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精品]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3287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精品]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毕业设计精品]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毕业设计精品]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毕业设计精品]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毕业设计精品]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精品]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精品]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分析摘 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产业;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今社会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信息技术的竞争,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经济、军事乃至政治竞争的焦点,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受到冲击最大,如何从金融危机中走出困境,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各国政府实施了各自的应对措施。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

2、发展方向应从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电子信息产业强国转变,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高技术人才、技术创新来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本文根据全球以及中国电子产业的现状进一步具体对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调查分析。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产业 发展 现状目录第一章绪论31.1在中国的发展史31.2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4 1.2.1全球化、梯度化分工4 1.2.2企业间网络化分工4 1.2.3产业渗透性使得产业界4 1.2.4核心技术是竞争关键5 1.2.5规模化与个性化并存5第二章 电子信息产业现状52.1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5 2.1.1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增速下降6 2.1.2英美

3、增速锐减亚洲发展不平衡62.1.3竞争领域日趋集中72.1.4跨国企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72.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7 2.2.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7 2.2.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8第三章 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93.1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93.2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4 3.2.1生产以加工制造为主14 3.2.2企业类型以加工制造为主14 3.2.3初步形成产业链具有较高的增长性153.3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考163.4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17第四章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及前景224.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问题224.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

4、对策和建议234.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成绩24参考文献26第一章 绪 论1.1 在中国的发展史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出现于20世纪二十年代。1929年10月,中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在南京建立“电信机械修造总厂”,主要生产军用无线电收发报机,以后又组建了“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南京雷达研究所”等研究生产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工业的发展。最初,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电讯总局,接管了官僚资本遗留下来的11个无线电企业,并与原革命根据地的无线电器材修配厂合并,恢复了生产。1950年10月,中国政务院决定在重工业部设立电信工业局。1963年,中国国家决定成立第四机械工业

5、部,专属中国国防工业序列。这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成了独立的工业部门。 1983年,第四机械工业部改称电子工业部。中国的电子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军民结合、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部门。到90年代初,中国电子工业已经能够主要依靠国产电子元器件生产20多类、数千种整机设备以及各种元器件,许多精密复杂的产品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形成了雷达、通信导航、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测量仪器与电子专用设备等六大产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具有门类齐全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开发与配套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系统工程科技攻关能力;基本能满足战略武器、航天技术、飞机与舰船、火炮控制

6、和各种电子化指挥系统的需要;到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所提供的产品都达到了较高技术水平,其中不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2电子信息产业基本特点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电子信息产业以其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广阔的市场,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一个主要角色。各国各地区都积极采取措施,增强本国、本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通讯、计算机及其软件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获得了高速的增长,并在高速增长中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创新快,产品更新换代快是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这说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想保持在这个行业的竞争力必须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除了总量的扩张以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呈现出若干典型特征

7、:1.2.1全球化、梯度化分工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分工细化,价值链很长,而且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要素的密集形态差别很大,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价值增值环节都存在。这样,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要素禀赋上具有比较优势,再加上电子信息中间品运输成本相对于价值而言比较低廉,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工必然具有较强的国际性。1.2.2企业间网络化分工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很长的特征要求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以获取分工收益。分工细化必然要求相关企业基于价值链的广泛合作,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网络化分工。1.2.3产业渗透性使得产业界限变得模糊电子信息产业逐步与诸如汽车、机械、交通、能源、纺织等

8、传统产业相融和,一方面改造了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技术领域和产品门类,彼此融合,共享资源,交叉经营,一体化发展。1.2.4核心技术是竞争的关键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在电子信息产业中,除了核心技术以外的其他技术逐步成熟,其竞争的模式逐步转入成本竞争。这样,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的优势才是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1.2.5规模化与个性化并存电子信息产品一般都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达不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就无法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也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个性化逐渐成为潮流。为了适应这个变化,柔性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二章 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9、2.1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均受到了较大冲击,综合分析2005-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仍继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电子产品总产值出现首次下滑,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来源: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08)2.1.1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增速下降2008-2009两年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也影响到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2008年,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仍保持相对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长

10、速度与前两年相比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产销值分别为16595亿美元和16647亿美元,仅比2007年分别增长2.6%和3.2%,而2005年2007年市场规模增速都维持在6%-8%之间。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世界电子产品制造业总产值同比下降8.32%。2.1.2美英增速锐减亚洲发展不平衡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电子产品制造业带来了严重影响,美国电子产品产值在200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总产值为2761亿美元,同比下降2.8%;2009年总产值又下降到2403亿美元,同比下降13%。市场规模仅为3789亿美元,低于2006年的3938亿美元。英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和市场规模受金融危机

