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毕业论文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3456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毕业论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毕业论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毕业论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毕业论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毕业论文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毕业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毕业论文1.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院 别 交通学院 专 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班 级 汽修201005班 姓 名 朱伟明 学 号 201007031523 指导教师 何琨 时 间 2013-5-82013-5-18 摘要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处于轿车将要普及化的发展阶段的前期,但国内汽车消费却持续低迷。国产汽车价格下调虽促成汽车的短暂旺销,但汽车销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效益的必然增长。为分析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本文从研究汽车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入手,在采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国内汽车消费者需求的优化对策。在文章最后,结合对汽车消费者需求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

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思路。全文旨在通过研究消费者需求,从而找出一条使国产汽车从国内消费市场低迷中走出来的道路。关键词:消费者需求,汽车工业,发展思路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auto market in the car will be accept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but the domestic car consumption is low. Down the price of domestic cars contribute to short best-selling car,

3、but car sales growth does not mean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inevitable growth.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research consumer demand for automobile market,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relevant data, put forward the 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4、 of present domestic automobile consumer deman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automotive consumer demand, proposed the present stage our country automobile industrys development. Full text aims to research consumer demand, so as to find a domestic car industry from d

5、omestic consumption market downturn of the road.Key words:Consumer demand,The auto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ideas目 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1 现阶段我国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21.1 我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1.2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现状及其分析31.3 影响分析42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现状及其分析62.1 购买能力现状62.2 影响分析73 消费者消费汽车的相关环境现状84 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94.2 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94

6、.1.1 现状分析94.1.2 优化对策94.2 消费者购买能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104.2.1 现状分析104.2.2 优化对策104.3 汽车消费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104.3.1 现状分析104.3.2 优化对策115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25.1 我国汽车供给市场发展现状125.1.1 汽车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125.1.2 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较少125.1.3 资金与人才缺乏135.2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分析135.2.1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135.2.2 制约因素分析146 建议与对策156.1 宏观政策对于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156.1.1 消费

7、政策方面156.1.2 汽车其它相关税费方面156.2 汽车生产企业的市场战略156.2.1 产品方面156.2.2 价格方面166.2.3 销售方面166.2.4 售后服务方面166.3 汽车市场消费需求体系完善166.3.1 改变居民消费观念176.3.3 改善汽车消费环境176.4 增强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86.4.1 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作为对外合作的条件186.4.2 我国在技术引进方面,应注意加强管理186.4.3 以自有品牌为依托,带动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186.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扩散执行者和载体的功能19总结20致谢21参考文献22引言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汽车工业

8、的发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努力扶持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广大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拥有自己的家用轿车产生了日益强烈的需求,可以说,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汽车的有效需求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分析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及其约束条件、根据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对策,对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良性的意义。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在汽车进入家庭的过程中,收入和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入家庭的先锋车型往往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车型,如T型车,2CN等。根据这一历史现象,许多人认为中国家用轿车的普及也要从价格低廉的微

9、型车开始,而且国内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也沿着这条路子走来发展,但效果却令人并不满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拿到我们国家就不适用呢?原因就在于,时代不同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况且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也不同,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与祖先们有了很大不同。正是由于居民的消费需求改变了,我们不能再按以前的那些需求理论来指导企业的生产。认识到这些特征,将对今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1 现阶段我国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市场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集散地,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现代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上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要想取得发展,除了

10、要了解与企业相关的市场外,更要做好市场的研究工作,重点就是做好研究市场需求的工作。而要研究市场需求,首先就.得研究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对于我国汽车工业来讲,要使它能够取得发展,也必须从研究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入手。只有在研究汽车消费者需求后,各汽车生产企业才可以决定“生产何种汽车”,“为谁生产汽车”和“怎样生产汽车”。先来看看,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是怎样的一种状况。1.1 我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加快发展汽车工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从需求角度看,“十五”规划要求交通运输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会对载货汽车的发展提出巨大的需求;同时,轿车逐步进入家庭消费,市场需求更大,持续时

