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362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和国家安监总局的统一部署,从4月下旬至7月下旬,金属非金属矿山等重点行业8个督查组,分别对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云南、贵州、陕西等15个省、市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石油天然气、冶金、烟花爆竹、应急救援管理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情况和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共排查各类问题和隐患10834条,集中整治了一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金属非金属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

2、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企业对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和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促进了当地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 一、各督查组在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不足,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存在差距。 一是部分地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抓好安全生产的措施不实、监管不力、落实不快,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存在畏难情绪。二是部分地方政府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着“三重一轻”现象,即:重发展、重速度、重效益、轻安全。三是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和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不到位,主要负责人很少关心过问安全生产工作,造成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顺、

3、责任不落实、安全投入力度小、监管力量薄弱等。四是部分地区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实不好。地方安委会工作制度不落实,专题会议未能达到规定要求,且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多、研究问题少,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不好。五是部分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安全监管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错位现象,本该由企业负责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却由政府部门来替代,监管的层次、效能有待提高。六是对安全生产重大工作部署贯彻落实不力,有的只是停留在转发文件上,没能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有的基层党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对党的安全生产方针不了解,对百日安全专项督查行动等工作目标、任务不清楚、不掌握,认识存在误区,工作存在盲区。贵州省修文县向

4、督查组的汇报材料竟然抄袭息烽县。 2、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事故防范能力有待增强。 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力。江苏、浙江两省被督查的200多家危化品生产使用企业,其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理问题较多,作业内容不规范,审批不严格。湖北省被检查的68家化工企业有31家制度不健全。二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消除薄弱点、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今年16月份,湖北省84070家企业排查隐患108810条,平均每个企业排查1.3条,说明对隐患排查工作不重视、不细致、不深入。重庆市有的液体天然气生产企业没有基本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三是安全投入不

5、足。大部分危化品生产企业缺少必要的有毒、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报警设施或防超压、超温安全装置;连续危险生产工艺缺乏集散控制系统(DCS)或紧急停车系统(ESD)等自动化控制技术。四是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不到位。部分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企业,未按有关标准、规定在易燃易爆、有毒液体罐区设置必要的安全监控设施,危险源处于失控状态。五是相关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好。湖南省被检查的尾矿库建设项目近40%由无资质单位设计;陕西省被检查的地下开采矿山有57%未建立机械通风系统或不符合要求。贵州省被检查的91家非煤矿山(含尾矿库),有32%的没有执行“三同时”制度。六是安全教育培训成效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

6、针对性不强,培训时间尤其是三级培训不足;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差、操作技能低,有的缺乏对本岗位必须必会知识的掌握。多数中小型矿山、尾矿库、冶金、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熟练操作工等严重缺乏,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需要。 3、应急救援体制机制建设进展较慢,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应急救援机构建设进展缓慢。陕西、湖北省未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江苏省安监局未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云南省各级安监部门均没有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二是应急救援机构编制、人员落实到位较慢。浙江省至今年5月份才成立省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但增加的人员编制尚未到位。江苏省各地已挂牌或政府已

7、批准建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大多未落实编制和专门工作人员。三是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质量不高。虽然部分政府、部门和高危、重点行业企业编制了应急预案,但是普遍存在着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应急预案编制内容不规范、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应急器材和设备设施配备不齐、人员不落实、操作技能差等情况,不能真正满足实际需要。政府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和关联预案之间不衔接,大多数没有通过演练进行检验和修订。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急救援演练流于形式、走过场。四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滞后。陕西、湖南两省被查90%的市、县(区)未规范建立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预测、预报、预警机制;多数金属非金属矿山行业重点县没有专业的矿山救

8、护队,企业应急救援装备数量不足,发生事故靠临时组织兼职人员救援。 4、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监察力量较为薄弱。 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目前在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着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人员不足、设施设备条件差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效能。一是安全监管机构编制性质与监管执法职能不相称。部分省区的地市、县级安监机构编制性质不一,有的是行政编制,有的是事业编制,对执法资质带来一定影响;有的市、县未成立执法大队,影响了安全监察执法。二是基层安监部门人员专业素质较低,难以做到尽职尽责履职,有的还存在着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贵州省铜仁地区有多座尾矿库,地区安监局却没有懂尾矿库安全管理的专业

