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投靖边兆瓦光伏电站生态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投靖边兆瓦光伏电站生态专.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将建设项目对生态的影响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项目占地类型为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已纳入榆林市林业局光伏林业试点项目。靖边县东投能源有限公司东投靖边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占地112.05hm2,对生态的影响比较大。分析和预见建设项目对生态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便于对生态环境寻求有效的保护、恢复、补偿、建设和改善途径。受靖边县东投能源有限公司委托,陕西科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担靖边县东投能源有限公司东投靖边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结合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开展该生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工作。1.
2、1 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3)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4)环保部第6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5)环发2011150号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2011.12;(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26;(7)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务院,2011.12;(8)陕西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陕西省环保厅,2011.6;(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011);(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3、19-2011);(1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靖边县东投能源有限公司,2015.5;(12) 靖边县杨桥畔5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4;(13)东投靖边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升压站建设拟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2015.10;(14)陕西东投能源靖边杨桥畔 50 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植被恢复设计方案2015.10(1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2 评价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等评价技术手段,在充分调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特征,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最大限度减小工程
4、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持或改善工程影响区的生态环境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次评价工作,使环评报告能指导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施,同时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 评价原则与方法1.3.1评价原则(1)重点与全面结合原则本项目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区,场址海拔高度13861450m,由于本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直接调查的方法难以适应项目以植被植物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了摸清植被与本项目内容的关系,必须在传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以植物、植被为重点的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据此分析以植被、植物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影响,为避免和减缓生态影响提供技术保证。(2)预防与恢复结合
5、原则本项目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区,鉴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按照预防和恢复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优化的方法局部调整光伏组件位置,按照项目所在地的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提出以植被为重点的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3)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本项目为光伏电站项目,项目内容及生态影响以点、线结合为特征,因此,以植被破坏为重点的生态影响应在遥感调查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定量方法描述和分析项目的生态影响,在必要时辅之以定性或类比的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1.3.2评价方法环境现状调查:由于本项目环评介入之前已经动工,目前土建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为了解项目未施工时生态环境现状,采用历史卫星影像解译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辅以现场调查的图片定位
