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12162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沥青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1。1。1工程概况本次施工内容为郁江道(解放南路春海路)新建工程。郁江道位于新梅江地区起步区西区,设计起点(K0+420.169)接现状解放南路桥下铺道,重点(K1+136。28)接现状海春路,全长716。111m.本工程路面结构层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粗型密级配AC13C、胶粉改性沥青)+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粗型密级配AC20C、70号A级沥青)+0.6cm下封层+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18cm石灰土(12%),总厚度64cm。1。1.2编制依据1 新梅江地区起步区郁江道(解放南路春海路)道路工程施

2、工招标文件。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招标图纸及随招标文件下发的相关设计资料。3 现行相关的国家及部颁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天津市及业主的有关规定。4 招标期间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所有来往的函件及补遗资料.5 我公司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踏勘、对施工现场的场地、障碍物、周边建筑物的调查资料。6 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7 我公司可调用到本工程的各类资源。1。1。3设计要求1 主要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V=50km/h路面设计基准期:15年2 横断面设计本道路工程横断面布置为4m(人行道)+22m(车行道)+4m(人行道)

3、=30m,车行道路面横坡采用1。5%双向坡,坡向人行道;人行道横坡采用1。5,坡向车行道。全线不设超高。3 注意事项1) 本工程平面直角坐标系为1990年天津市任意直角坐标系.2) 工程高程采用1972年大沽高程系统,2008年成果。3) 工程范围内各类地下管线必须在管线所属单位派员监护情况下现场刨验、探明准确位置后,方可进行各项目的施工.1。1。4材料和技术要求1 材料要求1) 沥青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均为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原材料应严格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进行检验,其技术要求应符合“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如采用进口沥青,含蜡量不得超过2,并增加针入度指

4、数等指标。表1。1。41 70号沥青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技术要求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软化点(R&B)不小于()46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10延度不小于(cm)2015延度不小于(cm)10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闪电 不小于()260溶解度 不小于()99。5TFOT(或RTFOT)质量变化 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61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残留延度(15)不小于(cm)15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改性剂为废轮胎胶粉,基质沥青为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表1.1。42 废轮

5、胎胶粉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表检验项目胶粉改性沥青CRM型175运动粘度(Pa.s)14针入度(25 100g 5S 0。1mm)5065针入度指数,0。6延度(5cm/min,5),20软化点(环球法,),60闪点(),230TOF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125针入度比(),65延度(5),10离析,软化点差(),2。525弹性恢复(),75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材料要求和规定如下:(1) 制备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时,应采用适宜的生产条件和方法进行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改性剂量和适宜的加工温度,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2) 废轮胎胶粉掺入量可根据实际使用的技术要求确定,最低掺入量不应低于基质沥

6、青的15%.(3) 在现场制造的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需作短时间保存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并进行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坏,以保证改性沥青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使用质量。(4) 工厂生产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作为成品出厂时,在使用废轮胎胶粉的同时,还必须使用合适的助剂,防止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在施工前发生离析。(5)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废轮胎胶粉的材料要求如下:(1)宜首选常温研磨粉碎的废轮胎胶粉.(2) 废轮胎胶粉颗粒宜选用3080目范围内的粒径,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规定.表1。1。43废轮胎胶粉的物理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相对密度(g/cm)水分()金属含量(%)纤维含量(%

7、)技术指标1.101。30。75 0。010。5表1.1。44废轮胎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一览表检测项目灰分()天然橡胶含量()丙酮抽出物()碳黑含量(%)橡胶烃含量()技术指标825222842试验方法GB4498GB/T1324991GB/T3516GB/T14837GB/T148372) 粗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应选用碎石,也可选用经轧制的碎砾石,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粗集料技术指标一览表.当采用的粗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掺加部分消石灰或水泥代替石粉等措施,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达到要求.掺加外加剂的剂量由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确定。表1。1.45 粗

8、集料技术指标一览表指标单位表面层其他层次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t/m32。602。50T0304吸水率2.03。0T0304坚固性1212T030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其中粒径大于9.5mm其中粒径小于9。5mm1515T03121215T0312%1820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11T0310软石含量35T0320磨光值PSV40T0321与沥青的粘附性级44T0663具有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1个破碎面10090T03612个破碎面9080T03613) 细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宜选用机制砂、石屑配制,细集料

