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3502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教材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本 章 结 构,1 种植类绿色食品生产技术2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3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技术,1 种植类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一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用科学方法监视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环境监测的过程:包括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的分类:如按监测对象分为大气监测、水环境监测和土壤监测;如按监测手段分为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等;按其目的和性质可分为基础性监测,监视性监测 和仲裁监测,二.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一)品种(二)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

2、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合理的耕作制度强调“种地”和“养地”相结合,全面改善农田营养物质循环、耕层构造,减少和避免土地恶化进程,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作物的全面增产,并为持续增产创造条件。,(二)耕作制度,1.实行农作物轮作制度1.1 均衡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1.2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1.3减少病虫草害 2.提高复种指数3.间作套种,二 绿色食品生产的肥料施用技术,(一)增施有机肥1有机肥的特点 全面性 缓效性 持久性 改良农产品品质 改良土壤物理性状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2.有机肥施肥技术,2.1粪尿类有机肥 其氮素含量高,钾素偏低,养分多以有机态为主。施用时应检查是否完全腐熟

3、,对未做无害化处理的粪肥,不得直接用于农田,更不能用于绿色食品生产地,以防止产品受污染.a人粪尿的施用 人粪尿适宜于各种土壤,作基肥或追肥都可以.人粪尿中含有氯离子,对忌氯作物如烟草、红薯、马铃薯等不宜多施.人粪尿是含有机质,磷、钾较少而富含氮素的速效肥料,必须配合其他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等)和磷、钾肥料施用.,b家畜粪尿的施用,猪粪尿 质地细、成分复杂、木质素少,总腐殖质含量高.猪粪碳氮比较小,分解较快.尿中以水溶性尿素、尿酸、无机盐为主,PH 中性偏碱.鸡粪 养分含量高,全氮为1.03%,是牛粪的4.1倍;全钾为0.72%,是牛粪的3.1倍.适用于各种土壤,因其分解快,宜做追肥,也可与其

4、他肥料混用做基肥.鸡粪可提高作物的品质,施用鸡粪的小白菜的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超过施用豆饼的小白菜.,马粪 纤维较粗,粪质疏松多孔,通气良好,水分易于挥发;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能促进纤维分解,因而,较牛粪和羊粪分解腐熟速度快,发热量大,属热性肥料,是高温堆肥和温床发热的好材料;由于分解时发热高,会消耗土壤水分,故不能作种肥或追肥,更不能集中施用,以防烧坏种子和幼苗.,2.2 堆沤类肥料,厩肥 牲畜粪尿与各种垫圈物料混合堆沤后的肥料。包括猪圈肥、牛栏肥、羊圈肥、马厩肥、鸡窝肥等。堆肥 利用秸秆、落叶、杂草、绿肥、人畜粪尿和适量的石灰、草木灰等物进行堆制,经腐熟而成的肥料.活性堆肥 在油渣、米糠

5、等有机质肥料中加入山土、黏土、谷壳等,经混合、发酵制成的肥料。这是日本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最常用、最普遍的堆肥方式,利用此法堆制的肥料较一般堆肥具有活性高、营养丰富的特点.,沤肥 利用秸秆、山草、水草、牲畜粪便、肥泥等就地混合,在田边地角或专门的池内沤制而成的肥料.沤制的材料与堆肥相似,所不同的是沤肥是嫌气常温发酵,原料在淹水条件下进行沤制。沼气肥 有机物在密闭、嫌气条件下发酵制取沼气后的残留物.沼渣宜做底肥,一般土壤和作物均可施用.与沼渣相比,沼液养分较低,但速效养分高,属于速效性肥料。沼液一般作追肥和浸种。此外,沼液可杀虫和防病,对蚜虫和红蜘蛛有很好的防效.,2.3 绿肥,主要种类有毛叶苕子、

