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16.古诗三首方案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22262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16.古诗三首方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文S版16.古诗三首方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文S版16.古诗三首方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文S版16.古诗三首方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文S版16.古诗三首方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16.古诗三首方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16.古诗三首方案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桂林市西南中心校彭本钰,16.古诗三首,石灰吟,作者简介,于谦: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写作背景,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的时候,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完全可以接受其他朝中政要的建议

2、,将明都南迁。可考虑到京城百姓的安危,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而石灰吟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可当英宗获释后发动夺门之变复辟后,1457年2月,于谦却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于谦一生为国为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石灰吟中的石灰不正是于谦的人生写照吗,而“吟”既是对于谦的赞美,也是对于谦的悲壮牺牲而感到惋惜。,千锤万凿:无数次的捶打撞击。凿:撞击,雕琢。锤:捶打。千万:指撞击次数多,虚指,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手法。若等闲:好像平常是一样。若:好像。等闲:平常,轻松。全:

3、都。清白:双关语,即指石灰岩经炼制后成为白色的石灰,又指人刚正不阿的品质。人世间:在人间,联系古诗注释,你能大致了解全诗含义吗?试试看,四人小组交流一下。,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经过千万次的捶打撞击将石灰石采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面对烈火的焚烧如同平常事一样粉骨碎身浑不怕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害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要能将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经过千锤万击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又要到石灰窑中去经过烈火焚烧。但这种折磨、锻炼是多么平常啊!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求清清白白的身体和名声能够长留于世。,全诗大意,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

4、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5、情感?,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坚韧不拔,不畏艰险,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感。,竹石,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

6、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写作背景,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作者73岁4月作竹石图,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他刚正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重点字词,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击:打

7、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联系古诗注释,你能大致了解全诗含义吗?试试看,四人小组交流一下。,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磨万击还坚劲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东西南北吹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赏析,郑板桥这首竹石,是配合画的意境而写成的。开头的两句,显然是描写竹根。“咬定”二字,逼真传神,深刻有力,将竹子坚韧顽强的性格,呈现在读者面前。紧 随其后,叙述生长位置的一个“破”字,又准确而生动地表明了竹子所处的环境之险恶与贫困。读完这两句,我已经对生存如此不易的“竹”肃然起敬了。延续下来

8、 的第三、四句诗,又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展示了竹子的神采、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经过“千磨万击”的锤炼,筋骨坚硬的翠竹在四面的狂风中,挺拔屹立,坚定不 移。不难想像,在本诗的映衬下,那平面而且静止的竹石图,已经栩栩如生,很有立体感,充满生命力了。,表达情感,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夏日绝句,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

9、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写作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

10、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重点词语,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联系古诗注释,你能大致了解全诗含义吗?试试看,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亦为鬼雄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至今思项羽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不肯过江东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

11、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表达情感,活着应当成为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直到现在还使人想起楚霸王项羽,他不回江东的英雄气概令人感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项羽、敬佩英雄的感情。,再见,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