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组织胚胎学》肌、神经组织.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10588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0.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ppt课件《组织胚胎学》肌、神经组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医学ppt课件《组织胚胎学》肌、神经组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医学ppt课件《组织胚胎学》肌、神经组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医学ppt课件《组织胚胎学》肌、神经组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医学ppt课件《组织胚胎学》肌、神经组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ppt课件《组织胚胎学》肌、神经组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ppt课件《组织胚胎学》肌、神经组织.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肌组织,第 六 章,Muscle tissue,目的要求,1、掌握肌组织的共同特点2、掌握肌组织的分类3、掌握骨骼肌、心肌、平滑 肌的光镜形态特点,肌细胞 又称肌纤维,肌组织共同特点:,由肌细胞组成,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肌细胞膜 称肌膜,肌细胞质 称肌质,sarcolemma,sarcoplasm,肌质内含许多肌丝(粗丝和细丝),是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肌质内的滑面内质网,称肌质网。肌质中还含肌红蛋白。,骨骼肌 心 肌 平滑肌,分类,(横纹肌,随意肌),(横纹肌,不随意肌),(无横纹,不随意肌),借肌腱附于骨骼上。收缩力强,易疲劳。再生能力差。,肌外膜,一、骨骼肌(skeletal musc

2、le),肌束膜,肌内膜,肌外膜,肌束膜 肌梭 神经,血管 神经 肌内膜 肌纤维,根据所含肌红蛋白的多少将骨骼肌纤维分为:红肌:肌红蛋白多,肌原纤维少。收缩缓慢,不易疲劳。白肌:肌红蛋白少,肌原纤维多。收缩力强而快,不持久。人体骨骼肌多为混合型。,红肌纤维,白肌纤维,形状:长圆柱形,有明 暗相间的横纹。肌质:含大量平行排列 的肌原纤维。胞核:多个、靠近肌膜 分布。,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横纹由明带(I带)、暗带(A带)相间而成,明带内有Z线,暗带中有H带,H带中内有M线。,I,A,I,A,骨骼肌纤维电镜结构,肌节:相邻 Z 线之间一段 肌原纤维。由1/2 I带+A带+1/2 I 带组成。是肌原纤

3、维结构和功能单位,Z Z,暗带A,H,肌 节,明带I,明带I,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暗带 H带 明带 肌节收缩 不变 变窄 消失 变窄 缩短舒张 不变 增宽 增宽 增长,肌收缩原理:肌丝滑动 肌原纤维收缩是细肌丝在粗肌丝间向M线方向滑行,Z M Z,细肌丝,粗肌丝,分布于心脏及近心大血管处,节律性收缩,不易疲劳。几乎无再生能力。,心肌,二、心 肌(cardiac muscle),形状:短圆柱状,有 分支,有横纹胞核:一个,椭圆形,居中肌质:丰富,细胞以 闰盘相连接。,*,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闰 盘(intercalated disc),由相邻心肌细胞伸出短突,互相嵌合,其间有中间连

4、接,桥粒、缝隙连接。意义:1)加固心肌细胞间连接。2)细胞间交换化学信息和传递电冲动。,闰盘,闰盘,核,肌膜,分布于内脏、血管壁等处,收缩力弱,较持久。再生能力较强。,三、平滑肌(smooth muscle),形状:长梭形、细胞 相互嵌合成束、成层。胞核:一个,椭圆形,成杆状、居中。肌质:丰富,无横纹,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三种肌纤维镜下形态比较,小结,第七章,神经组织 Nerve tissue,1、掌握神经组织的组成2、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掌握突触的定义、组成和功能4、掌握神经纤维定义、分类及神经的 概念5、熟悉神经末梢的分类,主要分 布部位及功能6、了解神经胶质的功能,目的要求,组

5、成:,神经细胞 nerve cell 神经胶质 neuroglia,神经细胞称神经元(形态多样),一、神经元(neuron)神经系统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一)结构:胞体 突起(树突和轴突),胞 体,树 突,神经末梢,轴 突,(dendrite),(axon),(Cell body),(Nerve ending),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周围系统的神经节内 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中心(1)细胞膜(质膜结构)较薄,含离子通道、受体等,1、细胞体(cell body),功能: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可兴奋膜),(2)核 大、圆、居中,染 色浅、核仁明显,(3)胞质(核周质)含特殊结构: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6、,尼氏体(Nissl body)LM 块状或颗粒状 的强嗜碱性物质,(为神经元机能 状态的标志),EM 由平行排 列的粗面 内质网和 游离核糖 体组成。,功能:合成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和肽 类神经调质等。,RER,(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信息的化学载体,通常为小分子物质。分肽类和非肽类两类,以小泡的形式贮存。神经调质:使神经元对神经递质反应增强或减弱的物质。,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LM 镀银染色呈棕黑 色细丝。,内含物:脂褐素,*分泌神经元:具有内分泌功能(分泌神经激素),EM 神经丝和神

7、经微 管集合而成。,功能:构成神经元的 细胞骨架、参 与物质运输。,分树突和轴突,树突,尼氏体,轴突,(1)树突数量:一个或多个形态:粗短、有分支、分支 有树突棘,含尼氏体。功能: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入胞体。,dendrite,2、突起process,树突,轴突分支,轴丘,尼氏体,轴突,数量:一 个 形态:细长、由轴丘发出,轴丘和轴突内无尼氏体 功能:传导神经冲动(传出),axon,(2)轴突,(二)神经元的分类,1、根据突起 数量分为(1)假单极神元(2)双极神经元(3)多极神经元,(1)感觉神 经元,2、根据神经元功能分类,3,2,1,皮肤,脊神经节,肌肉,(2)中间神 经元,(3)运动神