9、应具有一定的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细集料技术指标一览表”。表1。1。46 细集料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t/m32。50T0328吸水率12T0340含沙量(小于0。075mm的含量)3T0333砂含量60T03344) 填料沥青混合料用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填料技术指标一览表。表1。1.47 填料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t/m32.50T0352含水量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

10、0.15mm0。075mm%1009010075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5)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采用粗型密集配(ACC型)混合料矿料:表1。1。48 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882451741337表1。1.49 粗型密级

11、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13C13。22。3640AC20C19。04。7545此结构层配合比为设计目标配合比。施工时应根据强度要求按实际进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试验。生产配合比另见其他单位的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材料要求。6) 基层施工完毕(基层表面稍干燥但尚未硬化情况下)后必须浇洒透层沥青,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沥青完全渗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透层沥青采用慢裂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2),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表1。1.410 沥青路面透层沥青的技术要求实验项目单位品名及代号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PC2)T0658

12、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计 E1516T0622道路标准粘度计s820T0621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0.1mm50300T0604延度(15),不小于cm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常温储存稳定性1d,不大于1T06555d,不大于%5T0655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入基层的深度不宜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沥青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品种和用量得到适度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100

13、。透层沥青用量应根据基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下表要求:表1。1。411 沥青面层透层沥青的规格与用量用途道路用乳化沥青规格用量(L/m2)半刚性基层PC20。71。5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7) 粘层沥青各沥青层与其它构造物间必须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次用快裂或中裂喷洒型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PCR),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表1。1。412 沥青路面粘层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名及代号试验方法破乳速度快或中裂(PCR)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粘度恩格拉

14、粘度计 E15110T0622道路标准粘度计s825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T0651针入度(100g,25,5s)0。1mm40120T0604软化点,不小于50T0606延度(5),不小于cm20T0605溶解度(三聚乙烯),不小于97。5T0607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稳定性1d,不大于1T06555d,不大于%5T0655其基质沥青标号宜与沥青混合料相同。粘层沥青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下表要求:表1。1.413 沥青面层粘层沥青的规格和用量用途道路用乳化沥青规格用量(L/m2)新建沥青层或旧沥青路面PCR0。71。5注:表中用

15、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8) 下封层沥青及矿料下封层采用同步碎石封层,厚度0。6cm,沥青采用CRMCC型胶粉改性沥青,所用沥青必须符合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表的技术指标要求.石料采用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粒径为S14(35mm)的优质石灰岩碎石。矿料用量根据矿料尺寸、形状、种类等情况确定,一般为(7.09.0)m3/1000m2,切矿料必须采用净石屑,不得采用土石屑。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用量为(1。11.3)kg/m2。2 沥青混凝土面层混合料、级配技术要求对于沥青路面各沥青结构层,除要求其使用的沥青或改性沥青、集料

16、等原材料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外,施工单位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提供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对于公称粒径19mm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C、AC20C)应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性能检验,其设计验证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表1。1。414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性检验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沥青混合料类型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车辙试验动稳定温度,不小于AC-13改性次/mm2800T0719AC201000浸水马歇

17、尔试验残留稳定温度,不小于AC13改性%85T0709AC-2080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AC13改性80T0729AC-2075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不小于(-10,50mm/min)AC13改性2500T0715AC-202000试件渗水系数,不大于AC-13改性ml/min120T0730AC20120本工程气候分区夏炎热、冬冷、湿润区表1.1。415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项目密实型混合材料升级配型混合材料 马歇尔击实次数75次75次试件尺寸(mm)101。6mmX63。5mm稳定度(流质为3mm)8KN5KN空隙率(%)中下层面3-419-22设计孔隙率()3-

18、518-24饱和度70-85%表1.1。416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息率集料最大粒径(mm)37.531。526。519.016.013。29.54。75VMA不小于()1212。5131414。5151618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表1.1。417 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指标级配类型指标表面层中下面层密实型混合料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580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于7570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级,不低于4级4级在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时,宜通过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粘温关系,确定废轮胎胶粉改性

