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诊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9176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泻诊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腹泻诊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腹泻诊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腹泻诊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腹泻诊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泻诊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泻诊治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腹 泻 诊 治,南京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刘 波 2009-05-11,一.腹泻的定义,每日大便次数超过3次,每日粪便量大200g,且粪中液体成分增加,即为腹泻。1.大便次数增多;2.大便性状改变.分类?,二.腹泻发病机制,1.分泌性腹泻;2.渗透性腹泻;3.渗出性腹泻;4.肠道运动失调性腹泻。,二.腹泻发病机制,1.分泌性腹泻:是由于促分泌物质增加,使肠道水与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减少所引起的腹泻。正常人肠道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发生于肠粘膜上皮隐窝细胞,吸收发生于肠绒毛细胞。分泌性腹泻的特点是每日大便量超过1L(最多可达10L以上),大便呈水样无脓血,禁食48小时后持续存在。,促胃肠道分泌物质有以下

2、三类,1)细菌性肠毒素:体外产生而摄入的(食物中毒)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等;体内产生的有霍乱弧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2)内源性促分泌物: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5-羟色胺等。3)导泻剂:内源性如胆酸、脂肪酸;外源性为多种泻药。,2.渗透性腹泻:是因为肠道消化吸收不良或摄入不能吸收的溶质,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液体从肠壁被动进入肠腔而引起的腹泻。特点是大便量一般每日低于1L,大便稀水样无脓血,糖类吸收不良时呈酸臭味,脂肪、蛋白质吸收不良时带油脂状及恶臭味,禁食48小时后腹泻显著减轻或停止。,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类:,1)吸收不良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消化不良(各种胰腺疾病

3、所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吸收不良(小肠粘膜疾病如成人乳糜泻、嗜酸性肠炎、大段肠切除或胃肠道短路等)或淋巴回流受阻(小肠淋巴管扩张、淋巴瘤等)。多种因素可引起食物中脂肪、蛋白质、糖类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而形成肠腔内高渗状态,导致腹泻,其中也有合并分泌增多的因素。2)糖类吸收不良:双糖酶缺乏:乳糖酶缺乏、蔗糖酶缺乏,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小肠粘膜疾病;单糖吸收不良:葡萄糖、半乳糖或果糖转运机制缺陷。3)高渗性导泻剂:盐类:硫酸镁、硫酸钠、磷酸钠等;糖类:甘露糖、山梨醇、乳果糖等。,3.渗出性腹泻(侵入性腹泻、炎症性腹泻):是因为肠粘膜的完整性因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而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渗出所引起的腹泻。

4、特点是脓血便,常可伴有腹部和周身炎症或感染症状。其原因有以下两类:1)感染性渗出性腹泻:常见的原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2)非感染性渗出性腹泻:常见的病因有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肠道良性或恶性肿瘤、嗜酸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4.肠道运动失调性腹泻 想要确定腹泻是否由于肠道运动失调所致,还需要首先排除渗出性、渗透性、分泌性腹泻等因素。有以下三种情况:1)小肠运动失调:甲亢、倾倒综合征、恶性类癌综合征等;2)结肠排空提前:结肠激惹综合征、结肠炎、胆盐刺激等;3)肠道运动减弱或停滞:糖尿病性神经病、硬皮病、假性肠梗阻;肠道运动减弱或停滞导致小肠细菌过度孳生,引起腹泻和脂肪

5、、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的表现。,临床病因,临床上腹泻大都分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腹泻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一、急性腹泻:细菌及肠毒素 沙门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嗜盐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或粪链球菌的过度生长;少见的杆菌 霍乱弧菌和副霍乱弧菌、类志贺需氧杆菌、空场弯曲菌;非细菌感染因子 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鞭毛虫、血吸虫;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毒物 重金属中毒、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农药中毒;药物 泻剂、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抗代谢药、利尿酸,其他: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小肠Crohn病、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尿毒症、甲亢、马拉松赛

6、跑者的腹泻。,二、慢性腹泻:发病原因要比急性腹泻复杂而多样,可分类如下:(一)肠道感染性疾病 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肠道真菌病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病;(二)肿瘤 大肠癌、结肠腺瘤病、小肠淋巴瘤等(三)小肠吸收不良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如:成人乳糜泻 2.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1)消化不良: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瘘等;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等;胆汁排出受阻和结合胆盐不足:如胆道梗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2)小肠吸收面积减少:小肠切除过多、小肠-结肠瘘等;(3)小肠侵润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四)非感染性炎症 炎症性肠病、放射

