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635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 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凌叔华的女性创作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凌叔华的小说以其创作的独特性、思索的深刻性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颇大。但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状况,使其作品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批判。对于文学作品的评判,应回归于文本本身。从文本角度说,凌叔华的创作在当时的女作家中走出了

2、另一种新路。关键词女性创作 独特性 深刻性 文本本身凌叔华成名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准确地描写社会转型期中国女性的生存处境和心路历程而赢得美誉,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凌叔华创作的独特性凌叔华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取决于时代语境给予她的可能性,“五四”潮起潮落之间彰显出凌叔华对女性命运思考的深刻性。1时代语境的可能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发端的思想启蒙运动,给中国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妇女解放”与“社会改造”、“劳工神圣”成为当时流行的口号,新文学运动必然会把妇女解放、农民命运等重要社会问题作为最主要的题材,女性生活内容因此成为“五四”文学的表现对象。一批思想先进的女性作

3、家积极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来,冰心、陈衡哲、庐隐、冯沅君等都有不俗的作品问世。“五四”女作家们理智而清醒地表达了现代觉醒女性的内在要求反封建,反传统,追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婚恋自主。随着“五四”的落潮,社会又重现死气一片。那些反叛的“五四”女作家们重又陷入了困惑之中。她们不仅纤敏地感受到人生环境的压抑,更在恋爱婚姻中多了一重女性命运的茫然,内心积满了怅惘、哀伤和备感孤独后的彷徨。与此同时,鲁迅先生的断言:“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更是划定了女性问题思考的话语边界。女性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在“回来”亦或“堕落”之间有没有第三条道路?当大多数“五四”女作家陷入思想困境时,凌叔

4、华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她以自己的创作为我们探索了第三条路。2女性思考的深刻性“五四”新思潮洗礼下的凌叔华,很早就对女性的生存状况有了清醒的认识。1923年,尚在燕大读书的凌叔华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文章读了纯阳性的讨论的感想,充分表明,凌叔华不仅深切体会到了男权现实中女性们的处境,还敏锐地发现了这样的事实:“五四”时期虽然流行着“妇女解放”的口号,但“启蒙”和“解放”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男性手中,知识女性还不能在男权标准内自由地发出声音。这种鲜明的认识影响了凌叔华以后的生活并进而影响到她的创作,就在1923年,凌叔华给周作人写信,阐述了自己的求学目的和创作动机:“中国女作家也太少了,所以中国女子思想及

5、生活从来没有叫世界知道的,我立定主意做一个将来的女作家。” 抱着这样的心愿,出身于豪门的凌叔华写作之初就将目光投向了她自幼便熟悉的天地高门巨族的深宅大院,描述了新旧两种女性的生活。对于旧式女性,凌叔华真实地再现了她们的附属的人生地位、狭小的生存空间、麻木的自我意识以及时代风习对她们的影响,充分展现了她们内心深处的传统积垢及其对旧式女性的束缚和摧残。对于新式女性,凌叔华没有泛泛地描写她们主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而是关注她们身上觉醒的现代女性意识与社会整体意识的冲突,审视她们内心中仍然残存并导致她们重新失去生活坐标、再度沦为家庭和男性附庸的传统意识。她“以明慧的笔,去在自己所见及的一个世界里,发现

6、一切,温柔地写到那各样人物姿态,叔华的作品,在女作家中走出了另一种新路。”3女性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凌叔华的创作体现了“五四”以来对“女性解放”问题思考的延续性。生活在高门巨族中的凌叔华,亲眼目睹了父亲纳妾、母亲的无奈与屈辱,加之长期浸润于这种大家庭的生活氛围中,使得她对这片天地里的女性人生十分熟悉。因此,在塑造女性人物时,她没有将女性理想化也没有将妇女解放问题简单化,而是以惯用的女性视角深入到女性的思想深处,从女性自身的角色意识来探寻妨碍她们身心解放的原因,她的探索是对“五四”主流话语的深层拓展。其次,凌叔华的创作体现了对“女性解放”问题思考的深刻性。她对笔下的女性人物采取客观的审视和冷静的剖

7、析,揭示出她们在无声的悲剧中毫无醒悟之意的麻木,批判了女性自身的迷信刻板、庸俗无聊等精神弱点,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精神。凌叔华既对女性因愚昧而导致的不幸人生遭遇表示了一定的同情,又对女性无知愚昧的精神弱点表示了批评和否定。再次,凌叔华的创作体现了她对“女性解放”问题思考艺术表现的新颖性。她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空间和叙述手法塑造了有血有肉、发人深省的女性形象。她的独特取材与独到表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出了难以替代的贡献。二、对凌叔华创作的认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凌叔华的艺术成就并未得到充分肯定。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曾有人对凌叔华的创作提出质疑和批评,“作者的创作态度不严肃郑重。因

8、为她是个有闲阶级的夫人,便养成了无聊、轻薄、滑稽、开玩笑的恶习。而这种恶习便很充分的表现在她的作品里,使人读到那种作品时,发生一种轻视厌恶的心理。”很多通行的现代文学史对凌叔华也常常是一笔带过,有些甚至只字未提。因为凌叔华与“现代评论派”、“新月派”有密切的关系,这两派作为有闲的资产阶级而受到左翼文人和主流文化的批判,更由于凌叔华的丈夫陈西滢的政治立场与左翼主流文学相左,使得凌叔华也有了右翼知识分子之嫌,因此,学术界对凌叔华的研究并不充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没有她的位置。在进行文学研究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家与文学史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现象,在文学史长河中潮起潮落有时并非是简单的

9、作家、作品所能决定的。有关作品的阐释是一个意义不断增值的过程,对作家、作品的评价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修正。而对凌叔华的研究,除了过去带有左翼观点的正史阐释以及其他定论形态因素的框定,今天,更应回到文本本身,考查文本写作时的语境。当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重新审视现代女性文学初期的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凌叔华的短篇小说,尤其是其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精细,以温婉、恬淡的讽刺风格揭示了历史变革时期人性尤其是女性身上的劣根性,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这一个”。尤其是凌叔华文本所呈现的相对成熟的叙事策略,更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呈现了其小说写作的不凡的才华。今

10、天,我们研究她的小说,不论是对于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还是探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的叙事特征,都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52 2张彦林凌叔华周作人女儿身世太凄凉新文学史料,2001,13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177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转引自凌叔华古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5贺玉波中国现代女作家转引自凌叔华古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作者单位: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11、&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

12、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

13、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