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0491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禹方山矿二1煤新井2011年03月03日目的意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建设坚实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可以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5第一节 自然属性5第二节 主要系统5第三节 生产布局7第四节 劳动组织7第二章 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8 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8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8第三节 压风自救系统8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9 第五节 通信联络系统9第六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10第三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方案10第一节 监测监

2、控系统规划10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规划11第三节 压风自救系统规划13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规划13第五节 通信联络系统规划13第六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规划14第四章 组织措施14第一节 组织领导14第二节 建设标准18第五章 预算21附图:一、监测监控系统规划图二、人员定位系统规划图三、压风自救系统规划图四、供水施救系统规划图五、通信联络系统规划图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规划图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自然属性方山矿二1煤新井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方山镇境内,东距禹州市30Km,南距方山镇3Km。筹建于1997年,是方山矿的接替井,原为地方国营煤矿,2005年9月平煤

3、集团整合方煤公司,由平禹煤电公司控股,成立了河南平禹方山煤业有限公司;2008年10月自然人、禹州市国资委退股,平禹煤电公司全资所有,更名为平禹煤电公司方山矿二1煤新井。井田东西长约2km,南北长约2Km,矿区面积4km2。开采二1煤层,地质储量2100万吨,可采储量1300万吨,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方山矿二1煤新井所开采的二1煤层厚度1.7314.95m,平均为4.05m,煤层倾角为13-17,厚度有一定变化。其厚度沿走向呈起伏不大的波状变化,在倾向上表现为浅部厚,深部趋薄的规律。层位极稳定,厘定二1煤层为稳定型煤层。二1煤层层理、节理发育,粉状为主,块煤少,强度较低,顶板易于冒落。二

4、1煤层瓦斯压力为1.7MPa,煤层瓦斯原始含量10.74-12.08m3/t,瓦斯绝对涌出量11.72m3/min,根据突出危险等级划分,二1煤层为突出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5.06%,属不易自然煤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目前矿井还未进行基建验收。第二节 主要系统一、提升系统: 矿井提升系统为立井提升,主井直径4.5m,井深293m,装备直径2.5m双滚筒绞车、4T箕斗,主井提升设备:提升机型号为2JK-2.5/11.5,滚筒直径宽度:2.5m1.2m,最大速度:6.7m/s,电动机功率:500kw。副井直径5.0m,井深301m, 装备直径3.0m双滚筒绞车及1T 标准双罐笼,副提升设备:

5、提升机型号2JK-3/20,滚筒直径宽度:3m1.5m,最大速度:3.8m/s,电动机功率:500kw。二、运输系统:井下全部采用皮带运输,上仓皮带型号为DTL100/35/2132S型,皮带下山皮带型号为DTL100/35/3200型。三、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井下通风方式为压入式。风井地面风机房安设有两套同等能力的通风设备,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通风机型号为FBCDZNO.25/2250,配套电机型号为HRJC-E2250KW,电机功率为2250KW;矿井通风阻力为1700Pa,矿井等积孔为2.59m2。四、排水系统:矿井排水系统为两

6、级排水:一级水泵泵房位于+84水平,安装有4台MD450-606水泵;正常排水能力为360m3/h,最大排水能力为1000m3/h,能满足需求。二级水泵泵房位于-120水平。-120水平水仓总容量2460立方,泵房安装5台MD280-438型水泵,安装两趟325水管,正常排水能力为220m3/h,最大排水能力为1200m3/h,能满足矿井排水需要。五、压风系统:在矸石山附近安装单螺杆空气压缩机LGDF220/095A型三台,额定流量为41m/min,功率220KW,电压6KV。BLT-350A螺杆空气压缩机三台,额定流量为41m/min,功率250KW,电压6KV,以满足方山矿和方山矿二1煤新

