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导论 第13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1261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导论 第13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医学导论 第13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医学导论 第13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医学导论 第13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医学导论 第13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导论 第13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导论 第13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本章主要讨论:预防医学和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意义;卫生保健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和任务;“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目 的 要 求,目的:学习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提高对于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措施的认识。,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和任务疾病预防模式的改变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卫生保健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和任务,熟悉:疾病预防的主要特点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的概念预防监测的主要内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了解:我国当前疾病预防的重点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传染病预防和慢性非传染病预防的区别卫生保健的

2、主要形式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及其最低标准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任务,教 学 内 容,第一节 疾病预防概论 一、疾病预防与预防医学“君子以思患而豫(今同预字)防之”“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上医医未治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卫生学”(hygiene)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预防医学是采取适当干预措施达到防止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维持和恢复机体功能、最终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之目的的医学学科。,二、预防医学的基本任务 预防医学学科领域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等。

3、,预防医学的基本任务是:1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人类生活、劳动所处的环境因素对人类的影响,阐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示疾病发生的原因或危险因素;2用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不同时空条件下人群的健康水平及疾病谱、死亡谱动态变化;,3提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宏观政策和策略,为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调整资源分配原则、设置卫生组织机构等,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4采取有效的个体和群体预防措施,提出控制致病因子的具体卫生要求,预防疾病的发生、蔓延和恶化。这是疾病预防最本质的功能所在。,三、疾病预防的主要特点 1前瞻性和全程性 全面覆盖于疾病之前、疾病之中和疾病之未。2群体性和全民性

4、疾病的预防包括个体和群体预防,但更多地着眼于群众。临床医学注重患者个体,那么疾病预防更侧重于包括正常人、亚健康人群和患者在内的全体人群。,3宽泛性和宏观性 基础医学侧重于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结构、功能与代谢变化,临床医学更擅长于器官、系统、个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预防医学则注重人群、社区、社会、生物界、地球、宇宙等宏观领域对健康的影响。4行政性和社会性 疾病预防都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全体居民甚至国际间的大力协调和参与。,第二节 疾病预防的宏观策略 疾病预防的宏观策略是指各国各地指导全面疾病预防工作的方针。有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指导,再加上科学合理的具体措施,才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

5、量之目的。,一、“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1997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预防的重点是:1.环境卫生工作。2.食品卫生与营养工作。3.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4.儿童少年卫生工作。5.放射卫生防护。6.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二、医学模式与疾病预防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反映了人们在某个特定时期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哲学认识。神灵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预防模式的转变 第一阶段(第一次卫生革命)为20世纪早期,针对传染病、寄生

6、虫病和营养不良十分流行预防。第二阶段(第二次卫生革命)是20世纪中叶,针对心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明显增多的预防。第三阶段(第三次卫生革命)是近二、三十年以来,针对环境、家庭社会因素逐渐成为致病的主要原因的预防。,心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各因素间的关系,三、社会大卫生观念 卫生工作不单纯是卫生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它必须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推进。大卫生观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卫生事业也逐渐社会化的产物,体现疾病预防需要全社会多层面参与的特点。,特点:1大卫生是具有大规模社会建制的卫生活动2大卫生是整体化医学指导下的卫生活动3大卫生是具备福利和生产二重性的卫生活动,第三节

7、 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一、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一)个体预防 个体预防(individual prevention)是指针对个体所采取的预防疾病的措施。,1.创造了许多预防疾病和保障自身健康的方法。2.强化健康意识,建立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是疾病个体预防的重要方面。饮食习惯,生活规律,自我保健,周期性健康检查是疾病个体预防的另一重要形式。,群体预防(colony prevention)是指包括健康人在内的整个人群的疾病预防。1.改善社会环境、消除潜在危险因素,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目标。2.加强群体预防,在人群中控制急慢性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仍是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的重点。3.建立适合所有人群的公共

8、卫生政策是搞好群体预防的关键(城乡社区卫生活动)。,二、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依据疾病预防的不同环节和所处的疾病自然进程,将疾病易感期时去除病因、达到无病防病的预防。第二级预防:将发病前期和发病早期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延误。第三级预防:将对发病期及发病后期患者进行适时有效治疗处理,防止并发症、后遗症或残疾。,(一)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是针对疾病易感期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即无病防病,是疾病预防的最高目标。主要目的:去除病因,或是针对病因采取直接措施,减轻生物、理化、社会、心理因素等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对致病因素明确的疾病,均应以第一