9、人员。云南省县级安监人员中,安全相关专业人员只占11.9%。三是安监装备水平差。这是基层安监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多方面原因,基层安监部门的办公设施、交通车辆、检测检验设备等配备不齐、总量不足、陈旧老化,安监执法人员没能配备专门的个人防护用品,乡镇安监站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必备的办公设备十分缺乏。西南地区由于地理、交通条件限制,许多企业地处偏远,监管机构力量不足,一年也难得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四是安全监管监察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省级安监局基本上都有安科院等技术支撑单位,但是市、县级安全监管机构一般都没有专门的技术支撑单位。五是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不完善,在监管监察、专项整治、督查督办、日常指

10、导等方面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5、安全监管法制建设应进一步加强,法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在实际运用中已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现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需要,亟待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修订、完善、细化,使之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如安全生产法有些条款规定过于原则,实际执行差别较大;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条件对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考虑不足;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要求不明确等。部分地区制定的行业标准过低,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和改进金属非金属矿山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双基”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关键

11、在基础。没有稳固的基层、基础工作,就不可能保证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措施和各项重大工作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通过督查发现,基层工作不力、基础工作薄弱成为普遍现象,存在问题较多,必须要引起地方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机构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强安监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综合素质,保证监管监察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督促、指导、帮助企业严格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安全措施在现场落实兑现。要突出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管理,狠抓关键措施的现场落实兑现,坚决消除各类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危

12、险源,防范重大事故发生。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指导,健全制度、责任、考核、管理体系并规范运行,切实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2、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一是推动地方积极探索和建立领导科学、监管有效、责任落实、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切实督促各级党政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落实政府监管主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政首长负责制、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真正把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各项重大部署落到实处,促进安全生产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从严考核,确保安全压力逐级传导,形成层层抓落实、逐级保兑现的工作格局。探索扩大安全控制指标考核覆盖面,真正把安全指标完成情况作为

13、考核地方党政业绩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三是重视和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强安监机构建设,确保编制、人员、资金等尽快落实到位,保证安全监管监察的有效进行。四是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强化法律责任意识,监督其严格按规定开展相关服务;研究加强和改进安全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评估机构与被评价单位利益相脱离的运行机制,确保安全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 3、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高压态势,不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巩固百日督查成果。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隐患治理年”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继续开展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努力做

14、到治理重大隐患、防患重大事故,推动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深入开展。督促各地继续保持对安全生产和隐患治理的高压态势,建立健全隐患分级排查治理制度,明确责任,完善措施,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效果。根据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结合百日督查中检查出来的突出问题,采取“回头看”、重点检查、专项督查等方式,严防事故反弹和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4、加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体系。一是加强安全法制建设。 一方面,适时组织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增强

15、针对性、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地方性安全法规的制定工作,督促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依据上位法,结合本地制定具体法规,推动地方安全生产工作。针对部分省区部分行业标准老化或无标可依、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的状况,指导、督促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建设,进一步规范相关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完善经济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大隐患治理。在对各地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归类的基础上,对因自然灾害影响大、治理难度大、资金需求大的重大隐患,创造条件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帮助和支持地方政府、重点企业进行隐患治理。三是加大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力

16、度,充分利用宣传媒体、系统培训等渠道和方式,及时、全面地做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让基层安监部门、企业尽早、尽快、便捷地掌握新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切实做好依法监管、依法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 5、加强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监管监察效能。加快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督促地方政府按规定逐级落实编制和人员,确保尽快到位,保证正常的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有序开展。加大基层安监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对机构设置、执法队伍建设、乡镇安监站(所)设置等进行指导,协调制定人员编制、技术装备、津补贴等指导意见,规范建设行为。为推动各地把安全监管机构延伸到乡镇、街道,提高安全监管监察的

17、覆盖面,从法律层面研究探讨乡镇设立安监机构的合法性,解决其执法权问题。加强与财政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借鉴有关部门的做法,创造条件解决基层安监部门工作人员的办公经费、岗位津贴等问题,提高基层安监人员待遇。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在做好安全监管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同时,逐步建立市、县专家库,为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效能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专业支撑。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到“2016年实现所有省(区、市)、70%的市(地)建立应急指挥机构”的目标要求,加快应急救援机构建设,切实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科技保

18、安能力。一是持续加强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教育,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增强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决策部署、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主动性,真正把安全生产贯彻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二是大力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强安全监管人员培训。针对部分地区安全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履职能力较弱的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安监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提高监管业务能力,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突出抓好企业特殊工种、专业工种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培训的监督检查,确保培训质量。注重发挥总局培训、宣教中心、华北科技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作用,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三是加强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根据各重点行业领域的不同情况,选定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持续好转的重大课题,组织、指导、协调相关研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攻关,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解决安全生产技术瓶颈。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力度,稳步提高安全装备水平,确保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着力提高对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