7、井开掘工作面及压风自救系统所需。压风管路通至各施工地点。六、供电系统:双回路35KV,一趟来自文殊35KV变电站,另一趟来自程庄35KV变电站,两台主变压器型号为:SRNZ1112500/35 KV /6.3KV。七、瓦斯抽放系统:井下建有瓦斯抽放泵站,安装2BEF-40型水环真空式抽放泵2台,电机功率90KW,抽气速率为80m3/min,主抽放管路为500/300mm。地面抽放泵站安装2台2BEC-62型水环式真空泵,气水分离器为配套设备,其电机功率400KW,抽气速率为330m3/min;主抽放管路为500mm。八、监控、通信系统: 矿井安装有KJ70N安全监控系统,建立了微机监控室,配备

8、了操作维修、管理人员,目前井下装有分站,瓦斯探头、风门开停、风机开停、皮带开停、风速传感器、馈电传感器等合理遍布井下各工作地点。该系统数据稳定、灵敏可靠,能够实现对瓦斯的连续监测和超限断电,也可对风门、风机及运输设备的运输情况进行监测,大大提高了矿井防灾能力。地面通讯系统与中国网通线路实现国内直接拨入,网内免费直拨;井下使用DH-DIS60型程控调度系统。容量400门,现安358门(含方山矿),使用MHYAV100*2*0.8型号的通讯电缆,井下各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机电硐室、避难硐室均安装矿用防爆型电话,号码不重复、不串号。通讯联络系统的主机设在调度室,使用双机,双回路供电,24h不间断

9、监控,备机在5分钟内启动,备用电源保证20h以上,调度室24h值班。第三节 生产布局方山矿二1煤新井现生产水平为:一水平采区。现只有一个二111041备采面和二111061风巷瓦斯抽排巷、二111051机巷高抽巷、二111061机巷低抽巷。目前全部处于停产状态。第四节 劳动组织2011年全矿劳动定员856人,其中采掘工人285人,生产辅助单位334人,生产科室56人,地面科室及辅助单位181人,三班入井人数比较,其中八点入井人数较多,其中采煤队29人、三个掘进工作面为27人,辅助区队25人,矿井生产管理人员8人,上级检查人员8人。第二章 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监测监控

10、系统一、监测监控系统现状现安装KJ70N型瓦斯监控系统(与方山矿使用一台主机)。中心站主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联络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主机设在调度室,使用双机,双回路供电,24h不间断监控,备机在5分钟内启动,备用电源保证2h以上,调度室24h值班。现井下共安装分站5套,瓦斯传感器8台、风速传感器3台、温度传感器3台、负压传感器1台、风门开关传感器2套、设备开停传感器4台、馈电传感器2台,CO传感器2台对井下各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馈电状态、风门开关、设备开停、温度、CO、风速等进行24小时监测。目前KJ70N安全监测系统在正常的环境中工作,始终保持各类监控设备的安设数量、位置、报

11、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管理规范的规定。二、存在问题:1、监控系统、设备有待提高、更换、补充。2、缺CO2、O2、烟雾、风筒等传感器。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一、人员定位系统现状目前矿井还未安装人员定位系统第三节 压风自救系统一、压风自救系统在2008年建造地面压缩机房,安装单螺杆空气压缩机LGDF220/095A型三台,额定流量为41m/min,功率220KW,电压6KV。于2008年9月份投入使用,供原方山矿及新井压缩空气。2009年11月份改造建设地面压缩机房,新安装三台型号BLT-350A螺杆空气压缩机,额定流量为41m/min,功率250KW,电压6KV,于2010年

12、2月投入运行。方山矿二1煤新井压风管路主管路由方山矿五2区压风机房经地面一趟159mm压风管路至副井井口入井至+84水平,井下主管路为108mm由+84运输大巷至路回风下山到-120水平。再由主管路分支管路向井下各掘进、采煤工作面及其他用风点供风。矿井为高突矿井,井下各采煤工作面机,风巷及煤巷掘进巷道,按照有关要求均设有避难硐室,且硐室内都安装有压风自救系统,实测风压为0.38Mpa,采煤工作面安装有压风自救器32组,掘进工作面为开工。二、存在问题:1、压风自救管路需要进一步防腐。2、主轨道下山落底,影响对压风管的保护。3、主管路上缺集水防水器。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一、供水系统现状矿井下各掘进