11、的影响都出现负增长。2008年英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为28.38亿美元,同比下降12.00%;市场规模为56.86亿美元,同比下降8.31%。2009年的产值和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5.19亿美元和54.14亿美元,降幅分别为11.22%和4.77%。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不平衡,日本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2008年,日本电子产品产值较2007年下降7.7%,巴西、印度、捷克和越南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国家的增速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体规模在增长。全球10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国和地区中,亚洲占有6位。2.1.3竞争领

12、域日趋集中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核心已经向技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关键技术的创新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更能树立企业的行业领袖地位。此外,电子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技术互相融合,不断形成新的技术领域和更广阔的产品门类。当前,数字技术、绿色IT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产品等已经逐步成为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的主流,极大地扩展了市场空间,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2.1.4跨国企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跨国企业以其创新的核心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对电子信息产品进行升级,主导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入选世界500强的35家电子信息企业都是跨国公司,其营业收入占全球电子信息总产值的85以上。同

13、时,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和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正在进一步把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生产及部分产品的研发大量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2.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2.2.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在国家一揽子计划的激励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回暖,产业生产增速平稳回升,经济效益逐步好转,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年实现收入51305亿元,同比增长0.1%,利润1791亿元,同比增长5.2%。200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16.9%,占国内生产总值

14、的6.8%,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4572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38%。从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与全国工业对比和对GDP的贡献率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型支柱产业,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2.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1.产品门类相对齐全,辐射效应明显。从全球看,我国的手机、微型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85%,已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拥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家用电器、软件等在

15、内的庞大的产业群。产业辐射能力较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科技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服务、信息发布、创意产业等工业服务业蓬勃兴起,促进了工业的优化升级。2.外贸出口进一步攀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的15%以上。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885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其中,出口521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36.5%;进口363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的32.1%。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施行贸易保护,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7719亿美元,同比下降12.8%。其中出口4572亿美元,下降12.5%,占全国出口的38%;进口3147亿元,下降13.5

16、%,占全国进口的31%。3.信息化水平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截至2009年底,全国电话用户超过10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6%,互联网民超过3.8亿户,移动网民突破2亿户。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通信、金融、电力、交通行业应用软件收入均超过25%。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产业领域创新体系的形成。现通过对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查分析由点到面的具体说明电子信息产业。 第三章 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3.1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昆山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开放型经济的强劲带动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不仅产业特

17、色、规模优势、集聚现象明显,而且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品牌效益日益明显,已成为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目前,昆山正逐步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沪苏高新技术产业带上的一个亮点。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市,2002年作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龙头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称号。为了更好地构筑昆山的产业优势,加快把该市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为此对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从经济总量看,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该市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目前,该

18、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共有600家(其中内资企业35家,外资企业565家)。在全市5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有22家,111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中,电子信息产品有49只。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年销售收入190.8亿元,增加值52.9亿元,利税2.8亿元,利润1.7亿元,出口21亿美元。无论从总量还是从所占的份额看,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2002年其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工业的31.7%、6.3%和5.6%。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销售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110月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总量已达43%,电脑及零部件

19、出口21.5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全市总量的48%。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远远高于同期全市工业的增长速度(见表一),占全市工业比例超40%(见表二)。表一: 亿元、%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10月止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占规模以上比重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占规模以上比重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占规模以上比重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占规模以上比重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占规模以上比重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占规模以上比重现价产值32.313.353.618.356.916.093.521.5192.331.2316.343.1增加值7.612.014.419.313.614.819.618.052.933

20、.4127.569.0产品销售收入31.513.649.517.955.216.089.121.0190.831.7309.243.0利税总额2.416.33.116.24.313.13.910.42.86.36.214.8其中:利润2.125.92.019.32.513.02.311.01.75.64.916.4表二: 单位:亿元、%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全市工业718.9100其中:电子信息309.243.0机 械113.115.7化 工54.37.5轻 工164.422.9纺 织39.35.52、从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公布看,开发区、玉山镇、张浦等地区成为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千灯、周庄为内

21、资企业比较集中地区。蓬朗、锦溪成为增幅明显地区(见表三)表三: 单位:亿元名次地 区止2003年10月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去年同期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增幅%占比%1昆山开发区257.9143.779.481.92玉山镇27.219.141.98.63张浦镇12.99.634.44.14周市镇4.83.057.31.55周庄镇2.61.934.40.86千灯镇3.02.142.90.97蓬朗镇1.10.2398.10.48锦溪镇1.40.11189.30.43、从各大类产品在电子信息产业内的构成看,今年110月份主要电子产品整机电脑发展迅猛,所占比重最高,是构成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部分(见表四

