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433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昭觉县人民医院评价单位: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04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1.1 医院现状11.1.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31.2工程概况41.2.1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41.2.2 科室设置情况51.3 选址及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6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61.3.2规划符合性分析61.3.3选址和理性分析7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2.1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8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8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3.1 环境影响评价103.1.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1

2、03.1.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133.2 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163.2.1外环境关系163.2.2 环境保护目标163.3 环境风险评价173.4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173.4.1 大气污染防护措施173.4.2 废水治理措施和建议183.4.3 噪声防治措施203.4.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203.5环保投资估算213.6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214 公众参与224.1信息公开方式及内容224.2 公众参与方式234.3 结论23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46 联系方式251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名称:昭觉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扩

3、建3、建设单位:昭觉县人民医院4、建设地点:昭觉县新城镇大坪巷1号5、总投资:24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投资资金2050万元,四川省预算内资金350万元。1.1.1 医院现状1、医院基本情况昭觉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72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昭觉县及周边县镇最大的综合医院,先后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目。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已从一个门诊部发展到科室齐全、设备较先进、艺术精湛、服务一流的综合医院。昭觉县人民医院占地83亩。业务用房建筑面17129m2,医院下设31个科室,设置病床200张(实际开

4、放床位250张),年住院人数7800余人。年门诊量3.5万余人次。医院现有职工145人,其中卫技人员123人,占全院职工85%,有副主任医师14人,主治(管)医(技、护)师41人,医(技、护)师68人,工勤人员22人,已成为全县医、教、研中心。昭觉县人民医院现有建筑情况及各层功能见表1.1-1、表1.1-2。表1.1-1 现状建筑一览表序号现有建筑单位规模备注1住院大楼m27190项目建成后,原有建筑均无变动2门诊外科综合大楼m251203抗病毒中心m221784传染科m27715供应室m213006供氧中心m2707办公楼m2500合 计m217129表1.1-2现状建筑各层功能一览表名称楼

5、层功能门诊楼1F急诊科、门诊药房、收费室、放射科2F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妇科门诊、心电B超、口腔、中医门诊、五官科3F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4F内儿科5F病案室、档案室、体检中心6F专家休息室住院楼1F药剂库房、物资库房、新农合报账处、后勤科办公室2F中医科3F外科4F妇产科5F手术室6F行政办公区、会议室抗病毒中心1F门诊2F住院部3F职能办公区4F行政办公区传染科1F传染科及住院部办公楼1F办公区及档案室2F供应室1F库房、配电室2F供应室、洗浆房供氧中心1F供氧中心2、现有环境问题2010年,昭觉县人民医院进行了扩建,北京家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其协作单位西昌蓝天环保科技咨询有限

6、责任公司承担了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昭觉县人民医院门诊外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凉山州环保局于2010年5月以“凉环函201040号”文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012年12月,受昭觉县人民医院委托,凉山州环境监测站对该项目进行了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2012年12月26日,凉山州环境保护局以“凉环验20125号”文同意该项目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根据现场勘查,现有项目主要存在以下环境问题:(1)废气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臭气未按相关要求进行除臭处理。(2)废水按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规定病区废水与非病区废水应分别收集,同时传染病区废水在进入污水处理站前应单独

7、设置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及消毒,而现有工程传染病区废水未单独设置化粪池进行预处理。(3)固体废物根据现场调查,现有工程生活垃圾存在随意堆放现象,危险固废堆存场所未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进行建设,危险固废未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和处置。1.1.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拟建项目位于昭觉县人民医院东侧地块,现为空地,不涉及拆迁现有建筑,项目建成后昭觉县人民医院内现有各建筑功能不变。本项目新建一栋6层综合大楼,总用地面积为7276.6 m2,总建筑面积8113.9m2,建筑高度为23.85m。拟建综合大楼含两项功能区块,即5个科室病区和手术室、ICU。按照病