19、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的温度和操作条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与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进行马歇尔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改性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技术要求, 但试验温度应相应提高1020。对于流值可放宽到2mm5mm。必要时,经试验研究, 可以对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前应对各材料进行调查并试验, 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稳定

20、不得随意变更. 2)沥青混合料铺筑前, 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 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或洗刨处理后方可铺筑粘层,沥青混合料.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 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3)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单位除保证提供工地使用的原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根据规定的材料技术要求和对应的试验方法, 进行必要的材料配合比设计, 并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用于生产的标准配合比, 为施工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4)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2。22、5.2.2-3的规定,

21、并根据沥青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进行选择。 5)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6)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成团结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7)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的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重叠摊铺. 8)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沥青混凝土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0cm。 9)在接缝及构造物的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 保证紧密、平顺。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横

22、向接缝应错位1。0m以上。表面层横向接缝宜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其它层位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较厚时也可作阶梯形接缝。 10)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降低混合料温度. 11)沥青表面层必须进行弯沉值检测, 不大于计算弯沉值。 12) 未尽事宜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执行。 13)其它检测标准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执行。 (2)胶粉改性沥青施工技术要求 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除应符合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

23、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 2)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和压实等施工作用应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前应准备符合要求的材料,同时提供正式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所有路用材料都必须通过批准方可使用。施工前应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 注意原材料检验、拌和厂准备、施工设备配备等。 3)正式开工前, 必须铺筑100-200m试验路段, 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施工程序,以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工顺序.实验路试验应开展如下工作: 确定拌和温度、拌和实践,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 确定压实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

24、实遍数; 检测试验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重新铺筑试验路,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4)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各阶段施工温度可参照下表使用.表1.1。418胶粉改性沥青施工阶段温度参考一览表工序胶粉改性沥青测量部位沥青加热温度()170-180沥青加热罐集料加热温度()190200热料提升车混合料出厂温度()175185运料车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不高于195运料车混合料贮存温度()降低不超过10贮存罐与运料车摊铺温度()170-180摊铺机初压开始温度()165-170摊铺层内部复压最低温度()140150碾压层内部碾压终了温度()110120碾压层内部开始交通温度

25、()不高于45路面内部或路表面 5)施工时气温应大于15,下雨、表面潮湿的情况下不得施工。 6)施工前应按照以下要求备好材料: 集料 a。应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各种不同规格的集料,对不同料场、批次的材料应筛析验收。 b.集料应堆放于清洁、干燥、地基稳定、排水良好、有硬质铺面的场地上,不同规格的集料应分开堆放。 c.集料应采取分层堆放的方法, 在整个堆料区逐层向上堆放,以防止集料离析。 结合料 a。沥青宜贮存在可加热与保温的贮藏罐中,根据不同沥青类型和等级采用不同的贮存温度, 使用前应加热到适宜的加工温度。 b.胶粉改性沥青应按规格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 宜随配随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c。胶粉改

26、性沥青在贮存、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措施,应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罐(池)中。 d。胶粉改性沥青不宜长时间贮存,在有加热保温和搅拌装置的贮存罐内贮存,贮存期不得超过30天.胶粉改性沥青的热贮存温度应保持在120130范围内。如超过贮存期,需重新进行型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e。对购置的废品胶粉改性沥青,在使用前应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f.现场制备胶粉改性沥青, 运送采用有加热保温装置的管道.如需运输时,宜使用有搅拌和加热装置的特种运输车,并保证运抵目的地的胶粉改性沥青温度不低于1500。 7)正式施工前应准备好备用的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运

