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863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由来11.2 项目位置11.3 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11.4 项目建设政策及规划符合性8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3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32.2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保护目标1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73.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73.2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213.3 清洁生产评价223.4 总量控制指标223.5经济损益分析223.6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234 公众参与254.1 目的与作用254.2公众参与的步骤254.3 方式与内容254.4 公众参与统计结果284.5 公众调查意见处理294.6公众参与调查结论29

2、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06 联系方式316.1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316.2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31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随着临高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交通道路建设、旅游休闲度假项目设施建设、旅游房地产开发建设,均需要大量的建筑用河砂。临高县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完成各个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所需的建筑砂料量是非常大的,其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为解决当前建设用河砂供应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临高县刚强广告有限公司通过拍卖获得文澜江龙波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的采矿权,拟将进行开采利用。1.2 项目位置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建筑用河砂矿区位于临高县临城镇北约8公里处

3、,行政属于临城镇管辖,矿区的地理位置见图1。1.3 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1.3.1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临高刚强广告有限公司(4)占地面积: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圈定,面积770280m2(折合1155.42亩),拟开采的矿体面积524709m2 (折合862.06亩),矿体开采范围基本限定在文澜江河道内及部分漫滩,小于矿区范围。矿区范围坐标详见表1,矿区范围及拟开采的矿体范围见图2。表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XYXY1221020037367283

4、2210139.7037367216.5422210231373677542210170.7037367687.5432209135373678392209074.6937367772.5442208805373674652208744.6937367398.5452209048373671182208987.6937367051.54(5)生产规模:开采矿体面积为524709 m2(862.06亩)划定的资源储量为87.8万m3,平均厚度1.69m,最低开采标高为-2.5m,拟设计开采规模43万m3/年,矿山服务年限为2年。(6)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额为24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57万

5、元,占总投资的12.6%。图1 矿区地理位置图图2 矿区与拟开采的矿体范围图及平面布置图1.3.2项目占地及平面布置(1)平面布局矿的生产区、堆砂区和生活区均布局在矿区北部西侧,详见矿区总平面布置图2。(2)占地与利用现状矿区各分区占地与利用现状见表2。表2 矿区各分区占地与使用情况表序号各分区数量单位矿区内/外占地现状备注1矿区770280m2河道水体与岸边沙滩涂地圈定范围2矿体524709m2524709/0开采部分3生产区4885m24885/0岸边沙滩地4生活区2725m2982/1743岸边沙滩地5堆场5213m22743/2470岸边沙滩地6运输道路1.2km土路现有土路7合计m2

6、774493不计生活区、堆场重叠部分以及道路面积1.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3.4 矿山开采方案(1)开采范围及开采对象矿区开采范围为矿区内的矿体矿体面积524709m2 (862.06亩) 平均厚度1.69m,最低开采标高为-2.5m。开采对象为为普通建筑用河砂。(2)矿区开采方式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选择露天开采方式。(3)开拓运输方案根据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所拟定的采矿方法及选定的开采设备等,设计开采采用泵吸-船运开拓运输方式,成品砂采用汽车运输方式。1.3.5防治水方案根据矿体埋藏特点及开采方式特点,矿区防治水比较简单,排水的方式主要采用自流排

7、放。在暴雨时,为了避免生产区、生活区和临时堆砂场内积水,可利用挖沟排水,将其地表的雨水截流于工作区之外并向河床方向流去,实现自流排水。开采区的防水主要是在台风暴雨季节,河床水流量大且流速急,此时,要求停止开采,做好防洪措施,水会自然往下游排洪,等待水流减缓后再恢复开采。表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单位指标数量备注一地质部分1矿区保有地质储量万m387.80核实的矿界范围内的资源总量2设计境界内可利用矿石量万m386为扣除开采损失量和保留部分资源量用于设置最终安全边坡角(30)后的可利用资源量3设计资源利用率%98二采矿部分1采剥总量万m3/年432矿石产量万m3/年433剥离量万m3/年约为04

