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问题会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问题会计毕业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问题 系 别 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 年 级 2010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017611110985 指 导 教 师 二0一三年十一月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的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从我国内部控制现况的深入分析入手、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出发,帮助人们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并通过案例分析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如何建立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内
2、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个层次、个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善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和纠正信息的即使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着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在当前只是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的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
3、。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一项中昂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系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管理的运用,分别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研究的方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供有识之士商权。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方针 Abstract:Internal control is an imp
4、ortant part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to guard against operational risks,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n China,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5、, and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ctivity, how to establish the internal contro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the enterprise interna
6、l control system is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levels, a link to the overall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 of organic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control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of the system. Purpose is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activities orderly and
7、efficient operation ,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terprise assets and safety, guard against all kinds of operational risks, prevent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and abuses in time, guarantee the re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be complete,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correct information even if accurate
8、. It is through the enterprise interior high-level management and every employee in a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on the basis of the science highly effective mutual restriction behavior standards. Under the current just economy,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w
9、ill directly face the challenge of foreign enterprises, especially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oreign trade is more and more frequ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various risks encountered more and more, and faulty operation existing in 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enterprises pressure is more and more big, th
10、e crisi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o a enterprise want to survive in the economic tide,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competition, and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is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1、, is consummates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s health is an important basic work.This paper research wich normative research method,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in our country, the us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from the present s
12、ituation of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l control research paper expounds three aspects for insight, right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guidel
13、ines. 目 录引论1一、内部控制的现状2(一)内部控制管理发展的历程2(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现状4二、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6(一)内部控制的环境不理想6(二)内部控制的活动不当8(三)内部控制的沟通不畅8(四)内部控制监督弱化问题太严重10三、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对策14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论新概念14(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制度14(三)加强社会监管15结语15参考文献16引论内部控制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历来备受关注,随着公司治理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作为其运行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问题引起了经济、管理乃至政治、社会等学界的高度重视。研究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对于改善中国
14、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但通过法律手段推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制度,则属于频发的财务舞弊案件所带来的理论与实务界相结合的制度创新。从国外看,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案件的暴露,促使许多国家纷纷通过立法,加强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和内部控制,比如,美国制定的2002年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第404条规定,上市公司要自行评估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揭示其内部风险控制中的重大弱点,并将评估结论写进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根据404条款的规定,美国本土的上市公
15、司需要对2004年度的内部控制作出评估,在2005年3月15日前将评估结论纳入年度财务报告;已在美国上市的非美国本土公司,可以宽限一年,即从2005年开始评估,2006年6月30日前将评估结论写入年度财务报告中。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共有34家,这些企业都面临执行404条款的问题。与此同时,公司所聘请的审计师,要核实公司管理层作出的评估,并另行出具报告。从国内看,2001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证券公司聘请有证券职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交评价报告;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在2002年也曾指出,拟在3年5年内借鉴
16、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有关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报告制度的做法。但是,推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其基础是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起步,如民生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证监会制定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制度具有较强的行业特征,适用面也比较窄,难以体现普遍性、统一性和公认性。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要求各企业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化要求的管理体系,其基础,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内部控制体系。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希望了解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要求,空前高涨,迫切需要科学、详尽、理论与实践并重、宜于操作、与国际接轨
17、的内部控制建设理论的相关指南。 一、内部控制的现状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制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必须有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做保证,我国企业经营失败的好多问题都与内部控制的薄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违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归根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和缺失,只要企业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由于我国内部控制起步晚,内部控制在基础层面、控制观念、控制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一)内部控制管理发展的历程1、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 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
18、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为目的的业务流程设计。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初级阶段。其基本原理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基本目的是查错防弊。即使是在后来形成的系统化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是企业规划、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现代企业管理意义上的内部牵制是始于20世纪。20世纪初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公司等企业组织形态的产生,出现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企业为提高运营效率、防范错弊,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矛盾,美国的一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方法,于是以组