22、)。表四: 单位:亿元、%产品类别现价产值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比重(%)增幅(%)电脑13542.7232.1电脑接插件18.65.929.4显示器54.117.1-8.9自动交易系统12.13.8-46.6数码相机11.63.7-光盘9.229178.7电路板15.14.835.1铜面基板9.02.844.5 4、从内资企业的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看,主要集中在千灯线路板、周庄传感器、花桥震雄电线电缆。其中震雄近几年发展快,千灯线路板逐步形成规模优势。(见表五)表五: 单位:亿元地区2001年电子信息销售收入2002年电子信息销售收入增幅(%)千灯1.723.1180.8周庄0.380.4723.7

23、震雄3.35.0252.15、从电子信息产业外资来源地看,台湾是最主要的来源地,其他还包括港澳、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截止2003年10月,昆山电子信息外资企业共计565家,其中合资101家,独资464家,其独资企业来源情况见表六。表六:国家或地区台湾香港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其他企业数(个)30852361413796、从苏州海关的统计看,今年16月份全市出口名列前几位的外商投资企业大都均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企业(表七)。出口加工区内生产笔记本电脑企业出口额增幅大增。表七: 单位:万美元排名企 业 名 称出口额产品1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56913笔记本电脑2仁宝电脑工业(中国)有限

24、公司50363CRT、LCD显示器3仁宝资讯工业(昆山)有限公司48368笔记本电脑4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23377笔记本电脑5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16725主机板6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14808接插件7昆山翊腾平面显像有限公司14342LCD显示器8彩晶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11749数码相机9昆山沪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1159可擦写光盘10四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10206刷卡机、电子组装产品3.2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3.2.1生产以加工制造为主 从总体来看,该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以硬件加工为主,大致可归纳为3个大类:电子计算机及配套产品类。主要产品有笔记本

25、电脑、显示器、主机板及板卡、计算机开关电源、磁盘驱动器、电子字典、掌上电脑、交易自动化设备、数码相机等;电子基础件、元器件类。主要产品有印刷线路板、电子接插件、片式元器件、铜箔基板、传感器、高档磁性材料、LED、LCD、模块化电子电子器件等;通讯类。主要产品有手机及电池、充电器等配件、通信电缆等。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从电子基础元器件开始,已逐步向整机发展,体现为:PCB电子材料产能大,多层线路板年能力达500万平方米、铜箔基板产能较可观,年产能力达1020万张,电脑接插件市场占有率高,占全球市场的50%左右,计算机整机发展迅速,新型电子元器件品种齐全,传感器产业形成特色。相对于硬件制造来说

26、,该市目前电子信息的软件开发和研发系统所占的份额仍然很小。虽然近两年来一些国内著名的软件企业进驻昆山,昆山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软件产业园相继建立,引进计算机软件开发、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企业近100家,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软件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实这也正是高新技术行业内部国际垂直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为保证电子信息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势必选择在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低的地区组织生产,同时也说明了该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外来依赖性强、研发能力弱。3.2.2 企业类型以出口加工为特色的外资企业为主 目前看来,该市电子信息产品

27、制造企业大多是出口型的,2002年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额占到电子信息总销售收入的90%以上。它的主要和关键的生产技术、原材料在国外,产品的主要市场同样也依靠国外,不少企业的产品全部建立在外销上,按国外的订单进行生产,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而昆山内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千灯线路板、周庄传感器及花桥震雄电线电缆。千灯线路板近几年技改投入力度大,注意引进先进设备,产品档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经济总量2002年比2001年增长80%,发展后劲十足。“线路板之乡”已经形成。反观周庄,虽有中科院几个研究院所进入,但技改投入少,近几年发展徘徊不前,2002年内资总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未形成规模优势,主

28、要依赖外资昆山尼赛拉电子器材公司一枝独秀。从生产规模看,所占比重更大,内资企业以配套产品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还未形成。3.2.3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具有较高的成长性2002年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已占全市工业收入的31.7%,其比重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各开发区、乡镇注意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作为优先引进和培育的对象,加快产业聚集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山镇、张浦。特别是出口加工区的建立,“境内关外”的优势深深吸引了台湾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和数码产品厂商。其中台湾十大电脑生产企业已有6家落户昆山:宏基、精美、津达、蓝天、仁宝、伦飞等。这批企业又与其他中

