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人教版.ppt
《七年级生物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人教版.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库都尔中学 理化生教研组 赵玉芳,对于失血过多的病人应如何进行抢救?,血液的组成是什么?,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的状况或诊断疾病?,流动的组织血液,第四章 第一节,分析下面的资料。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见右图)。,讨论: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2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
2、作血常规化验。病人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作为对疾病作出诊断的参考。请阅读下面的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项目”和“测定值”这两栏。,注:报告单中的RBC、WBC、Hb、PLT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英文缩写。,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组成的。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里。,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
3、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作“流动的组织”。,血液的分层现象,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55%),(45%),血浆的自我介绍,水 约90%,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含氮废物等 约3%,血浆蛋白 约7%,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红细胞,我的样子长得不咋地,全都长得,二、血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铁),成熟后无,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最多,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碳氧血红蛋白,由于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大200-300倍,又由于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仅为氧合血红
4、蛋白的1/3600,因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稳定。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使细胞呼吸受抑制,对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层损害更严重。,一起长见识:CO会令人中毒?,正常参考值RBC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WBC(410)109个/LHb 男:120160克/升 女:110150克/升PLT(100300)109个/L,张 男,贫血,缺铁性贫血与血红蛋白 由于体内缺少铁元素,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而造成的一种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神倦乏力、头晕耳鸣、心悸、气促、食欲减退。如果你贫血了怎么办呢?,常见的含铁食品有:瘦猪肉、牛肉、
![七年级生物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人教版.ppt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3/5/39be751f-fdb2-4e75-bcd2-19c098457e16/39be751f-fdb2-4e75-bcd2-19c098457e161.gif)
![七年级生物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人教版.ppt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3/5/39be751f-fdb2-4e75-bcd2-19c098457e16/39be751f-fdb2-4e75-bcd2-19c098457e162.gif)
![七年级生物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ppt课件人教版.ppt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3/5/39be751f-fdb2-4e75-bcd2-19c098457e16/39be751f-fdb2-4e75-bcd2-19c098457e16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下册 流动 组织 血液 ppt 课件 人教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0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