13、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地点用水,由井下+84静压水池供水,静压水池水源主要来自井下各地点放水孔及井下其他泵房排水,+84运输大巷、轨道下山、皮带下山、回风下山供水管路主管路为4寸水管,井下各掘进采煤工作面及其他用水地点供水管路为2寸水管。供水量满足矿井下各地点生产及其他用水。二、存在问题:1、地面未建设静压水池2、主轨道下山落底,影响对供水管路的保护。3、供水施救管路需要进一步防腐。第五节 通信联络系统一、通信联络系统现状现矿井使用DH-DIS60型程控调度系统(与方山矿使用一台主机),交换机为DH-2000型数字交换机。中心站主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联络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矿井使用M

14、HYAV100*2*0.8型号的通讯电缆,容量400门,现安358门(含方山矿), 井下安装35门,全部正常使用使用,矿井领导、各科室、区队,井下各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机电硐室、避难硐室均已安装矿用防爆型电话,号码不重复、不串号,并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通讯联络系统的主机设在调度室,使用双机,双回路供电,24h不间断监控,备机在5分钟内启动,备用电源保证20h以上,调度室24h值班。调度通信系统具备录音、群呼、强插、强拆、监听、电话会议等功能,录音保存时间超过三个月,各种功能使用正常。二、存在问题:缺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第六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一、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现状1、矿井现有3

15、0分钟的隔离式自救器862台。需新增加45分钟的隔离式自救器120台2、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二111041备采面走向长790米,按要求均已建设工作面避难硐室;二111061机巷底抽巷、二111061风巷瓦斯抽排巷尚未开始施工.二、存在问题:1、目前矿井未建造采区避难所。2、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紧急避险设施内需配备有效防护时间应不低于45分钟的隔绝式自救器。3、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矿井需要重新建造紧急避险设施。第三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规划一、矿井规划瓦斯传感器15台、CO传感器4台、风速

16、传感器5台,现井下共安装分站5套,瓦斯传感器8台、风速传感器3台、温度传感器3台、负压传感器1台、风门开关传感器2套、设备开停传感器4台、馈电传感器2台,CO传感器2台。计划瓦斯传感7台,CO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3台,馈电传感器3台,CO2传感器5台、负压传感器2台,烟雾传感器5台,风门传感器5台、O2传感器3台、设备开停传感器2台、风速传感器2台,风筒传感器3台。二、矿井规划监控线8525米,现有6525米,计划增加2000米(用于新开巷道)。附表1 监测监控系统设备明细表设备规划数量现有数量计划增加数量备注中心站主机2套2套0温度传感器6台3台3台负压传感器3台1台2台风门开关传感器7台

17、2台5台设备开停传感器6台4台2台馈电传感器7台4台3台烟雾传感器5台05台风筒传感器3台03台监控线2000米瓦斯传感器15台8台7台风速传感器5台3台2台一氧化碳传感器4台2台2台CO2传感器10台5台5台O2传感器5台0台5台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规划1、矿井规划型号为KJF80.1监控站处理器13台,型号为KJF80.2A-P6无线接收器20台,型号为KGE37B无线编码发射器400台、型号为MHYV1*4*7/0.37信号电缆5千米。具体明细如下表:2、矿井规划定位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及值班人员6位,现有0人,计划增加6人,提高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3、安装后的人员定位系统,达到无线标识传感