29、外企业发生配套关系,形成计算机的产业链,现该市电脑整机配套率在45%左右。由于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在昆山的不断拉长,昆山在电子信息产业上具备的“先发优势”得以强化和锁定。因为一方面,较为完整价值链的存在为下游企业提供的中间品的来源,降低了中间品的获得成本,另一方面较为完整的价值链的存在为上游企业提供了中间品销售市场,而且随着市场的扩大,可以使上游厂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而这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下游厂商向该地区集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趋势将先发优势锁定。所以,一般而言,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方面是由于原有企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新企业的不断加入。近几年

30、来,昆山市的电子信息产业逐步加入快速增长期,前期产业集聚带来优势强化效果得以显现。200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增长114.2%,高于全市工业46.5%近67.7百分点。今年110月份,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增幅69.2%,高于全市工业42%近17个百分点。3.3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该市工业经济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点:1、 价值链层次较低。具有很长的价值链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在很长的价值链中,大部分价值增值环节的技术都比较成熟。在昆山的电子信息

31、产业名义上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生产环节都介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之间,技术已经基本标准化,体现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其投资基本属于廉价要素寻找型投资。该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不仅软件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也不掌握制造上的核心技术。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成熟技术硬件制造、制造技术研发到掌握制造的核心技术以及软件取得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昆山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来源基本集中于台湾,而台湾在电子信息产业上也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 与本地经济关联度不大。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完全是外资推动型的,加之本地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相对而言都比较薄弱,使得外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本地企业的关联度

32、很弱。出口加工区的建立虽然大大促进了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但是出口加工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更具有“飞地投资”的性质,对昆山经济发展的带动主要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来实现,主要表现为昆山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及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外向配套的带动。容易发现,外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产业间的联系还不紧密,也就是说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全面带动昆山当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3、遭遇周边地区的有力挑战。外资选择昆山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优势,包括区位优势和要素价格优势,一类是高效率政府服务带来的低交易成本优势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的集群效应优势。容易理解,随着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与周边地

33、区相比昆山的区位优势将变得不明显,而要素价格则逐步变得比周边地区要高。同时,昆山制度创新的成果也容易被周边其他地区模仿,而且政府提高效率的空间也在逐步缩小。3.4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作为典型的全球化生产的产业,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抓住新一轮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机遇,应对周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发挥现有优势,建设昆山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成为该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新课题。1、人才升级是昆山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关键昆山作为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在特定产业,资本只有同特定的劳动力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生产。对于提升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层次,

34、主要问题不在于资本而在于人才。促进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在昆山积聚一批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型和知识型人力资源。所以,实现昆山电子信息人才的升级是实现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的关键,也是昆山确立在电子信息产业牢固地位,迎接周边地区挑战的基本手段。实现昆山电子信息人才升级的基本途径有两个:自己培养与从外引进。就自己培养而言,昆山已着手与电子信息产业著名企业以及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IT学院”(例建立登云科技大学),培养两方面人才。首先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级制造工人,一流技工的存在对于吸引电子信息企业,对于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制造水平的提高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就是培养电

35、子信息制造的专业研发人员,以提升昆山电子信息制造研发水平,这不但有利于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制造水平的提高,还会吸引电子信息企业将研发中心设在昆山,起到良性循环的效果。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考虑培养专业的高层次软件人员,实现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由硬件制造向硬件研发直到软件研发的转变,将昆山建设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和研发基地,牢固树立昆山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就引进人才而言,对于高层次人才,上海比昆山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尽管昆山这几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但是人才流入远没有跟上。建议可以考虑加大向专业人才推介昆山的力度,形式上可以与人才使用单位以及高校合作,采取专业人才交流会的形式,展示昆山的发展机

36、会,提高昆山在专业人才中的知名度。这里所说的专业人才,不仅指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也指高层次管理人员。一方面,我们发现外资企业对专业管理人员存在需求,尤其是很多具有家族特色的台资企业;另一方面,昆山当地民营企业的现有经营管理者缺乏专业管理技能,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滞后往往成为其发展瓶颈。2、外向配套促进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联系2001 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东道国可以从外国直接投资获取的利益的一个关键的确定因素是外国子公司所缔造的与国内所拥有的公司的联系。从外国子公司到国内公司的逆向联系是重要的渠道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将无形财产和有形财产从前者输送给后者,这些渠道可以促进国内企业的升级,使外

