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模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0974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模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模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模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模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模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模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模版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心理,构图的形式感取决于人们对形式的心理感受。当一幅作品中只有一个物体时,无论它处在什么位置,都将是视觉的中心。因此,形象在画面空间的存在形式是构图形式的基础,构图形式取决于对其形象的选择和组合的方式。美国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阿恩海姆认为:“任何线条都可以有某种表现,如升降、强调、斗争、安息、和谐、杂乱普遍地存在于宇宙中,它们都可以成为知觉的对象。”塞尚和毕加索在同样题材的静物画中,却因线条结构的不同而作了或安静或骚乱等不同表现。因此,对这种不同心理感受的表达,必须找到相应的形式语言。,第一节 构图形象方位 构图因有画框的界定,使得画面中所有的形象产生了视觉上的空间感受。并且,由

2、于构图中形象方位的不同,使观者有不同的窄间感和运动感,由此产生画面的均衡与稳定关系。以一个圆点为例的视觉实验显示虽然圆点并无方向变化,但由于四周边框的作用,画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圆点位于画面的中央,或偏移,画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因为画框的上边线有天空的象征性,下边线具有地面的象征性,因此就有了上升、下降的形式动感。线在构图中因不同方位产生出的不同视觉和心理感。,如果构图中的形象有明确的方向性,人们的视觉感受会非常明确、强烈。人物的动态是完全一样的,但由于在画中的位置不同,给人的形式心理感受就不同。倾斜的线给人以倾倒、不稳定的运动感,但如果将此斜线移至画框的边线附近,则好似有物体支撑.因

3、此,我们在绘画构图时必须考虑物象在画面中的合适位置。一般情况下,人物面对的前方要空得较多,这样可给观者以舒展感。此外,相似图形自身因排列、秩序的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形式感。比如,叶片茎络因角度不同而呈现不同视感.,第二节 形式语言的团体力感 一幅作品中构成形式语言必须由众多的形式要素组合。这种组合的特性,使形象之间产生或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力感。三个圆点,互相靠得近,给人以互相吸引的感觉。在视觉作用下,好似一个三角形,并有面的感觉。而远离三点之外的那个点,有被排斥于外的力感存在。假如我们在画面的空间随意放置一“点”会给人一种平静、安定、集中、注目等的感受。但如果我们在画面上同时画上许多大小

4、不同的“点”,它们相互问就发生了联系,有动的感觉。在大小关系方面,因小的容易被大的吸引,注意力就从大到小顺序移动,具有了视觉空间性质。,在装饰性绘画里,点的组织往往体现出某种规律性,更强调序列排列,以重复、并列、对称等形态出现。水平线没有明确的运动方向,视觉是在线的两端流动,力的感觉是向两边延伸。可一旦有了明确的方向后,人的视线都往箭头方向聚集。当多条线段向同一方向运动,其力感大大得到加强。线段向不同的方向运动,它的力感就受到干扰和削弱,力量被分散,形成一个混乱的局面。,第三节 画面分割与形式作用 画面分割指的是形象将画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部分。画面分割取决于形象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和面积。抽象主

5、义画家蒙德里安的早期作品表现空间力场的结构之美。在写实性绘画中用较隐晦的形式线体现出来。纵向分割,产生出高耸、升腾的视觉感受。当水平线或垂直线分割成两个形状相同的面积时,画面呈对称状,产生平衡而稳定的视觉效果。当分割成不等同面积时,有大面积压向小面积的感觉。并且,不管怎么分割,分割后成什么样形状,它们的面积都构成互相利用、互相结合的矛盾统一体。斜线分割,使画面成为多角的形状。具有不稳定性的视觉感受,有较强的动感。,一般来说,斜线分割恰成对角时,形成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是画面中最长的线,因此其势态对视觉的影响也最强烈。曲线分割后的面积,成为不规则的曲线形,双方形成互补效果,画面显得流动、活泼。弧线

6、分割后的面积,使画面成为半圆形和半环形的结合体,相互包围,呈开放和收拢的势态。在实际的绘画构图中线的分割往往是多重的,呈现出的形式面积也多种多样。凡在分割后打破对称均衡的画面,必然产生力的紧张和松弛的对比,由此产生明显的运动趋势;而对称分割的画面,画面均衡、稳定和静止,线与线的交叉点明显成为视觉中心;而当面积呈现大小强烈对比时,视觉中心则倾向较大的面积;垂直线在分割中有加高画面的作用;水平线在分割中又有加宽画面的用途;弧线的分割能造成画面的流动作用,第四节 构图形式线的形式感 对形式起着决定作用的长线,我们称之为形式线。它起着组合、统领画面的作用。线具有引导人们视线的作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以