19、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的内部牵制制度逐渐形成。内部牵制制度的核心理论是,有关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处理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总揽全过程,而应当是通过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控制。这是因为,内部牵制制度基于两个主观假设:首先,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其次,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 由于经济社会环境出巨大变化,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为了加强管理,必须采取更完善、更有效的控制方法。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关系的要求、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
20、西方各国纷纷以法律的形式要求通过内部控制强化对企业财务会计资料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内部管理。同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也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企业纷纷加强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与监督,这些控制与监督已逐渐深入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部经营活动中,而这些活动也远远超出了财务与会计的控制范围。这些控制活动的实践促进了控制理论的发展。王晓玲著: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页于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内部控制从对单独经济活动进行独立控制为主,向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控制为主发展。内部控制完成了其核心内容的构建过程,形成了由组织结构
21、、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内部控制系统。这一时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传统的内部牵制思想与古典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特别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和措施。”1958年,AICPA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
22、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制度二分法”的渊源。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管理控制是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1972年12月,AICPA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审计准则公告第l号中,重新阐述了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认为:1、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及与管理部门业务授权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和记录。这种授权是直接与达到组织目标的责任相联系的管理职能,是对经济业务建立会计控制的出发点。2、会计控制包括组织规划和涉及保护资产与财务记录可靠性的程序和记录,并为以下各项内容提供合理保证:根据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
23、特殊授权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经济业务的记录对使财务报表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其他适用的标准和保持对资产的经管责任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管理部门的授权才能接近资产;每隔一段时间,要将账面记录的资产和实有资产进行核对,并对有关差异采取适当的措施。(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现状1、 到目前为止,财政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自20世纪80年代始,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重点逐渐向具体内容深化。其标志是美国AICPA于1988年5月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控
24、制结构包括三个要素,即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 2、内部控制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0世纪9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协会(AAA)、财务经理人协会(FEI)、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联合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通称Treadway委员会),旨在探讨财务报告中的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之道。两年后,基于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建议,其赞助机构成立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委员会,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1992年9月,CO
25、SO委经过充分研究,对公司行政总裁、其他高级执行官、董事、立法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高度概括,形成并发布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COSO报告,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 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6项具体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思路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基本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是制定后续规范的基础与依据,该规范的出台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里程
26、碑式的意义。随后,我国又颁布了六个具体规范,体现了从会计控制入手,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环节,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的控制。 以上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持冷漠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
27、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步入了内控建设的另一个误区。(二) 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这是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
28、因。(三)会计人员素质有限 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加以完善,反而直接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违法违纪活动。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四)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
29、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首先,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同时,对受厂长、经理直接领导的其他职能部门也不易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限。其次,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
30、部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些都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二、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无法对实践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 (一)内部控制的环境不理想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机制和措施,它是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执行等三个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保障措施的过程。内部控制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员工员工分层次共同实施。它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保障的机
31、制。控制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在建立、制定政策、执行程序以及效率等方面所产生的各种加强或削弱的因素,控制环境可分为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控制环境。由于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是在特定的控制环境中实施的,是和特定的控制环境相适应的,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功能发挥的过程就是内部控制系统与控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控制环境不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还直接决定到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影响到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所以,要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应优化控制环境。 一般来讲,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主要有:管理者的经营风险和经营理念;董事会、组织结构的权、责体系和制约体系;员工的品行和素质;人力资源政策与实施;管理控制方法等。
32、影响外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法律规范、思想意识等。当前我国企业的控制环境,从内部控制环境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大多数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无法以身作则带头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逾越控制,滥用职权,企业内部以人为控的现象严重;职工培训只重形式不重实质;企业文化建设薄弱;管理者自身素质还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等。 二是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没有设立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或是虽设立了董事会,但董事会没有全面行使其应有的职权,履行其应有责职,无法真正起到约束经营者日常行为、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团体利益的作用。 三是企业组织结构尚未
33、达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组织与组织之间各自为政、互相推诿、人浮于事等现象;企业内部权、责体系、制约体系不清晰,贯彻执行不到位。 四是多数企业还无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未充分认识到员工的品行和素质对企业的重要性,未真正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员工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从外部控制环境方面看,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还存在着市场分割、政企不分、行政垄断等弊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无法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无法按经济规律办事;法律体制还不完善,法制化的程度、制度与制度之间的配套以及衔接还有待加强;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如遵纪守法、客观公正、敬业爱岗等还无法形成风气。 在这样不完善的控