18、器与无线标识卡感应灵敏度不得小于10m,识别速度在不低于30公里/小时情况下,识别率达到100%。4、提高人员定位系统智能化程度,及时升级与国家标准同步,能够分类设置和生成监测综合日报、特殊人员监控、危险区域警示和超定员、违章警示等日、月、年专项管理报表。附表2 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明细表货物名称规划数量现有数量计划增加数量备注人员定位监控主机202打印机101信号避雷器101地面数据光端机101天地自动化煤矿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软件V1.0 101天地自动化煤矿人员位置监测WEB浏览软件V1.0101监控站处理器(含天地自动化人员监测站无线接收及采集嵌入式软件V1.0)642接方山矿4个无线接收器(

19、含 天地自动化人员监测站无线接收及采集嵌入式软件V1.0)26233接方山矿23个无线编码发射器(含天地自动化人员监测无线编码发射器嵌入式软件V1.0)7807800接方山矿780个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KDW16A-18V6100接方山矿10个电源电缆MVV 3*2.5101井筒电缆MHY32 1*4*1.38101主传输电缆MHYBV1*4*1/0.97440接方山矿4个信号电缆MHYV1*4*7/0.37303本安接线盒JHH-320020本安接线盒JHH-230030工具101第三节 压风系统规划一、矿井规划压风管路7000米,现有3000米,计划增加4000米。二、矿井规划压风自救42

20、套,现有32套,计划增加 10套(用于新开巷道)。三、在主管路上安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和自救装置连接处,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附表3 压风自救系统明细表设备规划数量现有数量计划数量备注150mm3000300100mm26401500180050mm350012002200用于新开巷道集水放水器303汽水分离器32032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规划一、在平地副井口附近建静压水池,容量400m3,供水水源来自井下各地点的放水孔和地面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净化水(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在副井内安装150mm水管。二、矿井规划供水管路(100mm)2640米,现有2640米;矿井规划供水管路(50mm)

21、3500米,现有2000米,计划增加1500米。三、增加100mm闸阀20台,50mm闸阀30台。达到三通闸阀齐全,胶带运输巷内的管路每50m设一个,其它巷道内的管路每100m设一个。四、管路的外部要涂防锈漆并有说明标志。附表4 供水施救系统明细表设备规划数量现有数量计划数量备注100mm26402640050mm350020001500用于新开巷道150mm600600600第五节 通讯系统规划现矿井使用DH-DIS60型程控调度系统,容量400门,现安装358门,计划增加10门。矿井规划敷设通讯线路7061m,现敷设5561米,计划1500米(用于新开巷道)。矿井规划井下设置45门电话,现

22、有35门,计划增加5门(安装在新掘巷道)。井下广播系统2套(安装+84水平车场)。第六节 井下应急避险系统规划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规划建设紧急避险系统。一、紧急避险设施内新增45分钟隔离式自救器120台。二、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二111041机、风巷均建造一个可移动救生舱。三、+84水平车场建造一座永久避难硐室,按可容纳100人的标准建设。第四章 组织措施第一节 组织领导一、组 长:彭国奇 李忠臣二、副组长:何晓军 杜秋阁 孙天恩 徐永甫 李朝举三、成 员:安监科、通风科、防突科、机电科、调度室、总办室、企管科、供应科、开拓区及各基层队队四、

23、职 责:(一)组长彭国奇全面负责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并做好平衡协调工作;组长李忠臣负责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稳定推进工作。(二)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工作:副组长李朝举负责监督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并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副组长何晓军负责监测监控系统、供水施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通讯联络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组织对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统一汇总审查把关协调和上报,负责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相关工程的规划审批、设计标准、验收、考核工作;

24、副组长孙天恩负责紧急避险设施工程的施工;副组长杜秋阁负责供水系统的规划审批、设计、建设标准、验收、考核工作,并负责与机电相关的事宜;副组长徐永甫负责物资供应、资金落实工作。(三)安监科协助安全矿长落实各项工作。(四)通风科、防突科、总办室协助总工程师落实各项工作。(五)机电科协助机电矿长落实各项工作。(七)开拓区协助开掘矿长落实矿建工作。(八)企管科、供应科协助后勤矿长做好物资供应工作。附表5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安排表名称完成时间施工单位负责人职务全面负责全过程彭国奇矿长稳定推动工作全过程李忠臣书记技术负责全过程何晓军总工程师监督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全过程李朝举安全矿长物资保障全过

