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14284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卒中患者步态分析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部 黄明威,脑卒中步态分析,步态分析的意义,步态分析,步态训练,行走功能改善,身体素质,通常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进行其他特殊专业训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形成完善和高难度的运动技能。因此,在运动训练中都十分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与提高。,运动控制成份(components of Motor control):运动控制成份包括Rom、肌力、平衡能力、完善的姿式、位置、速度,各种方式的协调能力。这些因素影响整个动作完成的过程。,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1

2、、泛化过程2、分化过程3、反复巩固(强化)过程4、动作自动化(动力定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康复治疗师观察步态的视角?我们有何治疗(训练)方案?对于老年人和年轻人,我们的训练侧重点在哪里?,肌力协调模式,肌力是运动之母。肌力是完成运动技能和高级运动技巧的物质基础。,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目的寻找原动肌群,运动中肌肉的类型,原动肌(agonist)拮抗肌(antagonist)协同肌(synergist)副动肌稳定肌-core stability核心力量 中和肌,步行中的下肢肌肉活动,目的,评估运动能力诊断异常步态病因为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步行,步行:使用足移动躯体的行动移动:从一个位置到另一

3、个位置的运动 步行是移动手段之一移步:用双脚及辅助用具来步行步行是患者治疗的首要需求,步态,步态:指人体行走时的姿势,是躯干与肢体共同参与的有节律的活动,走或跑的方式。步态分析:利用生物力学的概念、处理手段和已经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的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步行周期,定义: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为一个步行周期支撑期(站立期):脚与地面相接触的时期,占60%。分为早期触地、承重反应、支撑中期、支撑末期、摆动前期摆动期:脚离开地面的时期,占40%。分为:摆动初期、摆动中期与摆动末期,步态周期,步态周期的划分,步态的时空参数,跨步时间(步行周期时间)行

4、走两步所需要的时间,通常记录从一侧首次着地时开始至该侧下一个首次着地结束的时间。以秒为计时单位。,步 长,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在前进方向上的直线距离。,跨步长,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点间的距离。以cm为单位表示。正常人跨步长是步长的两倍,约为100-160cm.,步 宽,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步宽愈窄,步行的稳定性愈差。,步 速,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1.2m/s。步速(m/s)=跨步长 步频 120,步 频,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以步/min表示。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约为95-125步/min左右。,步行周期中骨盆及下肢

5、关节角度的运动轨迹,足跟着地 骨盆:5 旋前 髋关节:30 屈曲 膝关节:0 踝关节:0,承重反应期,骨盆:5 旋前 髋关节:30 屈曲 膝关节:0-15 屈曲 踝关节:0-15 跖屈,站立中期,骨盆:中立位髋关节:30-0膝关节:15-0 踝关节:15跖屈-10背屈,足跟离地(站立末期),骨盆:5后旋髋关节:0-10过伸展膝关节:0 踝关节:10背屈-0 趾关节:0-10过伸展,足趾离地(迈步前期),骨盆:5后旋髋关节:10过伸展-0膝关节:0-35 踝关节:0-20跖屈(关键点:膝关节被动屈曲),迈步相初期,骨盆:5后旋髋关节:0-20屈曲膝关节:35-60屈曲 踝关节:20-10跖屈,迈

6、步相末期,骨盆:中立位髋关节:20-30屈曲膝关节:60-30屈曲 踝关节:10跖屈-0,迈步相末期,骨盆:5旋前髋关节:30屈曲膝关节:30屈曲-0 踝关节:0,重心上下移动,一个步态周期,重心上下移动两次支撑中期最高,双腿支撑期最低,重心左右移动,一个步态周期中左右移动各一次双足支撑期重心位于中间,支撑中期向侧方位移最大,骨盆的旋转与倾斜,骨盆的前后旋转可以增加步长,并使重心下降步态周期中,摆动侧骨盆做旋前(4)运动,另一侧做旋后(4)运动,总计旋转8,步态观察要点,动中求稳:静态重心稳定动态重心稳定姿势控制运动控制(空间运动时序)姿势下的运动控制运动控制下的姿势控制,训练中时刻观察患者步

7、态障碍原因,三维运动平面,正常的行走过程,(一)步行周期(gait cycle)(二)重心(center of gravity)(三)肌肉的活动(movement of muscle),自然步态,最低能量消耗的步行模式最安全的步行模式,基本术语,足廓清足偏角Q角推动力惯性节律,足内翻+下垂,支撑相早期和中期由于踝背伸障碍,导致胫骨前向移动受限,从而促使支撑相末期膝关节过伸,以代偿胫骨前移不足。由于膝关节过伸,足前进推动力量降低,使关节做功显著下降。摆动相常导致患肢地面廓清能力降低。,膝关节僵直,动态EMG显示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肌和股外肌过分活跃,髂腰肌活动降低,有时臀大肌活动增加。如果同时

8、存在足内翻,将加重膝关节僵直。髂腰肌肌力降低可能是原发因素,膝关节僵直-治疗,不要轻易采用降低股四头肌肌力/张力的措施。改善髂腰肌肌力是关键的因素。改善全身姿态控制有利于改善股四头肌张力。,膝过伸,膝过伸很常见,但一般是代偿性改变,多见于支撑相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原发病因。,常见诱因:,踝跖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支撑相伸膝肌痉挛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步行障碍的病理基础,下肢肌力、肌张力下肢和躯干骨关节的完整性和对位对线下肢和躯干支撑能力躯体平衡能力躯体控制能力心理行为因素有氧运动能力,治疗策略-明确步行障碍关键因素,肌肉痉挛还是挛缩?靶肌肉?疼痛?紧张?(心理状态)本体感觉?平衡障碍?核心稳定肌群?运动控制障碍?认知障碍?体力不足?,运动功能恢复的思路,体位转移-卧、坐、站平衡协调-坐、站肌张力处理肌力和肌肉协调力训练分解迈步训练辅助步行训练独立步行训练,参考文献与资料,步态分析励建安运动再学习方案卡尔、谢博德中国“十五”攻关科技基金项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评定与训练指南丁香园中国最大的医学论坛网站 DYNAMICS OF HUMAN GAIT 2nd Edi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