8、剥采比m3/m305矿山开采方式露天开采6开拓方式泵吸-船运7采矿方法采砂船水下泵吸开采法8采矿回采率%989采矿损失率%210矿石贫化率%011台阶高度(平均高度)m112台阶坡面角度3013最终边坡角度3014矿山工作制度d/a300三效益评价1建设投资万元2202流动资金万元223项目总投资万元2424资金来源自有资金5年总成本费用万元844.66产品价格元/ m3357销售收入万元/a15058所得税万元/a103.189税后利润万元/a309.5410投资利润率%127.9111投资利税率%230.2612投资回收期年0.781.3.6采矿方式首先,将采砂船开至采砂区,泵砂船上的抽砂

9、泵下放到砂层进行泵吸河砂,河砂进入泵内经管道泵输送到运砂船上的砂仓内,当砂仓装满河砂后,再将抽砂泵抬起停止抽砂作业。最后,把运砂船开到临时堆砂区卸放河砂。再开船到采砂区进行泵吸抽砂循环作业(见图3采砂工艺流程图)。 汽车运输市场销售采砂船、泵砂船、运砂船被河水淹没的矿体部分 筛 分 河砂成品 闭坑后用于压实采坑边坡 河砂加工 用挖掘机直接挖砂 砾 石裸露于地表的河砂部分图3 采砂工艺流程图1.3.7采场技术参数设计采场技术要素:1、剥采比:0;2、平均厚度:1.69m。3、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30。4、最低开采标高:-2.5m。5、回采率:98%。6、损失率:2%。7、贫化率:0。1.3.8采

10、矿及加工工艺与产污环节(1)采矿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采矿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见图4。开采输送筛分脱水堆放外运河道管道或船生产区堆场废气、噪声、废水、垃圾噪声、废水废水、垃圾、噪声扬尘道路扬尘、噪声图4 项目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1.3.9矿区生产的污染因素分析(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占地矿区开发建设一方面占用文澜江河道,另一方面,矿区的堆场、生活区与生产区等各临时工区占用地。生物量损失由于矿区各工区的临时占地,将对占地范围的陆生植被产生破坏影响,致使生物量减少。水生生物与生态环境文澜江的矿区河段采砂,河床的开挖及挠动,对河道内和底泥中的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及栖息环境造成一定影响。(2)水文情势影响文澜江矿

11、区河段被开采河砂后,河道的形态改变,沙洲清除,河道流速的改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文澜江水文情势、水动力。(3)扬尘废气运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各种开采机械和运输车辆废气排放,施工人员生活油烟废气,采砂、输送、脱水等生产环节时,砂粒湿度大,粒径大,一般不会产生扬尘,但在堆放、运输环节会产生的扬尘。(4)污废水矿区运营期污废水主要为采砂时脱水形成的废水、采砂船的油污水及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5)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采砂过筛后残留的枯枝杂物、砾石料以及维修的废弃物。河砂开采少有泥土渣,一般情况下在砂料脱水沉淀时已沉淀。(6)噪声施工过程采用的采砂船(船上的柴油机组)

12、、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车辆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噪声。(7)环境风险影响主要风险有开采期洪水风险、岸堤边坡塌方、采坑引起河道变化导致航行存在的潜在风险,可能引起附近村庄地下水(饮用水)潜在变化等风险。(8)景观影响河道开采变化产生的景观变化以及矿区退役后河堤防护工程对原有景观生态的协同相融性。(9)安全因素矿区开采的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风险,此部分为安全生产内容,在此不列入分析内容。1.4 项目建设政策及规划符合性1.4.1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1)项目为河砂料开采的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项目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

13、项目是一个砂料开采利用的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的限制用地类和禁止用地类项目,符合国家供地政策要求。1.4.2 与规划相符性分析(1)矿区不属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的禁止、限制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区域,项目的开发建设不违背“禁止与限制类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规定,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2)项目不在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禁止与限制开采规划区域,见图5,项目的矿

14、产综合资源利用率为98%,露采回采率98%,设计年生产规模为43万吨,服务年限为2年。项目符合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规划及技术指标要求。 (3)根据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矿区处于I-1北部海蚀型海岸生态亚区中的I-1-1临高沿海农业发展生态功能区。项目开采利用项目,在产业发展方向,不属于北部海蚀型海岸生态亚区I-1所禁止发展及限制发展的产业发展,与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基本一致。(4)根据海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见图6,项目矿区位于临高县临城镇,处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矿区开发建设与海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符合。(5)根据临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见图7,矿