6、,获得较为客观和详细的评价区植被植物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现场调查和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 1.4 评价等级本项目占地面积约1.1205km2,根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为长城沿线风沙草原生态区中定靖北部沙化、盐渍化控制生态功能区中的定靖东北部防风固沙区,为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中等级划分表,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具体判定依据见1.4-1。表 1.4-1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判定依据影响区域生态敏感型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
7、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1.5 评价范围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定靖东北部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为背景,以项目占地112.05hm2为主要评价区,评价范围为占地范围向外辐射500m,总面积约457.38hm2。1.6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生态环境影响识别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建设期和运营期。建设期场平对项目占地区域整体进行植被破坏和地表扰动,在具体施工中,发电场区场地平整以电池组方阵为单位,各单元按照东西向坡度10,南北向坡度5规格进行平整,各单元依照地形布列;场地平整总面积112.055hm2,地表植被
8、全部剥离,地表扰动较大。破坏面积较大,将在施工期及植被恢复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光伏发电区施工采用“立固”螺旋桩系统,将带有螺旋叶片的钢制地锚(2.1m)直接旋拧入地下(地下埋深1.8m,出露0.3m)做为荷载基础,上部连接太阳能支架,为太阳能电池组件负载。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通过调节光伏板支架高低进行组装。修路、埋设管道等过程中,开挖扰动地表,改变原地貌,破坏地表植被,经受降水和风的影响,直接形成地表剥蚀、扬尘飞沙和侵蚀冲沟,并使地层原有结构被破坏,植被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运营期由于太阳能电池组阵列的覆盖,将改变当地景观,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阴影改变了植被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
9、,暴雨季节雨水从电池板冲刷而下产生水力侵蚀将造成水土流失。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本项目生态评价因子筛选为:(1)现状调查与评价因子: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构成、分布、面积等; 植被:植被类型、组成、面积、分布、覆盖率、有无珍稀物种及种类等; 土壤:土壤类型、理化特性、养分含量、分布情况等;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类型、侵蚀程度、侵蚀模数等;(2)影响评价因子: 占用土地影响; 植被破坏影响; 水土流失影响。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 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境内,站区中心坐标:373830N、1090145E,海拔高度13
10、09m。项目生态评价区面积4.5738km2,采用卫星图片解译法。本次解译以2015年8月的ZY-3影像数据源,空间分辨率为2.1m,通过室内初解译,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得出最后的解译成果,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见表2.1-1、附图7。根据分析可知,本项目生态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率为98.35%,主要为稀疏灌木林地和草地,其中稀疏灌木林地2.1078 km2,占46.08%,草地2.3904 km2,占52.27%。本项目建设采用林业和光伏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利用土地,增加土地利用面积。表2.1-1 项目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统计一级类二级类评价区(占地边界外扩500m)项目区代码名 称面积(
11、km2)比例(%)面积(km2)比例(%)林 地33其它林地(稀疏灌木)2.107846.080.441239.38草 地43其它草地2.390452.270.657958.71其它土地27裸 地0.07561.650.02141.91合 计1.1205100.002.2 评价区植被类型本项目评价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项目场址区地形属黄土高原北部的黄土低岗斜坡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过渡地带。区内固定与半固定沙地景观突出,地处干草原植被带,地面植被较好,以次生灌草为主。片区主要植被类型有柠条灌丛;沙蒿灌丛。其特点是:生长季短,休眠期长,郁闭较差,覆盖率低。主要植被品种有:沙棘、柠条、沙蒿、芨芨草等。
