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的生物合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0997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的生物合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的生物合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的生物合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的生物合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的生物合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的生物合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RNA的生物合成.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1 概述4-2 RNA聚合酶4-3 启动子4-4 终止子和终止因子4-5 RNA合成的调控4-6 转录后的加工,第四章 RNA的生物合成,4-1 概 述,在由DNARNA蛋白质的信息流中,RNA是中心环节。,RNA是已知的兼具遗传信息和催化两种功能的大分子。,一、DNA与RNA分子的异同点,(1)RNA核糖2位置有羟基,且以尿嘧啶代替胸腺嘧啶;,(2)大部分RNA分子是单链的,这些RNA往返折叠使RNA具有比DNA更多结构上的多样性,使RNA具有各种不同的生物功能。,二、DNA复制与RNA合成的异同点,相同点:,(1)除了某些病毒RNA基因组外,所有RNA分子都是以DNA为模板(模板使用)

2、。,(2)合成方向也是由53方向(极性)。,(3)合成的化学机制基本相同,根据碱基互补配对。,(4)都有起始、延伸、终止三个阶段。,不同点:,(1)转录不需要引物。,(2)转录一般只涉及一个短的DNA序列片段;,编码链(即非模板链、正链、有意义链),模板链(即负链、无意义链),(3)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催化,与DNA上的特异序列启动子结合并开始转录(复制是由DNA聚合酶开始,从复制起始点开始)。,(4)RNA合成不象DNA有校对机制(Proof reading)。,(5)转录时,DNA双螺旋一段短距离范围解螺旋形成转录泡(Bubble),RNA在形成后不久被剥离模板。,Coding stran

3、d of DNA has the same sequence as mRNA.,Transcription is catalyzed by RNA polymerase,4-2 RNA聚合酶,一、RNA聚合酶催化反应,RNA聚合酶是转录过程中的关键酶,原核和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虽然都能催化RNA的合成,但在其分子组成、种类和生化特性上各有特色。,激活RNA聚合酶的活性需要DNA,它以双链DNA为模板时活性最强!,Transcription is catalyzed by RNA polymerase,二、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加上亚基后则成为聚合酶全酶(holoenzyme)相对分子量为4

4、.65 105。,E.coli的RNA聚合酶由五种亚基组成、。,2亚基组成核心酶;,(一)组成:,亚基能与模板DNA、新生RNA链及核苷酸底物相结合,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亚基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DNA之间可借静电引力相结合;亚基也可借疏水相互作用与DNA结合,它们在序列上与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两个大亚基有同源性),、:由和亚基组成了聚合酶的催化中心。,亚基:与核心酶的组装及启动子的识别有关,并参与RNA聚合酶和部分调节因子的相互作用。,亚基:功能还不清楚。,(二)功能:,它是酶的别构效应物,使酶专一性识别模板上的启动子。,亚基:因子可以极大地提高RNA聚合酶对启动区DNA序列的亲和力,其作

5、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因子可使酶与底物结合常数提高103倍,时间可达数小时,还可以使酶与模板DNA上的非特异性位点的结合常数降低104倍,使酶底物复合无的半衰期小于1s。,E.coli中RNA聚合酶50bp/s(37);每个E.coli:细胞中约7000个 酶分子;细菌的 m RNA、r RNA、t RNA、由同一种RNA聚合酶所转录。,在某些细菌细胞内含有能识别不同启动子的因子,以适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要求,调控不同基因转录的起始。,在E.coli中最常见的调控因子是70,而32 是与热休克启动子所控制的基因转录密切相关,54 则参与细胞的N代谢。,Sigma factor i

6、s the subunit of bacterial RNA polymerase needed for initiation;is the major influence on selection of binding sites(promoters).,(三)过程:,三、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远比原核生物大,它们的RNA聚合酶也要复杂。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有三类,相对分子量都在5 105左右,通常有8-14个亚基,并含有Zn2+。,Alpha-amanitin(双环八肽)isolated from Amanita phalloides,(一)分类:,RNA聚合酶:对-鹅