11、间更长。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07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1%,并保持平稳增长,已达到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阶段。目前汽车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初期,其中家用轿车需求增长的前景十分广阔。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很大,轿车需求的高增长期有可能提前到来,并为汽车工业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提供重要的市场支持。从供给角度看,我国冶金、石油、化工、机电、仪器仪表等工业的发展已经为汽车工业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公路网建设高速发展也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十五”期间将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汽车工业“十五”规划,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为320万辆左右,

12、其中轿车产量为110万辆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为13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左右,汽车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汽车产品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8%左右。2005年摩托车产量约为1300万辆,摩托车出口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20%。入世对改善我国汽车市场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筹措发展资金,参与国际分工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入世以后,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尤其是服务贸易的开放,将使我国汽车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汽车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迎接入世,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范了汽车发展模式。应该看到,我国汽车工业具有后发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低

13、廉的比较优势,入世后外资的进入和市场开放后竞争的加剧对改善市场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研究开发能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十年,将是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张和汽车行业大规模整合的十年。根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对我国10家整车制造商和90家零部件供应商的调查,预计2010年轿车市场销量将达200万辆,增速最快的将是排量12升的私人用车。2010年后,中国轿车市场将由34家全系列和12家针对细分市场的制造商所主导,经过大规模整合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的整体数量将减少70%。1.2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现状及其分析北京大视野社会经济调查有限责任公司对有购买意向的家庭“主要购买目标”做了专

14、项调查。调查结构按购买的先后顺序排列为:第一位是家用电器;第二位是住房;第三位是电脑、家具、汽车等。从调查结果看,人们对汽车的购买欲望不是很强,只有在他们拥有住房后才会考虑去购买汽车。2010年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了一项题为“我需要汽车吗”的消费者心态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大致与上述结果相似。其中,回答“我不需要汽车”的比例高达70.3%;回答“今后我可能需要汽车”的比例有47.3%。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购买欲望也在不断增强。2000-2006年度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分析如表1所示:表1 2000-2006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分

15、析年度占比(%)200038.87200142.77200247.47200351.87200453.33200555.44200657.38.201266.38注明: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0-2002年,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2年年底。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约972万辆,比2001年增长26%。2004-2006年,中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2004年,估计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6.68%。 2000-2002年,中国民用汽车的总体保有量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2000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总量为1319万辆。20

16、02年,达到2054万辆。2004-2006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将以年均不低于15%的速度增长。1.3 影响分析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这点无可质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满足欲望。对于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买的起轿车也用不起。这就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购买欲望自然不会很强烈。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还受到特定消费观念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观念还相对落后,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观念:一种是把购买汽车作为一

17、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另一种是消费者把购买汽车作为一种“超前消费”或者是“时尚”,这种观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不考虑到汽车的实用性,消费者不知道为何购车。由于此等落后的汽车消费观念的作用,使人们有了较强的购车欲望,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购买能力。2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现状及其分析2.1 购买能力现状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形态调查表明,全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12个大城市,大部分居民的月收入水平不到1500元,即按照月收入1500元计算年收入也不过1.8万元;普通居民家庭年收入22.5万元。而现在要买一辆13万元左右的家用汽车仅一年的消费总支出就要2万元左右,大大超过了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在

18、这样的情形下,居民回去买车吗?结果我们发现,居民不但买车,而且车的档次也还不错呢。据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研究会提供的一分调查报告,目前城市家庭购买汽车的价格档次比例最大的是1013万元这一档车,也就是夏利左右的车型,占31%;其次是1020万元的这一档次,包括捷达、富康等品牌,占17.5%。但是消费者表示,如果以后买车,它们的选择将集中在1020万元的档次(占30%)。尽管一些小排量的经济型轿车的知名度较高,但是人们今后购买家用轿车的意向选择,几乎都集中在中高档轿车。对比两项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依照目前我国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购买一辆家用汽车,他们的购买力还是很有限的。但就已经购买家用汽

