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第二课 心悸_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0651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内第二课 心悸_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内第二课 心悸_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内第二课 心悸_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内第二课 心悸_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内第二课 心悸_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内第二课 心悸_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内第二课 心悸_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中医药大学 彭锐,心悸,教学要求:1.熟记心悸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2.理解心悸的病因病机。3.掌握心悸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及各证型的辩治。,悸(j),常见汉字。其意思是因害怕而自觉心跳【释义】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惊悸|心有余悸。悸(形声。从心,季声。本义:害怕,心惊肉跳)同本义 悸,心动也。说文 惶悸兮失气。楚辞悼乱。注:“惧也。”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心有余悸;悸震(震惊);悸颤(怕得发抖);悸心(心怀恐惧);悸怖(恐惧);悸恐(犹惶恐);悸悚(恐惧);悸罔(惊恐迷乱),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外邪、痰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

2、神失宁,心脉不畅,临床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病名概念,历代医学家论述,内经论述;伤寒论论述;济生方论述;朱丹溪论述;张景岳论述;王清任论述;,一、症状:心脉搏动过快、过慢、过强或心中冲撞感、过弱或心中空虚感、间歇感、参伍不调等。有的患者全无自觉症状。发作形式:短暂性、阵发性、持续性。伴随症状: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甚则头晕、喘促。,证候特征,三、心悸与心电图心律失常 有症状 有脉律 无症状 无脉(率)异常(率)异常 多见,有心律 有某些 有/无某些 多属 失常 心律失 心律失常,心脉性 常 多属心神性 常见无脉律(率)异常的心律失常有:IAVB、RBBB、LBBB

3、、窦性心律不齐等。,病 因 病 机体质虚弱 心阴(血)不足饮食劳倦 心阳(气)不足 心神不宁七情所伤 心 气机逆乱 心悸感受外邪 痰饮阻滞 心脉不畅药治失当 血络瘀滞,心,病位:在心、与脾、肾、肺、肝脏功能失调有关。病性:本虚阴阳气血不足。标实外邪、气滞、痰饮、血瘀。,诊 断 一、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伴有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晕厥。二、听诊有快、慢、不齐;脉象有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三、有诱因:紧张、惊恐、劳倦过度、饮酒饱食、情志刺激。四、心电图、电生理检查。五、结合辨病而辨证。,鉴别诊断,真心痛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牵引至左肩胛背区。可伴有心悸、脉

4、结代。,1、与真心痛的鉴别,鉴别诊断,与奔豚鉴别: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与卑谍鉴别:卑惵病因为“心血不足”,虽有心慌,但无促、结、代、疾、迟等脉象出现,是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疾病,与心悸不难鉴别。,辨证论治 一、辨 证 要 点(一)辨虚实(二)辨惊悸与怔忡(三)审脉辨证(四)辨病辨证结合,惊 悸 怔 忡,诱因 情志诱发 无惊自悸,发病情况 时发时止 悸动不已 静时尤甚 稍劳加重,心脉痼疾 无 多有,全身情况 较好 较差,转化 病情良性,部 病情较重 分转为怔忡,性质 多为心神心悸 多为心脉心悸,过速型脉象与心律失常 数脉1息6至 疾脉1息7至 阳盛实热 窦性心动过

5、速 极脉1息8至 阴盛火旺 室上性心动过速 脱脉1息9至 气阴两虚 室性心动过速 浮合脉1息 气竭阳脱 房扑呈2:1房室传导 10至以上,审脉辨证,过缓型脉象与心律失常 迟脉1息3至 气虚阳衰 窦性心动过缓 损脉1息2至 痰瘀阻脉 窦性停搏 败脉1息1至 邪阻气机 室房传导阻滞 夺精脉2息1至 房室传导阻滞,二、治疗原则(一)病因治疗是基础;(二)治心为主,兼及他脏;(三)药物选择:心脉性心悸:扶正药、活血药。心神性心悸:镇潜安神药、养心安神药、舒肝理气药。,、镇潜安神药:龙骨、牡蛎、珍珠母、磁石、朱砂、石决明、代赭石、龟板、鳖甲等。、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麦 冬、五味子、百合、熟地黄、

