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3478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20_ _届)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摘 要并购是企业迅速实现扩张的有效途径之一,19世纪末起源于西方,至今,西方国家已经经历了四次并购浪潮,第五次并购浪潮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采用这一资本运营手段来加快企业发展。并购作为一项特殊的投资活动,其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财务风险,由于财务风险而使并购活动失败甚至使企业最终陷入危机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如何在并购活动中防范财务风险也就成为了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论文以并购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并购及并购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紧接着进入论文的主体部

2、分,按照并购活动的一般过程,将并购活动划分为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融资、并购后期整合三个阶段,对各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AbstractThe rapid expansion of corporate M & A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one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originated in the West, sinc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four M & A wave, fif

3、th merger wave in the ascendant. As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more and more Chinese enterprises began to use the equity metho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M & A as a special investment activity, the risk can not be igno

4、red, especially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risk leaving the fail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y and even the business case of the final crisis abound, so how in the M & A activity in the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risks academia and business to become a growing concern. Thesis M theory, first, the fi

5、nancial risk of M & Aconcepts and theories expounded.Then enter the main part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roces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 & A activities will be divided into objective business valuation, financing and payment, post-merger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stages, each stage

6、 of the existence of financial risk analysis, and propose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ctual cases at each stage, the us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front of them. Finally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results achieved with less paper. Keyword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inancial

7、risk; research;目录1 企业并购及其财务风险的概述51.1 企业并购的概念51.2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51.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61.4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特征71.5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82 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风险102.1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及其成因102.2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防范112.3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122.3.11 折现现金流法122.3.2 资产价值法122.4华润燃气并购嘉骏集团案例分析132.4.1 并购双方情况132.4.2 目标企业评估分析133 企业并购中的融资风险153.1 融资风险及其成因153.2 企业并购中融资风险的防范16

8、3.3东盛科技系列并购案例分析163.3.1 东盛科技状况163.3.2 东盛危机163.3.3 从东盛危机看融资风险184 企业并购中的整合风险194.1 整合风险及其成因194.2 企业并购中整合风险的防范194.3华源集团并购后整合案例分析204.3.1 华源集团状况204.3.2 华源之殇20结 论22参考文献23引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全球性竞争的加剧是推动企业兼并的主要原因。并购是资本运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并购最早起源于西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并购这种企业成长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

9、所接受,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经济生活中,以求扩大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利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法,并购也开始进入国内企业家的视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使用这一资本运营手段,以谋求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企业并购走过了自己的特殊路程,已经开始步入正轨,正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带来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自2004年以来,中国并购交易迅速升温,并购数量与交易金额大幅上升。并购是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迅速扩张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并购交易并不是在任何环

10、境、任何前提或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更不是每一项并购交易都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收益,并购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的综合经济行为。并购作为一项特殊的投资活动,必然会存在风险,从最初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到最后的并购后期整合,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风险,而无数的失败案例也告诉人们,并购风险不容忽视。在大量的失败案例面前,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会存在哪些风险?这其中哪些风险又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在不同经济环境下以及并购项目的性质不同,各种风险对并购活动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但在任何情况下,财务风险都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体现在并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那么在并购的各

11、个环节中,人们是否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又当如何防范这些财务风险?本文通过对并购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1 企业并购及其财务风险的概述1.1 企业并购的概念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其中,按照大美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的解释,“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织组合为一个企业组织,一个厂商继续存在,另一个厂商丧失其独立身份。惟有剩下的厂商保留其原有名称和章程,并取得其他厂商的资产。” “收购是指一家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用现金、股权或债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

12、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但该公司的法人地位并不一定消失。”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在初步了解了企业并购的概念后,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企业并购的历史。1.2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必然是一个追求利润的过程。企业生产、生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企业并购作为一种

13、经济活动也不例外,它最初产生的目的就来源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围绕这一总目标,或者说总的根本动机,企业并购基本上出于以下动机。(1)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对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使其达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管理、原料、生产等各个环节的经营成本,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业的深化生产,或者运用统一的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2)并购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一方面,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减少竞争者数量,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也可以为潜

