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汇总.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13611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汇总.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综选择题提速练(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也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B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在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C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都是单层膜,且在结构上直接相连D细胞中丙酮酸的分解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解析:选A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膜属于生物膜的一部分,具有选择透过性;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两者的化学组成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都是单层膜,二者在结构上靠囊泡进行间接联系;细胞中丙酮酸

2、的分解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不是线粒体内膜。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用H2O2作实验底物B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可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实验材料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分离,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D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两个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解析:选D因为温度影响H2O2的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用H2O2做实验底物;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成熟,没有大液泡,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不明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层析液进行分离,扩散速度

3、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两个实验中盐酸都是起解离的作用。3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核内B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C肽链上氨基酸的位置是由存在于转运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D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转运RNA运载解析:选B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转运RNA运载。4已知椎实螺螺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

4、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椎实螺螺壳旋向遗传现象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C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D子代椎实螺螺壳旋向遗传是由自身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解析:选D椎实螺螺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所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遗传符合分离定律;由于旋向的遗传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所以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也可能为dd;子代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现象为

5、“母性影响”。5植物激素种类多样,调控机制复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侧光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是极性运输B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赤霉素与生长素可协同促进生长,而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可形成拮抗作用D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分裂解析:选C单侧光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顶芽优先生长即生长素促进生长,而侧芽受抑制即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这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有协同作用,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与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可形成拮抗作用;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

6、胞生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6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解析:选D由于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变小,所以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增长速率为1.20,所以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研究时

7、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由于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地沟油”反应改性制成“生物柴油”,代替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的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B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C科学家推测月尘即月球上直径小于10微米(1 m1106m)的浮尘是“玉兔号”出现控制异常情况的主要原因,月尘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解析:选B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

8、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玛瑙和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钻石的主要成分为碳,B项错误。8分子式为C8H10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后,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立体异构)数目不可能为()A3种B5种C6种 D8种解析:选D分子式为C8H10,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与溴水反应,则该有机物为苯的同系物,可以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得到CH2CH3、CH3CH3、CH3CH3、CH3H3C。CH2CH3 的一氯代物有6种,CH3CH3的一氯代物有4种,CH3CH3的一氯代物

9、有5种,CH3H3C的一氯代物有3种,故本题选D。9.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结构如图所示)是一种重要的塑化剂。下列有关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2H12O4B易溶于水,难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C分子中有两种官能团D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充分反应,再用稀盐酸酸化,最终可得两种有机产物解析:选DA项错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分子式应是C12H14O4;B项错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C项错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即酯基;D项正确,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再用稀盐酸酸化,最终可得两种有机产物:邻苯二甲酸和

10、乙醇。10W是由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盐。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同周期且相邻,但与X不同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中,Z的最大BW溶液显碱性或中性C原子半径:XYZ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解析:选D根据提供信息,可以推断出X为H或Na,Y为N,Z为O。三种元素中N的最高正化合价最大,A项错误;W为NH4NO3时,溶液显酸性,B项错误;原子半径:NOH,C项错误;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属于强酸,D项正确。1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

11、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试剂实验结论Aa.稀硫酸b.碳酸氢钠c.硅酸钠溶液酸性:硫酸碳酸硅酸Ba.稀盐酸b.二氧化锰c.溴化钠溶液氧化性:MnO2Cl2Br2Cd.小苏打e.苏打f.石灰水热稳定性:苏打小苏打Dd.氯化钠e.氯化铵f.硝酸银溶液沸点:氯化钠氯化铵解析:选A甲中发生反应: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根据酸与盐的反应遵循“强酸制弱酸”,知酸性:硫酸碳酸硅酸,A项正确;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才能生成氯气,B项错误;用套管实验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时,N

12、aHCO3应放在套管中的小试管中,C项错误;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NH3、HCl,不能通过套管实验比较NaCl、NH4Cl的沸点,D项错误。12(2016成都模拟)我国某公司开发了具有多项专利的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其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能量密度远远高于其他电池,电池总反应为V2O5xLiLixV2O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电池在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B锂在放电时作正极,充电时作阳极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LixV2O5xe=V2O5xLiDV2O5只是锂发生反应的载体,不参与电池反应解析:选C电池在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Li向正极移动,A错误;锂是活泼金属,锂在放电时作负极,充电时作阴极,B

13、错误;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反应为LixV2O5xe=V2O5xLi,C正确;V2O5参与了电池反应,D错误。13HCOONa加热分解时,固体失重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发生的反应有:2HCOONaNa2C2O4H22HCOONaNa2CO3H2CONa2C2O4Na2CO3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15 ,只有反应发生B反应、不可能同时发生C570 T600 时,残留固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D残留固体中的m(Na2C2O4)m(Na2CO3)时,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解析:选C反应中固体的失重率为100%1.47%,反应中固体的失重率为100%22.1%,T415 时,失重率小于5

