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13489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297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7页
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7页
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7页
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7页
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导论第3版知识点归纳总结课后答案.docx(2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及其组成1人类的环境(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图1-1 人类环境的结构图1-2 自然环境的构成(2) 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图1-3 人工环境的组成2. 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1)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的定义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

2、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且环境要素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因素。环境要素的特点表1-1 环境要素的特点(2)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3. 环境的分类通常的分类原则是环境范围的大小、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要素、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的功能。(1) 聚落环境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的中心,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院落环境是由一些功能不同的构筑物和与它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

3、;村落环境是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商业、交通汇集的地方。(2) 地理环境定义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km,它是能量的交锋带。特点a. 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b. 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c. 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和住行。(3) 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指地理环境中除生物圈以外的其余部分,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矿物资源

4、。(4) 宇宙环境环境科学中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大气圈以外的环境,又称星际环境。不过,此处所指宇宙环境,仅限于人类进入空间活动的年代以后,人和飞行器在太阳系内飞行触及到的环境。4. 环境的功能特性(1) 输入与输出系统外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通过外部作用,进入系统内部,这种过程称为输入;系统内部也对外界发生一定的作用,通过系统内部作用。一些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系统外部,这种过程称为输出。(2) 生态平衡(环境平衡)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若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就出现平衡,称为环境平衡或生态平衡。(3) 熵系统的无序性,称为混乱度,又称熵。熵越大,混乱度越大,越无秩序;反之, 则称为负熵,即系统的有序性。(4

5、) 耗散结构保持开放系统有序性的能力,称为稳定性;具有稳定性的开放系统,称为耗散结构。(5) 反馈调节一个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机制,这种相互作用越复杂,彼此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则弱,这种调节的相互作用,称为反馈作用,最常见的反馈作用是负反馈作用。(6) 环境系统的特性表1-2 环境系统的特性二、近代的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 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如果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看作是人类早已确立的三大科学领域,则环境科学便是在这三大领域的交接带上(如图1-4),即通过三个圆的切点所作的圆。而其相互交错的扇形,则分别形成社会环境学与环境社会学、工程环境学和环境工程学以及自然环境学

6、与环境自然学等三大类六个方面。图1-4 环境科学与三大科学领域的关系2.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任务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1)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内容人类活动(包括决策、生产和生活)和环境质量的关系;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环境污染的控制和防治;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2) 环境科学的任务环境科学的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对矛盾的实质,研究其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掌握其发展规律,以便能动地改造环

7、境并积极调节其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3. 环境科学的分科环境科学可分为三大部分,每部分又由许多学科组成。三大部分分别为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和应用环境学。图1-5 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1.2 课后习题详解1. 试从本章内容中整理出与环境科学有关的名词概念,并逐一编号按序简要说明其含义。答:与环境科学相关的名词概念有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环境要素、环境质量、聚落、环境容量、地质环境、环境平衡、环境本底值、环境自净等。它们的基本含义如下:(1) 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 自然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

8、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3) 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5) 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6) 聚落,是指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的中心;(7)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8) 环境平衡,是指在

9、一定的时空尺度内,若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时所出现的平衡;(9) 环境本底值,是指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10) 环境自净,是指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达到环境自然净化的目的。2. 你对“环境”一词有何认识?答:我对“环境”一词的认识如下:(1)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2)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类,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

10、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们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素的总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有时简称为环境。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3. 试全面分析人类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性等诸

11、方面因素的内在关系。答:(1)人类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性如下:人类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和交换。环境的特性是具有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2)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制约各环境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基本关系。由于在各子系统和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并构成一定的网络结 构。这种结构使环境具有整体功能,形成集体效应,起着协同作用。环境的整体功能大于各子系统和各组成成分功能之和。环境表现出

12、其对人类活动的干扰与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不违背环境的功能和特性,遵循客观的自然规 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那么人类就受益于自然界,人、经济、社会和环境就协调持续发展;相反,则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枯竭,人类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4.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答:(1)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在环境科学中,人和社会因素占有主导地位, 决定环境状况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2)环境科学的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对矛盾的实质,研究其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作用和反