14、在竞争者制造较高的进入壁垒;另一方面,当企业通过并购活动达到行业寡头垄断地位时,就可以为企业获取长期的超额利润。(3)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企业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销售、品牌、土地等,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共享,弥补自身不足。阿里巴巴与雅虎的联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阿里巴巴与雅虎的资源整合,这二者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都实现了共享与互补,有效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4)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品牌是价值的动力,同样的产品,甚至是同样的质量,名牌产品的价值远远高于普通产品。并购能够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并购作为一项特殊的投资活动,必然会存

15、在风险,而财务风险在并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那么什么是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呢?1.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对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简单地讲,就是指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由并购活动所产生的财务危机。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首先来探讨一下何为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举债利用财务杠杆而导致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影响,使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本文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不仅要从财务风险的结果来考察,更要从财务风险的来源来看。首先,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

16、行为,然后才是一种融资行为,投资和融资的决策共同影响着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第二,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从策划设计到交易完成,各种价值因素并不能马上在短期财务指标上得到体现,而必须经过一定的整合和运营期,才能实现价值目标;第三,企业并购的价值目标下线也决不仅仅是保证没有债务上的风险,而是要获取一种远远超过债务范畴的价值预期目标,实现价值增值。因此,如果仅仅用结果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则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并购的价值动机。所以,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包含更宽泛的内涵。具体来讲,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整合等各项财政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

17、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所以,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它不应该是仅仅由某几个影响因素所决定的一个单一风险,应该包括更广泛的内涵,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贯穿企业并购全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对于其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既然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贯穿于并购的整个过程,那么它定会有它独特的特征。1.4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特征(1)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特征,自然也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本质特征。客观世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人类的认知始终都是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因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正是由于人们对

18、客观世界认识的有限性,导致人们对未来事件的结果不能准确无误地预测,风险也便随之产生。并购交易处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之中,内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们不可能对未来事件全部预知,自然并购也就存在了一定的不确定性。(2)可预测性与可控性。风险是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表现,但风险并不是完全不可预测,人们可以通过经验和历史数据分析来判断其发生的概率,这一概率的可预测性为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提供了量化的依据。根据这一依据,可以通过采取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控制手段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3)决策相关性。风险的发生与行为决策密切相关,不同的决策导致不同的管理手段和策略行为,从

19、而导致不同的风险结果。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因素引起的价值预期与价值结果的偏离,这一偏离主要与企业并购活动中的定价决策、融资决策和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决策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除了具有以上特征以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包括价值特征、同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等。(4)价值性。企业并购是一项投资活动,既然是投资就会有价值的存在,因而也可以说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其风险程度可以进行量化,最终可以用金钱、价格、资金等价值指标表现出来。(5)同性性。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虽然最终表现为价值量风险,但影响风险的因素却来自并购过程的各个方面,是系

20、统因素综合导致的价值偏离,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反映。(6)动态性。企业并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的系统因素可能来自各个环节,而处于开放系统中的并购交易,可能因为外界的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动,因而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其动态性特征。1.5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是并购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基础。在确定目标企业后,购并双方应该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的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以此作为交易的底价。通过并购双方的博弈,如果目标企业能够接受较低的价格,从表面来看,并购企业可能获利,但从深层次来讲,买方则会考虑到自身所获目标企

21、业信息是否全面,所采用的价值评估方法是否正确,目标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陷阱,进而重新判断目标企业的价值。如果对目标企业的定价过高,甚至超出了买方自身的承受能力,则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财务负担,即使目标企业在并购后运营良好,也很难在短期内获得预期的收益。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实际是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如果预测不当就会使企业蒙受损失。而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取决于所获得的目标企业信息的质量,实质上是取决于双方信息不对称性的程度,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会使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不够准确,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而使在对目标企业的定价时不准确,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2)融资风险并