34、制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弱化,普遍存在治理结构不健全、对经营者监管弱化、运行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为了减少上述种种弊端,就必须对企业控制环境进行优化。 企业控制环境的优化,包括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控制环境的优化。外部环境的优化,主要是由政府通过体制改革、法制完善、道德教育等来进行;内部环境的优化,则必须靠企业的努力以及政府的引导来完成。对于外部环境的优化,主要从政府方面抓好,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建立统 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保证交易和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多以法律手段对企业进行间接管理和
35、调控等,以优化经济环境。二是要加强法律建设,尽快填补法律空白,并不断完善制度之间的衔接与配套,以优化法律环境。三是提倡遵纪守法、客观公正、敬业爱岗等一系列好的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优化道德环境。对于内部环境的优化,主要靠企业来抓好,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管理者应重视内部控制,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内部制度;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强调团队精神;改变经营作风,达到稳健、务实、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二是设置并完善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系统,全面行使董事会的职权,履行董事会的职责,充分发挥董事会主导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三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组
36、织结构,并实行权、责分明的责任制度。四是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订员工培训计划,培养员工忠实、勤奋的品质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制订良好的用人政策,实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五是采用科学、合理、实用的管理控制方法,包括采用经营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利润计划及责任会计等规划报告系统,采用制定及完善会计系统的政策或控制措施,采用有助于调查偏差期望值原因并予纠正的纠正程序或措施等。由于内部控制环境受内部人员影响较大,所以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还必须靠国家的外部引导。国家对某些影响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的优化如加强董事会的建设等,应通过制定制度或提出指南,引导企业完善;并逐步完善约束、
37、监督管理者的外部机制,给企业管理者以适当的压力和动力,引导管理者自觉提高和完善内部控制。(二)内部控制的活动不当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认为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类别。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这些控制措施展开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三)内部控制的沟通不畅 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要求企业以一定的形式、在一
38、定的时间范围内识别、获取和沟通相关信息,以使企业内部各层次员工能够顺利履行其职责。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包括信息方面与沟通方面两个内容。信息和沟通相互联系,信息是沟通的对象和内容;而沟通是信息传递的手段。通过信息与沟通的结合,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一)信息 从信息来说,内部控制框架要求通过信息系统识别、获取、处理和报告信息,为管理和控制经营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信息系统可以是手工信息系统,也可以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还可以是手工和信息技术相合的信息系统;可以是正式的信息系统,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既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等内部生成的信息,也包括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外部事
39、项、活动和环境等的外部信息。作为内部信息,信息系统通常以监控的模式常规性地获取信息。作为外部信息,具体包括表明企业产品或劳务需要发生变化的特定市场或行业数据、客户偏好或需求方面的市场信息、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产品或劳务方面的信息、竞争对手的产品开发活动、政府立法及监管方面的信息等。信息系统一方面需要定期获取和报告经营活动各方面的信息,包括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措施获取市场变化对产品和劳务等需求方面的信息。信息系统不仅要识别和获取所需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且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有助于企业控制其经营活动的方式处理和报告信息。 从信息来说,内部控制框架要求通过信息系统识别
40、、获取、处理和报告信息,为管理和控制经营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信息系统可以是手工信息系统,也可以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还可以是手工和信息技术相合的信息系统;可以是正式的信息系统,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既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等内部生成的信息,也包括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外部事项、活动和环境等的外部信息。作为内部信息,信息系统通常以监控的模式常规性地获取信息。作为外部信息,具体包括表明企业产品或劳务需要发生变化的特定市场或行业数据、客户偏好或需求方面的市场信息、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产品或劳务方面的信息、竞争对手的产品开发活动、政府立法及监管方面的信息等。信息系统一方面需要定期获取和报
41、告经营活动各方面的信息,包括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措施获取市场变化对产品和劳务等需求方面的信息。信息系统不仅要识别和获取所需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且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有助于企业控制其经营活动的方式处理和报告信息。(二)完善信息传递机制 信息的最终目标在于使用,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处于内部控制之中的信息则必须服务于内部控制,服务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1.企业应当将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进行内部传递。内部信息传递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向下传递机制,使企业内部参与经营活动各个方面和全体人员了解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方面的
42、信息,明确各自职责,了解自身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向上传递机制,使企业员工能够及时将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了解的重要信息向管理层及董事会等方面传递。此外,还须建立信息横向传递机制,特别是要使信息在管理层与企业董事会及其委员会之间进行沟通。2.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外部沟通渠道,加强与外部投资者、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的沟通和反馈。外部沟通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本企业的信息披露政策与程序,及时、公平地向投资者披露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成果、投融资计划、年度预算、重大财务担保、合并分立、资产
43、重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利润分配方案等方面的信息。(2)加强与客户的沟通,通过座谈会、走访等形式,采集客户对消费偏好、销售政策、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货款结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3)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通过供需见面会、订货会、业务洽谈会等与供应商就供货渠道、产品质量、技术性能、交易价格、信用政策、结算方式等问题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4)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监管要求,积极反映诉求和建议。(5)加强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和协调,听取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建议,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6)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律要求和管理需求,和
44、法律保持有效沟通。 (四)内部控制监督弱化问题太严重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成份日趋多元化,资金渠道不断拓宽,经济活动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工作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会计监督职能弱化,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一、会计监督的含义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
45、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逐渐建立起了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改革监督体系,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突出表现在: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屡禁不止,造成大量流失;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不清、数字不实,存在偷税漏税现象;一些单位伪造、变造会计凭证,编造、谎报会计数据,提供虚假会计报告,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执业自律意
46、识差,存在无证上岗、违规操作的现象等。 三、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一)法制建设滞后,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这些年来,国家在法制建设上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不断发展,法制建设存在着不少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法律条款过于原则抽象,无法满足行业管理和改革的需要;行业监管基于过去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的要求;不少经济活动缺乏相应的制度来规范,与之配套的机制和办法还未能建立和健全等,会计监督很难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调,内部会计监督缺乏约束力。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
47、性认识不足。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对制度执行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贯彻不认真,以致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制度建设亟待加强。其次,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执行主体,虽然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权,但是会计人员作为监督者并不具备独立地位,用行政权力干涉会计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三)国家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能形成有效的外部制约作用。我国的国家监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国家监督中存在部门多头监督的问题,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造成多头监管、多头查处。各种监督的关系不顺、权责不明,遇到事情不能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而且项目设置重复,受部门分割、行业制度的制约,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影响了国家监督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用。(四)社会监督的执业质量和信誉不高,尚未形成较强的公信力。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薄弱,缺乏严格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