25、程徐永甫后勤矿长监测、监控系统2011年7月监控何晓军总工程师人员定位系统2011年7月监控李朝举安全矿长井下应急避险设施2011年10月开掘队孙天恩开掘矿长压风系统2011年7月防突队何晓军总工程师供水施救系统2011年10月机电、通风队杜秋阁何晓军机电矿长总工程师通讯系统2011年6月信息办杜秋阁机电矿长附表6 监测监控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 月份工作进展3递请计划CO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3台, CO2传感器5台、烟雾传感器5台, O2传感器5台、风筒传感器3台。41.购进材料5安装设备6全面排查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并完善、整改。7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结束,申请验收。其余设备按掘进进尺计划购进

26、、安装附表7 人员定位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 月份工作进展3购进材料、安装人员定位设备4安装人员定位设备5调试人员定位系统。6全面排查人员定位系统建设情况,发现和整改问题。7建设结束,申请验收。附表8 压风自救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 月份工作进展31.递请计划黄色防腐油漆。2、递交压风管购进计划41、购进材料。2、递交集水防水器3个和汽水分离器32个5-81、对井下压风管路防腐。2、安装压风管。3. 购进材料并安装9建设结束,申请验收。根据掘进计划购进压风自救装置、并安装附表9 供水施救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 月份工作进展31.递请计划黄色防腐油漆500Kg。41、购进材料,2、对井筒内及井下压风管路防腐

27、5对井下压风管路防腐。61、开始建地面静压水池 2、递请计划水管150mm71、建成地面静压水池 2、购进材料8在副井筒内安装水管9进行连通实验10建设结束,申请验收。根据掘进计划购进压风自救装置、并安装附表10 通信联络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 月份工作进展3递请井下广播系统2套,电话5门4购进材料5安装井下广播系统6建设结束,申请验收。附表11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规划进度分解表 月份工作进展31. 45分钟隔离式自救器120台和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2. 开始建设井下永久避难所(5月份完成)41.购进器材。2.招标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井下永久避难所内设备。5购进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井下永久避难所内设

28、备。61.购进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2.在井下永久避难所内安装各种设备7联系厂家到矿指导可移动式救生舱入井、安装。8调试可移动式救生舱。9全面排查问题,并及时整改问题。10建设结束,申请验收。第二节 规划建设标准一、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构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要加

29、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二、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必须符合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必须满足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

30、07),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定位分站、基站等相关设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煤矿紧急避险设施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对进、出安全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井口有显示屏、牌板等。进一步完善健全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三、建设完善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AQ6210-2007)的要求,压风自救系统覆盖全矿井。空气压

31、缩机设置在地面;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150毫米;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为100毫米;采掘进工作面为75毫米,压风管路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矿井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人使用。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安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在主送气管路中要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进入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保

32、证系统正常使用。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分贝。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

33、、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米以上,压风自救装置阀门安装高度距底板1.2m。 压风管路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2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井下压风管路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采用高压软管。四、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防尘供水系统;除按照煤矿安全

34、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外,还要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要加强供水管路维护,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保证阀门开关灵活。供水水源应引自平地消防静压水池,地面水池采取防冻和防护措施。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应敷设供水管路,在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应安装供水阀门。矿井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前20米供水管路采取高压软管。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五、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符合煤矿井

35、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AQ6210-2007)的要求,建设井下通信系统,并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煤矿应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井下电话机应是本质安全型。掘进工作面距端头30米50米范围内,应

36、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距两端10米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顺槽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顺槽中部应安设电话。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井下基站、基站电源、电话、广播音箱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六、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紧急避险设施内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45分钟的自救器。紧急避险系统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