13、作用,掌握其发展规律,以便能动地改造环境并积极调节其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5. 什么原因造成当前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多种多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合理的分科体系应如何?答:(1)造成当前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多种多样的原因如下:环境科学所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各个学科领域多边缘互相交叉渗透;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生产布局和经济结构千差万别,而人与环境间的具体矛盾也各有差异,污染物运动的过程又很复杂,结果使环境科学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鲜明的区域性。(2)合理的分科体系应是在环保工作实践中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作战,而在环境工程中控制和消除污染危害时,也采

14、取多途径的综合防治措施,因地制宜,选择最优方案,沿着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途径,走中国自己的环境保护道路,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的区别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环境自净是指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达到环境自然净化的目的。(2)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的联系环境容量的大小,与其组成成分和结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 关。任何污染物对特定的环境及其功能要求,都有其确定的环境

15、容量。人类开发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量超越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时, 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其他条件相同时,环境自净能力越大, 环境容量越大。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 环境自净能力(中山大学2014年研)答:环境自净能力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作用下,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降低的能力。降低的速度和数量因环境结构和状态的不同而不同,是环境基本特征的表现。环境的自净作用或自净能力的大小是估计该环境容量的重要前提。2. 环境质量(中山大学2013年研;温州大学2015年研)答: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

16、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人们通常规定一些具有可比性的内容来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指标。3. 环境容量(中山大学2015、2013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答: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环境容量是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状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概念,它的大小,与其组成成分和结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二、简答题1什么是环境要素?阐述环境要素的属性。(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1)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

17、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以及阳光(有的学者认为阳光不被包括其中)等。(2)环境要素的属性最小限制律。整个环境的质量受到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制约,即环境诸要素中处于最劣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控制环境质量的高低, 而不是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也不能采用处于优良状态的环境要素去代替和弥补。所以,人们在改善整个环境质量时,首先应改造最劣的要素。等值性。等值性说明环境要素对环境质量的作用。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在规模上或数量上存在什么差异,只要它们是处于最劣状态,那么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没

18、有本质的区别,就具有等值性。等值性与最小限制律有着密切联系,前者主要对各个要素的作用进行比较,而后者强调制约环境质量的主导要素。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又称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和,是指一处环境的性质,不等于组成该环境各个要素性质之和,而是比这种“和”丰富得多,复杂得多。环境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产生的集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质的飞跃。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环境诸要素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出现,具有先后之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即从演化的意义上看,某些要素孕育着其他要素。岩石圈的形成为大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存 在,又为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岩石圈、大气圈和水

19、圈又孕育了生物圈。三、论述题1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试以你的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为例,探讨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可能的途径。答:(1)环境问题有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煤矿企业污染。(2) 原因部分养殖场和皮革厂没有经过污水处理直接将污水排放到附近水体;日常生活污水的无规则排放;冬季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一些采煤企业采矿造成的重金属流失到水体和土壤中;煤矸石的污染。(3) 对策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改进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技术。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冬季统一供暖或增加清洁煤的适用使用。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水资源。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a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b调节水源流量,增

20、加可靠供水。c加强水资源管理。通常需要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止污染的法规;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明确我国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目标。d增加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二级以上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厂是水系保护的重要措施。第2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 环境问题(1) 广义理解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2) 狭义理解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1、。2. 环境问题分类(1) 分类表2-1 环境问题的分类(2) 环境破坏环境破坏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例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危及地球物种多样性的特点,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3)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的物质,主要是工业的“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物质引起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或电磁辐射污染等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污染。根据其起因、机制和特点的不同,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干扰两类。环境污染环境

22、污染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各种各样物质,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其特点是污染源停止排出污染物以后,污染并不马上消失,还会存在较长的时间。环境干扰环境干扰是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其特点是干扰源停止排出能量以后干扰立即或很快消失。环境干扰包括噪声干扰、热干扰和电磁辐射干扰等。3.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依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此阶段包括人类出现以后直至产业革命的漫长时期,所以又称早期环境问题。(2) 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又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此阶段从产业革命到1984年发

23、现南极臭氧空洞止。在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病”这样的环境问题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跟不上城市工业和人口发展的需要。(3)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这一阶段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全人类的高度重视。4. 环境问题的性质与实质(1) 环境问题的性质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它与人类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呈现孪生关系;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它存在于生产、生活、政治、工生、农业、科技等全部领域中;环境问题对人类行为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

24、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变化。(2) 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当代人类面临的所谓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的加剧和资源的枯竭,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而且,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控制,又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二、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1. 全球环境问题(1) 全球环境问题的定义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2) 全球环境问题的内容内容包括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