19、车的家庭来看,他们的购车档次却都集中在中挡车。这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匹配的现象,也就构成了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购买力”的一大特征,尽管其中包含贷款消费。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体现在其家庭收入上,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直接反映了这个家庭的购买力。近年来,我国GDP和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见表2所示:表2 我国GDP和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国内生产总值(亿元)78345820678946897315105172117252136515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元)542558546280686077038472

20、9422注明:这些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时间间隔为19982004年2.2 影响分析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GDP增长迅速,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态势,人均收入也逐年增长,但相对于我国汽车的销售价格来说,国内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明显不足。1、根据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形态调查表明,在东部较发达的大城市中,大部分居民的月收入不到1500元,即使按照1500元的月收入计算年收入也不过1.8万元;普通居民家庭年收入22.5万元。而现在要买一辆13万元左右的家用轿车仅一年的消费总支出就要2万元左右,大大超过了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2、在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普及,而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刚刚起步,因此很不完

21、善。第一,金融机构问题。在国际上,汽车销售融资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商业银行;二是独立的信贷公司或财务公司;三是汽车公司专属的融资机。商业银行的优势是资金雄厚,但是,业务范围广泛,难以专注于汽车的销售融资。汽车公司所属融资机构,专业性强,与汽车生产和销售关系密切,有利于专注汽车销售融资,但资金能力往往有限。第二,信用担保公司问题当贷款购车在发达国家大行其道时,我国的汽车信贷却因难以突破风险瓶颈而止步不前。银行界人士认为,汽车信贷模式尚未定型,存在手续复杂、速度慢、收费高等不足。因此,在我国当居民的个人购买能力不足的时候,想要通过银行的信贷途径购车还是存在很多不便的。但是,随着我国银行信贷规模的放

22、开,消费者的购车能力将得到相应的提升。3 消费者消费汽车的相关环境现状目前阻碍汽车进入家庭的因素不只是收入水平,诸如市场供给、消费政策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汽车消费市场上的三大问题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问题得到解决,生产企业会吸引大量的汽车消费者,否则生产企业会失去更多的消费者。我国的汽车政策属地性、汽车生产与销售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产业政策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实行,导致了消费者想买车都难的局面。再加上我国的汽车税费项目繁杂,数额巨大。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不同于发达国家,其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特别是国内汽车保险,缺乏一种服务理念,使消费者害怕买车

23、,一旦消费者买车后,享受不到社会化的规范的售后服务,那么养车的成本就更高,便会出现消费者买得起车而用不起车的现象。北京晚报记者对76位汽车消费者进行定点拦截采访,在81%已着手购车和准备购车的消费者当中,有38%的消费者面对价格波动的汽车市场处于观望状态,导致“持币待购”现象的产生。当问及他们既然想买车为何又不买的理由时,摆在第一位的理由是“汽车价格还是太高”;摆在第二位的理由是“各种汽车消费政策不明”;摆在第三位的理由是“现有车型还不够丰富”;接下来的理由便是“还没有攒够足够的钱来买车”。这则采访资料反映的其他事实我们暂且不论,就有两点提醒我们:目前消费者觉得我们的汽车消费政策还没有让他们信

24、赖,市面上还没有丰富的车型让他们选购。归结起来,就是在我们国内,还没有一个让消费者觉得满意的汽车消费环境。经过统计和分析,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环境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1、市场上小型车可选性相对较大,而大多数中国人需要的国产中挡车可选性却比较小;2、各种汽车消费政策不完善(消费税、信贷等);3、汽车保险制度很不完善。 4 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4.2 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4.1.1 现状分析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这点无可质疑。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对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

25、人的收入水平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是买得起轿车也用不起。这就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购车欲望自然不会很强烈。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还受到特定消费观念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国内大部分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很落后,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把消费汽车放在身份的位置上。这种观念把消费汽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一是把消费汽车看成是“超前消费”或是一种“时尚”。这种观念并没有考虑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买车,当中从众心理起着较大的作用。就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汽车的欲望,尽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钱买车。4.1.2 优化对策要想提高消费者