8、理特性和相关建设标准,1-5层每层设置一个科室病区。1层为儿科病区、2层为产科病区、3层为妇科病区、4层为外科病区、5层为创伤科病区。每层建筑面积1326 m2,每个病区均包括住院病房、医生护士办公室、治疗室、处置室以及污物处理间、库房、厕所等辅助用房。按照手术室及ICU的医疗特殊性,将其单独设置到第6层,建筑面积为1326m2,与其他病区分开。手术室共6间,均为无菌手术室。大型、中型、小型手术室各两间,大型手术室一间为十万级手术室、一间为万级手术室;中型手术室一间为千级手术室、一间是万级手术室;小型手术室一间是十万级手术室、一间是负压手术室;ICU共10个床位,其中8个为普通ICU、2个为负

9、压ICU。产房共2间,均按照无菌手术室考虑。拟建项目无传染病房,不设门诊部、制剂室,不设放射科等产生辐射的科室。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3。表1.1-3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1.1占地面积m27276.61.2总建筑面积m28113.91.3基底面积m213261.4建筑密度%18.2 1.5容积率1.12 1.6绿化率%38.5 1.7绿化面积m228002建设期月182012.12-2014.53总投资万元2400全为固定资产投资3.1工程费用万元2081.133.2其他工程费万元204.583.3预备费用万元114.294资

10、金来源万元24004.1中央投资资金万元20504.2四川省预算内资金万元3501.2工程概况1.2.1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及办公生活设施组成。本项目无传染病房,不设门诊部、制剂室,不设放射科,不涉及含辐射的X光机等设备。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1-4。1.1-4 拟建项目组成表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区域医疗中心6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8113.9m2,1层为儿科病区、2层为产科病区、3层为妇科病区、4层为外科病区、5层为创伤科病区,6楼为手术室及ICU(床位设置为10张)。新建施工废水施工扬尘

11、施工噪声施工废气建筑垃圾废水、噪声、固废、废气辅助工程制冷制冷由分体空调提供新增噪声热水均由电热锅炉提供,不设燃煤锅炉新增/消毒消毒利用电热锅(医院不设燃煤锅炉)现有/仓储供应房、药品库房现有公用工程给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新建/排水排水体制以室内污废合流,室外雨污分流设计。新建供电由市政电网引来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设变配电室、备用发电机房现有道路医院院内道路现有环保工程废水治理扩建处理规模为200t/d污水处理站扩建废水、噪声、固废、恶臭废气治理污水处理站设置恶臭收集、处理系统新增固废固废治理医疗固废暂存点约130m2;一般固废贮存设施约100m2现有医疗固废生活垃圾噪声治理减振基础、

12、房间隔音新建噪声事故水池170m3事故水池现有废水绿化绿化率38.5%现有/办公及生活设施办公设施利于医院原有办公楼,医院内不设食堂现有生活垃圾、噪声、生活污水1.2.2 科室设置情况新建项目科室设置情况见表1.2-1。表1.2-1 新建大楼科室设置情况名称楼层主要功能设置情况备注新建大楼(共计260张床位)1F儿科、新生儿科住院部病房为普通病房2F产科(包括胎心监护室、产房、新生儿洗浴间、病房、医生护士办公室、治疗室、处置室、污物处理间、库房等)、住院部3F妇科(妇科检查室、病房、医生护士办公室、治疗室、处置室、污物处理间、库房)住院部4F外科(包括清创室、换药室、病房、医生护士办公室、治疗

13、室、处置室、污物处理间、库房)、住院部5F创伤科(包括清创室、换药室、病房、医生护士办公室、治疗室、处置室、污物处理间、库房)住院部6F手术室(6间,层流式设计,分大中小三种类型,中型手术室为千级1间,另外万级1个中型、1个大型,剩余3间为10万级)及ICU病房(ICU床位设置为10张)其中8个为普通ICU、2个为负压ICU屋顶层电梯机房1.3 选址及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的建设属于鼓励类第三十六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第29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1.3