12、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受保护植物,区内植被总体生长情况是一般,长期受到干旱的威胁,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较脆弱。根据卫星图片解译法,分析评价区植被类型面积见表2.2-1和附图8。表2.2-1 项目占地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统计结果大 类名称评价区(占地边界外扩500m)项目区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灌木柠条、沙棘等灌丛群落2.107846.080.441239.38草丛沙蒿、芨芨草草丛1.581334.580.432438.59针茅、百里香草丛0.809117.690.225520.12无植被区域裸 地0.07561.650.02141.91合计4.57381001.12
13、051002.3 评价区植被覆盖度采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法反演植被覆盖度。根据象元二分模型原理,可以将每个象元的NDVI值表示为植被覆盖部分和无植被覆盖部分组成的形式,用公式可表示为:NDVI= NDVIvegfc+ NDVIsoil(1- fc) (a)式中:NDVIveg代表完全由植被覆盖的象元的NDVI值;NDVIsoil代表完全无植被覆盖的象元NDVI值;fc代表植被覆盖度。公式(a)经变换即可得到植被覆盖度的计算公式:fc =(NDVI-NDVIsoil)/(NDVIveg-NDVIsoil) (b)根据公式(b),利用ERDAS IMAGINE中的Modeler模块建模编写
14、程序来计算覆盖度,得到了项目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图。项目区植被覆盖度分级及面积统计见表2.3-1,附图9。表2.3-1 评价区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结果覆盖度评价区(占地边界外扩500m)项目区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20%2.107846.080.441239.3810-20%1.581334.580.432438.5920%4.57381001.12051002.4 评价区动物概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评价区大型兽类已不多见,现状调查记录到的野生动物主 要为麻雀和喜鹊、白鹭等常见鸟类、哺乳类(以长爪沙土鼠、跳鼠等啮齿类为主)、其它常见动物有野兔、松鼠等。场址区内未发现珍稀类野生动
15、物。2.5 评价区土壤类型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无定河上游。拟建站址位于靖边县北部风沙滩地区,地面组成物质多为第四纪松散的沙粒、亚粘土和沙质黄土,基岩仅在局部河谷地区出露。地表形态以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滩、沙地及湖盆地为主。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是沙绵土和风沙土。 2.6 评价区水土流失现状依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陕政发19996号),项目区属国家级和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水土流失容许值1000t/km2a。根据遥感解译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土壤侵蚀面积如表2.5-1,
16、土壤侵蚀现状图见附图2.6-1。经核算,土壤现状平均侵蚀模数约4710t/km2a。表2.6-1 评价区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统计结果侵蚀强度评价区项目区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轻度侵蚀0.592712.960.115310.29中度侵蚀1.442131.530.255422.8强度侵蚀2.114446.230.609754.41极强度侵蚀0.42469.280.140112.5合计4.57381001.12051002.7 评价区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大体以古长城为界,将榆林市域划分为2个一级区,北部为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
17、壑区。进一步将2个一级区分为6个生态功能二级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包括神榆横沙漠化控制生态功能区、定靖北部沙化、盐渍化控制生态功能区和白于山河源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共3个生态功能二级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包括榆神府黄土粱水蚀风蚀控制生态功能区、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控制生态功能区和黄河沿岸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功能区共3个生态功能二级区。本项目一级区划属于北部为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二级区划属于定靖北部沙化、盐渍化控制生态功能区,三级区属于定靖东北部防风固沙区。本项目生态功能区划见附图5。定靖北部沙化、盐渍化控制生态功能区:位于定边和靖边的北部,面积为0.44万km2。该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鄂尔多斯台向