15、体开采范围基本限定在文澜江河道内及部分漫滩,矿区开采占用文澜江河道,项目建设单位已取得临高县水务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河道采砂许可证,同时也已取得临高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审批的采砂许可证,项目建设与临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相符合。(6)根据临高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2015),见图8,矿区处于临高县西北部矿业经济规划区中的限制开采规划区X20区块,但通过临高县对建筑用砂矿矿种开发利用布局作出优化调整后,设置文澜江下游的龙跃村河段采砂点,即为项目拟开发利用的开采区域。项目建设与临高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2015)是符合的。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

16、现状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监测数据表明,项目区域的龙波村TSP、PM10、SO2、NO2的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一级标准,表明项目所在地空气质量为优。2.1.2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点监测的昼夜噪声均不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现状水平为2类标准。2.1.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数据表明,该河段文澜江水质监测项目pH、DO、BOD5、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均符合(GB3838-2002)中类标准值,部分监测项目现状达到类水质标准,而总氮监测因子的监测浓度超过类标准值,矿区所在的文澜江河段为感潮河段。2.

17、1.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数据表明,位于项目西南面3.5km的红岛林场地下水井三项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2.1.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生态调查范围区内由于受人为影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群落结构不完整,发育不平衡,是典型的受人工影响的植物群落。项目陆域占地范围内的植物种类组成成份比较简单,生物多样性较差。调查区内无国家级保护植物与地方重点保护植物。调查区域的动物主要是小型动物如麻雀、鼠类、蛙类等,未发现国家或地方保护的动物。矿区所在河段不属于鱼类的主产区,无重要越冬场、产卵场和觅食场。2.2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保

18、护目标2.2.1 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本次的评价范围。(1)生态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评价工作范围的要求: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因此,生态评价范围确定如下区域。陆生生物评价范围:矿区所在文澜江河段两侧各300m、临时施工场地占地周围300m。水生生物评价范围:矿区范围文澜江龙波村-渡头村河段,以及矿区下游出海口段范围内水体。水土流失评价范围:项目建设区,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区、临时占地区。(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

19、价范围矿区范围文澜江龙波村-渡头村河段,以及矿区下游出海口段范围内水体。(3)地下水矿区范围文澜江龙波村-渡头村河段两侧1.5km的范围。(4)声环境评价范围矿区边界并向外延伸300m及敏感点。(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矿区开采主要在河道及两侧区域、堆场,主要评价河道开采现场扬尘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矿区范围外围300m范围内。2.2.2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根据矿区所在区域,结合矿区实际现场调查、核对,矿区周围1km范围的村庄及其它的环境敏感点见表4,矿区与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关系见图9。表4 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点名称性质规模所处方位与项目位置关系影响行为备注1渡头村居民点100户/400

20、人南面,水流向左侧850m道路运输大气一级,声环境1类2龙跃村居民点110户/500人南面,水流向右侧800m道路运输3道尧村居民点56户/250人南面,水流向右侧650 m道路运输4邦浪上村居民点50户/220人西面,水流向左侧1200m-5邦浪下村居民点60户/300人西面,水流向左侧1200m-6平港村居民点80户/350人东面,水流向右侧300m(距采区)道路运输7龙波村居民点100户/410人东面,水流向右侧300m(距采区)道路运输8文澜江河道,文澜江渡头村龙坡村河段/矿区段约1.4km河道采砂地表水类、水生生态保持在现状水平、河流输沙能力保持在现状水平河道,文澜江龙坡村以下河段/

21、矿区下游,距入海口约1.8km河道采砂9百仞滩水电站电站县管、装机920KW南面矿区上游约3.5km-不涉及图9 矿区与外环境关系图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1 运营期(1)文澜江环境影响水质影响:矿区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当作农肥回用,不排入文澜江;采砂船上的油污水,经收集运送至陆地,妥善处理,禁止直接排入河水中,如此处理对水质影响不大。开采废水经沉淀澄清后再排入文澜江,虽经沉淀处理后开采废水的悬浮物有了很大的降低,但仍未能降低到原有水质水平,排入文澜江后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水质污染。海水涨潮对文澜江水质的影响会比开采前的影响略有增大。水位:根据