7、膏蕈碱(-amanitine)不敏感;转录45s rRNA前体。,RNA聚合酶:可被低浓度-鹅膏蕈碱(10-9-10-8 mol/L)所抑制;转录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和大多数核内小 RNA(snRNA)。,RNA聚合酶:只被高浓度-鹅膏蕈碱(10-5-10-4 mol/L)所抑制;转录小的RNA基因,tRNA、5S rRNA、U6 snRNA、scRNA。,(二)组成:,将提纯的酵母RNA聚合酶进行凝胶电泳可分出10条明显的条带。最大的3个亚基分别相当于细菌RNA聚合酶、的同源物,化学计量测定它们之间的比例为2:1:1,它们担负着RNA聚合酶的基本功能。,*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中没有细菌因子的

8、对应物,因此必须借助各种转录因子才能选择和结合到启动子上。,转录过程与细菌不同的是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自身不能识别和结合到启动子上,而需要在启动子上由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装配成活性转录复合物才能起始转录。,(三)过程:,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分为装配、起始、延伸和终止4个阶段,其间各种因子的作用比细菌的复杂得多。,4-3 启动子(promoter),一、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启动子:是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转录单元(transcriotion unit):是一段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terminator)结束的DNA序列。,转录起点:是指新生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

9、的DNA链上的碱基,研究证实通常为一个嘌呤。,Promoter is a region of DNA involved in binding of RNA polymerase to initiate transcription.,转录上游(upstream):常指起点前面5末端的序列;(用-1,-2,-3表示)转录下游(downstream):常指起点后面3末端的序列;(用+1,+2,+3表示),换句话讲,从转录起点沿RNA聚合酶运动方向称为下游,而反方向为上游,在描述碱基的位置时,一般用数字表示,起点为+1,下游方向依次为+2、+3,上游方向依次为-1、-2、-3,二、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

10、特点,足迹分析法(footprint),足迹分析法是pribnow 设计的一个实验与DNA测序技术相结合。是确定启动子的序列结构的方法。,所谓足迹法既是将DNA起始转录的限制片段分离出来。加RNA聚合酶使之结合。再用DNA酶部分水解。与酶结合的部位被保护而不水解,其余部位水解成长短不同的片段,经凝胶电泳即可测出酶所结合的部位。,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在转录起始阶段缩短覆盖DNA的长度,启动子共有序列的功能,上游区有两个共有序列:,Pribnow区:又称-10区(TATAAT),有助于DNA局部双链解开。,35序列:又称识别区(TTGACA),提供了RNA聚合酶识别信号。,启动子结构是不对称的,它

11、决定了转录的方向。,三、真核生物启动子,(一)分类:,1.RNA聚合酶的启动子:,核心启动子(-45+20);上游控制元件(UCE,-180-107),真核生物的启动子由转录因子识别,而不是RNA聚合酶所识别,多种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在起点上形成前起始复合物(preintiation complex)而促进转录。,2.RNA聚合酶的启动子:,5S rRNA 和tRNA以及胞质小RNA(sc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点下游,即基因内部。,核内小RNA基因启动子在转录起点上游。,3.RNA聚合酶的启动子,class 启动子涉及众多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表达控制。包括以下几类控制元件:,Goldbe

12、rg-Hegness,Inr:位于转录起始点的起始子(initiator,Inr),可用同式Py2ANPy5表示之。,TATA区: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25-30bp处的共有序列TATAAA,也称为TATA区。,CAAT区:起始点上游-70-78bp处另一段共有序列GGCCAATCT,称为CAAT区。,GC区:起始点上游-80-110bp处含有GCCACACCC或GGGCGGG 序列,称为GC区。,增强子:起始点上游-100bp以上处含有72bp长的重复序列,称为增强子(enhancer)。,RNA聚合酶和转录因子在启动子上的装配,4-4 终止子和终止因子,一、基本概念,终止子(terminat