8、经元,3、根据轴突长 短分类(1)高尔基 型神经元(2)高尔基 型神经元,4、根据神经元释 放的递质分类(1)胆碱能神经元(2)胺能神经元(3)肽能神经元(4)氨基酸能神经元,定义:神经元与神经元或神经元与 效应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组成的形式:轴树;轴体;轴轴;树树;体体,二、突触(synapse),按传递信息方式分为:1、化学突触 2、电突触:缝隙连接(3、混合型突触),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轴体突触,轴树突触,树突棘,以释放神经递质方式实现信息传递,化学突触的结构,LM(银染)神经元的终末分枝末端呈棕黑色钮扣状(突触小结),附在另一神经元上。,突触后成分(pos

9、tsynaptic)突触后膜(含受体、化学门控通道),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线粒体,功能:定向传递信息,电镜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膨大:含突 触小泡(内有神 经递 质)和线粒体,突触前膜:含电位 门控通道等,突触间隙(synaptic space)1530nm,(presynaptic element),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三、神经胶质(neuroglia),填充于神经元胞体与突起之间 特点:数量多、形态多样、体积小、有突起。HE标本中只见胞核。,功能,1、对神经细胞起支持、保护、绝缘、营养、修复和防御作用。2、形成髓鞘3、构成神经元生长分化和功能 活动的微环境4、形成血脑屏障,血脑屏障

10、血液与脑实质之间的屏障结构,组成:连续毛细血管内皮 基膜 神经胶质膜,神经胶质膜,内皮,作用:防止细菌、毒素及其有害物质进入脑实质。维持脑内环境的稳定,(纳米中药狶红通络口服液,安宫牛黄丸),四、神经纤维(nerve fiber)由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包裹在其外表的神经胶质细胞共同组成。,神经膜:神经膜细胞最表面的胞膜和其外方的基膜,神经膜,轴索,髓鞘,(一)有髓神经纤维,1、周围有髓神经纤维,(Schwann cell),功能:绝缘和保护 作用。,节间段及郎飞结,节间段,郎飞结,髓鞘(myelin sheath)神经膜细胞细胞膜 呈同心圆反复包绕 轴索而成。,成分:磷脂和蛋白质,有利于神经冲动

11、的传导,神经膜细胞,节间段,郎飞 结,神经膜细胞核,神经膜,髓鞘,(Ranvier nade),轴索,髓鞘,郎飞结,有髓神经纤维,轴索,轴索,髓鞘,神经束膜,神经膜,结构:中央轴索 外包髓鞘 髓鞘:由少突胶质 细胞胞突反 复包绕轴索 而成。,少突胶质,轴索,髓鞘,2、中枢有髓神经纤维,1、周 围 轴索及其外的神经膜细胞构成,无髓鞘。2、中 枢 轴索裸露,轴索,神经膜细胞,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故速度快。,无髓神经纤维:无髓鞘和郎飞结,故其传导为非跳跃式,速度慢。,五、神经,由大量神经纤维集合而成神经纤维神经束神经,神经,脑

12、,脊髓,(nerve),由神经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轴索,轴索,髓鞘,神经束膜,神经膜,六、神经末梢(nerve ending)周围神经纤维轴索的终末,功能:感受冷、热、痛 觉刺激。分布:表皮、角膜上 皮、粘膜上皮 等处,(一)感觉神经末梢,1、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特点:轴索的终末裸露,2、有被囊神经末梢特点:轴索终末外包有结缔组织被囊。,(1)触觉小体(tactile corpuscle)感受触觉,(2)环层小体(lameller corpuscle)感受压觉与振动觉,分布:真皮乳头层内多见手指、足趾掌面,分布:真皮、皮下组织等处,触觉小体光镜图,环层小体光镜图

13、,(3)肌梭 分布于骨胳肌内 本体感受器(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调节骨胳肌 的活动),神经末梢,梭内肌,经脉线,神经纤维,神经束,经脉循行线体表各层次形态模式图,(二)运动神经末梢(motor nerve ending),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终板(motor end plate)功能:传出冲动 引起肌纤维 收缩。,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LM:轴突终末失去髓鞘,呈爪状分支,末端贴于骨骼肌表面,形成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运动神经末梢,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终板,运动终板(神经肌连接),骨骼肌细胞核,轴突终末,肌原纤维,肌膜,(Neuromuscular junction),EM:突触结构,但间隙较宽,4060nm。后膜凹陷成槽状。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引发骨骼肌收缩。,突触前成分,突触小泡,神经膜,骨骼肌纤维,肌膜,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和膨体结构示意图,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无髓神经纤维末梢呈串珠状或膨大的小结样膨体,内含突触小泡,与平滑肌或腺细胞表面接触,引发其收缩或分泌。,小结,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线粒体,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神经末梢,1、游离神经末梢,2、有被囊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3、肌梭,70,突触前成分,突触小泡,神经膜,骨骼肌纤维,肌膜,运动神经末梢,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终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