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2208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针灸学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针灸学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针灸学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针灸学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学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教学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刺法:古称“砭刺”,后又称“针法”,即指使用 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 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法:古称“灸焫”,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火 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 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 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1、砭石是古代的一种石器,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针具”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骨针,竹针2、夏、商、周时代,随着冶金术的发明,进入了青铜器时 代,出现了金属针具,内经中记述的“九针”就是萌 芽于这个时期。3、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冶金

2、技术日益提高,出现了不锈钢 制成的针具。另外,针具的品种日趋多样,如电针、光 针、磁针也相继问世。,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1、刺法 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 徐疾补泻、呼吸补泻、补泻手法 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开阖补泻 难经在此基础上又有所阐发,强调双手协作2、金元时期 子午流注 窦汉卿 针刺十四法针经指南 陈会 催气手法神应经 徐凤 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金针赋 杨继洲 汇集明代以前针刺手法的精华针灸大成3、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后,针灸学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内经,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一、灸法的起源 起源于人们对火的认识,“灸”字在说文解字中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后逐渐选用“艾”为灸料

3、。二、灸法的发展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就有对经脉灸法的记载,是目前发 现的内经以前最早的珍贵文献,以后历代医家对灸 法都有各种论述。现代灸法有了长足进步:艾条灸、药条灸、温灸器灸、天灸、灯火灸及间接灸法。,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一、刺法的量学要素(一)刺激的强度 轻度:捻转的角度小于90,频率小于60次/分 提插的幅度小于0.3厘米 中度:捻转的角度在90180,频率在60 90次/分 提插的幅度在0.3 0.5厘米 重度:捻转的角度大于180,频率大于90次/分 提插的幅度大于0.5厘米(二)刺激的时间 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最短而有效的刺激作用持续时间 根据患者具体病证和情况,确定

4、作用力持续的最佳时间参数,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灸法的量学要素,是指与灸法刺激量及效应密切相关的 量学因素,包括艾炷的大小和壮数、艾条施灸的距离、施灸时间的长短等。古代灸法的艾炷数量单位为“壮”艾条施灸距离皮肤23厘米,时间为1015分钟 初灸每日1次,3次后为23天1次,急性病每日灸23次,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一)毫针的构造 针尖:针身的尖端锋锐部分,亦称针芒 针身: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 针根:针身与针柄间连接的部位 针柄:用金属丝缠绕呈螺旋状,为针根至针尾的部分 医者持针、运针的操作部位 温针灸法装置艾绒之处 针尾:是针柄的末端

5、部分,亦称针顶,(二)毫针的规格 粗细为2930号(0.32 0.38毫米)长短为1 3寸(25 75毫米)(三)毫针的检查 针尖要端正不偏,无毛钩,光洁度高,尖中带圆,锐利适度,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 针根要牢固,无剥蚀、伤痕 针柄的金属线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断丝 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四)毫针的保藏 可用针盒、针管和针夹等,二、毫针刺法的练习(一)指力练习(二)手法练习(三)自身练习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一)毫针的选择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形体、体质、病情虚实、病变 部位、腧穴所在位置来选择(二)消毒 1、针具器械消毒 高压蒸气灭菌法 药液浸泡消

6、毒法 煮沸消毒法 2、医者手指消毒 3、针刺部位消毒 4、治疗室内的消毒,四、体位的选择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五、毫针刺法(一)进针法 右手持针操作,拇、食、中指夹持针柄,状如持笔“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押手”1、单手进针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

7、当 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 的深度。2、双手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 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夹持进针法(骈指进针法)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 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 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 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3、针管进针法 将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

8、分左右的小针管 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 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去掉针管,再将针刺入穴内。,(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1、角度 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 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 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2、深度 年龄:年老体弱,小儿娇嫩不宜深刺,中青年或适当深刺 体质:形瘦体弱者,宜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皮薄肉少处宜浅刺,肌肉丰厚处宜深刺,六、行针手法(一)基本手法1、提插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由浅层向下刺入深

9、层的操作 插 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 提 2、捻转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的捻转动作使针 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上下纵向运动,提插法,(二)辅助手法1、循法 医者用手指顺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2、弹法 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3、刮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 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4、摇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5、飞法 针后用右手拇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 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6、震颤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

10、,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七、得气(气至、针感)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 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候气:当针下不得气时,需以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亦 可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催气:通过各种手法,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守气:针刺得气后,要注意守气,医者需采取守气方法,守 住针下经气,以保持针感持久。,八、毫针补泻手法(一)单式补泻手法1、基本补泻 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右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右 食指向前者为