26、对购买汽车的欲望,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只有当消费者的收入上升到一定档次时,他才会有购买汽车的欲望。然而在收入水平不可能短期飞速发展时,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改变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来引导消费者消费汽车。还可以通过汽车租赁业务出租汽车或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汽车,从而刺激消费者想拥有、购买汽车的欲望。克莱斯勒总裁艾柯卡在20世纪60年代刚接管该公司时,就是采取这种方式使本公司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的。4.2 消费者购买能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4.2.1 现状分析消费者购买能力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但收入水平并不是决定消费者有无

27、能力购买汽车的唯一因素。在上述我国汽车消费者收入水平有限而消费汽车的档次并没有随之降低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出这点。那么,就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会是怎样的呢?通过调查资料分析得出,其中最受广大私车消费者关注的十万元到十五万元人民币的轿车接近总量的40%,出租车需求量在1820万辆。此外,价位在九万元以下的占到22%;十五万元到二十万元的占到19%,二十万元到三十万元的占到12%-15%,三十万元以上的占到8%。这些数据就可大致反映目前我国汽车消费者的购买能力。4.2.2 优化对策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有限,一味地降价来迎合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虽不是长久之计,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

28、况,我们不妨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只要厂商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价格低廉、性能好、售后服务优良的适销对路的汽车产品,以此来刺激汽车消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也就从侧面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而且,中国在加入WTO后,外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在国内提供汽车贷款服务,这也会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尽管那是一种贷款消费。4.3 汽车消费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4.3.1 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上三大问题的出现,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是个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个机遇,因为只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就会吸引一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汽车;说它是个挑战,因为如果这三大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就会失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汽车

29、。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因时因地地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无疑对扩大国内汽车的消费有极大的帮助。但仅凭这点远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汽车消费政策和售后服务体系。我国汽车政策属地性、汽车生产与销售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产业政策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实行,这都导致消费者想买车都难的局面。加上在汽车税费方面,各级政府我行我素,在汽车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各种收费项目繁多、数额巨大。在售后服务系统的观念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差距很大,由汽车引发的信贷、保险、租赁等较国内要完善许多。特别是国内的汽车保险,缺乏一种服务的理念,使得消费者害怕买车。因为一旦消费者买车后,享受不到社会化的规范的售后服务,那么养车的成本就

30、更高。这样只怕是买得起车而用不起车,还有哪个消费者还敢去买。4.3.2 优化对策要优化汽车消费环境,还得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目前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上的三大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条解决方案:1、推出性能好、款式丰富的国产中档车。2、完善汽车消费的法律法规,搞好汽车信贷、汽车减税工作。3、完善和调整国内汽车保险业,让消费者在买到汽车的同时也买到了服务。汽车消费环境的优化,单靠企业的力量还不够,还得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5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的汽车产业起步于建国初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它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完善。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产业关联度大、资金积累能力强和就

31、业人口多的特点。在2001年11月13日,我国正式加入WTO,入世后,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而更多的却是挑战。因为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还不足以同外国知名汽车名牌相抗衡,它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及制约因素。5.1 我国汽车供给市场发展现状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中小企业结合,骨干和配套企业相结合,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工业制造体系。最终形成了我国汽车工业七大骨干: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红旗、解放、金杯、奥迪、高尔夫、捷达)、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东风、神龙富康)、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桑塔纳、通用别克)、重型汽车集团(黄河)、跃进汽车集团公司(跃进、依维柯)、北京汽车工

32、业集团总公司(北京吉普、切诺基越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夏利)。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及零部件厂家,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西、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但现在汽车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5.1.1 汽车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据统计,我国2000年的汽车总产量为200万辆,2003年的汽车产量为444.37万辆,同比增长83025%,但这200多万辆来自10多个厂家。目前,我国经政府审批的汽车厂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但重复建设严重,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足。汽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而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规模却远远偏离最佳规模。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中国三大汽车生产企业的

