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在急救中的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0622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机在急救中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呼吸机在急救中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呼吸机在急救中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呼吸机在急救中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呼吸机在急救中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机在急救中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机在急救中的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机在急救中的应用,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概念,一、机械通气:是在患者通气和(或)氧和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呼吸机或器)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和的方法。,二、呼吸机种类,1、依动力不同:手动、气动、电动。2、依呼吸切换方式不同:定压(压力切换)、定容(容量切换)、定时(时间切换)。3、依调控方式:简单、微电脑调控。,三、呼吸机基本结构,气源、压缩机、主机、加温加湿装置、管路、模拟肺,3.2.3 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与分布,对于质量数据,如前所讲,一般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采集。在食品行业中搜集到的数据大多为正态分布。(X数据,Y概率),-,正态曲线特点:以为中心点,向左右两侧做对称分布。数

2、据在出现相对次数最多,向两侧减少。正态分布曲线下的总面积代表研究的总体的总次数或者各个数据出现的总概率,这个数值等于1。从正态分布曲线可以确定任何一个数据出现的概率。,3.3 质量控制方法,旧的七大手法:检查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推移图 新的七大手法:亲和图法(KJ法)、关联图法、系统图法、PDPC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箭头法,四、使用呼吸机适应症,1、肺部疾病:COPD、ARDS、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肺炎、肺栓塞等。2、脑部炎症、外伤、肿瘤、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等所致中枢性呼衰。3、严重的胸部疾患或呼吸肌无力。4、胸部外伤或胸部手术后。5、心肺复苏。,五

3、、禁忌症,1、气胸或纵隔气胸未行引流者。2、肺大泡。3、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4、严重肺出血。,六、操作步骤,1、呼吸机管道的连接:进气管道、加湿加温、接水瓶、三通、模拟肺、出气管道、接水瓶、出气控制。2、连接电源、连接氧气、打开氧气总开关、开压缩机、开主机。,3、通气模式选择,(1)控制通气(CMV):呼吸机完全替代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包括容积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3、通气模式选择,(2)、同步(辅助)控制通气(CMV.ACMV):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送气后,呼吸机按预置参数(潮气量和吸气时间),患者无力触发或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置频率,呼吸机则以预置参数(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

4、通气。调节参数:吸氧浓度、触发灵敏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特点:具有CMV的优点,并提高了人机协调,但可出现通气过度。,3、通气模式选择,(3)、间歇强制通气(IMV)/同步间歇强制通气(IMV,SIMV):IMV:按预置频率给予CMV,实际IMV的频率与预置相同,间歇期间允许自主呼吸存在。SIMV:IMV的每一次送气在同步触发窗内由自主呼吸触发,若在同步触发窗内无触发,呼吸机按预置参数送气,间歇期间允许自主呼吸存在。,3、通气模式选择,调节参数:氧浓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SIMV还需设置触发灵敏度。特点:支持水平可调范围大(0100),能保证一定的通气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自

5、主呼吸参与,防止呼吸肌萎缩,对心血管影响较小;自主呼吸时不提供通气辅助,需克服呼吸机回路的阻力。应用具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者,逐渐下调IMV辅助频率,向撤机过度;若自主呼吸过快可降低自主呼吸频率和功耗。,3、通气模式选择,(4)压力支持通气(PSV):吸气努力达到触发标准后,呼吸机提供一高速气流,使气道压很快达到预置的辅助压力水平以克服吸气阻力和扩张肺脏,并维持此压力到吸气流速降低至吸气峰流速的一定百分比时,吸气转为呼气。该模式由自主呼吸触发,并决定呼吸RR和I/E,因而有较好的人机协调。而潮气量与预置的压力支持水平、胸肺呼吸力学特性(气道阻力和胸肺顺应性)及吸气努力的大小有关。当吸气努力大,而