14、.2规划符合性分析1、与国家及地方医疗卫生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加强医疗体系建设:“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调整医疗资源布局与结构,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遏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切实保障边远地区、新区、郊区、卫星城区等区域的医疗资源需求,重点加强儿科、妇产、精神卫生、肿瘤、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医疗、中医等领域的医疗服

15、务能力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力发展康复医院、护理院(站)等延续性医疗机构,提高康复医学服务能力和护理水平,到2015年,初步实现急慢分治。加强妇幼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妇女儿童医疗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保障群众就近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凉山州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02015)提出构建区域医疗中心要求,提出:“十二五期间,通过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基础项目建设,创建州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州内可设置1至2个州级综合性医疗中心;可设置包括儿科、妇产科、传染病、口腔

16、等专科性医疗中心,每个专业1至2个。每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可根据需要设1个综合性医疗中心,不设置专科性医疗中心。各区域中心分别代表区域内先进医疗服务水平,在承担日常的医疗服务工作同时,还要承担相应人才培养和医疗教学工作。”昭觉县人民医院作为当地唯一的综合性医院,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县级财政困难,基础设施落后,卫生事业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卫生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昭觉县人民医院作为当地唯一的综合性医院,却因为各类用房年久失修、设备陈旧、人才匮乏等原因,无法满足当地近30万人口的床位需求及周边东五县100万人口的医疗需要,与医院现在的业务量也严重不匹配,仅能部分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已经严重制约了医院业务

17、的开展,项目的建设符合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加强医疗体系建设;同时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将昭觉县人民医院建设成为辐射周边各县、具备综合带头作用的区域医疗中心,大幅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符合凉山州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02015)提出构建区域医疗中心要求。2、与区域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昭觉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02020),本项目建设区域为医疗卫生用地,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昭觉县城总体规划及昭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3.3选址和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昭觉县大坪巷1号昭觉县人民医院东侧地块。选址满足

18、功能与环境的要求,处于患者就医方便、公共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地形比较规整、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同时项目在现有医院基础设施上进行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现有的供水、供电系统、污染物防治设施,减少投资。本项目周围为居民文教医疗商业区,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500m无明显的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场址建筑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周围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选址交通方便,符合昭觉县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容。根据区域污染源调查,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没有大的工厂及其大的废气排放源,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较好,诊疗环境好;医院附

19、近没有大的工厂及其较大的噪声污染源,环境比较安静,适于患者休养和治疗;场址与周边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不利于病人身心健康以及危及病人安全的场所相距一定距离,环境优美,是建设标准医院的理想区域。因此,本项目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容,选址合理。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1)项目纳污水体昭觉河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体标准,水环境质量较好。(2)根据地下水现状监测报告,项目区域地下水各监测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类标准,但是总大肠菌群单项指数远大于1,超标倍数大于75倍,超标比较严重。(3) 本项

20、目委托监测期间SO2、NO2小时浓度及TSP日均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NH3和H2S小时浓度均满足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中有关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4)根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各侧场界昼、夜间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项目废水经处理后经暗渠排入昭觉河,因此项目地表水评价范围为项目对应昭觉河断面上游500m到下游2500m河段水体。2、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为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21、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和项目的水污染特征,确定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工程范围内。3、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以排放源为中心,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确定以项目中心,半径为5km的圆形区域为大气环境评价范围。4、声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声环境评价为三级,噪声非本项目主要污染,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噪声环境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确定项目边界外200m的范围内作为本项目的声评价

22、范围。5、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为三级,项目位于城市规划区域,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占地范围内。6、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本项目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无重大危险源,因此确定评价范围在昭觉县人民医院范围内。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环境影响评价3.1.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3.1.1.1 废气1、施工期扬尘 工程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地扬尘。在整个施工阶段,整理场地、打桩、挖土、材料运输、装卸等过程都会产生扬尘污染,尤其是干燥无雨的有风天气,扬尘对大气的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增加大气的TSP。车辆行驶扬尘根据本评价工程分析中的车辆行驶扬尘

