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907381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总结汇报自XX村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以来,始终坚持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源统筹、规范管理、高效运营上发力,找准建设路径,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美丽村庄。一、突出政治引领,同建组织体系,筑牢“红色堡垒”O一是严密组织体系。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10余次,并组建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由30家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担任项目联络员。组建项目指挥部,实现9个专项工作组业务骨干和龙塘镇分管领导班子蹲点办公。同时,组建“1+5+N”红色小分队,配合驻村工作组、村“两委”班子,畅通试点建设“肠梗阻“。二是优化制度保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落实四家班子负

2、责同志每月到村现场办公2次的工作制度,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到村了解1次负责项目推进情况。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召开县、乡联席会议,解决突出问题,并由县纪委县监委具体负责将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的作风建设纳入“四种形态”督查内容,切实加大督查力度,敦促县乡村三级力量履职尽责。三是实行目标管理。制定XX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施工横道图,细化任务到部门,明确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化推进。完善项目建设总清单,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按月更进度表,把建设目标划分到月,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目标清晰、进度明晰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二、突出规划先行,同画施工图纸,打造“

3、绿色乡村”。一是注重优选团队。择优委托有设计公司承担规划设计工作,主动对接铜仁市规划设计院开展实地勘察,先后召开县级职能部门集中评审会10余次;针对道路建设、宜居农房改造等与当地群众密切联系项目,按照“点子群众提、规划专家做、材料就地取、事情大家干”的办法组织召开群众会23场、吸纳意见19条,科学编制“一核一路两环三寨一基地”的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规划。二是注重文化铸魂。坚持红色传承为底线,紧扣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目标,以弘扬“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革命崇高精神为载体,结合XX红色史实,科学谋划红色教育为主导、特色农业产业为主体、休闲体验旅游为补充的发展规划,全面盘活红色文

4、化资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三是注重产业融合。坚持“以红色传承党建研学农旅融合发展”为发展主题,县乡两级组织力量对XX村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管理指导,吸纳13名青年人才到合作社帮助发展产业。整合各级资金700余万元,规划打造生态养殖场,“水稻+油菜”轮作带、林下经济产业带和精品水果园、生态采摘园、特色花卉园“一场两带三园”生态产业布局。三、突出资源统筹,同传革命薪火,彰显“本色担当”。一是挖掘红色史实。积极争取省市党史部门支持,邀请党史专家对XX战斗史实开展研究和权威认定,深入挖掘28个红色故事,编排XX红色壮举魂铸XX舞台剧、赞XX快板、壮士血染XX歌曲等文艺作品,在机关、学校、村

5、(社区)播放红色歌曲,实现红色史实人人知、红色歌曲人人唱、红色故事人人讲。二是康续红色精神。充分释放红色资源“育人”效能,将县委党校整体搬迁至XX村,以陈列馆、红色大讲堂、红色影院等为载体,结合红色展示中心、红军壮举纪念碑和红军跳崖点等红色遗迹,构建集精品课程开发的经典教学、缅怀革命先烈的现场教学、重走红军长征路的体验教学于一体的多层次、高品质教学体系。三是弘扬红色文化。以XX红军集体跳崖事迹为素材,持续开展文学、摄影、文创产品创作,通过录制红色歌曲、制作红色教材、编排舞台剧等方式,推动红色文化宣传传承。目前,已出版XX战斗史实研究等红色书籍16本,完成XX红军壮歌迟到的烈士证书等29个红色故

6、事挖掘整理和舞台剧XX红军壮举、文学作品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回望、歌曲丰碑等创作。四、突出规范管理,同筑美丽家园,弘扬“暖色乡风”O一是推动定位融合。把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与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六共”机制示范点建设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全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加强纪念设施和遗址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红色与生态为一体的特色品牌,实现美丽村庄“既富又美”。二是促进长远发展。探索构建“县委党校+村党支部”运营模式,将县委党校搬迁至XX,促进党校教学研究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深度契合,实现“红村”长效运营。截至目前,累计承接省市县各级

7、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教学活动26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10万余人次。三是加强乡村治理。先后召开10余次群众会讨论村规民约,因地制宜修订XX村民积分制管理办法,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实现群众“积分+红黑榜”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同时,配套建立“干部分片、党员分区、群众驻点”监督管理机制,采取“支部+网格+群众”(1个党支部、8个网格、N名群众)管护方式,成立管护队、监管队,做到层层监督、分级管护。五、突出高效运营,同享发展红利,实现“金色富民”。一是支部领头绘蓝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围绕“红色资源+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盘活各类资源和财政扶贫项目资产等,按照“尊重历史、

8、遵循民意、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深入村组开展实地调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科学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党员示范兴产业。采取“支部+企业+群众”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成年出栏IOOO头生猪养殖场1个、综合生态采摘体验园1个,发展种植食用菌、蜂糖李、板栗等700余亩,辐射带动86户213人就业。党员带头参与生猪养殖,村民们办起了民宿、开起了餐馆、卖起了小吃,村里面的经营户增加了26户。三是群众参与享红利。积极成立村级劳务公司,分类摸排建立村内“能人志士”台账150余人,动员138名群众参与红村建设,实现本地务工人员工资发放近百万元,人均增收7000余元。同时,引进1家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建XX红色旅游服务公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2022年实现集体经济收益22万余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超Ll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