22、分析,文澜江在渡头村至龙坡村河段河面宽,流速小,矿区开采对水位的影响不会有显著的变化。河道:在文澜江开挖河床中多年形成的砂石,势必会造成河床纵向和横向变形,从而改变河流河势,影响河道演变。水动力:矿区内开采矿体,拓宽了文澜江的河道,清除了河道内的沙洲,河水主流通过南面上游弯道后,其主流将发生右侧偏移,改变了开采前主流从中间沙洲分流的现状。点状采砂坑对水流的影响有限,线状采砂坑对纵向水流的影响较大,但对横向次生流的影响有限。河砂运动补给:矿区的上游与下游均有沙洲漫滩,在河流动力或潮水回溯切力在采坑边缘的作用下,沙洲漫滩的河砂可能作推移质和悬移质运动,回填到河床中的采坑,使河床趋于稳定和达到新的冲

23、淤平衡。矿区开采后,考虑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受限影响,河道补沙至少需要约11年以上的时间。感潮影响:由于采砂,矿区的河道内的沙洲消失,减小对潮流阻碍,有利于潮波能量上传,河道纵坡减缓,河底摩阻对涨潮流消能作用减弱,可促使上游段的高潮位抬高。海水上溯对该河段的水生动植物的影响程度不明显,对该河段两岸的植被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大。行洪行船:采砂后可有效扩大过水断面、减缓河水流速,有利于行洪。在采砂工作开展后只要规范采砂范围,严格按照要求堆放弃料,就不会对现有行洪与河道行船造成影响。矿区退役后,经过河道整治,有利于文澜江的行洪与行船安全。水工建筑:采区距离上游的白仞滩水电站为3.5km,矿区开采不涉及上游的

24、白仞滩水电站,故其对上游的白仞滩水电站水工建筑影响甚微。(2)生态环境的影响陆域生态:堆场、生活区和生产区面积为12823m2,根据场地实际现状植被来估算,其生物量以0.5/,生物损失量6.4t。矿区范围内由于人为活动强烈,该区域已无大型野生动物,大型陆生动物很少发现,矿区开发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水域生态:于河床搅动而使河流泥沙含量迅速增高,影响该水域鱼类的生存和正常生活。河床上表层底泥砂料被采挖后,翻露出河床下层的底泥砂料,导致饵料、食性及生境的改变,从而使得鱼虾类、小蟹类动物逃离。河道开采完成后,由于河床加宽加深,沙洲清除,水流速度相对降低,随着河床冲淤平衡与底床的稳定,底栖生物的生

25、存环境会逐步得到到恢复。(3)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在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矿区临时占地总水土流失量为774.89t/a。其中运输道路的水土流失量为278.64 t/a,其次为堆场、生活区与生产区,水土流失量分别为201.74、189.04、105.40(t/a)。在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总水土流失量为7.75t/a,水土流失治理率为99%。矿区开采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值得关注与重视,应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与影响。 (4)地下水环境影响根据现场调查,平港村标高一般为35米,龙波村标高一般为58米,文澜江水面标高为02米。平港村与龙波村的手摇式地下水井深

26、度一般为812米,井水带有咸味,只是洗漱用水,非生活饮用水,机打水井深度一般在2030米以下,井水质口感正常,为村民生活用水。矿山在河道内采砂,最低开采标高为-2.5m,河道开采后河床未低于海水侵蚀影响的浅水层(一般在812米)面以下,远在2030米以下饮用水地下水层面之上。加上地下水流向和地表水流向大体是一致的,它的主流向是平行于河岸的方向,垂直于河岸方向的水量交换数量有限,矿区开采对地下水(农村饮用水)的影响不大。(5)地质环境影响根据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估,采场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地物景观、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较轻。(6)地质环境影