6、草木樨、紫穗槐、沙打旺、三叶草、紫花苜蓿、紫云英等.绿肥作物以豆科为主,所以多有固氮作用;绿肥作物一般根系比较发达,入土较深;豆科绿肥对难溶性磷酸盐的吸收力较强,有利于提高磷肥的有效性;绿肥作物种类多,适应性强,可在农田或荒山坡地广泛种植.,2.4生物菌肥,以特定微生物菌种生产的含有活的微生物的肥料.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可以分成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钾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5类.微生物肥料可用于拌种,也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3绿色食品生产使用有机肥的注意事项,有机肥种类应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中的有关内容要求;除秸秆还田外,其他多数有机肥应做无害

7、化处理和腐熟后使用,以防止污染土壤和农产品;有机肥可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以1:1为宜;除在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外,尽可能避免选择烧灰还田的做法;微生物肥、氨基酸肥等,必须符合准则中的有关标准,不合格者禁止使用;生产绿色食品的有机肥料,原则上就地积造,就地生产,就地使用.,(二)合理使用化学肥料,1化学肥料的一般特性肥效快 肥分单纯 养分含量高 不含有机质 具有一定的酸碱性,2化学肥料存在的问题,2.1化肥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损失率越来越高;2.2过量使用化肥,致使农产品质量下降;2.3过量使用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绿色食品生产中化肥的使用原则,选用的肥料品种必须达到产品标

8、准及绿色食品生产对肥料规定的卫生标准,使用技术也应严格按照准则执行.对生产者进行宣传教育,提供技术培训.推广科学使用化肥.,三.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一)综合防治的基本概念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经济、有效、适用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地运用生物的、物理的、机械的或化学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措施,把病虫杂草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并将对生态系统的有害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以达到保护环境,保护人畜安全和保证作物高产、优质的目的.,综合防治的基本观点,综合防治方法强调各种防治措施协调运用;综合防治的目标是将有害生物种

9、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 下;综合防治的效果要讲求安全、有效、经济、适用.,(二)生物防治技术,1.作物虫害的生物防治1.1以虫治虫 保护和利用本地自然天敌昆虫;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昆虫;引进外来天敌.1.2以菌治虫 细菌杀虫剂(Bt);病毒杀虫剂(NPV,CPU,GY);真菌杀虫剂(绿僵菌、白僵菌、虫霉菌)1.3其他动物治虫,2 作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应用细菌防治病害最成功的是澳大利亚用土壤中分离的放射土壤杆菌K84菌株防治桃树等果树及林木冠瘿病,其防治效果达90以上.美国用于病害生物防治的第一个专利就是芽孢杆菌,用于桃、葡萄、柑橘等贮藏期腐烂病的防治.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从苜蓿根系获得的

10、5406放线菌,用于防治棉花病害、水稻烂种、小麦烂种等多种病害取得显著效果.我国研制生产的井岗霉素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已有20多年历史,每年上亿亩水稻田使用,取得极大的成就.,3.作物草害的生物防治,3.1以虫治草 所用的昆虫必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寄主专一性强;生态适应性强;繁殖力高;对杂草防治效果高.最早的记载是1836年印度从巴西引进胭脂虫,成功控制了仙人掌的为害.1945年,夏威夷、澳大利亚、新西兰从墨西哥引进的泽兰实蝇防治紫茎泽兰,在比较干燥地区几乎全部控制了这种害草.,3.2 微生物治草,利用寄生在杂草上的病原微生物,选择高度专一寄生的种类进行分离培养,再使用到该种杂草的防治上.国际上

11、以菌治草最早取得成功的实例是1963年山东农科院植保所从大豆菟丝子上分离到一种无毛炭疽病菌,能专一寄生大豆菟丝子,致使菟丝子发病死亡.我国在哈蜜瓜田恶性杂草列当病株上分离到一种镰刀菌,培养生产出F798生物防治剂,该菌的专一性强,可使列当发病变色、萎焉枯死,防治效果在95以上.,(三)农业防治技术,1合理利用土地2 深翻改土3改进耕作制度4 抗性育种 5水肥管理6田园卫生,(四)物理及机械防治技术,1.隔离法2.消除法3.热处理4.捕杀5.诱杀灯光诱杀 潜所诱杀 植物诱杀 6.利用放射能,2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卫生要求,()加工企业的环境要求1外部环境 须选择交通方便,水源