33、产量加总,还比不上美国戴克公司一家产量。生产规模偏小导致了中国的汽车生产成本偏高,尽管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5.1.2 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较少近年来,我国在轿车的生产方面,还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平台。以2002年为例,上市的数十款新车大部分是合资公司通过CKD(全散件组装)和SKD(半散件组装)的方式快速推向市场的,属于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占新汽车品种数量的32%,其中轿车仅占10.5%。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甚大,大量零部件还需从海外进口。5.1.3 资金与人才缺乏目前国内用于RD(技术开发与投入)的投

34、入依然很低,2002年国内全行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总收入的1.45%。一般来讲,轿车开发有两个层次:一是换代开发;二是车身开发。前者开发周期长,耗资巨大(约8090亿元),非国内任何一家汽车公司所能承受,而在车身开发方面,我国某些大汽车生产企业已开始介入,同时我国缺乏站在世界汽车工业最前沿、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人才。5.2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分析19842005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从31.6万辆提高到507.05万辆,2005年我国汽车总产量达到570.70万辆。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产量基本上达到国际水平。从汽车消费方面看,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显著提高和汽车价格的大幅下跌,汽车开始逐步走

35、进普通家庭。从2002年下半年起轿车需求增长加速,进入2003年后增势更猛,出现“井喷”现象,2010年“井喷”现象有所收敛,2011年汽车销量稳定增长。5.2.1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2005年,我国汽车消费量从1995年的144.18万辆增加到591.82万辆。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国家对于汽车消费相关政策的放开,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虽然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率还相对较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与我国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

36、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1.7%,高限为10.4%;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0.8%,高限为9.1%,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差距还很大。5.2.2 制约因素分析1、我国汽车消费的需求条件约束(1)收入约束,收入水平是影响汽车消费最基本的因素。收入对汽车消费的约束作用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两方面,国际惯例为: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轿车进入家庭的临界点。2002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的临界点,但由于我国收入结构的差异与汽车高价、高税费,在中国买得起车的人还是少数。(2)消费信贷约束,主要来自两方面:外部风险因素约束(体制性因素、偶然性因素等)和内部风险

37、因素约束(银行内部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因素等)。2、我国汽车消费的供给条件约束(1)规模经济与汽车需求,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低,致使汽车成本过高。汽车价格相对于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偏高,抑制市场需求,而市场容量的制约反过来又使企业难以形成最佳规模,从而使汽车价格难以降低,制约了汽车消费需求。(2)汽车环保技术与消费需求,现在人们对于汽车环保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消费需求也会促使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环保技术,而这必然会增加汽车的生产成本,提高汽车价格。3、我国汽车消费的基础设施条件约束(1)道路交通条件约束,大城市为解决交通拥堵会限制汽车消费,而中小城市道路不

38、发达又不便于汽车消费。(2)汽车停放场地条件约束。4、我国汽车消费的政策条件约束主要包括税费政策约束,如养路费、通行费等项目繁杂、费用巨大;汽车政策;汽车招回政策严酷售后服务政策约束。6 建议与对策6.1 宏观政策对于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汽车消费者的需求除了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外,还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如:消费政策、相关的费税改革等。6.1.1 消费政策方面政府现已出台了新的汽车消费税,调整幅度最大的是高排量、高油耗的SUV,其次是排量在3L以上的轿车,将课以最高20%的高税率。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不会影响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反而有助于调整汽车市场结构,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

39、汽车的生产消费。6.1.2 汽车其它相关税费方面现行汽车税费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转轨时期共同积累下来的,其基本特点是多种类、多环节、多层次、多部门、宽覆盖、高重迭、不规范、欠合理,造成抑制汽车购买、鼓励汽车使用的倾向。汽车税费的地方化管理倾向越来越严重,收费主体和项目越来越多,交叉收费、乱收费、搭车收费现象严重,管理失控;收费数额太高,车主负担太重;税费征收和支出管理混乱,效率低、环节多;缺乏对消费的明确政策导向,不能鼓励汽车的购买,也不能投入到城市建设及交通环境的改善方面,制约了城市交通系统和私人轿车的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大改革力度,让消费者既能买得起车也要用得起车。6.2 汽车生产企业