27、响根据临高县临城镇文澜江龙坡村-渡头村河段建筑用砂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分析及评估,采场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地物景观、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较轻。(7)环境空气影响由于河砂的湿度大、粒径大,堆场的扬尘产生量及其浓度小,同时距离附近的村庄也在300m以外,扬尘对村庄居民的影响较小。运输车辆数量不多,排放废气的量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生活区的餐饮油烟废气,由于人数少,使用罐装液化煤气,所产生的油烟量较少,其影响不大。(8)声环境影响根据表6-6的预测噪声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噪声控制措施,昼间由于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在距施工场地50m以外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300m处方可达到标准值。采

28、区距离平港村、龙波村约300m,其它村庄如渡头村、龙跃村、道尧村等距离则较远,均在300米外,加上采区与村庄之间阻隔的林木灌丛较多,经过衰减后,作业噪声对周边村庄影响不大。运输线路经过兰堂村、邦浪村、平港村、龙波村等,运输车辆通过采取限速、限载、限鸣、限制夜间与休息时间运输,文明行驶等措施,可有效减缓交通噪声对沿线村庄的影响。(9)固体废物影响采砂经过筛过后的残留砾石集中堆存在堆场,用作河道回填砂料。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玻璃瓶、废金属件等集中回收再利用,其它废杂物等集中收集,堆肥处理。矿区开采的作业机械设备维修后剩余的废机油抹布要交由有危险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来特殊处理。固体废物经如此妥善处

29、理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10)景观环境影响矿山开采是在文澜江渡头村至龙波村河段的河道,其生活区、生产区、堆场临时用地占地为河岸边侧漫滩,破坏当地的地表植被少.河道内采砂,清除沙洲,为水面代替,未能形成斑块,同时开采矿体而扰动河道岸外的地形地貌少,对当地景观破坏影响不大。矿区远离临城镇,远离与G98西线高速公路,不在其可视范围之内。(11)道路运输的环境影响矿区外运输道路充分利用现有的土路与村村通道路,从而避免另外开拓新的对外运输道路,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此线路选用较为合理。道路运输的环境影响主要为道路扬尘与散落石料形成二次污染的影响以及交通噪声的影响,此外车辆碾压对道路毁损的影

30、响。通过采取措施,可有效避免、减缓运输对道路及沿线村民出行交通便利与安全的影响。(12)环境风险影响洪水风险:工程应采取防洪水风险防范措施,即开采作业应避开汛期,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将开采期间的洪水对矿区开采作业人员的风险危害降低到最小。岸堤边坡塌方风险:矿区开采 漫滩时,应合理确定岸堤施工放坡比例,保持边坡小于30的自然安息角,确保边坡稳定,必要时采用工程措施,防止边坡塌方等风险发生。堤岸边坡坍塌的风险:根据海南省临高县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南环境科技经济发展公司2013.9)分析,工程实施区无较大范围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段,亦无区域性断裂构造,处于相对

31、稳定状态,由地质因素造成防洪堤岸边坡塌方的可能性较小。(13)与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工程相互的环境影响分析矿区的右岸开采边界基本与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堤基线的位置相一致,而矿区的左岸开采边界由于拉直,部分超出了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堤基线外,该河段的左边凸出部分河岸漫滩沙地被开采,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堤被削直。矿区左岸漫滩开采对环境(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工程)的利益较其损益明显,并可为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工程的实施提供便利的建设条件,报告认为,矿区开采时,其左岸漫滩开采在严格控制于限定的开采范围内的情况下,对环境(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工程)的影响利大于弊,是可以接受的

32、。(14)矿区开采利用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析矿区开采标高为-2.5m,最终边坡角要求小于30,且左岸经截弯取直后加上对河道边坡的恢复治理,以及防洪堤工程的建设,其对河道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其最低开采标高为-2.5m基本合理。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应从上游河段往下游河段,从左岸到右岸的开采区块时序开采。3.1.2 退役期地质环境:河砂开采完成后,河床不断加宽、加深,这有利于河道畅通。采场所形成的边坡不高,矿山开采活动后引发严重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大。边坡稳定:矿区河堤处于5#桥至出海口段防潮工程段内,其防洪标准(重现期)按20年10年一遇设计,矿区所在河段的河堤边坡经过整治后,其边坡是稳定的。河道行船:开采