22、购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的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的风险。企业并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产权交易活动,会涉及到并购自己的筹集。同时,并购通常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资金是企业并购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按时足额地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它在并购链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3)整合期财务风险企业的并购并不只是一项简单的交易,并不是并购程序的完成就代表并购的成功,并购交易的完成只是完成了并购的前半部分,而真正的成功是表现在并购后的运营状况,因此,并购后期的整合极其重要。并购活动结束后,企业需要对原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资源、

23、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及时迅速的进行整合,以期实现企业并购的目标。而整合期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直接影响到并购后企业能否迅速地融合并步入正轨,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实现企业并购的目标。企业并购中的任何一种财务风险的发生都将严重影响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同时威胁到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因此,清楚认识以及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就变得极为重要。2 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风险2.1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及其成因目标企业机制评估风险就是指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由于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不准确而产生的风险,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不稳定甚至出现危机的情况。造成这一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

24、。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普遍存在着。对于并购企业而言,目标企业是一个外部实体,因此对目标企业内部情况的了解就会不够充分,这样可能导致并购企业选择看似符合并购标准但实际上并不合适的目标企业。错误的选择目标企业,要么是多支付并购成本,要么低估目标企业价值导致交易失败,从而失去较好的并购机会。(2)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偏差。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准确是并购活动成功的基础,选择适当的价值评估方法是取得准确数据的关键,但大多数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重视不够,往往将其等同于对目标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将其简单地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看待,而忽略了对企业整合后整体价值的确认。由于缺

25、乏足够的认识,部分企业直接将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价值作为双方成交的价格,即使采用了其他方法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也只是简单、机械地套用公式,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3)对目标公司未来收益的预期过于乐观。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企业扩张,获得经济收益,在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中,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直接影响着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如果对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预期过于乐观,对未来盈利能力、收益估计过高或者对并购后的整合成本估计过低,都会导致企业在价值评估过程中定出较高的价位来收购目标企业,而最终导致在并购后企业财务负担过重而出现财务危机,致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2.2目标企业

26、价值评估风险的防范(1)进行尽职的调查。并购的双方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买方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取目标企业的信息,为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提供一个可靠而准确的信息平台,但目标企业不可能将所有信息毫无保留地批露给并购方,双方处于一种信息博弈的对阵局面。因此,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信息质量是获取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准确数据的首要条件。(2)目标企业选择价值评估方法的原则。企业在确定目标企业后,如何给目标企业定价以及最终的成交底价成为了并购方最为关注也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显然,这也是目标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并购企业总是希望能以最低的价格取得目标企业,而目标企业则希望对方给出的价格越高越好。尽管对目标企业

27、的价值评估只是为双方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底价或者说是一个博弈的基础,但依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双方交易能否顺利进行。如何较为准确地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选择恰当的价值评估方法极为关键。各种价值评估方法之间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只存在适用性的区别。一般而言,当收购针对的是一个继续运营的企业的产权时,应采用折现金流量法;当收购针对的是一个破产的企业或企业的部分资产时,应采用资产价值法。本文将着重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介绍。在选择评估方法时,除了根据并购目的及目标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方法以外,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以提高评估的准确程度并降低财务风险。但我们要认识到,由于大量不可控因素的存在,

28、任何评估方法均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2.3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2.3.1 折现现金流法折现现金流法是将目标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一系列预期现金流量以某一种折现率折现,得到的净现值即为目标企业的价值,再将得到的净现值与并购支出相比较。 PV计算期内现金流量现值;F现金流量;t年份;n项目的计算期或寿命期;r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Vk第二阶段企业处于匀速增长时期第一年的价值;假定并购交易的并购支出为M,其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PV-M0,说明该现值大于投资额,项目可行,对并购方有利;2、PV-M0,说明该现值大于投资额,项目可行,对并购方有利。(2)从资产价值角度分析根据香港联交