12、充足,无有害气体、烟雾、灰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地区.2厂区环境(二)建筑设计卫生要求1厂内布局 2车间和仓库 3卫生设备,(三)加工设备要求,一般来说,不锈钢、玻璃、尼龙、食品加工专用塑料等材料制造的设备都可用于绿色食品加工。在选择设备时,应尽量选用不锈钢材质的。在一些常温常压、pH值中性条件下使用的管道、器皿、阀门等,可采用玻璃钢、聚乙烯或其他无毒的塑料制品代替。,(四)生产人员要求,1.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能工作。2.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对于与生产操作有关的人员,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必要时还可接受临时检查。3.对于患有痢疾、伤寒、肝炎、消化道传染病

13、、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传染病者,均不得从事绿色食品加工生产。4.职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上岗人员在工作之前、上厕所之后以及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均要洗手。进车间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穿工作鞋。,二、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系(二)企业生产操作规程(三)加工工艺要求(四)产品标准(五)生产记录1原料来源2加工过程3销售(六)生产人员培训、考核,3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技术,、绿色食品的贮藏,()贮藏管理1.绿色食品要有专用仓库贮藏。2.严禁受到污染和变质的产品与合格产品贮藏在一起。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A级绿色食品与AA级绿色

14、食品也要分开贮藏。3.食品必须按照入库先后、生产日期、批号分别存放,禁止不同生产日期的产品混放。4.食品入库堆放时,必须留出一定的墙距、柱距、货距和顶距,不允许直接放在地面上,保证贮藏食品之间有足够的通风。5.做好仓库温度、湿度的管理,并经常检查食品温湿度、水分以及虫害、霉变发生情况。6.食品贮藏不能超过保质期,对超过保质期的要另行处理.,(二)贮藏卫生,1贮藏仓库在存放绿色食品前要进行严格的清扫和灭菌,周围环境必须清洁和卫生,并远离污染源,2.严禁绿色食品与其他化学合成物质接触.3.贮藏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生产加工绿色食品工作人员的卫生标准来严格要求.,(三)贮藏技术,1.水果、蔬菜等新鲜食物一

15、般采用低温贮藏或控制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1)埋藏或沟藏(2)窑窖贮藏(3)通风库贮藏(4)低温贮藏,2其他贮藏方法(1)气调贮藏(2)化学贮藏(3)辐射贮藏,二、绿色食品的运输,()运输工具1.绿色食品的运输必须专车专用,在无专车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有密闭的包装容器。2.用来运输绿色食品的工具在装运之前必须清扫干净,必要时进行灭菌消毒,消毒不能用有害的化学物质,可用物理的、生物的方法。3绿色食品在装运过程中,所有装运工具(包括容器、纸箱、麻袋、搬运物品等)都必须洁净卫生,不能对绿色食品造成污染。,(二)运输管理,1绿色食品装运前必须进行食品质量检查,在食品、标签、账单三者都相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装运

16、.填写运输单据时,要内容准确,项目齐全。2绿色食品禁止与农药、化肥及其他化学物质等一起运输。绿色食品也不能与非绿色食品一起混堆运输。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运输时必须严格分开,不允许性质不同或互相串味的食品混装在同一车(船)中。,本PPT为可编辑版本,您看到以下内容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解析】【解答】(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2)质子数为11的是钠元素,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3)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该反应中没有变的是碳原

17、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氯化钠;失去;D。【分析】物质有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是那种,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常见气体由分子构成;碱和盐由离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质量、数目保持不变。26.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2)夏天钢轨间的缝隙变小。【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2)夏天温度高,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小.【考点】物质的微粒性【解析】【解答】(1)吸烟生成烟雾,烟雾分子因为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烟雾分子,造成被动吸烟;(2)钢轨由铁原子构成.每两根钢轨间都有一定的间