33、后拓宽、拓深河道,清除沙洲,降低河流流速,有利于河道行洪与行船安全。由于与流速减缓的对冲作用,减缓水流切力的影响,其影响不大。水域生态:矿区退役后,对文澜江河道、河床扰动的影响随之停止、消除,文澜江水质恢复到开采前的状态,河中底泥趋于稳定、同化,水生植物生长不再受到干扰,水生动物也趋于缓慢习惯新的生境。随着时间推移,开采时的影响逐渐趋缓、消退,以至于消除。景观:根据海南省临高县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南环境科技经济发展公司2013.9)论证建议,堤岸采用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生态堤岸,以确保项目建设完成后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堤岸的布置形式、堤岸的绿化方式以及水工建筑物的插入要

34、与周围景观自然的融和起来,以形成新的景观,尽量降低对自然景观的破坏。3.2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1)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方案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包括采坑治理工程:采坑边帮治理工程;安全警示标志牌;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临时建筑物的拆除治理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2)矿区生态保护措施与建议严格限定矿区开采境界范围;禁止清理矿区红线外地表植物林木,特别是河岸两侧的木麻黄与农业生产作物;充分利用现有的运输线路,以减少植被的砍伐与生物量的损失;禁止在文澜江内电鱼捕鱼,捕捞水生动植物。禁止排污与倾倒废物;矿区临时占地整治后种树,树种可选取木麻黄或当地的杂灌林

35、木。(3)地表水环境保护防治措施矿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农肥回用,不对外直排。矿区的生活污水不排入文澜江。河砂抽采到堆砂场脱水后,其废水经沉淀澄清后再排入文澜江,避免未经沉淀处理直接回流到文澜江。采砂船上的生活污水、油污废水应注意收集,运送至陆地妥善处理,禁止直接排入河水中。水上作业的各类采砂船的船边沿应镶有一定高度的防护铁板沿边,设陆地固定区域进行维修,建立油污泄漏应急处理方案与措施,配置相应的应急器具,加强管理,此影响可以避免、消除。(4)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开采标高,限定矿体开采范围;按照开采技术指标进行开采。禁止将河砂脱水后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矿区外河岸两侧的农业生产用地,禁止将废

36、水灌溉农作物。加强环境监管理。(5)扬尘废气污染防治措施矿区及运输道路可视现场具体情况采用洒水抑尘方式,控制、防治扬尘污染。物料、石料运输要进行遮盖防止散落,防止二次扬尘。采砂船、运输车辆与生产机械均应使用清洁燃油料,机械状况维修良好,以减少废气排放。(6)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采砂船、装载机等首选性能好、低噪声的设备;在夜间(18:006:00)时段应停止生产;采砂船上工作人员通过配备耳塞、调整工作时间等措施进行个人保护;运输经过村庄路段限速,严禁鸣笛,避免在夜间与休息量间进行运输;采砂船应合理布置点位,偏离岸上的村庄,适当增大距离,减缓采砂船噪声对村庄的影响。(7)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生活垃圾进

37、行分类收集,玻璃瓶、废金属件等集中回收再利用,其它废杂物等集中收集堆肥处理,残留砾石集中堆存在堆场,用作河道采坑回填砂料,其余枯枝杂物与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维修后剩余的废机油抹布要交由有危险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来特殊处理。(8)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堆场采取有效的挡水设施与排水系统。运输道路在土壤松软路段应压实,铺上石料,保持好道路两侧地表植被林木。堆场边坡是相对稳定的,但在大雨情况下,易被冲刷,引起水土流失。堆场周边工程措施:堆场治理应该首先建挡土围埂、排水沟,有必要的遮盖防护防护。做好台风、暴雨来临前的防范工作。(9)河道堤岸边坡治理保护措施与建议开采标高不低于2.5m,必须按设计规范留足最终

38、边坡角30。应严格限定于矿区的开采范围内,禁止越界扩大开采漫滩。禁止对开采范围外的河堤边坡进行开采挖掘。开采左岸的堤坡剖面要平整,边界要平顺,并清理场地,为防洪(潮)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河堤边坡防护,可结合海南省临高县文澜江出海口段防洪(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南环境科技经济发展公司2013.9)的防洪工程措施要求进行防治。加强安全巡查监查。(10)风险安全防护措施与建议合理安排开采时间,避开暴雨天气与汛期设定的禁采期。做好人员和设备的防风、防洪安置工作。制定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方案。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采、生产机械准入制度。主管部门在采砂权审批时实行生产机械是否符合环保要求。3.3