23、经验计算公式可知,在同样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的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以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3.1-1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可见,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表3.1-1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520501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1.150.86洒水2.011.400.670.60堆场扬尘对于堆场扬尘,由于起尘风速与粒径

24、和含水量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量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粉尘的沉降速度见表3.1-2。由表可知,粉尘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微米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粒径大于250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小粒径的粉尘。表3.1-2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粉尘粒径(m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粉尘粒径(m

25、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粉尘粒径(m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需特别注意的是:施工扬尘对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会有影响,会增加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及渣土装卸等,车辆扬尘并非在大范围内平均分布,但在小空间内浓度还是较大;根据平时对各类建设工地的观察,在道路局部地方积尘较多的地方,载重车辆经过时会掀起浓密的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宽56m、高45m的空间内,3m

26、in后较大颗粒即沉降至地面,微细颗粒(所占比重较小)在空中飘舞时间较长,所以车辆扬尘主要是污染道路空气质量。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期跨越春季,春季风大干旱,开挖出的土料堆放在一起,处于松散状态,表层很快干燥,如不采取措施,大风吹来时会把表层土大量扬起,形成大面积扬尘,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因此施工中对扬尘的控制应严格。施工扬尘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施工管理水平及工地干净与否,如果施工管理严格,堆土妥善防护,洒土及时清理,车辆出行前清扫干净,那么扬尘量会很少;相反,如果堆土不进行防护、任凭风吹雨打,土料大量洒落在道路上,不及时清扫,进出车辆很脏,携带尘土很多,这样会产生大量粉尘,对局部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要大。

27、总而言之,施工对城市空气的污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路况好坏、路面是否清洁、施工强度、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施工管理等都是影响因素。正是由于影响因素复杂,所以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才有更大的潜力可挖,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则可以大大减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此外,本项目施工中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不现场搅拌,避免了以往同类工程中在用水泥、沙、石料等小颗粒物料搅拌制混凝土时产生的粉尘,大大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综上分析,类比推定出本项目施工扬尘主要影响范围在施工现场内,对施工现场外的大气环境质量及其它大气环境敏感点基本没有影响,且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这些不利影响是偶然的、短暂的、局部的

28、,也是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2、施工机械废气和装修废气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转,均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2以及未完全燃烧的HC等,其特点是排放量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由于其这一特点,加之施工场地较开阔,扩散条件良好,因此对其不加处理就可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对此,本环评要求在施工期内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从而可以避免施工机械因非正常工作而使产生的废气超标的现象发生。油漆废气主要产生于室内室外装修阶段。该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由于其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是一个缓慢挥发的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拟通过在装修阶段使用环保

29、油漆,并加强通风等措施时期其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小。3.1.1.2废水施工期污水主要有施工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其中施工生产废水包括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污水、车辆冲洗废水、搅拌废水、基础施工时产生的地下渗水及涌水。(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为避免施工期生活废水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方应尽量利用院内现有的生活设施,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在此基础上,生活污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2)施工生产废水对于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搅拌废水、汽车冲洗废水、机械设备清洗水等),要求在施工场地内设沉淀池,机械设备冲洗废水、搅拌废水、汽车冲洗废水、地下涌水或渗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

30、于施工生产,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不大。3.1.1.3噪声在施工现场,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叠加后的噪声值增加38 dB(A)。而噪声在传播过程中随距离而衰减,表6.3-1为主要设备噪声随距离的衰减情况。由表3.1-2可知,这类机械噪声在空旷地带传播距离较远。表3.1-2 主要施工机械(单台)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变化 单位:dB(A)机械设备距噪声源距离(m)1550100150200铲土机7293628356-7752735071平土机80907080647460705868振捣器69815971536549614759静压打桩机8090708060705060405