29、所披露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09年6月30日止,其账面净资产为12.5亿港元。根据目前中国燃气行业前景,以及以往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再结合目标公司以后的发展前景,16亿港元的收购价格还算比较合理。3 企业并购中的融资风险3.1 融资风险及其成因并购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的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的风险。并购通常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因此应充分预测并购所采用的融资方式将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其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比率是衡量一个公司资产对债务保障程度的重要指标。以负债融资进行的并购活动,要求并购方具备较强的即时付现能力,流动性风险通常较大。当债务到期时,

30、若企业不能顺利的融通资金,或现金流安排不当,流动比率就会大幅下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会恶化,产生流动性风险。(2)资本结构恶化导致的信用危机。在企业进行并购时,并购企业采用负债融资方式进行并购的,企业负债比率的上升将导致资本结构恶化,引发信用危机,进而影响企业的再融资能力。(3)控制权分散风险。并购企业在采用股票支付方式时,参与利润分配的股本数会有所增加,自然,每股收益就会被稀释,只是原有股东的收益会被稀释或摊薄,如果企业所发行的新股数过多,就会分散公司的控股权,甚至可能使原股东的控制权丧失。3.2 企业并购中融资风险的防范(1)制定并购资金需要量及支出预算。一般而言,并购是一笔复杂而庞大的

31、交易,涉及资金数目往往较大,所以就需要在并购前制定详细的使用计划或预算,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降低财务风险,以保证并购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2)开拓融资渠道。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应开阔视野,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通过将不同的融资渠道相结合,做到内外兼顾,以确保目标企业以经评估确定,即可实施并购行为,顺利推进重组和整合。政府有关部门也要致力于研究如何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如建立投资银行、并购基金等。 (3)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一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既要将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和筹资成本进行比较,也要对三者分别分析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二是自由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在

32、这个前提下,在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后,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和偿付债务等流出按期限组合匹配,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3.3东盛科技系列并购案例分析3.3.1 东盛科技状况东盛科技1996年上市,以“中药原料药、西药原料药、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大输液、口服液的生产、销售、研究”为主营业务。持有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东盖天力)54.61%的股权。启东盖天力公司主要从事西药OTC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下属四大产品:白加黑、盖天力、小白、信力,其中盖天力属补钙类天然药,剩余三大产品处于止咳、

33、抗感类OTC产品。启东盖天力是东盛科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3.3.2 东盛危机东盛科技的大股东是东盛集团。东盛集团作为国内最知名的大型民营制药企业之一,曾红极一时。在铁腕人物郭家学的带领下,东盛曾以惊人的速度向前狂奔。1996年至2003年,东盛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先后并购了30多家医药企业。2004年年底,东盛集团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耗费1.7亿元从光大集团收购丽珠集团3891万股份(占丽珠集团总股本的12.72%),成为丽珠集团名义第一大股东;第二件事参与云药集团的竞购,并取得其50%的股份,郭家学如愿出任新云药集团董事长。但正是在收购云药集团一事上,东盛损失惨重。入主云药集团后,郭家学

34、发现蛇吞象的滋味并不好受。为实现签约目标,国药工业需要在2004年到2009年分两阶段投入60亿元以建设国际云药港项目,而国药工业根本无力支付这笔巨大基金。在经过一年半的重组之后,云药集团主动提出解约。国药工业收回资金彻底退出云药集团。东盛集团因此“赔了夫人又折兵”。2006年10月,东盛集团被曝光占用旗下上市公司东盛科技巨资。下表为东盛科技2006年底的资产负债表。表2 ST东盛(600771)资产负债表ST东盛(600771)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报表日期:2006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095,280,000.00非流动资产合计700,780,000.00资产总计2,796,060,

35、000.00流动负债合计2,045,200,000.00非流动负债合计22,560,600.00负债合计2,067,760,000.00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728,301,000.0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2,796,060,000.00资料来源:新浪财经由表2可知,在2006年年底是,东盛集团的负债比率高达73.95%。一味地并购、争夺,选择规模优先而忽略效益优先,不断靠各种并购来壮大自身,是东盛在东进西拓的征途中,摊子铺的太大,导致资金链告急。披露显示,东盛科技高达15.88亿元被东盛集团和东盛药业占用了用于企业收购和日常运营;另外存在累计未披露对外担保打9.56亿元,