39、清洁生产评价项目产品为建筑用河砂料,是建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项目产品属清洁产品。矿区开采的河砂料中有害成分都较低,符合质量要求,不需要进行洗选,无尾矿库,除了废砾石料与枯枝杂物外,不产生其它有害金属废物。废砾石料在矿区退役后作为文澜江河堤边坡防护工程回用石料。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玻璃瓶、废钢铁等集中回收再利用,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3.4 总量控制指标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作农肥回用,不直接外排。因此,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为0。矿山开采的扬尘,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堆场、车辆运输经洒水、遮盖等措施防治处理后,其排放量少,其对环境影响小,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40、为0。矿区固体废物经分类收集,充分回收利用及堆肥处理,其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为0。3.5经济损益分析(1)社会效益:矿区的开发建设使本地区的建筑用河砂矿产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既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其它产业的发展,可为当地提供一部分就业岗位,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矿区通过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使得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2)经济效益:根据项目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项目投资的静态回收期为0.78年,企业年均销售收入为1505万元,年平均上缴所得税103.18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27.91%,投资利税率为230.26%。说明项目投产后为企业自身创造了经济效

41、益,也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做出较大贡献,矿区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优化当地产业结构,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形成当地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局面,经济效益明显。(3)环境效益: 生态补偿方面,矿区退役后,矿区的堆场、生产区、生活区等临时用地因地制宜全面进行土地整理,灌丛杂木恢复生长后,对生物量有一定量的补偿。矿区所产生的砾石料作为文澜江河堤防护工程用料,废砾石料可全部得到综合利用,符合国家提倡资源开发的综合利用的理念,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反而有利于环境利益。3.6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3.6.1 环境管理建设单位须在企业组织结构中设置专门环保管理机构,环保管理人员1-2名

42、,并明确其工作职责。环保机构的职能是负责全矿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包括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对全体职工进行环保宣传,根据环保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环评的建议,制定污染源监测、生态防护和以及闭矿的恢复治理工作,组织和实施这些计划,建立污染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的档案等。3.6.2 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内容包括环境空气、噪声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包括水生生态环境)等,由于项目规模较小,不必自行设立单独的监测机构,但应按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计划见表5。表5 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时间和地点环境空气SO2、NO2、TSP、PM10相关监测技术方法与规范矿区

43、生活区、龙波村2个监测点,每年2次,每次2天环境噪声相关监测技术方法与规范矿区生活区、龙波村2个监测点,每年2次,每次2天,分昼夜地表水水温、pH、SS 、DO、COD、等10项相关监测技术方法与规范矿区所处的文澜江河段,连续监测2天,每天1次,地下水盐度相关监测技术方法与规范平港村、龙波村两个监测点,连续监测2天,每天1次,同时记录地下水水位标高、水深等生物多样性植物:样方法每2年1次,项目周围区域动物:观测法每2年进行1次,项目周围区域水土流失观测项目占地范围委托有专业水平(资质)的单位来实施地质灾害观测项目占地范围开采区及河岸边坡,每月监测,洪水期适当加密4 公众参与4.1 目的与作用根

44、据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98号要求,建设单位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应当在当地报纸、网站和相关基层组织信息公告栏中,向公众公告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 公众参与是项目或环评工作组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建设项目能被公众充分了解认可,通过公众参与,可以使建设项目的规划计划更完善和合理,并给项目所在地区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2公众参与的步骤根据项目的评价要求和特点,我们采取如下步骤: (1)首先在接受项目的环评工作的前期,充分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后,在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网站上进行第一次项目公示,先让公众对本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项目建设的任何建议或意见进行反馈。(2)在编写报告书过程中,进一步进行公众调查(发调查表,现场调查),并综合公众的意见和愿望,最终反映在评价报告书中。 (3)在报告书编写的后阶段,对项目建设的环评内容进行第二次网络公示;接收公众对项目建设环评内容反馈的意见与建议。4.3 方式与内容4.3.1 网络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