31、0钻孔式灌注桩机81857175656961655963单台施工机械约在50m以外噪声值才基本能达到施工阶段场界昼间噪声限值。由于本项目西侧为昭觉医院门诊大楼、南侧为住院大楼,施工时对其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采取有效隔声措施保护附近敏感点。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施工中杜绝冲击式打桩作业、代之以灌注桩,防止高噪声、高振动的设备对附近居民及建筑物产生危害;提倡文明施工,杜绝施工工地扰民行为的发生;除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外,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因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且必须公告附近居民。施工单位在采取有效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的基础上,施工噪声对附近敏感点的影响不大。3.1.1.4固废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筑垃圾和弃土。(1)生活垃圾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对周围环境无影响。(2)建筑垃圾和弃土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废弃物,如废钢筋、包装袋、建筑边角料等。只要建筑垃圾堆放有序,及时清理,运输由专门的清运车队负责。在运输过程中

33、,运输车辆上加蓬盖,防止其撒落,经合理处置及综合利用后,其对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土主要来源于地基开挖,可直接用于项目场地填埋,尽量做到土方的平衡,避免废土的运输量,可减少施工粉尘的排放。只要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3.1.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3.1.2.1废气本项目运行后主要大气污染物是固废储存点废气、污水处理站臭气及发电机房燃油废气。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建成后大气污染物源强很小,对其污染源强影响进行简要分析。1固废储存点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生活垃圾站和医疗废物暂存室在夏季也会产生臭气,医院应对垃圾打包;垃圾处理站

34、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进行防渗防漏处理,并收集垃圾渗滤液,渗滤液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在采取定期对垃圾房定期喷洒除臭剂,消除垃圾臭味,同时加强储存间机械通风,则本项目建成后固废储存点废气对区域环境几乎不产生影响。2污水处理站废气昭觉县人民医院现建有污水处理站一座,最大日处理量为100t/d,本项目建成后需扩建现有污水处理站,达到200t/d的处理规模。工艺为地埋式生化处理,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经二氧化氯消毒后送西昌市绿森环保产业有限公司集中处理。项目污水处理设施位于地下,全部密封,臭气经收集系统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系统进行处理,经15m排气筒排放。采取上述措施后,医院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NH3

35、、H2S的去除率可达90,可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3的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3燃油废气本项目实施后,仍使用现有工程的应急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柴油发电机工作时将会产生燃油废气。由于柴油发电机不经常使用,每次使用时间也短,因此其影响是暂时的。为了进一步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建议,燃料使用优质低硫轻柴油(0#柴油)。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燃油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降至最小。4 小结综上所述,本项目营运期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量很少,浓度很低,不会对周围空气环境质量产生大的影响,更不会降低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3.1.2.2地表水环境本项

36、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度,污水、雨水分别排入昭觉河和雨水管网。项目建成后废水主要来源于综合大楼的医疗废水。根据预测,本项目新增污水经医院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排放标准后,对昭觉河污染物贡献极小。经实地调查,昭觉河主要水体功能为行洪和农灌用水,项目污水排口下游10km范围内无集中饮用水源,故项目正常运行时,废水排放不会对评价河段地表水体产生明显影响。2、风险事故对水环境的影响事故排放情况下(完全丧失处理能力),昭觉河评价河段的水质状况就是现状监测值,如果处理站停止运行,废水直接排放,此时会在昭觉河中形

37、成一个高污染物的污团随河水移动,其污染程度和范围受污水排放量、河水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因此影响不大。综上,项目废水排放不会影响昭觉河的水体功能,水体仍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体标准的要求,但是建设方还是应在营运期间必须加强管理,布置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坚决杜绝事故排污的情况发生。针对此,昭觉县人民医院已设置有事故池一个,容积大约为170m3,足够临时存放约24小时的医院排水,根据国内类似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若发生废水事故排放的时候,按照医院制订的应急预案,事故可以在2小时左右排除,上述事故池的容量完全能够满足事故处理期间临时存放废水的需要。另外,根据

38、实地调查,项目污水总排放口下游10km范围内并无饮用水源取水口。3.1.2.3 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项目属于该导则中规定的第I类项目,本项目各建筑单元均能够做到防渗处理,管道全部密闭,定期进行检修,项目生产区域地面全部采取防渗措施,将项目可能对地下水的影响减至最小。3.1.2.4固废本项目各病房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临床医疗固废及污水处理站污泥均委托西昌市绿森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进行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3.1.2.5声环境1、场界达标分析由预测结果可见,电梯机房噪声对拟建地块各侧