7、不同的视觉感受。一、水平线的形式感 构图中与画框上下边线呈平行关系的直线为水平线。联想:广阔的平原、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海平面、地平线等形象。特点:安定、稳重、平静、广阔、舒展等,如同平躺在床上给人以平静、稳定、安宁、舒展之感。水平线在画面中可以对人的情绪产生抑制作用。作用:1传递平静感;2表现平坦与开阔;3抑制画面的骚动。,二、垂直线的形式感 构图中与画框左右呈平行的线称之为垂直线。联想:到树木、建筑物、高山、灯塔、电杆、纪念碑、钢筋。特点:产生高耸、庄严、秩序、挺拔、刚直、明确、向上或下落等心理感受。因此,垂直线在画面中可起到如下的作用:1表现高耸、挺拔、刚直的特性;2表现庄重、肃穆、悲壮;

8、3表现秩序、严肃和呆板。,三、斜线的形式感 构图中与矩形画框边线不平行的直线称之为斜线。联想:钟摆、倾倒的物体、人的跌倒和前冲等,特点:惊险、运动、速度等感受。斜线的角度越大,动感也就越强烈。作用:如果画面的形式结构线为斜线时,它所起到的用途有:1表现动感和不稳定性;2表现运动和速度;3表现强烈的动感和眩晕感。,四、锯齿线的形式感由各种斜线相接,具有棱角、形同锯齿的曲线,称之为锯齿线。特点:它具有斜线奇突、惊险的特性,又具有硬挺、尖锐、紧张的特性。因此在构图中会产生闪电般的紧张、激动、突兀、凶险的形式心理。作用:1表现紧张、惊险、奇突;2表现凶险与神秘;3表现痛苦、扭曲、恐怖。,五、自由曲线的

9、形式感联想:是波浪、轻烟、浮云、飘带等。特点:柔软、优雅、轻快、跳跃、节奏,具有轻盈、流畅、优美、弹性等性质的感受。古希腊人把人体的弧线和曲线看作是美的化身。书法中所谓“一波三折”也是这个道理。作用:1丰富构图的起伏变化;2传达轻快活泼的流动感;3“S”线的生命运动的韵律感。S形,中国古代画家称之为“之”字形构图。s形这根线本身包含着单纯的多样与统一。中国的太极图,就是以S形为其骨干把图分成均衡的二块,面积相等,形状相同,方向颠倒,一黑一白,简练的造型中包含着丰富的对比与统。,六、辐射线的形式感 所谓辐射是指绘画构图的线向某一处集中。辐射线同时具备了两种特性既可以突出中心,又具有放射、向外扩展

10、的视觉功能。作用:1在强烈的动势中,中心非常明确;2很多宏大场面的构图,利用辐射线使其变得概括统一。,各种形式线给人的感受,第五节几何形状的形式感 在绘画构图中,由于几何形状在数学和物理上的意义,不同的几何形状同样也会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感受。一、三角形的视觉作用 三角形的方位不同有不同的形式感觉。正置的三角形最稳定,倒置的三角形最不稳定;倾斜的三角形在两者之间,既有稳定之感,又有动荡之势。正置三角形,庄严、静穆、沉重、稳定。徐匡的主人、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用三角形的构图。,倒置三角形将宽大的顶部支撑在一个点之上,虽然平衡的,却是一种危险的平衡,会使构图产生极不稳定、有摇摆、爆发、顷刻崩溃之感

11、。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有的用了倒三角的构图形式,具有令人不安的感觉,表达出这位明朝后裔仇视清王朝的心理。德加的舞女也是上大下小的倒三角构图。斜三角,既有一定的稳定感,又有一定的运动感,并有明确的方向感。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神领导人民前进等。,二、圆形的视觉作用 圆形的边线无首无尾,形状亦无方向性,张力均匀。给人滚动、饱满、完整、柔和、团拢、内聚的视感。看到一个圆圈,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寻找圆心的强烈愿望。如果有两个点,靠近圆心的那个点更突出。一张画满圆点的构图,点是散乱的,如果在某一点上圈出一圆时,这一点会非常突出,圆形,有凝聚、团拢作用。刘文西的唱支山歌、齐白石的荔枝、珂勒惠支的母亲们就是圆形构图。

