进行生产,可采期为19.6年。三、采区巷道布置及装备情况15#采区布置有轨道下山、皮带下山、回风下山三条下山巷道,其中轨道下山沿煤

35、层顶板布置,巷道为矩形断面,作为15#煤采区的材料运输巷及进风巷,采用绞车运输。皮带下山在15#煤底板中布置,巷道为矩形断面,作为15#煤采区的煤矸运输巷及进风巷,采用两部(STJ1200/2200)1.2m(电机总功率5200KW/1140V供电,带速3.15m/s)皮带运至集中煤仓。回风下山沿15#煤层顶板布置,巷道为矩形断面,作为15#煤采区的回风巷道。四、采区生产系统1、原煤运输系统15#采区:(1)15#煤回采工作面割煤及放落下的煤分别经工作面SGZ764/630前部溜、SGZ764/630后部溜SGBQ764/160顺槽转载机SSJ1000/2160型胶带输送机溜煤眼15#皮带下山

36、15#上仓皮带15#煤仓主井皮带地面(2)15#煤掘进工作面煤矸分别经工作面皮带溜煤眼15#皮带下山15#上仓皮带15#煤仓主井皮带地面2、运料系统15#采区:地面副斜井 +570车场15#煤轨道下山+480水平车场回采、掘进工作面3采区通风系统15#煤采区布置三条进风巷:主井皮带巷、15#轨道下山和15#配进风巷,一条回风巷:15#煤回风下山,回风量为4826 m3/min。4采区排水系统工作面积水自流入工作面小水仓,经BQW4KW潜水泵至15#煤采区水仓,经BQW45KW潜水泵至+480水平水仓。5采区压风系统井下15#煤采区用气时,空压机房的空气压缩机工作,将用气管路经主井皮带巷、+63

37、0水平大巷、新人车巷到15#四联巷口,最后由15#轨道下山送到15#煤各采区工作面及8134回采工作面、8126运输和回风顺槽。6采区供电15#煤采区供电均由井下+498中央配电室提供,该配电室分别引出高压(6000V)电缆供15#煤回采工作面移动变电站、15#煤采区两部皮带用移动变电站、15#煤主、备用局扇专用移动变电站、15#煤掘进移动变电站、15#煤监控专变以及井下+480中央水泵房水泵的电源。第三节 地质特征一、含煤地层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下二迭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分述如下:1山西组(P1S):为本井田主要的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以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间夹灰色、灰白色砂岩为主。含煤

38、36层,分别为1、2、3、4、5、6#。其中3、6#煤层为较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或零星可采煤层。本组厚42.072.0m,平均厚56.68m。本组煤层的特点是:顶底板岩性变化较大,厚度两极值相差很大,如3#煤厚度为02.40m,6#煤厚度为0.311.80m。原因是由于在二迭系初,海水退出及当时地壳升降幅度变化大,不但使煤层厚度两极值变化较大,而且各地层之稳定程度亦较差。2太原组(C3t): 是本井田主要的含煤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岩性以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间夹灰白深灰色砂岩和深灰色石灰岩为主,含煤68层,分别为8、9、10、11、12、13、14、15#煤,其中12

39、#煤较稳定,大部可采,15#煤稳定全区可采,其余为零星可采和不可采煤层,本组厚116.8139.0m,平均厚121.25m。本组与太原西山标准剖面对比,可分为三个岩层组合段。下段:是底界砂岩(K1)至15#煤层(丈八煤)之底,厚度14.34m左右,底部K1砂岩整合于本溪组之上,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厚度6.19m左右。中段:15#煤层至猴石灰岩(K4),厚度为61.6m左右。由三层海相石灰岩石,碎屑岩及煤层组成。自下而上灰岩为:四节石灰岩(K2),厚3.406.13m,平均厚4.89m;钱石灰岩(K3),厚1.405.36m,平均2.95m;猴石灰岩(K4),厚0.362.36m,平均1.53m

40、。煤层自下而上为15#煤(丈八煤)、14#煤(四节石下煤)、13#煤(钱石下煤)、12#煤(四尺煤)、11#煤(猴石下煤)煤层。其中15、12#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上段:由K4石灰岩顶面至8#煤层老顶第三砂岩(K7),平均厚度45.31m。岩性由灰白深色砂岩、黑色泥岩、深灰色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煤层由下向上为10、9、8#煤,均为不可采或零星可采煤层。9#和8#煤层下,分别发育有一层细中砂岩,即K5 、K6标志层。二、地质构造井田位于沁水坳陷东部边缘的北段。区域地层基本呈单斜构造,走向大致为北北东,向南西西倾斜。在此单斜上伴以小园丘形或马鞍形的小褶曲,形成幅度不太大的波状起伏,地层倾角不大,一

41、般在10左右,构造线(断层及褶曲轴)以北东向为主,少数为北西向。断层不多,一般落差在20m以内,陷落柱较发育。由于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的东南边缘,通过地表露头和钻孔及矿井巷道揭露,井田内主要地质构造如下:1、褶曲(1)S1向斜:位于井田西北部,轴向为NENEE,在井田内延伸约3900m。西翼倾角较小,在5左右;东翼倾角510。(2)S2背斜:位于井田东南部,轴向为NNWSSW,在井田内延伸约1500m。北翼倾角较小,在5左右;南翼倾角为25。除上述褶曲外,井田内还有一些小的波状起伏。2、断层据地表调查和矿井巷道中掘进揭露,井田内没有大的断层,断距均小于10m,对煤层开采无大的影响。3、陷

