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交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英汉称谓语比较与翻译浅析(论文两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社交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英汉称谓语比较与翻译浅析(论文两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社交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社交称谓也称社会称谓,它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社交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我们应该了解和熟悉社交语境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尤其是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词汇语义及它们的内涵意义,对我们掌握好外语大有裨益,也有助于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关键词:社交称谓;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人们在交往中总以某种言语形式称呼对方。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
2、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1”称谓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成为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2。称谓的使用差异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例如:英语文化中以名相称是很常见的,它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的朋友、同事,甚至可用于上司、长辈、老师。在英美等国,许多员工对他们的老板直呼其名,不会被认为不礼貌,
3、相反它表示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平等和老板的平易近人。而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老板如果要求员工直呼其名时,中国员工往往不知所措,而坚持以“manager 姓”来称呼,以示尊重,然而老板不但不领情,而且认为员工有意和他保持距离而感到不快。这就是英汉的称谓差异造成的交际中的误会。不同的称呼一方面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不同;另一方面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思想情感。为了减少因称谓语使用不当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的误会,我们有必要认真了解中西方称谓语的差别,因为称谓语的范围很广,三言两语很难说清,因此本人将着重从社会称谓语方面来谈几点不同之处。 社交称谓语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它是
4、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如教授、科长、经理等。讲礼貌,尚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西方文化中,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称谓语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头衔性称谓上,中国自古以来以对有头衔的人称呼官职表示尊敬,如,张老师,李教授,王院长等等。虽然很多人提倡以同志相称,但事实上旧习难改,更有甚者,为了尽可能的表示自己的尊敬,把对方表示副职的“副”字省去3。而在西方,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欧文特里普(Qwen Trollope)曾总结出了美国英语
5、中的社交称谓语的规则:Cardinal(主教) Your excellency(阁下)uSPresident(美国总统)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神父) Father( LN)(神父 姓)(LN= Last name)Nun(修女) sister( religious name)(修女 教名)Physician(内科医生) Doctor( LN)(医生 姓)PhD(哲学博士) Doctor( LN)(博士 姓)EdDetc(教育博士,等)Doctor( LN)(博士 姓)Professor(教授) Professor( LN)(教授 姓)4以上只是社交称谓语的一般规则,称
6、谓语在实际运用中要复杂的多。在称呼问题上,中国文化一直认为年幼的必须尊敬年老的,这可能与我们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有关。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时,我们常常说老王,王老,老爷爷,老奶奶等等,因为“老”字在中国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但在西方文化中,除了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称先生,女士,夫人之外,认识的人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可以这样,他们认为这样是关系亲密的表示,尤其是年长者,如果你在他们的姓之前加上“old”,他们往往会非常生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暗示着你认为他们身体虚弱,风烛残年,失去活力,他们更希望你称呼他们的名字。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将会被示为没有教养,是无论如何不
7、能被接受的。另外,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尊称的词很多,早些时候最通用的是同志,师傅等等,不论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先生”,“女士”,“小姐”等国际通用称谓语使用逐渐频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化对我们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在西方文化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rs”、“Miss”、“Sir”、“Madam”等,也就是我们上面刚刚提及的,前三者可与姓或姓名连用,但是在使用“Mr”、“Mrs”和“Sir”、“Madam”时以下的一些情况还是需要了解的:“Mr”、“Mrs”虽然可以和姓氏或姓名连用,但不能和教名连用,且多用于对无头衔者或不了解其头衔者的称呼,语气正式,
8、表达的关系不密切。“Mr”也可以与政府官员的职衔连用,如Mr(主席先生)或MrPresident(总统先生)。“Mr”也可以与地方,运动或职业的名称连用,如MrAmerica(美国先生,男子健美冠军)或MrBaseball(棒球先生,由于表现出色而被评选出的棒球运动员)。“Mrs”用于对已婚妇女的称谓,与其丈夫的姓氏或婚后姓名连用,它和“Mr”一样,也可以与地名,运动或职业名称连用,如MrsAmerica(美国太太,已婚妇女的选美冠军)。“Sir”、“Madam”一般不与姓氏连用,它们表达的人际关系不密切。具体的说,“Sir”是人们对上级,长辈,长官,警察,(学生对)老师,(商店店员对)男性顾
9、客的尊称。美国社会上陌生人相见,不少也以“Sir”相称。“Madam ”是对陌生女性的尊称,多见于商店店员对女顾客的称呼。“Madam ”以前可以和教名连用,但现在主要和姓氏或职称连用,如Madam Smith(史密斯夫人),Madam President(总统女士),Madam Ambassador(大使女士)。“Sir”可以和姓名或教名连用,但不能和姓氏连用,它和姓名连用时已不再是一般的“先生”含义,而是表示此人有爵位,如Sir John White或Sir John(约翰。怀特爵士或约翰爵士)4。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565。称谓词语作为语言交际中