6、阿胶;人参等。、舒肝理气药:郁金、合欢花(皮)、素馨花等。,、抗心律失常类中药()提高心率药:麻黄、附子、细辛、人参、桂枝、洋金花等;中成药心宝。()减慢心率和治不齐性心律失常药:苦参、山豆根、缬草、甘松、当归、延胡索;粉防已、细叶小檗;黄连;福寿草、万年青、夹竹桃、铃兰、蟾酥等。此外,还有丹参、山楂、灵芝、冬虫草、常山、郁金;枳实注射液、青皮注射液等。,三、分证论治(一)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善惊易恐,少寐多梦 舌红苔薄白,脉细或弦细。治法:镇惊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加减法:宜去人参;气郁,加郁金、合欢花(皮)、素馨花、柴胡、绿孽梅,或合用四

7、逆散伤寒论,逍遥散和剂局方 惊恐不安,加龙骨、牡蛎、磁石、朱砂。失眠,加酸枣仁、浮小麦、五味子,夜交藤。,(二)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血两虚症脉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济生方 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气阴两虚者,用生脉散,阴血虚,兼脏躁者,用甘麦大枣 汤合百合地黄汤或百合知母汤,(三)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黄连阿胶汤伤寒论(黄连、阿胶、黄芩、鸡子黄、芍药)+炒枣仁、柏子仁、五味子、麦冬。,加减法:火不盛者,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五味子、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

8、酸枣仁、生地黄、辰砂)。火旺者,用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黄连、朱砂、生地、归身、炙甘草),阴虚相火妄动,用知柏地黄丸 医宗金鉴 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者,用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牡蛎、鳖甲、龟板)酌加天麻、钩藤、益母草、羚羊角。,(四)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胸闷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或保元汤情爱心鉴(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加减法 阳虚急症,喘不得卧者,用人参针、参附针。大汗出,重用人参、黄芪、山萸肉 舌淡,脉迟(心动过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五)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胸闷,下肢浮肿,

9、+痰饮症脉。治法:温补心肾,行水逐饮。方药:苓桂术甘汤金匮 重症用真武汤伤寒论(附子、白术、白芍、茯苓、生姜)加减。,加减法:肢肿气促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酌加泽泻、猪苓、防己、大腹皮。喘甚,汗出欲脱者,合用参附汤或芪附汤,参附龙牡汤。急用人参针、生脉针或参麦针静滴。心衰患者,酌情用强心甙类中药 兼血瘀者,加丹参、桃仁、泽兰、益母草。,(六)心血瘀阻 症状:心悸、胸闷心痛+血瘀症脉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生 地、丹参、延胡索、香附、青皮)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桔梗、牛膝)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七)痰火扰心 症状:心

10、悸、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黄连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崐(法夏、橘皮、茯苓、枳实、竹茹黄连、甘草、大枣),加减法:宜去大枣,+莲子心、苦参、郁金。心悸重症+远志、石菖蒲、龙骨、牡蛎、珍珠母。大便秘结+生大黄(后下)。火盛伤阴+生地、麦冬、天冬。,(八)邪毒侵心 症状:初见恶寒发热,骨节、肌肉酸痛,咽痛,或腹痛泄泻,同时或随后心悸,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或促。崐 治法:清热解毒,清心定悸。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银花、野菊花、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加减法:加苦参、黄连、莲子心等。崐 表邪未解,辅以解表;咽喉肿痛,加清热利咽药;关节红肿热痛,加清热祛湿,驱风通络药;口渴咽干,加生津养阴药;湿热困于胃肠,加芳化渗湿,通络清热之品。,转归预后,病情分类 轻 重 心悸程度 偶发,短暂 频发,持续,过疾,过迟,脉参伍不调,脉绝不至.正 虚 无明显脏腑 脏腑、气血损伤 气血损伤 严重 标 实 邪实不甚 邪实猖獗 治疗效果 良好 累治无效 预 后 良好 不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