25、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物种灭绝(即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沉降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以及世纪之交暴发的食品安全问 题。(3) 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源人口问题是产生一切环境问题的根源,并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2. 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发达国家目前的环境状况,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二是仍有许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1) 比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比以前新鲜,天空变蓝了;不少水体变清了。(2) 发达国家当前国内的环境问题工业废物、生活垃圾急剧增加;噪声问题仍很突出;氮氧化物污染仍未得到有效

26、控制;大气中有害物质污染如故;水环境问题还未解决。(3) 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二噁英污染事件;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3.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1)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森林锐减。森林在生物圈中的能量交换、水与水蒸气的循环、氧与二氧化碳的平衡、净化空气以及物品生产和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森林遭受破坏,会给环境带来一系列后果,引起全球性气候变化、地区性生态系统退化和物种基因库破坏等。土地沙漠化。良田变荒漠,这是当前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之一,它威胁着世界8.5亿多人口的生存。土壤侵蚀。土壤在水和风力的作用下受到剥蚀,从而迁移或沉积。这种土壤侵蚀的过程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个

27、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水和盐渍化。在地下排水不良的田地中,实施灌溉,易出现积水和盐渍化现象,地下含水层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水通过剩下的十几厘米土壤而蒸发,从而使矿物和盐分浓集在地面附近,土壤物化性能变坏,妨碍作物的生长。(2) 环境污染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和环境卫生差;农药污染严重。 三、我国的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生态功能仍然较弱;草原退化与减少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水旱灾害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2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仍十分严重;水污染状况远未根本解决;城市嗓声污染严重;工业固体废物增加。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1. 控制人口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控制

28、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管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的进步。控制人口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2. 增强经济实力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即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并且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3. 发展科技科技进步与发展,虽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但是也需要科技进步来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例如由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需要科技进步,改善和提高燃煤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寻找洁净能源,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或降低污染源的危害强 度。2.2 课后习题详解1. 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关系?答:(1)环境问题从广义理解

29、,就是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从狭义上理解,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2)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提高,环境问题也相伴产生,并由小范围、低程度危害,发展到大范围、对人类生存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即由轻度污染、轻度破坏、轻度危害向重污染、重破坏、重危害方向发展。分为以下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3) 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

30、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环境问题反过来又会抑止经济的发展。老的环境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这一对矛盾,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永无止境的。2. 环境问题有什么分类方法?分几类?答:按照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分类,可将环境问题分为两类。(1) 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对于这类环境问题,目前人类的抵御能力还很薄弱;(2)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环境问题,它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3. 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 答:(1)环境问题的性质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

31、,它与人类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呈现孪生关系;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它存在于生产、生活、政治、工生、农业、科技等全部领域中;环境问题对人类行为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变化。(2)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当代人类面临的所谓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的加剧和资源的枯竭,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而且,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控制,又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4. 何谓全球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哪

32、些?答:(1)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2)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物种灭绝(即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沉降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以及世纪之交暴发的食品安全问题。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何特点? 答:(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有两个基本特点: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a. 空气比以前新鲜,天空变蓝了;这方面改善得最明显的发达国家是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b. 不

33、少水体变清了;许多发达国家水体的水质都获得显著改善。仍有许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a工业废物、生活垃圾急剧增加; b噪声问题仍很突出;c氮氧化物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d大气中有害物质污染如故;e水环境问题还未解决;f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它们主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卫生和大城市的污染问题,或者说,它们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进程中,正向着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如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积水和盐渍化等。环境污染严重。如空气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和环境卫生差、

34、农药污染严重等。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治理速度缓慢,主要是管理不善,资金短缺和缺乏有效的治理技术。6.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1) 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生态功能仍然较弱;草原退化与减少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水旱灾害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2) 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仍十分严重;水污染状况远未根本解决;城市嗓声污染严重;工业固体废物增加。7.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有:(1) 控制人口。人口激增、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产生和激化环境问题的根源,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

35、环境意 识,强化环境管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的进步,控制人口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2) 增强经济实力。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即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并且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3) 发展科技。科技进步与发展,虽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但是也需要科技进步来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例如由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需要科技进步,改善和提高燃煤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寻找洁净能源,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或降低污染源的危害强度。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 环境问题(中山大学2014年研;四川大学2013年研)答: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