27、输、摊铺和压实等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验工作。 8)铺筑胶粉改性沥青前,应检查其下层的质量,基面应验收合格,项面应干燥、清洁、无碎石、杂物等,对有污染部位用清水清洗,按规定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 9)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参照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但应严格控制各环节温度,当需要改变生产条件或生产方法时,应通过试验研究确定.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若因生产或其他原因需要短时间贮存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贮存期间温度不应超过10,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以及粗细集料颗粒离析。当贮存引起的结合料老化、滴漏、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他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28、时,应予废弃并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生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前后应及时对储油缸和输油管道进行清理。 10)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自卸车辆运输,车辆的数量应予摊铺机的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供料车流。 为了便于卸料,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车辆底板和侧板应抹一层隔离剂,并排出可见游离余液。使用油水混合料液作隔离剂时,应严格控制油与水的比例。严禁使用纯石油制品. 运料车装料时,应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一车料最少应分三次装载,对于大型运料车,可分多次装载。 雨季施工时,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水的篷布遮

29、盖,防水布应遮盖整个运料车。 1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摊铺,摊铺速度24米/分钟。 摊铺成型碾压完成前严禁人员在路面上行走,确保路面平整度。对于能够在人行道上处理的收水井、检查井等要在人行道上处理,路中的检查井在初压后由专人负责处理。 12)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改性沥青混合料类型,混合料温度,气温,拌和、运输、摊铺能力等条件综合确定压路机数量、质量、类型以及压路机的组合、编队等。 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宜采用

30、双轴双钢轮压路机碾压,钢轮压路机不挂振动,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少于20cm。碾压中少量向钢轮喷水或不喷水,以不粘轮为准. 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碾压长度不大于30米,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路机应从下坡脚向上坡脚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30cm。 复压采用DD110钢轮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振动碾压3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CC21钢轮压路机碾压,碾压两遍并无轮迹碾压. 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施工时,应根据混合料的温度和降温速率掌握好碾压时间,应在混合料温度将到120前结束碾压作业. 在有超高的路段施工时,应先从低的一边开始碾压

31、,逐步向高的一边碾压. 13)接缝施工 接缝处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 接缝处清扫干净并加温后铺筑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使互相粘接. (3)透层沥青施工技术要求 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透层沥青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要求: 1)透层应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浇洒。 2)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洒水,并待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3)透层沥青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如遇大雨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沥青,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不宜浇洒透层沥青,透层洒布后应尽早铺筑沥青面层。 4)

32、喷洒透层沥青后的基层上应禁止除施工车辆外的一切车辆通行,并应立即洒布用量为79 m3/1000m2 的石屑或粗砂、尽快铺筑下面层.施工车辆在透层沥青上通行也应慢速行驶,严禁掉头、转弯、紧急刹车. 5)应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及时修补。 4)粘层沥青施工技术要求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间必须喷洒粘层沥青,以保证各面层结合良好。 气温低于10或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喷洒后,应等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后方可铺筑沥青表面层,喷洒粘层沥青后严禁沥青混合料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过.喷洒过量处应予以刮除。路面有尘土及脏物时应予以清除。 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也应浇洒粘层: 1)

33、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铺筑上层前,其下层的沥青层已被污染. 2)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缘石,检查井等的侧面。 (5)下封层施工技术要求 胶粉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施工前均应选择200300m路段进行试验路段,在试验路段做封层的施工,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及各种施工器械的使用性能和相互配合情况,确定洒布机的洒布速度、沥青用量、粘度、喷嘴的洒布角、加热温度、喷洒宽度等。结合监理检验结果确定施工所需的技术参数,等试验路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均合格后,再按试验路段所确定的控制参数进行大面积施工。若试验路段不成功,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调整施工方案,再做试验路段,直至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胶粉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施工步骤如

34、下: 1)基层、透层清扫 首先组织人工对验收合格的透层进行粗扫,清除所有的杂物及松动的石料、泥土及障碍物,必要时用钢刷清刷或水车冲洗,尽量使透层顶面干净无尘土,对路缘石边缘部位必要时用人工多次清扫后,吹净浮尘。 然后利用清扫车全面清扫,再用吹风机逐排吹净浮灰. 清扫后的透层应封闭交通,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 2)胶粉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施工 胶粉改性沥青运输至生产车间后应存放在自动加热贮存罐中,温度由电脑自动控制,施工前沥青温度应加热到180士5,并应结合人工用温度计进行检测,以校核其准确性。 胶粉改性沥青泵入同步碎石封层车的沥青贮存罐后,应通过同步碎石封层车的加热设备保温及加热,以保证胶粉改性沥青