12、,同心圆有扩张的视觉引导作用。其中心点格外引人注目。鲁本斯掠夺李西普的女儿这幅作品以圆的外形、圆的动势,使画面紧凑而活跃,展现出健美和富有生命力的回环。破绽圆完整圆形的圆周上每一点的视觉引力都是均衡的,而当某一处出现异常时候,视觉引力便迅速集中,形成新的视觉中心。珂勒惠支的牺牲母亲和小孩形成了破绽圆。刘文西的大捷领袖毛泽东刚好在圆的破绽中心,使其非常突出。,螺旋形图螺旋形是激烈地向心旋转的运动形态,它给人以强烈的旋转感和动荡感。蒋跃的凤凰涅檗表现的是古代的一个神话:凤凰在烈火中死而复生。作品运用了螺旋式构图,画中凤凰化身的男女在“飞翔”都顺着圆形“走”,加强了气势和激荡情绪的传达,三、方形的视

13、觉作用 方形,包括长方形,它的边由垂直线与水平线相构而成,视觉上十分平稳、安定、刚劲和简明,有时又给人饱满、沉重、坚实的感觉。在构图中起平稳画面、欲霸四方、扩大和加强画面张力等作用。猫石图是潘天寿先生的作品,方形体块是他常用的一种形式。画中,岩石是一个大体块,猫是一个小体块,基本上都呈方形,甚至题款也是一+个长方形体块,使作品阔大沉雄、气度宏大,充满着力的对峙,而又十分平稳。这种布局易呆板结滞,然而潘天寿先生却通过线的转折和局部的倾斜运动,使画面摆脱僵局。,四、十字形的视觉作用 是画中水平线和垂直线所交织而成的画面,使人联想到“十字架”,在平静中增添了肃穆的气氛,有较强的稳定感和视觉冲击力。珂

14、勒惠支的战场,在战场上寻找儿予尸体的老母亲的身躯,像一条粗直线突出在横的地平线上,悲哀、沉痛、沉寂。简洁的“十字”架构图、有力的外轮廓造型及明暗色调和气氛,体现了母亲内心的情感,因而它的表现容量大大地超过了面部刻画所能给人的感染。克里姆特的三代人,黑色的“十字”形构图把主体人物恰到好处地衬托出来了。,画面构图还有其他的几何形状,如楔形、平行四边形,具有集中、融洽、稳健等视感效应。其他的形状和图形,它们也各具不同的性格特性,限于篇幅不一一展开。前面,我们己经分析了形式分割线和基本形在构图中的作用。但是,一幅绘画的构图是由众多的线和形组合而成的,一般情况下往往是综合运用,是结构群在起作用。当然,有

15、时单项的因素也能产生加强或削弱画面的形式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梅杜萨之筏的基本构图形式是两个倾斜的三角形,表现旅客处于严重危机和存有一线希望的对立统一。人在生与死、奋争与颓唐之间,有着各种不同的心境,为了表现出这些复杂的情绪,画家综合运用了线与形的视觉效果。人们之间的形式起伏变化,形成了动与静、低潮与高潮的各种对比。木筏作了平行斜线处理,使画面有倾斜的动感,加强了灾难气氛。人物组合形成了画面右上角的集合的辐射系,使人物的情绪聚向显现一线生机的远方。,第六节 形式线对视觉的引导 构图中的形式线,对视觉起着引导的作用。引导视线的方向、方式、顺序和构图的中心,使各个形象间产生有机的、整体的联系。潘公凯的春雪上部伸出的梅枝与右下角的老梅花是两条形式线,将上下两方串联起来。潘天寿的松石,斜倚的苍松引导人的视线往上走,下落的印章又把视线引回到画面中去。小结:构图形式感的源于生活中同类形式的视觉经验,这是绘画作品能够与观众交流的基础。对构图形式的视觉研究既是基于思想感情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是基于对生活形式感受的总结。画幅中的“情”通过构图形式传达给观众,而不同的视觉美点、不同的心理感受,必然要选择不同的形式语言。形式感是绘画的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