13、or):模板DNA上存在终止转录的特殊信号,终止因子(termination factor):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辅助因子(蛋白质),称为终止因子。,通读(readthrough):有些终止子的作用可被特异的因子所阻止,使酶得以越过终止子继续转录,称通读。,抗终止因子(antitermination factor):这种引起抗终止作用的蛋白质称为抗终止因子。,Terminator is a sequence of DNA,re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e transcript,that causes RNA polymerase to terminate t

14、ranscription.,二、终止子的种类,所有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在终止点之前均有一个回文结构,其产生的RNA可形成有茎、环构成的发夹结构。,(一)简单终止子(即不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1.终止子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由这段DNA转录产生的RNA容易形成发卡结构;,2.在终止位点前面有一段由4-8个A组成的序列,所以转录产生的3端为寡聚U,可能提供信号使RNA聚合酶脱离模板。,终止子效率与二重对称序列和寡聚U的长短有关,,随着发卡结构(至少6bp)和寡聚U序列(至少4个U)长度的增加,终止效率逐步提高。,(二)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必需在因子存在时才发生终止

15、作用。,1.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其回文结构中不富含GC区;,2.回文结构之后也无寡聚U序列.,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在细菌染色体中少见,而在噬菌体中广泛存在。,三、终止因子,1因子:,它通过催化NTP的水解使新生RNA链从三元转录复合物中解离出来,从而终止转录。,2.NusA蛋白,NusA蛋白是一种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的识别终止子的特殊辅助因子。(nus位点包括NusA NusB NusG等),NusA因子可以提高终止效率,可能是由于它能促进RNA聚合酶在终止位置上的停顿。,NusA蛋白可以与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结合,形成2NusA复合物。,转录终止后,RNA聚合酶脱离模板,NusA又被因子所取代

16、。,四、抗终止,抗终止作用主要见于某些噬菌体的时序控制。,前早期基因,N 蛋白,晚早期基因,Q 蛋白,晚期基因表达,由于不同生理要求,在转录过程中有时即使遇到终止信号,仍然需要继续转录,即为抗终止作用。,(一)抗终止过程(通读),(二)抗终止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破坏终止位点RNA的茎环结构,例如某些控制氨基酸的操纵子基因的转录受氨基酸浓度的高低控制。当浓度低时,破坏终止位点RNA的茎环结构,抗终止;当浓度正常时,mRNA形成正常的二级结构,其中包括末端的茎环结构,RNA正常转录。,2.依赖于蛋白质因子的抗终止作用,例如噬菌体中由N基因编码产生的N蛋白具有抗转录终止的作用。其功能的发挥依赖

17、于寄主所产生的NusA、NusB、S10等几种蛋白质。,NusA因子由N蛋白的研究而得名,其为酸性多肽,可以与N蛋白结合,也可与RNA聚合酶结合,改变其构象,使之对终止子不敏感。,可见NusA对RNA聚合酶的转录速度和终止都有肯定的作用,说明它在调解因子之间起中介作用。,五、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信号,RNA聚合酶的转录产物是在3末端切断,然后腺苷酸化,并无明显的终止作用。,RNA聚合酶、,转录末端有一段连续的U,但不足以成为终止信号。很可能是与U前后的富含G、C序列及polyT是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转录终止信号。,4-5 转录后的加工,一、原核生物中RNA转录后的加工,(post-transc

18、riptional processing),在原核生物中,rRNA、tRNA(部分)组成混合操纵子,某些tRNA簇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组成操纵子它们形成的多顺反子转录物,经断裂形成rRNA和tRNA的前体,然后进一步加工成熟。,(一)原核生物中rRNA转录后的加工,RNase III,RNaseE,RNase III是一种负责RNA加工的核酸内切酶,它的识别部位RNA为特定的RNA双螺旋区,切割产生16S rRNA、23S rRNA前体。,5S rRNA在RNaseE作用下产生,原核生物rRNA含有多个甲基修饰成分,包括甲基碱基和甲基核糖,两端的多余附加序列需要进一步由核苷酸酶切除。,(二)原核