6、气道阻力较小和胸肺顺应性较大时,相同压力支持水平送入的潮气量越大。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呼吸中枢驱动稳定者。,3、通气模式选择,调节参数:氧浓度、触发灵敏度、压力支持水平。特点:属自主呼吸模式,患者感觉舒服,有利于呼吸肌休息和锻炼;自主呼吸能力较差或呼吸节律不稳定者,易发生触发失败和通气不足;压力支持水平设置不当,可发生通气不足或过度。,3、通气模式选择,(5)指令(最小)分钟通气(MVV):呼吸机按预置的分钟通气量(MV)通气,自主呼吸的MV若低于预置MV,不足部分由呼吸机提供;若等于或大于预置MV,呼吸机停止送气。,3、通气模式选择,(6)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PRVCV):使用PCV时,

7、随着气道阻力和胸肺顺应性的改变,必须人为地调整压力控制水平才能保证一定的潮气量。呼吸机通过连续检测呼吸力学状况的变化,根据预置潮气量自动对压力控制水平进行调整,使实际潮气量与预置潮气量相近。,3、通气模式选择,(7)容量支持通气(VSV):自主呼吸触发并决定RR和I/E,同时监测呼吸力学的变化以不断调整压力支持水平,使实际潮气量与预置潮气量相近。若两次呼吸间隔超过20S,则转为PRVCV。,3、通气模式选择,(8)比例辅助通气(PAV):呼吸机通过感知呼吸肌瞬间用力大小来判断瞬间吸气要求的大小,并根据当时的吸气气道压提供与之成比例的辅助压力。,4、参数调定,氧浓度:大于50时需警惕氧中毒。原则

8、是在保证氧和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低的氧浓度。刚开始机械通气时,为迅速纠正缺氧,吸氧浓度可稍高,1小时候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吸氧浓度。,4、参数调定,潮气量:一般为615ml/kg,实际应用根据血气和呼吸力学等监测指标不断调整,对潮气量的调节是以避免气道压过高为原则。一般慢阻肺者,无效腔增加,应从上限开始;ARDB、肺不张、肺水肿、肺纤维化患者,肺顺应性降低,宜从下线开始。,4、参数调定,呼吸频率:应与潮气量相配合,以保证一定的MV 应根据原发病而定,慢频率通气有利于呼气,一般为1220次/min。而在ARDS等限制性通气障碍的疾病以较快的频率辅以较小的潮气量通气。应根据自主呼吸能力而定,如采用SI

9、MV时,可随自主呼吸能力的不断加强而逐渐下调SIMV的辅助频率。,4、参数调定,吸呼比:一般为1/1.5-2。采用较小I/E可延长呼气时间,有利于呼气,在COPD和哮喘常用,一般可小于1/2。在ARDS可适当增大I/E,甚至采用反比通气(I/E1),使呼气时间延长,平均气道压升高。,4、参数调定,PEEP值:先给35cmH2O视反应逐渐增加,每次23。使SaO290%,最高不超过15cmH2O。呼吸机触发灵敏度:在避免假触发的情况下尽可能低。一般设置,压力触发灵敏度设置在0.51.5cmH2O,而流量触发的灵敏度设置在13L/min。,4、参数调定,报警设定:每分钟通气量:低限4L/min,高

10、限10L/min 高压报警:3040cmH2O 低压报警:10-15cmH2O,5、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1、面罩2、气管插管3、气管切开,七、呼吸机应用中的监护,1、随时观察各项通气参数的变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2、严密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3、检查氧气瓶或空气压缩机的压力是否符合要求。4、人工气道的护理。,七、呼吸机应用中的监护,5、注意口腔护理6、预防褥疮。7、加强气道湿化。8、保持呼吸道通畅。9、预防感染,八、机械通气的并发症,1、肺部感染:加强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梅24h消毒或更换呼吸管道、雾化、湿化器及其它连接装置;避免误吸。2、肺不张:3、营养不良:,八、机械通气的并发症,5、插管后并发症:堵管、脱管、套囊破裂6、喉或气管损伤7、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8、肺气压伤9、心输出量减少和低血压10、心率失常和心脏停博,!,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