37、国子公司更牢固地在东道国扎根。联系向外国子公司和国内供方都提供了利益,当然也向它们在其中建立的整个经济提供了利益。对于外国子公司而言在当地采购花费少了可以降低东道国内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专门化和灵活性,使技术和产品更加适合当地的情况。技术先进的供方的存在可以使子公司获得外部技术资源和技能资源,促进其本身的革新努力。联系对于国内供方的直接影响是其产量和雇用人员有了总的增长。联系还可以在相互联系的公司之间传送知识和技能。外向配套促进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基于价值链的联系不仅有利于昆山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外资的带动效应,提升昆山当地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制造水平。对于外资而言,当地合格中间品

38、供给商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提高产业配套协作能力、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综合区域竞争力。所以,促进这种联系对于外资企业和当地企业都是有利的,可以推动外资电子信息产业在昆山“生根”。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内、所有企业共用基础设施,同享优惠政策,集中各种专门人才,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彼此增加信任,促进竞争和合作,这种空间集聚特别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3、抓住机遇,融入长三角整体经济发展之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形成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产业集群,根据2002年统计年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80%以上集中在这三大产业集群,占比分别为:25

39、.8%、26.5%、31.4%。其中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和经济最密集地区,拥有中国最完善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和最丰富的智力资源,综合实力居三个地区之首,但也存在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骨干企业少等弱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国际间梯次转移的趋势,中国成为新一轮国际信息产业及资本转移的主要集聚地。目前全球电子信息大公司都把亚太地区的采购中心从香港、台湾向上海转移,使该地区吸引外资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受其影响,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都会受到照顾,大量的欧美、台商电子信息企业将在长三角落户,特别是欧美企业的进入带来了新的机遇。昆山将成为受其辐射影响

40、很大的地区,必须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在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视野应走出昆山,将与昆山可能存在较为紧密价值链联系的周边地区的电子信息,特别是7地5园,产业发展态势纳入考察范围,在长三角整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认识昆山的电子信息发展途径。此外,在招商引资中,昆山将以台湾、日本、欧美等地区掌握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企业为目标,加强接触,增进往来,依靠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不断提高引进项目规模与层次。4、利用优势,吸引外资以代加工为主要特点的高科技产业是台湾经济的核心产业。台湾是全球主要电子信息代工基地之一,配套额占全球3540%,主要为欧美等大客户生产代工产品,出口受经济影响极大。代加工的局限

41、使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欧美财团之手。台资企业存在自有品牌少,内销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弱点。如何向大陆内地扩展,成为今后几年昆山众多台资企业内涵发展关键。昆山出口加工区“境内关外”的优惠政策已成为昆山投资的一个亮点,充分利用好出口加工区成为昆山电子信息发展壮大的关键。目前区内已有几家整机生产厂,仅仁宝目前出口销售额已超10亿美元,纬创、昆达、伦飞、凯博、蓝天等电脑整机企业出口销售总额今年预计也将近10亿美元,加上区外企业与之配套,总的销售额将达30亿美元(折合250亿元人民币),将极大促进昆山经济发展。目前昆山出口加工区中欧美企业比较少,而苏州工业园区台资、欧美对半,上海张江

42、欧美多于台资。昆山在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已具备了相当经济规模,但台资企业也存在近期不可能克服代工的弱点,为提高竞争力,我们吸引外资在必须立足台资同时,面向欧美,以发达国家和著名跨为公司作为招商重点,吸引更多的电子信息产业大项目、高技术和国际资本进入昆山,利用昆山配套优势,提高昆山经济实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国家税收政策的改变,最近,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的政策,对于象昆山这样外贸依存度非常好的地区来讲,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在吸收外资时,须对纯出口外资项目引进问题要慎重。5、正确定位,科学决策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带中,昆山既要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同时又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形成自

43、身特色,减少同构竞争,做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这就要求昆山产业发展方向的定位,应建立在产业细分和优势门类的基础上,有鉴于此,分析该市已具备较强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能力,应以此为基点,努力将昆山建设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基地。纵观昆山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而电子信息产业比重才刚刚达到40%,仍然存在差距,发展潜力巨大。以目前发展速度,占比55%左右可以达到。为达到这一目标,现有产业基础,结合昆山市“十五”规划,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应加快发展计算机及周边产品;重点发展尖端电子产品;积极发展微电子产业,同时,加强软件园区建设,尽快将软件园建设成集软件开发、企业孵化、综合管理、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流的软件开发基地,促进该市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吸引更多国外先进软件企业和跨国公司进驻昆山,努力形成对电子信息产业源头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6、以内带内,内外结合随着周边地区各种优惠政策出台,吸引力度的加强,昆山乡镇招商难度在增强,优势逐步在消失。如何利用昆山电子信息行业起步早、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加强国内招商。昆山的电子信息产品90%以上出口反过来说明昆山电子信息产品在中国内地市场占有量很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