19、生物中tRNA转录后的加工,1.由核酸内切酶在tRNA两端切断:RNase P切5端,RNase F切3端。,(二)原核生物中tRNA转录后的加工,2.由核酸外切酶进一步进行修剪,从前体3端逐个切附加序列,直到tRNA 3 端。,3.在tRNA 3 端加上CCA-OH,此反应是由tRNA核苷酰转移酶催化进行,由CTP和ATP提供胞苷酸和腺苷酸。,4.核苷酸的修饰及异构化,包括甲基化和假尿嘧啶核苷。,tRNA+S-腺苷蛋氨酸(SAM)甲基-tRNA+S-腺苷高半光氨酸,RNase P是一种很特殊的酶,含有蛋白质和RNA两部分,在某些条件下,RNase P中的RNA(M1RNA)单独也能切断tRN

20、A前体的5端序列。,二 真核生物中RNA转录后的加工,hnRNA链长约是mRNA的45倍。),含有内含子序列的最初转录物,即mRNA前体,在核内加工过程中形成分子大小不等的中间物,被称为核内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hnRNA),(一)hnRNA的加工,1.hnRNA,对哺乳动物来说大约有25%的hnRNA经加工转变成mRNA。,.hnRNA的加工过程,(1)5端形成特殊的帽子结构(m7G5pppNmpNp_),(2)3端的产生和多聚腺苷酸化,(3)mRNA的内部甲基化,(4)通过拼接出去内含子转录序列,(1)5端形成特殊的帽子结构(m7G5pppNmp

21、Np_),pppN1pN2pRNA,ppN1pN2pRNA,+pi,ppN1pN2pRNA,+ppi,G5pppN1pN2pRNA,+GTP,G5pppN1pN2pRNA,+SAM,m7G5pppN1pN2pRNA,+S-腺苷高半光氨酸,m7G5pppN1pN2pRNA,+SAM,m7G5pppNmpN2p-RNA,+S-腺苷高半光氨酸,(2)3端的产生和多聚腺苷酸化,高等真核生物细胞和病毒mRNA在靠近3端都有一段保守序列AAUAAA,这一段序列为链的切断和多聚腺苷酸化提供了某种信号。,PolyA由多聚腺苷酸聚合酶所催化。,RNA为受体,ATP为供体,需要Mg2+或Mn2+及蛋白质参与作用。

22、,PolyA尾巴可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核酸外切酶对hnRNA信息序列的降解作用。,(3)mRNA的内部甲基化,主要m6A(N6-甲基腺嘌呤),它可能对mRNA前体的加工起识别作用。,(4)通过拼接出去内含子转录序列,大多数真核基因为断裂基因,其转录产物需要拼接,去内含子序列,使编码区成为连续序列。,三、RNA的拼接(splicing),(一)RNA拼接的4种方式(分子内),类型I的自我拼接(group I self-splicing),类型II的自我拼接(group II self-splicing),hnRNA的拼接,tRNA的拼接,1.类型I的自我拼接(group I self-splic

23、ing),1981年,Cech在研究四膜虫rRNA前体拼接过程中发现的。它可以自我催化完成。,此拼接只需1+、2+阳离子以及鸟苷酸(或鸟苷)存在即可自发进行,无需能量及蛋白酶的催化,实际是磷酸酯的转移反应。,类型I的自我拼接的内含子分布广泛,出现在线粒体、叶绿体编码的rRNA、tRNA、mRNA的基因中;低等真核生物的rRNA基因。,.类型II的自我拼接(group II self-splicing),类型II内含子本身也具有催化功能,能够自我完成拼接。,经过两次转酯,内含子成为套索(lariat)结构被切除,两个外显子可以连接在一起。,转酯反应无需游离的鸟苷酸发动,而是由内含子靠3末端的腺苷