11、泻法。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2、其他补泻 疾徐补泻:又称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二)复式补泻手法1、烧

12、山火 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 部),先浅后深,每层依次各作紧按慢提(或用捻转补 法)九数,然后退至浅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 度,即将针按至深层留针。2、透天凉 针刺入后直插深层,按深、中、浅的顺序,在每一层中 紧提慢按(或捻转泻法)六数,然后插针至深层,称为 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将针紧提至天部留针。(三)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1、机体的机能状态2、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3、针具及手法等因素,九、留针与出针(一)留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二)出针法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 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

13、。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指两指持消毒干棉球 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慢提至皮下,静留片刻,然后出针。,十、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一)晕针 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二)滞针 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剧痛的现象。(三)弯针 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四)断针 又称折针,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五)血肿 指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十一、针刺注意事项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针刺。2、怀孕或行经时,不宜针刺。3、小儿囱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4、常有自

14、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6、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不宜直刺、深刺。7、针刺眼区穴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 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及深度。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应掌握适当 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第二节 灸法一、灸法的作用(一)温经散寒(二)扶阳固脱(三)消瘀散结(四)防病保健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1、艾炷灸 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瘢痕灸:又名化脓灸。先涂以少量大蒜汁,增强粘附和刺 激作用,再放以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易炷再灸。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当艾炷燃剩

15、2/5或1/4而患者感 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间接灸: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部位的皮肤 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2、艾条灸 悬起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 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实按灸: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隔棉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3、温针灸4、温灸器灸(二)其他灸法1、灯火灸(灯草灸、油捻灸、十三元宵火、神灯照)2、天灸(药物灸、发泡灸)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 血、起泡,犹如灸疮。白芥子灸 蒜

16、泥灸 斑蝥灸三、灸法的注意事项(一)施灸的先后顺序(二)施灸的补泻方法(三)施灸的禁忌(四)灸后的处理,第三节 拔罐法一、罐的种类(一)竹罐(二)陶罐(三)玻璃罐(四)抽汽罐二、罐的吸附方法(一)火吸法:闪火法、投火法、滴酒法、贴棉法(二)水吸法(三)抽气吸法三、拔罐方法(一)留罐法(二)走罐法(三)闪罐法(四)刺血拔罐法(五)留针拔罐法四、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四节 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 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一、三棱针法(刺络、刺血络、放血疗法)(一)操作方法 1、点刺法 2、散刺法 3、刺络法 4、挑刺法(二)适应范围

17、 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某些急证和慢性病(三)注意事项二、皮肤针法(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一)操作方法(二)适应范围(三)注意事项,三、皮内针法(一)操作方法:颗粒式皮内针、揿钉式皮内针(二)适应范围(三)注意事项四、电针法(一)操作方法:配穴处方、电针方法、电流的刺激强度(二)作用和适应范围(三)注意事项五、穴位注射法(一)操作方法:针具、穴位选择、注射剂量、操作、疗程(二)适应范围(三)常用药物:中西药(四)注意事项,第五节 头针,(一)额中线 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二)额旁1线 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条

18、长1寸的线。主治: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及鼻病等。(三)额旁2线 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四)额旁3线 部位: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条长1寸的线。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五)顶中线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间的连线。主治:腰腿足病,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 血压、头顶痛等。(六)顶颞前斜线 部位: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与颞部胆经悬厘之间的连线。主治:分为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 治疗上肢瘫痪,下2/5治中枢性面瘫

19、、运动性失语、流 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七)顶颞后斜线 部位: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督脉百会与 颞部胆经曲鬓穴之间的连线。主治:全线分为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 异常,中2/5治疗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疗头面 部感觉异常。(八)顶旁1线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 一条长1.5寸的线。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九)顶旁2线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引 一条长1.5寸的线到承灵穴。主治:肩、臂、手等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十)颞前线 部位:在头的颞部,胆经颔厌穴与悬厘穴的连线。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口腔疾病。(十一)颞后线 部位:在头的颞部,胆经率谷与曲鬓穴的连线。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十二)枕上正中线 部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间的一条长1.5寸 的线。主治:眼病、足癣等。,(十三)枕上旁线 部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起,向 上引一条长1.5寸的线。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等。(十四)枕下旁线 部位:在后头部,从膀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条长2寸的线。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第六节 耳针,耳廓表面解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