36、东盛资金链全线告急。消息爆出后,东盛科技公司股票一泻千里,东盛科技被中国证监会青海监管局立案调查。3.3.3 从东盛危机看融资风险对东盛科技而言,可谓“成也并购,败也并购”,曾经因为并购而声名鹊起,成为圈内的佼佼者,但也因为并购而使公司陷入危机,神话在一夜间破灭。事实上,并不是每一次并购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并购交易的完成并不能代表企业就能达到了真正扩张的目的,而东盛科技最主要的危机也就体现在资金链条的断裂上,是最终导致了东盛悲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东盛科技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战略扩张规划采用并购方式来进行企业扩张,并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企业,企业在制

37、定战略扩张计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实力,条件是否成熟,是否具备一定的资金基础,相关行业能力以及未来市场前景等,不能为了并购而并购。(2)筹资策略应稳健,负债比率要适度一般情况下,对于资金较大的并购交易活动,企业不可能通过内部融资方式来筹集到所有资金,此时,公司应当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采取较为稳健的筹资策略,保持适度的负债率及资产结构的合理性。(3)采用多种支付方式对于支付方式的选择,应当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于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且并购资金数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现金支付方式,但现金支付方式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现金即时压力,如果并购交易涉及金额较大,应当采取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因并购

38、而造成的公司资金被挤占而引发流动性风险。4 企业并购中的整合风险4.1 整合风险及其成因企业并购的整合期财务风险是指当企业并购完成后,由于并购过程中的致险因素作用到一定程度时,由某一事件的发生从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风险:(1)并购企业财务组织机制风险。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职能更新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遭受损失的风险。(2)并购企业理财风险。并购企业的理财风险是指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财务运作过程和财务行为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所引发的风险。(3)并

39、购企业财务行为人的风险。财务行为是指并购企业具体财务管理主体在财务岗位上的特定职能活动。并购企业财务行为人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财务组织内部的管理主体因恶意或善意的财务失误和财务波动,以及财务行为的监控不力而导致的财务风险。4.2 企业并购中整合风险的防范(1) 实施财务经营战略整合。在我国的并购实践中,部分企业只追求由并购带来的规模扩张,而不注重并购各方经营战略的相关性和协同性,最终导致失败。因此,企业并购必须更新观念,要力求目标企业与自己的经营业务能够互补或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购后及时迅速地对目标企业进行经营战略整合,要从整个公司的财务经营理念入手,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并购各方的经营优势

40、,使其迅速纳入公司正常经营轨道,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实施资产负债的整合。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在并购后,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整合,对于低效率的资产应当进行剥离,提高资产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和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整合,并购企业要根据公司的自身状况及发展战略,对固定资产惊醒吸收和剥离;二是对流动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通过财务处理来进行整合。(3)果断撤资。并购后,如果出现某些预料之外的情况,使得并购整合的结果与原来设想的规划差距较大,或者因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而使并购的目标不能实现,企业应果断撤资,以

41、防范财务风险,避免持续下去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4.3华源集团并购后整合案例分析4.3.1 华源集团状况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 CWGC)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2年7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直属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重要骨干企业之一,2007年重组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1家,以及华源股份、华源发展、华源制药、上海医药和双鹤药业等一批上市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和纺织企业集团。4.3.2 华源之殇华源集团成立时,其注册资本仅为1.4亿元,但华源集团抓住了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和房地产,从1992年至1996年,在短短几年内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为后期并购扩张奠定了基础。在之后的几年里,华源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进行并购交易90余起,产业范围涉及农机,医药等领域。对于迅速扩张后的华源集团来说,整合工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盲目地吞食,却未能好好消化。用华源集团前财务顾问顾旭的话来说,“集团所属的400多家子公司,7至8层控股层级,每个月连财务报表合并都做不过来,让人头疼”;“那么多子公司,都有法人资格,总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要搞清楚有多难啊!100多万员工遍布全国,当时公司内部开玩笑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