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3808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SP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毕业论文.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ASP.NET的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系 院 学科门类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或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本学院及以上级别优秀毕业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2、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以资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声明人签名: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摘 要网络的普及,给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更多方便及有利的条件。网络以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使人们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本人基于网络环境开发了手机银行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Sqlserver2005数据库实现对各项信息的记录,通过ASP.NET调用数据库内容,实现了网络信息的安全传递。本系统由网上交费模块、充值查询模块和密码修改及个人资料管理模块等组成。本文共分五大块,第一块介绍了网

3、络系统的开发目的、意义、实用性和相关的网络实用技术;第二块介绍了建立本系统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介绍了所使用的开发工具和服务器设置;第三块讲述了系统的需求说明、系统结构和各功能模块、系统的管理和数据库的设计;第四块主要阐述了系统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以及用户权限问题和系统安全问题的解决;第五块说明了系统的测试过程。本网络系统具有保密性强,可控性强的特点,适合于一般用户的手机银行管理。关键词: 信息管理、手机管理、数据库、系统目 录摘 要I1 绪 论11.1本课题的来源11.2本课题发展现状11.3课题开发意义3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32 系统开发方法与关键技术分析42.1生命周期(Life cycl

4、e) 概念42.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52.3 原型法62.4 Sql server2005数据库62.4.1 Sql server2005数据库62.4.2 数据库设计过程62.5 ASP.NET 技术83 系统可行性分析123.1 可行性分析123.1.1 经济可行性123.1.2 技术可行性123.1.3 运行可行性133.1.4 法律可行性133.1.5 操作可行性133.2 系统初步分析133.2.1 系统资源134 系统需求分析154.1 系统需求分析154.1.1功能需求154.1.2性能需求154.1.3环境需求154.1.4性能需求164.1.5未来需求164.2 数据流程图1

5、65 概要设计175.1系统运行环境175.2 功能描述175.2.1系统操作流程图175.3 功能模块问题195.3.1 数据删除195.3.2 动态数据更新205.3.3 数据备份205.3.4 密码管理206 系统详细设计216.1 数据库设计216.2 系统主要界面设计216.3 系统编码主要实现技术257 测试2671测试时间2672测试结果27参考文献28附 录29部分界面的部分代码及解释29致 谢351 绪 论1.1本课题的来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个人手机银行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手机银行高效率完成手机银

6、行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化要求、推动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手机银行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是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1.2本课题发展现状作为一种新型的银行业务,手机银行带动了银行业务的飞速发展和支付工具的根本性变革,它更加密切了金融产业、网络通讯和移动终端厂商的合作,使经济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凸显。没有人会怀疑,手机银行在未来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项业务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如人所愿,相反,一些银行的此项业务发展十分缓慢。那么,当前形势下

7、,制约手机银行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技术手段:但凡涉及到金融的任何服务项目,安全性总是头等大事,而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手机银行,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得这种安全性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一些业内专家声称,技术上所存在的风险是阻碍手机银行业务开展的最大障碍。这种风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技术选择风险。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以相应软硬件平台来支撑,因此,银行就必须选择特定的技术解决方案。其中技术方案在设计上潜在的缺陷或漏洞,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使银行面临实际风险。一旦选择失误,则可能使其手机银行业务处于技术陈旧、使用不便的竞争劣势,造成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病毒攻击泛滥。计算机病毒

8、的入侵往往会造成网络主机的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并且计算机病毒具有再生异化功能,可通过网络进行扩散传播,如不能对病毒进行有效防范,将会毁坏所有数据,对银行网络系统造成致命性威胁。时下,手机病毒开始逐渐泛滥,并且危害性也在不断增强,不容小视。信息保护不妥。由于手机银行需要通过无线和有线网络来传递信息,因此,攻击者可能通过搭接,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安装接受装置等方式,截取在移动通讯和固定网络上传输的机密信息,删除、修改、添加或者重发某些重要信息,干扰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可能会给合法用户带来经济损失。拒绝服务攻击。通过特定装置持续对手机银行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服务流程,或执行无关程序

9、使系统相应速度变慢甚至崩溃,使合法用户无法正常进入手机银行系统或得不到相应的服务。文化观念:文化可以被定义为某个特定的人群所共有的关于价值、信仰、偏好、品味等的一套整体观念,它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相对于传统的实体银行业务,手机银行这一新起的概念一时之间还难以为大众完全接受,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是由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所决定的,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都要经历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当然,也不能说手机银行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体银行,只是在将来的某个时段,它能够在很大层面上去取代那些传统的银行管理模式。对于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已经积淀出太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大多数中国

10、人做事讲求稳当,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东西,更加愿意去面对面地进行交易,从而承担较小的风险,而手机银行本身又是存在于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消费群体,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手机银行的迅速发展。法律环境:手机银行给银行零售业务带来了相对较多的特点,而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某些情况下还未确定。目前,我国消费者保护对手机银行的运作实用性还不明确,并且,客户通过电子媒介所达成协议的有效性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引起手机银行的法律问题。在客户信息披露和隐私权保护方面,手机银行也面临着着法律风险。如果银行没有完全地告诉其客户权利和义务,当客户与银行发生纠纷时,客户