24、酸2-OH攻击5端磷酸基引发的。,类型II内含子只见于某些真菌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中。,核mRNA的(hnRNA)拼接体的拼接(nuclear mRNA spliceosomal),真核生物的mRNA初始转录物中发现的第三类内含子也是最大的一类的内含子。通过同样的套索机制进行剪接,剪接需要特殊的RNA-蛋白质复合物的作用。,GT-AG规则:这类内含子的左端(5端)均为GT,右端(3端)均为AG(对应于RNA为GU-AG),拼接体(spliceosome):在被拼接的RNA上,由上述5种U系列snRNA(U1、U2、U4、U5、U6)和约50种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5060S),呈有突起的椭球体。

25、,核内tRNA前体的酶促拼接,酵母tRNA前体的拼接需要ATP和一个内切核酸酶。,反应分为两步进行:,(1)由一个特殊的核酸内切酶断裂磷酸二酯键,切除插入序列,反应不需要ATP。,(2)由RNA连接酶催化使切开的tRNA两部分共价连接。反应需要ATP(植物、酵母类)。,生物体存在分子间的拼接,即反式拼接。,(二)反式拼接与选择拼接(trans-splicing and alternative-splicing),1.反式拼接(trans-splicing),如果一个分子具有5拼接点,另一个分子具有3拼接点,它们又靠得很近,就可以发生反式拼接(如锥虫的众多mRNA)。,一个基因的转录物在不同的发

26、育阶段,分化细胞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称为选择性拼接。所产生的多种蛋白质即为同源体(isoform)。,2.选择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现以降钙素的mRNA前体为例,说明选择拼接的机制。,(三)RNA拼接的生物学意义,1.RNA拼接是生物机体的进化历史形成的,是进化的结果。,3.从内含子的拼接方式和分布可以大致推测其起源时间。,2.RNA拼接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环节。,4.拼接促进有益重组,对生物机体进化十分重要。,5.内含子和外显子是相对的,有些内含子可以编码序列,能够产生蛋白质或功能RNA,不能将内含子看成是无用序列,

27、因此,拼接过程是必要的。,四、RNA的编辑(RNA editing),是mRNA的一种加工方式,它导致了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改变,这种改变mRNA编码序列的方式,叫RNA的编辑。,经过编辑的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的变化。,(一)定义,mRNA的顺序 GAU UGU AUA*,锥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coII)基因:与酵母或人的相应基因对比在一个-1的移码突变,然而酶的功能又是正常的。,DNA正链的顺序 GA G A A,对应的蛋白质序列 Asp Cys Ile,Benne等人的工作之后,又有一些试验陆续在多种生物中发现RNA的编辑,其中包括U的插入和删除,C、A和G的

28、插入,C被U取代或U被C取代,A转变为I等方式。,Apo B100(肝中)Apo B48(小肠中)(Mr 512000)(Mr 241000),CAA,即Gln,哺乳动物的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 B),是同一基因产物,UAA,UAA(终止子),编辑作用是沿着编辑前的mRNA35方向进行,RNA编辑所需的遗传信息来自于指导RNA(guide RNA,gRNA),或者来自被编辑RNA自身。,(二)插入U的机制,首先,从锥虫线粒体mRNA编辑和其他的例子可以看出,RNA编辑可以消除移码突变的危害。,(三)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RNA编辑还和生物发育与分化有关,是基因

29、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RNA编辑增加了基因产物的多样性,由同一基因转录物经编辑可以表达出多种同源体蛋白质。,4.RNA编辑还可以使基因产物获得新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生物进化。,RNA编辑还可能与学习和记忆有关。,五、RNA的再编码(recoding),定义:编码在mRNA上的遗传信息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译码,即改变了原来编码的含义,称再编码。,校正tRNA:通常是一种变异的tRNA,它们或是反密码子环碱基发生改变,或是决定tRNA特异性即个性的碱基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译码规则,故而使错误的译码信息受到矫正。,六、RNA生物功能的多样性,1RNA在遗传信息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种RNA);,2.RNA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和其他持家功能;,3RNA转录后加工和修饰依赖于各类小RNA 和其他蛋白质复合物;,4RNA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5RNA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