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关于以和谐理念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关于以和谐理念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以和谐理念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以和谐理念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关于以和谐理念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关于以和谐理念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一、以和谐理念引领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
2、变化。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师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和法纪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缺失;学术作假,学风不正等情况。高职院校要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充分落实自身的办学功能,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努力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有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一所高校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难以有效地提升广大师生的精神境界,协调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更谈不上校园和谐。和谐校园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层要义:一是和谐校园是以人为中心的
3、:二是和谐校园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的:三是和谐校园的实现程度直接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管理水平,通过管理者的公平公正性来化解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校园和谐。因此建设和谐校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建立起一种主导文化,以此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和弘扬“和谐”精神。具有和美与共的情怀,和衷共济的情志,和悦自适的情操,不断促进人的自我超越与全面发展: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气氛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园。二、以和谐校园为目标加
4、强校园文化建设(一)和谐的思想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的思想文化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办学理念上,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提下学生的特点,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建设目标上,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优先,加强办学基础能力建设,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在发展方向上,坚持服务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优先:在发展模式上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质量优先,突出专业建设,办出专业特色,在教育教学能力、技术应用研究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成果。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明确的发
5、展目标是高职院校和谐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和谐的思想文化必定形成校园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形成统一意志。有了这种统一的思想认识,广大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同一建设方向,充分展现学校特色,引领学生向着设定的方向与目标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思想和观念的“灵魂”,需要转化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体现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当中。要实现这种转化,最重要的是要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位置。惟有如此,我们就能对教师高看一等,对学生厚爱一层,形成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的良好气氛:就能使上下同心同德,努力优化育人环境,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
6、的育人环境;就能使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不断深化,为教师教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发展方向,人才就会脱颖而出:就能使管理层和教师之间、教师与行政工勤人员之间、教职工与学生之间避免和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制约、摩擦与冲突;就能使师生的自觉性得到有效加强,执行力得到有效提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空前高涨:就能使学校工作各环节、各因素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二)科学的制度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保证由于高职院校有效的管理机制尚未健全,部分教职员工工作责任心不强,动力不足,遇事敷衍应付,学生纪律观念不强,生活散漫,学风不正。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导向、
7、约束和规范作用。制度是对每个人都管用的,因为制度是根据本校实际,通过充分讨论、领导集体决定、群众高度认可才得以形成的,因此制度是公平公正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能进一步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规范办事程序,体现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从而有效克服平均主义、苦乐不均等严重挫伤教职员工积极性的弊端,特别是学校的管理层能自觉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克服“官本位”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制度奖罚分明,像一面镜子,能检验出行为的善恶是非。因此,通过制度约束增强外在约束力,并使外在压力变成一种内在动力,可以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制度的落实,这与学校管理体制密切相关。首先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正
8、确认识自己的权力,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赢得教职员工的拥护,以平等待人、公正处事的人格魅力博得大家的信任。其次切实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树立民主法治的行政理念,不仅要借鉴政府部门的权力机制,也要借鉴经济部门的利益机制,依法行政,建立有限的行政组织,明确行政岗位职责,强化服务职能;尊重学术,尊重专业技能人才: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师生的知情权,有效抑制行政权力滥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来保障师生参与行政决策、监督行政的行为。再次,通过改革激活各因素的内在活力,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展示自我的空间。(三)优秀的道德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条
9、件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示范、创新基地。广大师生是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体,其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校园和谐的程度。道德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就是人的思想素质的问题。首先,在人的素质结构中,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占据重要位置。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一颗爱祖国、为人民的拳拳之心,没有诚信友爱、公平正义、乐于奉献、服务他人的精神。就不可能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同时道德修养,能够成为一个人提升自我的动力,可以使人把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其次,道德能够聚合人的向心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群体能力的发挥依赖于协作、协调,依
10、赖于群众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一个人生活在集体中,就会产生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矛盾,这也要靠道德规范来调节。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没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就不可能实现校园和谐。再次,学校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只有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协调共进,才能形成团队意识,实现学校与人的全面发展。当前,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要通过道德建设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解决质量意识的问题。高职院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涵明显不足,如果长期处于低水平管理,低层次教学,科研能力差,不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努力提
11、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二是解决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问题。高职院大多起点低,中专办学的习惯思维模式严重束缚教职员工的思想,专业建设的团队意识不强。单打独斗,成果难产,部门之间协调意识不强,互相推诿,执行力不够。三是解决学生道德素质的问题。针对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差、纪律松散的问题,我们要切实加强养成教育,努力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
12、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
13、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14、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