18、斜陕甘宁凹陷带的一部分,海拔13001500m之间,它是陕西省最干旱的地区,因缺乏流水切割,地势起伏很小,地面比较平整。黄土高原在本自然区分别范围最广,是最主要的地域综合体。地面组成物质为黄土和粉沙,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耕性良好,但沙性大,局部地区分布薄层片沙,气候干燥,加之原有干草原植被全部遭到破坏,所以风蚀严重。该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1)侵蚀严重,该区地势平坦,干燥多风,土壤质地以粉沙质为主,加之土地开垦较多,风蚀危害较严重,地表常覆沙或形成沙丘,是沙漠化高度敏感的地区。(2)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该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地形平坦而不易排水,滩地基本为盐碱草滩,是全省盐渍化最敏感的地区。(
19、3)水源涵养功能急需加强,该区气候干旱,河流较少,水资源十分宝贵,特别是随天然气和盐化工产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保护好现有植被,进一步植树种草,防止风蚀水蚀对河流水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由于光伏电站场地整体平整、建设、修路、埋设管道等过程中,开挖扰动地表,改变原地貌,破坏地表植被,暂时减少了区域内的生物量,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被改变;同时经受降水和风的影响,裸露地表直接形成地表剥蚀、扬尘飞沙和侵蚀冲沟,并使地层原有结构被破坏,植被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3.1.1 工程施工工艺分析3.1.1.1 主
20、体工程施工本项目光伏发电站主体工程施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依次施工电池组件、逆变器室、箱式变压器基础以及0.00m 以下地下设施。基础施工完后即回填,原则上要求起重设备行走的部位先回填。起重机械行走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其下部的设备基础及预埋件。本项目施工期为6个月。本项目建设规模为50MWp,分为50个1MWp子方阵,共安装192300个260Wp光伏板组件,全部采用多晶硅组件;占地面积110.05hm2。组件尺寸为1970 mm990 mm50mm(长宽厚)。本项目场平进行整体场平,由于本项目所在地位典型的风沙草滩区地貌,以半固定和固定沙梁、沙丘为主,沙梁、沙丘形态各异,大小不等
21、,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面高程在13861450m之间,相对高差较大。在具体施工中,发电场区需根据地形进行整体场地平整,场地平整面积112.05hm2。地表扰动较大、地表植被破坏较大。本项目电池组件固定“立固”螺旋桩系统,将带有螺旋叶片的钢制地锚直接旋拧入地下做为荷载基础,上部连接太阳能支架,为太阳能电池组件负载。在螺旋桩实施过程中,不进行大规模土石方挖填。图3.1-1 施工期项目图片场地粗放平整造成的大量地表裸露光伏板下地表大量裸露施工道路植被全部被铲除施工期地表基本裸露3.1.1.1 植被恢复方案建设单位委托榆林市榆林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陕西东投能源杨桥畔5
22、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植被恢复设计方案,本节内容主要引自该植被恢复设施方案。项目植被恢复方案包括:检修道路:在道路两侧分别种植2m宽的紫穗槐、沙柏、樟子松(定期对樟子松进行去头),绿化面积共计6.4848hm2;光伏板区域:由于受到光板朝向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光板下须选择耐旱、耐阴的低矮植物,光板间须根据植物生长高度等因素来布置植物。因此植物配置方案为:光板间绿化区域(由南到北)种植两列白柠条 (株行距1m1m)、宽度2m紫穗槐、宽度1.5m沙地柏,光板下竖直投影区域均播种沙打旺,绿化面积60.8928 hm2(其中沙打旺约29.8646 hm2;紫穗槐和爬地柏约31.0242 hm2)。逆变器
23、周边:逆变器器周围绿化区域边界均距离逆变器1m。逆变器绿化区域内分块种植沙地柏与紫穗槐,绿化面积1.41 hm2;光伏区不规则边界:剩余空间区域绿化平面图。绿化区域与最近太阳能光板距离保持1m。设计种植花灌木踏榔、花棒,株行距1m 1m,两种植物交替出现,绿化面积5.2746 hm2;边界防沙:厂区边界防沙,沙漠化易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的堵塞;沙漠化严重时会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的破坏;风沙活动破坏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由于产生灾害威胁居民安全。本案所处地理位置风沙较大,如不进行边界防沙绿化,易造成流沙严重,破坏厂区内水泥桩基且风尘较大影响太阳
24、能光板采光率。由于边界绿化对光板采光影响较大。延防护网边界1.5M间距栽植1排樟子松(株距3米)。樟子松内侧间距1.5米载植2排沙柳(株距1.5米),行距1.5米, 呈品字形栽植。绿化面积2.37 hm2。 障蔽 因植物措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充分发挥效用需要一定时间,在植苗和种草初期,采用稻草沙障进行固沙。稻草沙障采用1m1m菱形网格形式,草方格用植物秸秆埋入沙层厚度1520cm,地面留高2030cm。 本案铺设障蔽规格为稻草网格1m1m,铺设障蔽区域为两部分,分别是:a太阳能光板下,太阳能光板下障蔽面积合计298646。b剩余空间,厂区内剩余空间障蔽面积合计52764。 综上两部分,本案铺设
25、障蔽面积总计351392,约5270.6亩。3.1.2 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根据项目总平面规划,项目总征地范围1.1205km2。 施工期,项目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将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灌木林地、草地等类型将变为光伏电站建设用地和恢复灌木用地,项目建设设计了详细的植被恢复方案。评价区因项目建设导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见表 3.1-1。表 3.1-1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土地利用类型项目未建前(hm2)项目建成后(km2)变化量(km2)灌木林地2.10762.074-0.0336草地2.39041.7325-0.6579工矿用地00.9208+0.9208裸地0.07560.0542-0.