18、隙,夏天由于气温高,使得钢轨中铁原子的间隔变大,表现为钢轨的体积膨胀,则钢轨间的间隙变小.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夏天高温,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小.【分析】微粒观点的主要内容: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处于永停息的运动状态中.(1)烟雾分子属气体分子,在空气中扩散较快,使非吸烟者被动吸烟;(2)铁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温度升高,则铁原子间间隔变大,反之则变小,夏天高温状态下,铁原子间间隔变大,使得钢轨体积膨胀,则钢轨间的缝隙变小.,【考点】物质的微粒性【解析】【解答】(1)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

19、子构成的(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a=2+8=10,该粒子是原子原子序数=质子数=10当a=8时,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答案为:原子;离子;分子;10;10;阴离子。【分析】物质有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是那种,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常见气体由分子构成;碱和盐由离子构成。当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小于时表示阴离子,大于时表示阳离子。25.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3)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就加快,只要能说明温度高了运动速度快了的例子都可以,例如阳光下或者温度高衣服干得快,温度高水蒸发的快,糖在热

20、水里比在冷水里溶解的快等;(4)由于注射器装入的药品少,现象明显,又是封闭状态,所以可以控制体积节省药品、可以减少气体挥发造成的污染等故答案为:(1)固体;(2)分子的质量大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合理即给分);(3)阳光下或者温度高衣服干得快,温度高水蒸发的快,糖在热水里比在冷水里溶解的快等;(4)可以控制体积节省药品、可以减少气体挥发造成的污染等【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氯化铵的状态;(2)根据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考虑;(3)根据温度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考虑;(4)根据注射器的特点考虑,【解析】【解答】A、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生成氯化钠

21、的质量不断增大,当碳酸钠与盐酸和氯化钙完全反应时,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大,A符合题意;B、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增大至接近于7,B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氢氧化钡不断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的质量减小,质量分数也减小,当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完全反应时,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质量分数应该由小变大,C不符合题意;D、加热高锰酸钾时,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高锰酸钾开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D符合题意。【解析】【解答】A、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一定的

22、,不会降低,故说法错误,可选;B、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解析】【解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根据描述,自动灭火陶瓷砖会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故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解析】【解答】解:A、从题目中表格知,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故A正确;B、收集的H2能安

23、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大于等于80%,故B项错误;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纯度大于等于80%,故C项错误;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不一定发生爆炸,只有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故D项错误故选A【分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着火源可能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同样不燃不爆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需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解析】【解答】A

24、、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烧杯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烧杯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从而可以判断烧杯中的热水不仅仅是只起到加热的作用,故A说法正确;B、铜片上白磷燃烧是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故B说法正确;C、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温度过低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没有满足燃烧的条件,故C说法正确;D、烧杯中的白磷通入空气(氧气)就会燃烧,出现“水火相容”的奇观,故D说法错误故选D,24.能源、环境、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_、天然气等;它们都是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燃煤发电时

25、,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下列有关天然气(或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甲烷气体不会产生温室效应C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有利于减少酸雨形成 You and your friends are leaving a concert on a Friday night.When you get outside,your ears are ringing.You have to shout to be heard.36 So no harm doneright?Not quite.Temporary buzzin

26、g may be easy to ignore,but repeated exposure to loud noise will eventually cause serious-and irreversible(无法治愈的)-hearing loss.A new study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at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 Boston shows that one in five people between the ages of 12 and 19 are experiencing slight hearing los

27、s,and one in 20 have mild hearing loss.37 But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re plenty of ways you can protect your ears from further damage and still listen to the music you love:Ask around.Put your earbuds in or your headphones on,and then ask a friend next to you whether or not he or she can hear what youre listening to.38 Turn it down.Buy noise-canceling headphones.A pair of earbuds or headphones that fits comfortably will limit outside noise so that you can hear your music better at lower volum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