10、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双方不同的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从以上对中西方社交称谓语异同的简要对比来看,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汉两个民族间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得失,作为英语学习者,应该尽可能的去多了解和熟悉社交语境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与效果,更有效的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35页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54页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
11、03:110页4黄青龙,叶荭博通英语(西方文化篇)Z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29430页5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5 英汉称谓语比较与翻译浅析1引言称谓,就是称呼或名号,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也是人们表示彼此之间关系的名称。英语的称谓十分庞杂,对听话人使用不同的称谓正好揭示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某种社会关系。而由于身份、地位、职业、辈分、相互关系等的不同,称谓也会有种种不同。称谓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凡有人称交往之处都无处不在表称呼、表尊崇、言请求、传喜恶等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
12、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大量存在于社会交际和文学作品中,由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称谓语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汉语称谓系统中宗法观念和等级观念较为浓厚,英语称谓中人文和民主的成分较为突出。2英汉称谓语分类比较2.1中国的称谓体系中国的称谓体系是在古代或传统称谓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继承了过去称谓中尊称或谦称的习俗,同时也抛弃了不少反映封建社会关系的称谓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1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但在中国的社交称谓中,人们有用亲属称谓代写论文非亲属成员的习惯。比如一个人的孩子见了他的同事或朋友常亲切地称对方为“叔叔”或“阿姨”。2.1.2职业
13、称谓职业称谓就是按照人们从事的职业去称呼他们。职业称谓不是每一个具体的职业都可成为一个称谓语。按照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习惯,职业称谓语有:师傅、大夫或医生、教师、司机、邮递员、门卫、民警、解放军、护士、售货员、售票员、列车员、服务员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师傅、大夫或医生和老师三种。2.1.3职务称谓职务称谓就是以人们所担任的各种职务相称,职务称谓在平级和下级对上级称呼中用的较多,有时上级对下级也使用职务称谓。2.1.4通称所谓通称是指对社会上各界人士不分职业和职务,有时,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第一个通称语是同志。它不分职务、职业、年龄和性别,使用非常方便,它体现的是一种平等、亲
14、切的社会关系。另一类通称是先生、太太、小姐。2.1.5姓名称谓姓名称谓就是交际双方以对方的姓名相称。单称姓名是平辈熟人之间,或者长辈对晚、上级对下级经常使用的一种称呼。2.2英语国家的称谓体系英语国家的称谓体系基本是一致的,亦显得相对简单。划分上与汉语分类体系大同小异,即通称、职务称谓、职业称谓、姓名称谓、亲属称谓等。2.3两种分类体系的比较这两种称谓体系的社会功能都是一样的。作为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建立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通过称谓语的使用,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被突出出来并加以认定。其次,在称谓语的类别中,二者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这两种称谓体系都有通
15、称、职务称谓、职业称谓、姓名称谓等。然而,二者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显著。它们分别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经历了长短不一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们所认定、保持和加强的各种人际关系也不完全一致。比如,英汉两种称谓中都有先生一词,但二者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对应词,因而使用规范也会大相径庭。在美国,“先生”是称呼一般人士的称呼语,而作为特别尊重的教授或学者则应按学历或职称称为“博士”(Dr.)或教授(Pro.f)。但是,英文的“Mr.”并不完全等于汉语的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生”的称呼用于学术界人士时实为对高级学者既严肃又亲密的尊重称谓。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先生”一词便用于对大教育家、大理论家及学者文人的尊
16、称。比如屈原就可称为“先生”。“先生”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当我们称“鲁迅先生”或“蔡元培先生”时,我们决没有要贬低他们的意思,相反,表示了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和爱戴。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称谓语的翻译方法3.1语义等值法在英汉语言中有些称谓语具有相等的语义和交际价值,在翻译的时候完全可以“对号入座”,比如,英汉语言中的一些亲属称谓语:父亲-father,爸-dad,mother-母亲,Mom-妈等。另外,像汉语中“姓氏+先生/太太/小姐等”这一类表达方式也可以对号入座,译成“Mr./Mrs./Miss+姓氏”的格式。又如: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道何尝不是大道理,”(红楼梦第一回)在以上的例句中
17、,“老爷”指贾雨村,为新任应天府。杨宪益等译为“YourHonor”,可以说既符合原语所指,又符合译入语的习惯,因此,汉语与英译十分贴切妥当。3.2语义增减法由于英汉称谓系统中有许多称谓语没有完全对等的成份,不能对号入座,因此在互译过程中,应根据上下文作些补充或删减,以符合不同语言文化的习惯。如:红楼梦中有关“哥哥”或“妹妹”一词的翻译,若用“Cousin”来译,就显得比较笼统、含糊。因为在英语中“Cousin”这个称谓词不分长幼,无男女之别,甚至不分班辈。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长幼分别得非常清楚明了,这给英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宝玉向林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我撒谎不成?”