26、0214合计4.57364.5736由表 3-1-1 可以看出,本工程施工期将导致0.9208km2 的土地变为建设用地,项目建成后导致评价区建设用地较现状有大幅度增加;项目后期绿化在光伏电站进场道路和检修道路两侧、光伏板下、光伏区不规则空余地区进行绿化恢复,绿化恢复面积约0.4074km2,经核算,项目建成后补偿灌木林地的面积与现状灌木林地的面积减少仅为0.0336km2,主要的土地类型变化为草地和裸地面积变化为建设用地,增加了土地的使用率。3.1.3 对植被的影响分析项目区植被类型属典型草原植被,以天然灌草地为主,平均植被覆盖度在16%左右,土壤类型以沙绵土和风沙土为主,土壤腐殖质层厚度3
27、0cm左右。 (1) 对物种多样性影响:项目占地区主要植物物种有柠条、沙棘、芨芨草、针茅、百里香等,这些物种均为陕西省常见物种,不是项目所在地的特有物种,亦不属于国家、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 因此,项目占地不会造成植物种类多样性丧失。(2) 生物量损失及补偿 施工期生物量损失核算施工期对评价区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综合区(升压站)工程、光伏区场地整体平整、土石方填挖等使原有土壤结构发生改变,破坏原有植被,造成该区域植被组成与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植物生物量损失。本评价参考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提供的数据, 详见表3.1-2。表3.1-2 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和植物生物量生态
28、系统平均净生产力(g/m2a)平均生物量(kg/m2)荒漠灌丛710.67疏林和灌丛6006.8温带草原5001.6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正后,核算评价区和项目占地区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的损失,项目区占地为特殊灌木林地,平均林草覆盖度为16.6%,一般灌丛的平均生物量盖度为6.8kg/m2,鉴于项目所处地区的特殊性:项目稀疏灌木林地平均生物量定为1.53 kg/m2,净生产力定义为135 g/m2a;项目区沙漠草地平均生物量定为0.4kg/m2,净生产力定义为42.39 g/m2a;项目施工期为6个月。评价范围及占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生物量核算见表 3.1-3,评价范围及占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净生产
29、力核算见表 3.1-4,表3.1-3 评价区及占地区植物生物量统计植被类型平均生物量(kg/m2)评价区项目占地区面积(hm2)总生物量(t)面积(hm2)总生物量(t)稀疏灌木林地1.56210.783288.16844.12688.272沙蒿、芨芨草、针茅、百里香草地0.4239.04956.1665.79263.16裸 地07.5602.140合计4244.328951.432表3.1-4评价区及占地区植物净生产力统计植被类型净生产力g/m2a评价区项目占地区面积(hm2)净生产力 (t/a)面积(hm2)净生产力(t/a)稀疏灌木荒漠林地135210.78284.553 44.1259
30、.562 沙蒿、芨芨草、针茅、百里香草地42.39239.04101.329 65.7927.888 裸地07.560.000 2.140.000 合计385.882 87.450 项目施工期场地平整采取了全面平整,破坏了占地范围内的全部植被,所以光伏电站施工过程评价区损失了项目占地范围内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经核算,项目施工活动将造成的生物量损失为951.432t,净生产力损失为43.725t。生物量补偿根据项目绿化恢复方案,项目绿化恢复植被面积约为76.4252hm2,绿化植物为沙柏、紫穗槐、樟子松、沙打旺、柠条、臭柏、花棒、柠条。总绿化率可达68.20%。项目区绿化恢复的植被目标为灌木林,
31、将定期对樟子松进行削头,根据当地的气候的光照条件,预计项目绿化区的植被覆盖度可以达到50%以上,项目区恢复期,平均林草覆盖度大于50%,平均生物量定为3.5 kg/m2,净生产力定义为300 g/m2a;见表3.1-5。经核算项目补偿总生物量约2674.875t,补偿净生产力为229.275t/a。经分析,项目在经过生物补偿后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超过了项目施工造成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损失,项目在严格按照绿化恢复方案执行的条件下,项目建设对植被影响在可控制范围植被。表3.1-5 评价区及占地区植物生物量及净生产力补偿统计植被类型平均生物量(kg/m2)净生产力g/m2a项目占地区内面积(hm2)总生
32、物量(t)净生产力(t/a)次生人工恢复植被3.530076.4252674.875229.2753.1.4 对动物的影响分析受人类活动影响,评价区大型兽类已不多见,现状调查记录到的野生动物主 要为鸟类、哺乳类、爬行类。现对各类动物影响分析如下。(1)对鸟类的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占地必然会对该区域的植被造成永久破坏,从而造成区域内鸟类栖息地的丧失、巢穴及鸟卵的破坏,影响鸟类的繁殖。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噪声将对鸟类产生惊吓,尤其是繁殖期的鸟类对噪声影响尤为明显,可造成周 边鸟类的显著不安,甚至弃巢放弃繁殖。项目占地区鸟类主要有家燕、树麻雀、短趾百灵、凤头百灵等,这些鸟类在 陕西省及全国均广泛分布
33、,非项目占地区特有物种。因此,项目施工不会对上述鸟类物种多样性及种群繁衍造成影响,项目施工 对鸟类的影响可以接受。(2)对哺乳类的影响 因人类活动影响,场址区大型哺乳动物已难寻觅,主要物种以跳鼠科、仓鼠科等小型啮齿类动物为主,上述物种广布于陕西省,机场施工可能会对破坏场址 内动物巢穴,但影响数量及范围有限,更不会对上述物种多样性及种群繁衍造成 影响。因此,机场施工对哺乳动物影响较小。(4)对爬行类的影响 爬行类种类有丽斑麻蜥、榆林沙蜥、黄脊游蛇、白条锦蛇等,上述物种广布于陕西省,项目施工可能会对破坏场址内动物巢穴,但影响数量及范围有限,不会对上述物种多样性及种群繁衍造成影响。因此,项目施工对爬