40、的市场战略我国汽车工业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上消费者需求,厂商应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而且最大幅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发展道路。6.2.1 产品方面现在生产企业应针对不同阶段的消费者需求,调整汽车产品。为迎合年青白领阶层的爱好需求,企业应生产SUV(运动型多功能车),满足现代年轻人追求强烈个性的心态;针对个人家庭用户的需求,企业可适量生产MPV(微型乘用厢型车),它既具备轿车的舒适和操作的方便性,又具有相对较大空间,适于家庭出行;针对3050岁的年龄人群,企业重点应放在生产性能好、耗油低、环保型的中高档轿车。6.2.2 价格方面汽车价格的指定应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并要考虑一

41、些地域因素对定价的影响。一般来说,国内高收入家庭预期购车的平均价格为18万元,而中等收入家庭的预期购车平均价格为13万元,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而言,他们的预期购车平均价格为8万元。根据以上的分析,汽车生产企业要针对不同收入阶段的消费者,分别定价。6.2.3 销售方面各汽车销售代理商应选择离市中心较近的位置,以便于消费者的购车及信息咨询,企业应培养与代理商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6.2.4 售后服务方面目前我国的售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各汽车销售代理商与汽车生产企业应尽量完善自己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享受到良好的维修及保养等相关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要求,也为企业自身品牌的树立打

42、下坚实基础。6.3 汽车市场消费需求体系完善我国的汽车需求主要受到人们实际购买力的条件约束,在个人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消费信贷来满足自己的购买欲望,所以,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扩大我国汽车需求的有效途径。从现实状况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和近10年积累准备,我国居民的消费已经开始进入“住”和“行”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但由于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水平已严重落后于生产信贷的发展水平,居民消费几乎是建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居民在实现购买前的积蓄时间太长,就会出现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由此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因此,只有加速发展消费信贷,逐步把居民的自我积累型滞后消费转变为有信用

43、支持型适度超前消费,才能有效的刺激人们对汽车的有效需求。其具体途径如下:6.3.1 改变居民消费观念在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步入了买方市场和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提倡适度负债和超前消费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从无债消费转变为适度负债消费,从滞后型消费转变为适当超前型消费,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用水平。其次,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要通过市场的力量引导居民逐渐适应超前消费,适应消费信贷,使之成为重要的消费形式。6.3.2 完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 银行利用传统优势继续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制度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汽车金融法律、法规。在我国

44、立法机关要在现有的法律和规则框架下,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主要通过放宽对我国汽车金融财务公司的金融活动条件,缩小汽车专门金融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在汽车信贷上的不平等差距。其次,我国金融机构要把完善我国相关法律,通过在法律的保障下,加强金融机构内部在汽车服务上的合作。6.3.3 改善汽车消费环境1、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第一,以产业政策为核心,制定汽车产业促进法或产业促进条例。一方面制定产业优化政策、联合重组政策等使企业的组织结构达到相应优化、布局合理。另一方面增加鼓励自主研发的相关规定,通过财政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育机制等促进自主研发的发展。 第二,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

45、。现在,我国消费者的权益虽然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汽车消费方面的权益保护相关立法仍待完善:一是尽快出台“三包”法规。在“三包”规定中明确企业和消费者责任的同时,要侧重处理好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不平等地位。二是实行汽车产品质量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由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证明汽车产品质量合格。 2、加快道路设施建设,缓解交通压力。汽车的快速增长,势必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要加大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快道路新建、扩建、改建,增加停车泊位,改善用车环境,完善路网结构,构建立体交通枢纽,确保道路基本畅通,提高通行能力。6.4 增强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上述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增强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汽车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中心环节。中国不能走国外的汽车工业发展之路,完全按照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完全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中国汽车工业是没有希望的。要让中国的汽车走向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我国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6.4.1 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作为对外合作的条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