42、落柱据井巷揭露,井田内已发现陷落柱10多个,主要分布于井田中部。总之,本井田地质构造较简单,经评价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为简单。三、煤层赋存情况1、可采煤层本井田内现主采煤层为太原组的12#、15#煤层。(1)12#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6#煤层67.99 m,距K4石灰岩9.23m, 顶板岩性一般为沙质泥岩或泥岩,底板岩性一般为沙质泥岩或细砂岩。该煤层厚度为0.181.87m,平均厚度为1.40m,煤层结构简单,大部可采。(2)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12#煤层40.95 m, 顶板岩性一般为黑灰色页岩,底板岩性一般为黑色页岩,偶见沙质泥岩或细砂岩。该煤层厚度为5.207.26

43、m,平均厚度为5.8m, 煤层厚而稳定,全区可采。煤层结构较复杂,常有13层泥岩或炭质泥岩夹矸,单层夹矸厚度为0.070.29m不等。四、水文地质条件1、井田含水层和隔水层(1)含水层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含水层:为煤系之基盘,厚层状石灰岩为主。井田北部打到本层位时,发现过溶洞,但未测到水位,本井田西部的阳煤二矿曾在其主井检查孔中测得本层位稳定水位,标高为515m。据邻区资料,此层石灰岩溶洞较发育,渗透系数为0.92.4m/d,单位涌水量0.52.5L/s.m。其水质多为碳酸盐类钙镁水。石炭系中统太原组砂岩、灰岩含水层:顶部为砂岩,厚度变化较大,胶结性良好,富水性较差。中下部三层石灰岩层层位稳定,裂

44、隙较发育,其中K2石灰岩厚度较大,平均4.71m,为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之一,但据精查勘探101孔K2、K3灰岩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0069L/s.m,渗透系数为0.0059m/d,水位标高624.727m,含水性较弱。本矿部分巷道在通过本组灰岩时,可见涌水现象,其中K2石灰岩较大,其含水量与地层裂隙关系有关。山西组砂岩含水层:本组砂岩层23层,砂岩厚度变化大,一般胶结性致密,含水性较弱,据精查勘探资料,其单位涌水量为0.00030.0045L/s.m,渗透系数为0.0010.5m/d,水位标高为723.86m。水质为重碳酸盐-钠钾水。井田内本组属弱含水层。本矿主、副井筒及运输大巷通过本组砂

45、岩时,普遍有滴水、渗水现象,裂隙发育处最明显。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主要含水层为裂隙性的砂岩层。较稳定者为K8、K9、K11、K12砂岩,井田内出露广泛,砂岩裂隙发育,胶结致密,含水性较差,属弱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00180.024L/s.m,渗透系数为0.00110.146m/d。第四系河床冲积含水层:主要分布于河床中,由砂砾,砂土层组成,含水较丰富,水质较好,为井田内主要含水层。含水性随季节性变化大,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据精查勘探资料,单位涌水量为3.304.50L/s.m,渗透系数2060m/d,富水性较强,该含水层是阳泉目前主要的供水水源。(2)隔水层井田内的隔水层主要为本溪组、

46、太原组、山西组中,除上述含水层外的砂质泥岩、泥岩,一般发育良好,结构致密,未受构造破坏,裂隙不发育时,为良好的隔水层,下石盒子组中下部砂质泥岩及泥岩层为主,其中虽有数层砂岩,但多呈透镜状分布,故此层段亦为隔水层,但此层在井田内出露较多,受风化后裂隙较多,常含水,影响了其隔水性能。下石盒子组顶部的铝质泥岩层分布稳定,是良好的隔水层,但局部受风化作用隔水性能受到一定的破坏。2、构造对水文地质影响情况8134工作面的水患主要来自煤层上部的K2、K3灰岩含水层。其中含水层的涌水量不大,对工作面的影响小。生产时注意观测顶板淋水及邻近8136采空区积水情况,建立完善的防治水系统,发现异常,要立即排水处理。

47、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矿井充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煤系地层含水层:影响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有K2、K3、K4石灰岩,K7砂岩及3#煤顶部砂岩。这些含水层均为局部含水,多在向斜轴部、低凹部位、裂隙发育的破碎带等处含水。(2)废弃古窑,小窑积水矿井北部的漾泉煤业矿井范围内古空区较多,有积水,部分接近煤层露头线,极易接收地表水、大气降水的补给,对本矿井采空区补给量大。是矿井主要充水因素。同时矿井北部有阳煤二矿3#煤采空区,有积水,对本矿井回采工作面有充水。8126回采工作面在矿井南部矿界附近,这些古空区对工作面的回采没有影响。(3)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据精查勘探资料:奥灰水水位标高在450m,本井田15#煤底板标高最低为480m,各煤层均处于奥灰水位之上。其间本溪组为良好的隔水层,奥灰水对煤矿开采影响不大。(4)第四系河床冲积层井田范围仅有山沟小川,平时无水。第四系河床冲积层,对煤矿生产没有影响。综上所述,现主采12#、15#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和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其单位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