37、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紧急避险设施的容量应满足服务区域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保证20备用系数。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紧急避险系统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可移动式救

38、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在今后的采掘工作面的设计中明确规定避难硐室的位置,在工作面防突措施中对避难硐室的设计和使用管理要作明确的规定,否则防突措施不予审批。避难硐室由防突部门设计,掘进战线施工及使用,回采工作面贯通后由安检部门组织联合验收,再交采煤战线使用。避难硐室处应有清晰、醒目的物理反光标示。第五章 预算第一节 监测监控系统1、温度传感器3台,3500/台,1.052、O2传感器3台,3500/台,1.053、负压传感器2台, 3000/台,0.64、风门开关传感器5台, 1000/台,0.55、设备开停传感器2台,2000/台,0.46、馈电传感器3台, 2700

39、/台,0.817、烟雾传感器5台, 2500/台,0.758、风筒传感器3台, 3000/台,0.99、瓦斯传感器7台, 4000/台,2.810、风速传感器2台, 1680/台,0.3411、氧化碳传感器2台, 3400/台,0.6812、CO2传感器5台, 3000/台,1.513、监控接线盒55个,55/个,0.275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共需资金13.055万元,见附表12。第二节 人员定位系统完善人员定位系统需资金33.6万元,见附表13。 第三节 压风自救系统对全矿井的压风管路刷漆编号工作与安装管路同步进行。完善压风自救系统共需资金36.82万元,见附表14。第四节 供水施救系统一、建静

40、压水池需10万元二、安装和更换2寸供水管路1500m,安装4寸管路,合计9.31万元。三、增加4寸闸阀20台,2寸闸阀30台,6寸闸阀5台,需资金3.9万元。四、全矿井的供水管路刷漆编号,合计10万元。完善供水系统约需资金33.21万元,见附表15。第五节 通信联络系统一、主线1500m15元/m22500元。二、电话广播,包括交接箱、配线架、本安耦合装置共计3万元。三、其它2万元。需要资金7.25万元,见附表16。第六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一、45分钟隔离式自救器120台,合计2.664万元。二、矿井避难硐室施工工程量84m,合计420万元;避难硐室内配备的设施共计1600万元。三、两个可移动

41、式救生舱,合计600万元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共需资金2622.664万元,见附表17。总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共需投入资金2746.599万元。附表12 监测监控系统一览表设备数量单价(元)合计(万元)温度传感器3台3500/台1.05负压传感器2台3000/台0.6风门开关传感器5台1000/台0.5设备开停传感器2台2000/台0.4馈电传感器3台2700/台0.81烟雾传感器5台2500/台0.75风筒传感器3台3000/台0.9监控线2000米7/m1.4瓦斯传感器7台4000/台2.8风速传感器2台1680/台0.34一氧化碳传感器2台3400/台0.68CO2传感器5台3000/

42、台1.5O2传感器3台3500/台1.05监控接线盒50个55/个0.275合计13.055附表13 人员定位系统一览表品目号货物名称型号和规格数量出厂价单价(注明装运地点)出厂价总价1人员定位监控主机研华core2 2.4/160G/2G/1000M双网卡/24液晶212,000 24,000 2打印机HP100811,560 1,560 3信号避雷器GPU1-JP12/2S1260 260 4地面数据光端机MT8000(含KJJ14A)113,500 13,500 5天地自动化煤矿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软件V1.0 TD-KJ-RYDW-KJ69A160,000 60,000 6天地自动化煤矿人员位置监测WEB浏览软件V1.0TD-KJ69-WEB150,000 50,000 7监控站处理器(含天地自动化人员监测站无线接收及采集嵌入式软件V1.0)KJF80.1213,000 26,000 8无线接收器(含 天地自动化人员监测站无线接收及采集嵌入式软件V1.0)KJF80.2A-P632,700 8,100 9电源电缆MVV 3*2.519,399 9,399 10井筒电缆MHY32 1*4*1.38110,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