9、级预防为重点(如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营养不良、出生缺陷以及生活生产意外等)。,第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1.施行健康教育,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尤其是自我保健教育是第一级预防的核心。施行健康教育可改善人们不良生活方式,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2.提倡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应建立合理营养膳食制度,体育锻炼应有计划、有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使身体在力量、速度、协调和耐力上都得到发展。,3.特殊人群的重点预防 应注重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反应在疾病预防中的重要地位。4.针对病因的特异性预防 5.环境保护和监测 6.重视社会、心理、精神、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二)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seco

10、ndary prevention)是指发病前期和发病早期实施的疾病预防措施,使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又称“三早”预防。人类正面临着从传染病猖獗向慢性病为主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1.心脑血管病2.肿瘤3.代谢性疾病4.神经精神障碍与精神病5.遗传性疾病6.慢性职业病及公害病7.慢性阻塞性肺病8.其它慢性病,传染病预防与慢性病预防的比较,(三)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是对已病的患者进行适时有效的处置,加速生理、心理和社会康复,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避免因病致残。,三、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是指对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长期连续观察,为制定有效和完善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对策

11、提供依据。,疾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有三方面:一、收集资料。二、资料分析和评价。三、反馈和利用信息。疾病监测工作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病原生物因素 2.中毒 3.放射性元素,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建立四种机制:1.预警机制 2.快速反应机制 3.管理保障机制 4.信息披露机制,第四节 卫生保健 保健是指疾病出现之前所采取的有利于保持健康的措施和行为的总和。预防主要是针对疾病 保健的目的则在于增进健康,一、卫生保健的主要形式 1.自我保健 2.家庭保健

12、 3.社区保健 4.社会保健 5.国际保健,二、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 1.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人权,预防医学保健服务应针对全体人群。2.在家庭、工厂、学校、社区等各个层次上都可以方便地得到完善的卫生服务。3.人们用比现在更好的方式去预防疾病,减轻伤病的痛苦,健康地步入成年、老年,以至安然告别人世。,4.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居民均衡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享受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5.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人们有能力摆脱疾病困绕,创造自己和家庭的健康生活。,最低标准:1.至少有5%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保健事业2.发达国家的卫生经费至少有0.7%转拨给发展中国家3.在家中或步行15分钟距离内有安全用水4.步

13、行或车行1小时的距离内有卫生保健机构(20种基本药物)5.9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达到2500克以上6.婴儿死亡率低于0.5%7.人均预期寿命高于60岁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00美元,三、初级卫生保健 初级卫生保健又称基层卫生保健和基本卫生保健,是由城市社区卫生院、农村乡村卫生院、工厂学校卫生所等基层医务工作者承担的、能体现“人人享有”这一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任务有:1.普及健康教育;2.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用水;3.提供清洁的卫生环境;4.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5.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免疫接种;6.地方病

14、的防治;7.常见病及创伤的有效处理;8.职业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9.促进精神卫生等。,重 点 难 点,“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1997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和疾病防治实践证明,一切疾病都是可以全部或部分预防的。特别是对于某些当今尚无有效治疗与康复办法的疾病,如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预防工作更显示出其投入少、效益高、影响深广等显著优势。坚持“预防为主”“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原则,必将使我国疾病预防工作有新的发展。,疾病的预防模式的转变 疾病预防模式的转变从

15、一个侧面反映出医学模式的变迁。第一阶段是20世纪早期,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十分流行。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中叶,天花、鼠疫、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不断减少,而心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明显增多。第三阶段是近二、三十年以来,暴力、酗酒、吸毒等环境、家庭社会因素逐渐成为致病的主要原因,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社会病。,社会大卫生观念 社会大卫生观念是相对于小卫生观念而言的。所谓小卫生观是指以医生独立行医为特征的卫生服务。而大卫生观则认为,卫生工作不单纯是卫生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它必须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推进。大卫生观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卫生事业也逐渐社会化的产物,体现疾病预防需要