18、宝玉笑道“:太太不知道这缘故。宝姐姐先在家里住着,那薛大哥的事,他也不知道。林妹妹在背后羞我,打谅我撒谎呢。”(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杨宪益夫妇在翻译时分别译作“Cousin Pao-chai”“herbrother”和“Cousin Dai-yu”。他们的翻译考虑到了译入语中的习惯用法,没有把表示排行的“二”字译出。再举一个例子:“四妹,时间不早了,要逛动物园就得赶快走。”四小姐蕙芳正靠在一棵杨柳树上用手帕揉眼睛。“九哥”,他是不是想跳水呢?神气很像的。(茅盾子夜)“Huei-fang!”He called.“its getting late.Well have toget a move on
19、if you want to see the zoo”.Huei-fang wasleaning against a willow,dabbing her eyes with a handkerchief.“Chih-sheng,was he going to throw himself into the pond?Helooked as if he was.”(杨宪益、戴乃迭译)译者直接大胆地将“四妹”“九哥”改译为人物的名字“Huei-fang”“Chih-sheng”。这里译者对两个称谓作了归化处理,采用了变通和补偿的方法,用英语习惯以名字称呼来代替汉语的排行称呼,实现译语与原语最大的等
20、值,使译语读起来比较地道。3.3语用等效法在英汉称谓翻译过程中,有很多称谓语既找不到形式上的对等译入语,又寻不出合适的语义等值语,这时候就要弄清楚交际双方的关系、身份、语气、语境及可能的语用含义。如在红楼梦剧中“贾母”这一词语的翻译。有人把它译为“the ladyDowager”,这比直译为“Grandmother Jia”要好。因为贾母乃荣国府中之至尊,是个名副其实的“matriarch”。又如: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红楼梦(三十三回)“I know Pao-Yu deserves a beating.”sobbed Lady Wang.“But you mustnt
21、wear yourself out,sir.”(杨宪益译)在此例中,“老爷”出自王夫人之口。王夫人称自己的丈夫为“老爷”,主要原因是在别人面前表示对贾政的尊重和对他痛打宝玉的不满。在这种场合,如果把“老爷”直译成“You”显的过于随便,译为“Sir”较准确地传递了原作者的表达意愿。4结语不同语言有不同的称谓使用标准、礼貌标准以及传达含义的规约化表达方式。称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色,称谓语的翻译实质上就是文化的转移,因此在称谓语的翻译过程中,只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社交语境以及交际双方的关系,才有可能成功地再现原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如果运用不当或翻译失误将会带来
22、意想不到的困惑、惹笑甚至冲突。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如Aunt (姨、姑、伯母、舅母) “, aunt”一词在表示亲戚关系时才使用。英美人对非亲戚关系不称“aunt”,对父辈非亲属女性可直呼其名或冠上“Mrs Miss”或“Ms”等尊称。对父辈的亲属女性也很少用“aunt”,通常也可直呼其名,而不像中国人那样称“大姑”、“姨妈”等。所以英语中没有Aunt Wang ,Second Aunt 等说法。Brother (兄弟) 同aunt 一样,英语中的brother 也只用来表示亲属关系。如Fank, I
23、dont think you know James ,my brother。非亲属关系同龄男性不互相称呼brother。汉语中的“兄弟”一词用途就广了,除了一奶同胞外,较为亲密的同龄男性在非正式场合都可以兄弟相称。英语国家则不用brother 作称呼,而是直呼其名。Husband(丈夫),英美人在提到自己的配偶时都用husband 和wife ,但中国人通常称配偶为“爱人”、“内人”。所以有些初学者把“爱人”译成“lover”这是一个错误用语,因为英语中的lover 指“情人”。Teacher (老师) 在英语国家通常用来表示职业或关系,不像汉语中的老师可以用来称呼,如王老师、李老师等。所以,
24、我们中国学生往往在使用时出现了一些中文式的英语, 如“Good morning Teacher Wang”正确的表达法应该是“Good morning Mr Wang”。Farmer (农民) ,英美国家的farmer 与我国的农民在概念上不一样。Farmer 是经营农场的人,是农场的主人。而汉语的农民是耕作农田的人,Peasant 的英语含义与汉语“农民”所表达的意思不同。英语中的“农民”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它下定义为“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韦市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是无赖和流氓。而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参加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中国人交际时,以“老”为尊称,称年长者“老先生”,“老太太”,称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王总”,“老总”等,而西方人最忌讳“老”字,认为是“无用”之意,他们一般不称老年人为old man, old lady,而常常用委婉语来表达这一概念,如the advance in age, the mature, the senior citi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