34、行动物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施工期会对占地区内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及两栖类造成一定 影响,不会威胁这些物种多样性及种群繁衍,项目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可以接 受。3.1.5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建设单位委托榆林市绿巨人水利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靖边县东投能源有限公司新建杨桥畔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节内容主要引自该水土保持方案。3.1.5.1 土石方平衡分析经测算工程建设动用土(石)方总量41.20万m3,其中:挖方20.60万m3,填方20.604万m3,工程建设中利用方20.60万m3;工程建设挖填方平衡,无外借和弃方。由于项目区地貌为风沙区,表土在部分地块零星分布,而且厚
35、度较薄,无剥离利用价值,因此,本项目不进行表土剥离,工程建设土石方平衡及流向详见表3.1-6。表3.1-6 工程建设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万m3工程建设区分类挖填方总量开挖或剥离方回填或覆土方利用方调入方调出方外借方弃方数量表土堆存位置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数量去向电站场区土石方38.6819.3419.3419.34-升压站土石方2.401.201.201.20-输电线路土石方0.120.060.060.06-合 计土石方41.2020.6020.6020.60-3.1.5.2 水土流失预测(1)本项目建设工程扰动原地貌101.41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101.41hm2。(2)经测算
36、工程建设动用土(石)方总量41.20万m3,其中:挖方20.60万m3,填方20.604万m3,工程建设中利用方20.60万m3;工程建设挖填方平衡,无外借和弃方。(3)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施工期面积为101.41hm2,植被恢复期面积为92.83hm2。(4)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50095t,新增流失量27229t。3.1.5.3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从预测结果可知,本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集中产生于项目建设施工期,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区域为弃土场和路基填方边坡。工程建设将对项目建设区及周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运行。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
37、流失主要影响和危害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本工程施工建设扰动地表面积较大,建设期破坏地表和植被,施工结束后,土地肥力、土壤结构、立地条件类型等将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改变,为加速侵蚀提供了源泉,导致大量的土壤养分流失,大大降低了土地生产力。(2)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本工程施工建设损坏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施工期期大面积的扰动地表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当地大风、干旱的自然条件决定只要地表被扰动,会产生大量扬尘。因此,施工车辆的来回碾压将会使施工区周边长期处于浮沉的笼罩下,对施工人群健康造成危害。(3)对主体工程运行的影响如果工程区扰动地表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当地
38、大风天气时,工程建设区风蚀量会急剧增加,风沙流会危害光伏发电系统安全运行。当降雨尤其是大雨时,雨水冲刷光伏板,对光伏板产生破坏,使光伏发电效率降低。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植被退化。3)对项目建设区自身安全的影响工程建设因开挖形成的裸露面和新填筑的部分不稳定边坡,若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一旦遇到大暴雨,将会受到雨水或径流的冲刷,影响项目区内正常生产生活。3.2 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为植被恢复期的水土流失、光伏板阴影遮挡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光污染对候鸟迁徙的影响、太阳能电池阵列景观环境影响。3.2.1 对植物的影响3.2.1.1 阴影遮蔽对植物的影响太阳能发电区由于电池板下植
39、被光照被部分遮盖,将对该区域植被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基础上构建钢架高度为1.5m,电池板以35固定倾角放置。 本工程采用260Wp多晶硅光伏组件,每个1MWp电池子方阵由2个500kWp阵列逆变器组构成,1MWp电池子方阵由112路太阳电池组串并联而成,每个电池组串由16块太阳电池组件串联组成。电池板竖向布置,共布置192300个光伏组件,一个光伏组件长宽=1.65m0.992m。光伏支架方阵电池板的倾角为35,南北行距6.947m,高1.5m。光伏组件面积317560m2。支架方阵在地面上造成的阴影面积计算公式为:地面阴影面积=支架电池板面积(cos+sinctg)其中:
40、支架电池板倾角;太阳高度角。表3.2-1 支架方阵造成最不利阴影面积计算项目数量单位电池板面积317560m2方阵电池板的倾角35/靖边县冬至日太阳高度角28.92/最不利阴影面积(冬至日日照小于2小时的面积)592999m2根据计算结果,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造成的最不利情况(冬至日日照小于2小时)的阴影面积为592999m2,阴影主要分布在每个电池组件侧约2m的范围内。根据绿化恢复方案:光伏组件垂直投影面积为29.8646 hm2,在该区域种植沙打旺;光伏组件间绿化面积31.0282 hm2,种植紫穗槐、柠条和爬地柏。光伏组件投影区域和附近区域均有可能受到光伏组件阴影的影响。太阳光是绿色植物进
41、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因此光资源的状况不仅限制着地区植物生产力的高低,而且决定了该地生产潜力的上限值。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不同,喜阴植物,如大部分禾本科植物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加快,耐阴植物在微弱阳光下即能正常生长发育。很多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由于缺乏叶绿素,变会出现黄化现象,枝叶稀疏。本项目植被恢复期,光伏板下选择沙打旺,光伏板附件区域选择紫穗槐、爬地柏、柠条等植物进行绿化,植物的选择符合喜阴和低矮植物的特点,光伏板阴影遮蔽的影响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3.2.1.2 工程带来的区域水分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光伏发电区的建设减小了评价区的蒸发量,并在光伏板清洗时,清洗水滴落灌溉植被,
42、从而增加了土壤的持水量,对绿化植被的恢复起到正向的作用;3.2.1.3 区域生态环境对植被恢复的影响受区域干旱少雨的气候及沙化贫瘠的土壤环境影响,植被繁殖能力较弱,植被自然恢复速率较低,通常草地植被需要23a可初步恢复原有生境,灌丛植被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在及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种植旱生本土植被,并采取有效管护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建设对区域植被的影响可得到有效缓解。3.2.2 对动物的影响分析3.2.2.1 工程运营对动物迁徙与栖息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运行期光伏电站的电气设备及升压机组噪声也会对鸟类飞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据环评调查,项目区内有一定数量的鸟类分布,但未发现珍稀保护野生鸟类,也无珍稀保护
43、野生鸟类迁徙越冬。根据鸟类的习惯,基本不会影响其生存、活动空间,因此工程运行对鸟类的影响较小。3.2.2.2 光污染对候鸟迁徙的影响光伏电站范围内飞行的鸟类由于光的折射可能会从视觉上影响候鸟的迁徙,但是从该地区鸟类资料看,本工程所在地区不属于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也不在候鸟迁移的主要路线上,所以光伏电站的建设对候鸟的影响甚微。3.2.3 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行后,仍有部分占地不可恢复而成为永久占地,主要为场内道路、办公生活区、进站道路、分站房等,因此,会减少地表植被的可生长面积。评价建议在场区植树和种草,合理绿化,增加场地及周边草地绿化覆盖率,3年后生态可以得到恢复,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
44、善原有生态。当地植物都为草灌丛,植被低矮,而项目光伏板高度为1.5m,高于植被身高,采用的支架高度满足植被生长要求。因此本项目只在短期内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植树种草措施完成后,区域生物量较之前会有显著增加。因此,项目建成后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会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3.2.5 景观影响分析项目场地地势较为平缓,地表生长灌草及少量沙柳等耐旱植物。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成后,将有部分场地被太阳能电池组阵列所覆盖,对周围景观有一定的影响,但项目占地面积有限,对项目所在区整体景观影响有限,改变不了项目区原有景观特性。因此,本项目对项目区景观影响较小。另一方面,电站建成后,太阳能电池阵列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非常美观、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为单调的戈壁荒漠增添了活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场区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防沙绿化,植草、种树,使场区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大大改变原来较脆弱的自然环境,而且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示范推广的作用,使光伏电站的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将电站开发为该地区一个很好的高科技环保主题旅游景点,将有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3.2.6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运行初期,乔灌草防护、恢复植被等防治措施形成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使 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在植物措施尚未完全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