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755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壤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关键词:污泥施用 红壤 铵态氮释放 淋溶摘要: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

2、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

3、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正文内容 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

4、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5、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

6、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

7、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

8、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

9、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

10、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

11、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

12、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

13、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

14、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

15、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

16、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

17、,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

18、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

19、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

20、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

21、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

22、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

23、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

24、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

25、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通过野外和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施用量和污泥施用方式在红壤条件

26、下N、P的释放和垂直淋溶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施用污泥土壤电导率、N、P、K各元素形态的含量和在剖面各层的累积量随着污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释放量却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2、污泥各处理碱解氮和铵态氮的释放主要集中在前105d,尤其是前45d,而硝态氮主要集中在前3075d之间。污泥穴施氮的主要释放期相对推迟,集中在70d左右,没有明显的峰值。225d后各形态氮含量和释放量逐渐降低接近对照,表明污泥中有机氮的矿化接近结束。 3、污泥施用后15d时Olsen-P含量略有降低,随后增加,直到70d左右Olsen-P含量达到峰值,之后下降。而KCl-P含量随培养时间

27、推移持续降低(室内培养除外)。研究期间内土壤的Olsen-P含量和释放量均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表明污泥施用后225 d有机磷仍具有明显的矿化潜力,具有长效供P能力。污泥撒施“突变点”Olsen-P为37.8mg/kg,穴施“突变点”Olsen-P为200mg/kg,表明污泥撒施更易造成磷的淋失。 4、污泥施肥225d后,碱解氮、NH4+-N、NO-3-N、Olsen-P和KCl-P含量在剖面0-80cm各层均有一定的积累,KCl-P含量在剖面50cm以下含量很少,基本不存在流失风险。相对而言,NO-3-N更易发生淋溶迁移而形成剖面深层积累,在0-80cm的红壤剖面上,撒施处理NO-3-N积

28、累量在010cm处达到最高,而穴施处理NO-3-N积累量在1030cm处达到最高。 5、撒施干污泥易造成剖面80cm附近NH4+-N的富集,而撒施堆肥污泥易形成Olsen-P在剖面80cm附近的累积。特别提醒:正文内容由PDF文件转码生成,如您电脑未有相应转换码,则无法显示正文内容,请您下载相应软件,下载地址为 。如还不能显示,可以联系我q q 1627550258 ,提供原格式文档。 垐垯櫃换烫梯葺铑?endstreamendobj2x滌?U閩AZ箾FTP鈦X飼?狛P?燚?琯嫼b?袍*甒?颙嫯?4)=r宵?i?j彺帖B3锝檡骹笪yLrQ#?0鯖l壛枒l壛枒l壛枒l壛枒l壛枒l壛枒l壛枒l壛枒

29、l壛枒l壛枒l壛枒l壛渓?擗#?#綫G刿#K芿$?7.耟?Wa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皗E|?pD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b癳$F?責鯻0橔C,f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秾腵薍秾腵%?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G?螪t俐猻覎?烰:X=勢)趯飥?媂s劂/x?矓w豒庘q?唙?鄰爖媧A|Q趗擓蒚?緱鳝嗷P?笄nf(鱂匧叺9就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