14、%,则还发生了反应,A项错误;反应、可以同时发生,B项错误;570 T600 时,失重率为22.1%,故残留固体的主要成分为Na2CO3,C项正确;反应、为固体分解反应,其反应速率与Na2C2O4、Na2CO3的质量无关,D项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6怀化三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轻质弹簧的一端,且套在光滑竖立的圆环上,弹簧的上端固定于环的最高点A,小球静止时处于圆环的B点,此时AOB60,弹簧伸长量为L。

15、现用该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则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A等于零B大小为0.5mg,方向沿水平面向右C大小为mg,方向沿水平面向左D大小为2mg,方向沿水平面向右解析:选C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以知道,物体受到重力、弹簧的弹力和圆环对物体的支持力,由于三角形OAB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重力、弹力的合力的平行四边形会发现,重力、弹力和支持力会处在同一个角形中并且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由此我们判定弹簧的弹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都是mg,此时弹簧伸长量为L,当该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由此可知两次弹簧的弹力是一样的即为

16、mg,由于质量为2m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是弹簧的弹力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平衡,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即为mg,方向与弹簧的弹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只有C正确。15(2016惠州模拟)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荷圆环,其轴线与x轴重合,环心位于坐标原点O处,M、N为x轴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x轴正方向从O点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越来越大B沿x轴正方向从O点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越来越小C将一正试探电荷由M点移到N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大D将一正试探电荷由M点移到N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解析:选D根据场强的叠加可知,O点的场强为零,无穷远处的场强为零,O到无穷远间的场强不为零

17、,故沿x轴正方向从O点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B错误;电场线方向由M指向N,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将一正试探电荷由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16.(2016合肥检测)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将绳水平拉直,让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当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0时,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mgB.mgC.mg D(1)mg解析:选B当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0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Lcos mv2;根据牛顿定律可得小球沿绳子方向的合力即向心力为:Fm2mgcos ,小球受的合力为:F合mg,故选

18、B。17(2016广州调研)已知月球半径为R,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质量为B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RC月球密度为D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解析:选A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时的轨道半径rRR2R,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Gmr,可得月球的质量M,故A正确;据月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Gmg,可得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G,故B错误;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月球密度,故C错误;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可得近月圆周运动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v 4 ,故D错误。1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RT

19、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u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14Cu随t变化的规律为u51sin(50t)(国际单位制)D若热敏电阻RT的温度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解析:BD理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A错误。原、副线圈电流强度之比,B正确。由乙图可知交流电的变化周期T0.02 s,100 rad/s,故u随t变化的规律应为u51sin(100t) V,C错误。RT温度升高阻值变小,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不变

20、,I2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变大,D正确。19.t0时刻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平均速度为,它们的t图线分别为图中的直线A、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点A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质点B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Ct2 s时,质点A、B相遇Dt4 s时,质点A、B相遇解析:选A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变形得:v0at,则知图像的斜率大小等于a,由图可知,aA,得aA1 m/s2,aB,得aB2 m/s2,故A正确,B错误;由上可得,A的初速度为v0A3 m/s,A做匀减速运动,B的初速度为v0B0,做匀加速运动。2 s时A、B的位移分别

21、为xAv0AtaAt232 m122 m4 m,xBaBt2222 m4 m,则知t2 s时,质点A、B相遇。同理,可得4 s时A、B的位移分别为xAv0AtaAt234 m142 m4 m,xBaBt2242 m16 m,则知t4 s时,质点A、B没有相遇。故C正确,D错误。20.(2016安庆月考)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关于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放出光子B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变大C用能量E14 eV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基态氢原子电离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22、子解析:选AC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会放出光子,A正确;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变小,B错误;要使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3.6 eV的能量,所以用能量E14 eV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基态氢原子电离,C正确;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正确。21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充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MN是一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感光板。从圆形磁场最高点P以速度v垂直磁场射入大量带正电的粒子,且粒子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粒子的重力,关于这些粒子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对着圆心入射,出射后均可垂直打在MN上B只要对着圆心入射,其出射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圆心C只要速度满足v,沿不同方向入射的粒子出射后均可垂直打在MN上D对着圆心入射的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通过的弧长越长,时间也越长解析:选BC粒子的速度不同,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从圆形磁场中出来后不一定垂直打在MN板上,选项A错误;沿圆心进入圆形磁场的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圆心,选项B正确;若粒子的速度为v,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R,粒子离开磁场时速度沿水平方向,垂直打在MN板上,选项C正确;速度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越小,因而运动时间越短,选项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