36、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2. 环境污染答: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上述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二、简答题1谈谈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及解决途径。(温州大学2015年研) 答:(1)环境问题产生的本

37、质原因由于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力逐渐提高,人类社会出现了劳动大分工。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力量与作用越来越大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兴修水利事业,往往又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等。(2)解决途径控制人口。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管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的进步。控制人口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增强经济实力。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即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并且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发展科技。科技进步与发展,虽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但是也需要科技进步来

38、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例如由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需要科技进步,改善和提高燃煤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寻找洁净能源,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或降低污染源的危害强度。三、论述题1目前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并叙述其具体定义和主要污染物。答:目前十大环境问题定义及主要污染物如下:(1) 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l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2)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

39、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主要污染物有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3)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4) 酸雨蔓延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污染物有酸性物质如含硫量高的煤燃烧形成的硫酸雨、硝酸雨;还有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5) 森林锐减森林锐减是指人类的过度采伐森林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森林大量减少的现象。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6) 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7)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

40、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主要污染物有工业和人类生活产生的气体和颗粒污染物等。(8) 水污染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主要污染物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物。(9)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现象。主要污染物是来自陆地、大气和河流中的污染物。(10)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

41、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原因是发达国家危险固体废弃物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第3章 生态学基础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1. 生态学的含义生态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ikos,表示家庭、居处或环境的意思,可见生态学和经济学、家庭、环境等,从词源和词义上说是有密切关系的。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主要分科之一。2. 生态学的发展初期偏重于植物,后来逐渐涉及动物,而有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之分。由于人类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更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等方面, 把人类这一个生物种也列入生态系统中,来研究并阐明整个生

42、物圈内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问题。3. 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图3-1 生态学的多学科性及其相互关系4. 生态学的发展进程的特点从定性探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到定量研究;从个体生态系统到复合生态系统,由单一到综合,由静态到动态地认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与转化规律;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结合,发展了生态学,扩大了生态学的领域。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1. 生态系统(1) 定义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称为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则称为群落;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便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2) 生态系统的组成表3-1

43、生态系统的组成图3-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主要作用(3) 生态系统的分类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分类。表3-2 生态系统的分类(4) 食物链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的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5)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很复杂,各种食物链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6) 生物富集作用物质流在食物链中有一个突出特性,即生物富集作用。某些自然界不能降解的重金属元素或其他有毒物质,在环境中的起始浓度并不高,但经过食物链逐渐富集进入人体后,可能提高到数百倍甚至数百万倍,对机体构成危害。2. 生态系统

44、中的能量流动(1) 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量在单位时间和面积内到达地球外层大气圈的太阳能量称为太阳能通量,其值约为8.4J(cm2min)。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的波长与反射到空间去的能量的波长,二者的光谱发生了位移。图3-3 具有各种波长的太阳电磁辐射图3-4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和离开地球的情况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部分没有到达地表,这部分光谱有足够的能量能使化学键断裂,因此各种生命系统都必须防护免于过分受其照射。达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量中有小部分由地面立即反射回空间,还有一小部分转变为热量后再辐射回空中。地球表面各处的太阳能辐射量是不同的。(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途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

45、通过如下两个途径实现的,即光合作用和有机成分的输入;呼吸的热消耗和有机物的输出。(3) 净产量在总产量中,生物需耗用一部分能量进行呼吸,剩下的则称为净产量。用生态系统热力学公式可表示如下PPR式中,Pg为食物链某营养级的总产量或相当于输入的能量,Pn为该营养级的净产量或相当于能量储存,R是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或相当于能量用来做功。(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2;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也不高,为4.517,平均约为10;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平

46、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图3-5 生物圈中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1) 水循环水分从水面和陆地表层蒸发或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进入大气中,大气中的水遇冷则凝结成雨雪等,又落回地表,陆地的水一部分流经河川重返海洋,一部分渗入土壤或松散的岩层中,除被植物部分吸收外其余均成为地下水,最后也经缓慢移动流回海洋。(2) 碳循环图3-6 碳循环图(3) 氮循环图3-7 氮循环图(4) 磷循环图3-8 磷循环图4.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是一个主要的生态学单位,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生态系统的功能与通过生态系统各结构成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关,这种功能的单位是种群;流经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