35、的洒布温度. 装好胶粉改性沥青碎石的同步封层车开至施工现场后,应在电脑上准确设置SBS改性沥青的喷洒量和碎石的撒布量。 应根据测量放样结果准确调整好碎石同步封层车的位置后方可开始施工。 胶粉改性沥青喷洒温度应为175180,洒布量以1.2kg/ m2 为准,喷洒搭接宽度为57cm,碎石洒布要达到分散均匀、颗粒不重叠、不成堆,石料覆盖率以50为宜。施工面层时不粘轮、不发生推移。 对洒布不均、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时清理或进行人工补洒。 3)施工注意事项 封层施工的工作面应整洁无尘埃,松散粒料应清理干净. 施工前检测透层情况,必要时进行补洒或其他措施补救。 封层油施工气温不得低于10,大风、浓雾、

36、下雨不得施工。 封层施工要注意不污染路缘石,应采取遮盖措施。 封层表面均应按规定进行养护和限制交通,做到无粘起、无脱落、无尘土、无泥沙污染。施工前,对洒布机进行全面检查,对不能保证施工要求的设备坚决不能使用,对洒布设备有关仪表、控制开关定期检查或校验,保证操作准确,剂量无误。 4)下封层质量控制 施工前对改性沥青按规范要求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封层应同时检测胶粉改性沥青及碎石的洒布量; 宽度有路缘石时洒到路缘石,无路缘石时洒至硬路肩基层外侧。用钢尺检查,每100米4处. 在施工过程中,外观质量应严格控制,对胶粉改性沥青封层喷洒不到的地方应及时人工补洒,对胶粉改性沥青封层喷洒过量

37、的部位应进行人工铲除,对碎石洒布量不足的部位人工补洒碎石,对搭接过宽过窄的路段人工处理,确保碎石洒布均匀平整,石料覆盖率以50为宜。施工面层时不粘轮、不发生推移。严格施工。,必要时采用人工洒布碎石,保证停车港湾处的施工质量。表1.1。418封层质量检查标准见下表: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频率封层改性沥青用量(kg/ m2 )1。11。3每天一次或每10米2处宽度不小于设计每100米4处外观洒布均匀、不重叠、不成层随时全面5。沥青路面的主要技术指标(1)路面各结构层压实度、平整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详见下表: 指标结构层压实度(%)平整度(mm)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Mpa)备注石灰土底基层

38、9580。8三米直尺最大间隙石灰粉煤灰碎石9880。8石灰粉煤灰碎石9880.8中粒式沥青砼面层98d1。2mm平整度仪细粒式沥青砼面层98注:基层的压实度为振动法击实标准;面层压实度以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 (2)路面交工后的第一个夏季测定沥青表面层横向力系数、路面宏观构造深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的竣工验收值的要求:表1。1。419抗滑技术指标指标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m)竣工验收值500。5(且不宜大于1.4mm)(3) 道路路面各结构层顶面弯沉值见下表:结构层顶面弯沉值(1/100mm)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25。3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7。9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上基

39、层)32。2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下基层)60。718cm 12%石灰土181.8土基回弹模量E030MPa310。53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并试验,经变更,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沥青混合料铺筑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晰或经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粘层、沥青混合料。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 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单位除保证提供工地使用的原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根据规定的材料技术要求和对应的试验方法,进行必要的材料配合比设计

40、,并经过试扮试铺论证确定用于生产的标准配合比,为施工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10 F402004)表5。2.22、5.2。23的规定,并根据沥青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进行选择。 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拌合厂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成团结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cm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 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

41、整度的要求,沥青混凝土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0cm。 在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上、下两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冷接缝)以上。横向接缝应错位1。0m以上。表面层横向接缝宜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其它层位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较厚时也可作阶梯形接缝。 热拌李强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沥青表面层必须进行弯沉值检测,不大于计算弯沉值。 未尽事宜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2004)执行。 其它检测标准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执行。(2) 下封层施工技术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