16、全社会多层面参与的特点。,三级预防 依据疾病预防的不同环节和所处的疾病自然进程,将疾病易感期时去除病因、达到无病防病的预防,称为第一级预防;将发病前期和发病早期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延误,称为第二级预防;将对发病期及发病后期患者进行适时有效治疗处理,防止并发症、后遗症或残疾,称为第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疾病预防的核心。,人类正面临从传染病猖獗向慢性病为主的转变 尽管目前结核病、梅毒等传染病有复燃的趋势,又出现了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人间感染等新兴传染病,但应该清醒看到,人类正面临着从传染病猖獗向慢性病为主的转变,后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预防工作重点的转变 当今的

17、预防医学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主导;从分别注重单个患者或群体患者,转变为个体和群体预防并重;从以诊断治疗为重点,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主要依靠医学科技和医学部门自身,转变为依靠社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身心健康为目标,转向以身心健康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为目标。,自 测 习 题,名词解释,1.预防医学2.个体预防3.群体预防,4.三级预防5.疾病监测6.初级卫生保健,简答题1疾病预防的主要特点2疾病预防模式的转变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机制4卫生保健的主要形式,思考题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预防有什么重要的启示?,选择题下列情况中哪些是A第一级预防措施,B第二级预防措施,C第三级

18、预防措施:1.定期参加体检(),体检中发现肺部阴影后及时转入专科进行治疗()2.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接种()3.对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区严格监督监测商店碘盐的销售情况(),4.加强健康教育,它的作用是通过增强体质不得疾病少得疾病或通过熟知疾病知识做到早期治疗()5.医生要牢固树立无菌观念,预防感染(),手术过程要爱护组织,尽可能地保留组织功能()6.对糖尿病人进行科学用药和膳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自测习题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采取适当干预措施达到防止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维持和恢复机体功能、最终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之目的的医学学科。2.个体预防:是指

19、针对个体所采取的预防疾病的措施。古代人们就已认识到健康和疾病发生与外界因素有密切关系,并创造了许多预防疾病和保障自身健康的方法。3.群体预防:是指包括健康人在内的整个人群的疾病预防。主要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消除潜在危险因素等方式,达到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目标。,4.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疾病预防的核心。三级预防体现了对于个体和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各个阶段的预防,它是在对疾病的病因、自然进程和转归等了解的基础上分阶段、全方位进行的,重在强调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疾病的产生与恶化。5.疾病监测:是指对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长期连续观察,为制定有效和完善的疾病预防

20、和控制对策提供依据。6.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又称基层卫生保健和基本卫生保健,是由城市社区卫生院、农村乡村卫生院、工厂学校卫生所等基层医务工作者承担的、能体现“人人享有”这一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简答题1疾病预防的主要特点(1)前瞻性和全程性(2)群体性和全民性(3)宽泛性和宏观性(4)行政性和社会性,2疾病预防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卫生需求的提高,疾病预防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次卫生革命):20世纪早期,针对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十分流行进行的预防第二阶段(第二次卫生革命):20世纪

21、中叶,针对心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明显的增多进行预防。第三阶段(第三次卫生革命):近二、三十年以来,针对暴力、酗酒、吸毒等环境、家庭社会因素逐渐成为致病的主要原因进行的预防,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社会病。,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应对需建立的机制包括:(1)预警机制;(2)快速反应机制;(3)信息披露机制;(4)管理保障机制。,4卫生保健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五种形式:1)自我保健2)家庭保健3)社区保健4)社会保健5)国际保健,思考题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预防有什么重要的启示?“生物

22、-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使人们的预防观念获得了新的理解,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措施上,转变过去那种单纯的生物的、疾病的、个体的预防观念,有力实现预防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转移,由自然致病因素预防扩大到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由生理预防扩大到心理预防;由重点预防扩大到全面预防;拓宽了预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基层卫生工作等都有重要的启示。,选择题1.(A)(B)2.(A)3.(A)4.(A B)5.(A)(C)6.(B C),课 外 阅 读,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2008年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主要讨论初级卫生保健和人道主义行动在满足基本卫生需求可及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的规定)重点强调所有国家有责任在2012年前建立起有效发现并控制公共卫生风险的系统。报告认为现今快速流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关联的世界为传染病的快速传播,核放射及有毒物质的威胁创造了机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出现的传染病以每年新增一种或多种的速度被发现;现今有约40种疾病在一代人之前是不为人所知的。霍乱、黄热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20世纪后期死灰复燃。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和禽流感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埃博拉病、弥堡出血热和尼帕病毒已对人类造成威胁。,关 键 词 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