39、场界的贡献值较小,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达标排放。2、敏感点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昭觉县人民医院的东侧,周围敏感点主要为拟建地块东侧和北侧的居民楼以及项目西南侧昭觉县人民医院住院楼。由预测结果可见,本项目电梯机房噪声对各敏感点的贡献值较小,叠加背景值后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限值要求,对各敏感点影响不大。3.1.2.5 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拟建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主要分析拟建工程对土地利用方向、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问题。(1)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本项目占地面积727

40、6.6平米,项目所在区域目前为菜地,根据昭觉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02020),本项目建设区域为医疗卫生用地,因此项目建设符合昭觉县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土地利用性质。(2)土壤的影响分析通过对厂址周围土壤质量进行的调查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的土壤为清洁土壤,项目无重金属废气排放,不会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3)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常条件下,本项目废水进入自建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昭觉河,排污口下游无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水体也不用于农业灌溉和渔业养殖,昭觉河水中也

41、无国家保护和珍稀濒危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且项目污水排放量较小。因此,生产废水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4)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目前,本项目周边均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内无珍稀、濒危、保护的动植物的自然分布。项目地块现被当地农民种植农作物,人工种植树种单一,项目所在地已无原生植被,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很低。项目占用地后,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建筑物,改变了原有农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使生态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项目占地面积小,破坏的生态环境的范围小,破坏程度一般,通过厂区绿化等措施可以有效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3.2 外

42、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3.2.1外环境关系本项目选址拟建于昭觉县大坪巷1号,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拟建项目块地位于昭觉县人民医院东侧,项目东面为昭觉县进修校家属楼,南面为菜地,西面为昭觉县人民医院现有办公楼(2F)及抗病毒中心,北面为昭觉县电力公司。昭觉县人民医院总平图及本项目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2。3.2.2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项目周边环境及项目本身特点,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大气环境保护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确保周围居民、行政区域及昭觉县人民医院院内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2、地表水地表水保护目标为昭觉河评价河段内的水质,确保其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43、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项目建设期主要保护目标为厂界周围居民以及现有医院住院大楼。区域声环境质量需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主要保护目标和级别见表3.2-1。表3.2-1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点名称与拟建项目方位及距离(m)规模保护级别1县电力公司住宿楼N,102栋3层,约40户70人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噪声2类功能区2昭觉县进修学校家属楼E,101栋3层,约20户,70人3医院住院大楼W,356层200张床位4抗病毒中心W,104层5昭觉河SE,650中河地表水类功能区3.3 环境风险评价医院对于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品,采取一系列技术和管理

44、措施,控制其使用风险,拟建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发生风险的类型和几率都很小,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全体员工防范事故风险能力的培训,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可进一步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和造成的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风险处于完全可接受的水平,其风险管理措施有效、可靠,从防范风险角度分析是可行的3.4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3.4.1 大气污染防护措施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营运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来自于固废储存点废气、污水处理站臭气及发电机房燃油废气。1、生活垃圾站和医疗废物暂存室臭气生活垃圾站和医疗废物暂存室远离医疗区、人员活动区。并配备加盖密封,要作定期清洁、消毒、并警示标识。医院应对垃圾打包,收集垃圾渗滤液,并对垃圾房定期喷洒除臭剂,消除垃圾臭味。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处理措施可行。2、污水处理站废气根据GB 18466-2005中4.2废气排放要求规定,4.2.1中说明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表3要求。 脱臭加盖密封脱臭工程主要包括对臭气发生源的构筑物的加盖密封、臭气输送、臭气处理三个部分。因此对于敞开构筑物的加盖密封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臭气外溢,便于收集臭气及输送,臭气及时输送可防止有毒、腐蚀或爆炸性气体的积聚。在保证操作人员健康和安全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