7、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尿毒症性肠炎;(五)功能性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断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六)药源性腹泻 泻药,抗生素如林可霉素,降压药如利血平等,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等。,临床特点,1.急性腹泻(1)起病及病程:起病急,常于不洁或不当饮食后24小时内发病,病程较短。多为感染或食物中毒所致;(2)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急性感染性腹泻每天排便可数十次甚至十次以上,多呈糊样或水样便,少数为脓血便。如 阿米巴痢疾呈暗红色稀果酱样便,以血为主,血中带脓,有血腥臭味;菌痢则以粘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重症霍乱呈白色淘米水样便,内含有粘液片状,量大、稀水样

8、;伪膜性肠炎呈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物;副溶血性弧菌中毒时排除洗肉水样便;出血坏死性肠炎排出红豆汤样便。,(3)腹痛与腹泻的关系 急性腹泻常有腹痛,尤以感染性腹泻较为明显。小肠疾病的腹泻常有脐周疼痛,便后腹痛缓解不明显,而结肠疾病则疼痛多在下腹,且便后疼痛常可缓解;分泌性腹泻往往无明显腹痛。2.慢性腹泻(1)起病及病程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见于慢性感染、非特异性炎症、吸收不良、肠道肿瘤或肠功能紊乱;(2)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3)腹泻与腹痛的关系(4)缓解与加重的关系 禁食后腹泻停止或显著减少见于渗透性腹泻;禁食后腹泻仍然持续见于分泌性腹泻。(5)伴随症状和体征,伴发热者可见于肠结核、

9、肠道恶性肿瘤、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等;伴里急后重者多见于直肠病变为主者,如直肠炎或直肠肿瘤等;伴明显消瘦者多见于小肠病变为主者,如肠结核及吸收不良综合征或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腹部包块者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等;伴关节痛或肿胀者见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诊断思路,首先根据病史资料基本可分辨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然后结合实验室检查从病理生理方面分清是哪一类腹泻,一般不难诊断。急性腹泻首先考虑急性肠道疾病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性腹泻、急性感染性腹泻,急性中毒性腹泻如植物中毒、化学品中毒等,以及全身性急症如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肠病;慢性腹泻首先考虑的有慢性肠道感

10、染性炎症、肠道恶性肿瘤、消化吸收障碍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肠道功能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肠道功能型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正高,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的慢性腹泻为肠易激综合征所致。,诊断流程,一、病史采集要点 1.起病与病程;2.大便量及性质;3.腹泻的伴随症状二、体格检查要点 全身状况包括生命体征、营养状况、贫血、恶液质、淋巴结肿大、皮肤黄染、突眼等。腹部检查应注意有无腹胀、腹部肿块、压痛、肠鸣音、肠蠕动等,并常规行肛门指检。,三、实验室及器械检查1.粪便检查:外观、量,镜检细胞、原虫、虫卵、隐血、涂片,细菌真菌培养,均可初步确定是否炎症性或感染性腹泻。2.血液检查

11、:3.小肠吸收功能测定:可做粪图片脂肪定性检查,粪脂定量测定;维生素B12吸收实验、胰功能试验、乳糖耐量试验等均对小肠疾病、细菌过度生长或胰腺疾病等引起的吸收不良诊断有帮助。4.B超检查5.内镜检查6.X线检查7.腹部CT及MRI8.小肠粘膜活检。,常见腹泻举例(一),食物中毒(1)病前有不洁饮食史(2)同食者集体发病,多食者病重(3)潜伏期短,13天(甚至数小时)(4)胃肠道症状明显(常有呕吐,腹泻,稀水样便),毒血症状较轻(肉毒中毒除外)(5)病程短,35天可痊愈,常见腹泻举例(二),细菌性痢疾1.畏寒,发热2.腹痛,腹泻,里急后重3.脓血便4.大便镜检,脓多血少(重时可血多于脓),可见巨

12、噬细胞5.大便培养,常见腹泻举例(三),霍乱1.夏秋为多,病人自疫区或与本病患者及其污染物有接触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2.潜伏期13天,起病急3.先泻后吐,为米泔水样,常无腹痛和发热4.粪便细菌培养可确诊,常见腹泻举例(四),阿米巴痢疾1.潜伏期不定,起病较缓慢2.毒血症状轻3.有腹痛,腹泻,无里急后重,大便血多于脓,巧克力色,有恶臭4.大便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常见腹泻举例(五),急性血吸虫1.有疫水接触史,潜伏期1个月左右2.发病于夏秋季3.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过敏表现4.大便呈稀便和脓血便,有腹痛及里急后重5.WBC增高,E增高6.粪便孵化阳性,直肠活组织压片见到虫卵,环卵试验,尾蚴膜(+),腹泻的治疗,1.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病因治疗 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3.对症治疗 止泻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解痉止痛剂 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镇静药 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等药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