11、很可能就会对银行提出法律诉讼。手机银行属于新生事物,大多数国家还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因此,银行在开展手机银行业务时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信誉保障:良好的信誉是银行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的基础,对于开展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而言,提供一个可靠的服务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金融机构不能持续地提供安全、准确和及时的手机金融服务,银行的信誉必将受到损害。一般来讲,为了提供手机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必须与第三方(如:移动公司)合作,因此,第三方的服务质量也会影响客户对银行的评价。例如,一旦第三方的通讯网络发生故障,严重妨碍了客户访问手机银行的相关服务,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客户对手机

12、银行服务的怀疑和对银行的不信任。高级人才: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一切改变都是人的改变,一切问题归根到底也都是人的问题。任何一个新起的产业,都需要有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为之铺垫,手机银行亦不例外。目前,社会信息化进程日趋加快,手机银行也日益成为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人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手机银行这一领域,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手机银行这一产业的迅猛发展。上述是我个人总结的五个方面,在手机银行的发展中,它们正如瓶颈一样起着制约作用,严重阻碍了这一新起产业的成长。当然,除此之外,肯定还会有其它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只有不断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且

13、努力从根本上去解决它们,手机银行才能逐步迈向成熟。1.3课题开发意义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将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利器应用于手机银行管理的日常管理,这将为手机银行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它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也为手机银行飞速发展提供无限潜力。它成为了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计算机管理的推广与逐步完善,计算机的应用会大大提高手机银行管理工作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推动手机银行工作向着正规化、科学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出一条新路子。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块 本设计的开发背景及开发意义。 第二块 介绍开发平台的基本信息及开发技术的相关知识。 第三块 介绍

14、系统需求分析,提出系统任务报告,设计系统功能模块,提出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 第四块 对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叙述及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第五块 阐述系统测试环境、测试步骤、以及对测试系统登入模块以及各主要功能。2 系统开发方法与关键技术分析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软件在开发中还没有对软件开发的过程进行明确规定,软件项目的成功往往归功于软件开发组的一些杰出个人或小组的努力。这种依赖于个别人员上的成功并不能为全组织的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提高奠定有效的基础,只有通过建立全过程的改善,采用严格的软件工程方法和管理,并且坚持不懈地付诸实践,才能取得全组织的软件

15、过程能力的不断提高,使软件开发更规范合理。目前软件工程设计的主要方法有: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原型化分析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开发MIS的策略有以下两种:“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就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情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就是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两种开发策略的比较如表2-1所示。表2-1 两种策略比较表策略优点缺点备注自下而上能保证最终的系

16、统可以运行(虽然系统性能不一定良好)缺乏整体优化;开发过程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一般发生在“初装”和“蔓延”阶段自上而下整体性和逻辑性强复杂、繁琐 2.1生命周期(Life cycle) 概念任何人工系统都会经历一个由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在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也符合系统生命周期的规律。随着企业和组织工作的需要,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信息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了,要求设计和建立更新的信息系统。当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企业规模或信息应用范围的扩大或设备老化等原因,信息系统又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了。这时对信

17、息系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系统分析 (System analysis) 、系统设计 (System design) 、系统实施 (System implementation) 三个阶段。2.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和阶段方法。其思想是将结构与控制加入到项目中,以便使活动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问题定义:找出和评估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2) 可行性分析 (Feasibil

18、ity study) : 制定新系统的目标; 对备选各设计方案作初步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确定系统设计方案,估计预期成本和项目进度。(3)系统分析: 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研究,包括业务流程、工作组织、管理控制方法; 用逻辑模型描述现行系统; 制定新系统逻辑模型。(4) 系统设计: 划分子系统; 系统流程设计,包括过程逻辑定义; 数据字典、数据库设计; 成本- 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 。(5) 详细设计: 编码设计、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程序说明书设计; 制定项目实施和测试进度表。(6) 系统实施: 硬件评估和选择; 编码、编写程序与文档;

19、 人员培训计划; 程序测试与系统监控。(7) 系统维护:对系统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以及作系统评价。2.3 原型法 原型法 (Prototyping) 是一种用户参与系统设计并修改直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开发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开发人员首先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研究、总结,快速建立原型系统并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反复修改,增加新功能,直到用户满意为止。原型法采用了“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对系统设计一步一步地提炼和给予用户参与机会,避免了冻结需求问题,因此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但是,如果开发人员与用户合作得不好的话,就会拖延系统开发时间。2.4 Sql server2005

20、数据库2.4.1 Sql server2005数据库作为现今较为流行的数据库之一。其主要特点如下: 完善地管理各种数据库对象,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一个工作组级别的网络环境中,使用Sql server2005开发的多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传统的XBASE(DBASE、FoxBASE的统称)数据库系统所无法实现的客户服务器(Cient/Server)结构和相应的数据库安全机制,Sql server2005具备了许多先进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具备的特征,如事务处理/出错回滚能力等。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数据对象,利用存储的数据建立窗体和报表,可视性好。 2

21、.4.2 数据库设计过程设计一个工程数据库,要考虑工程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为了确保工程数据库设计的优良性,还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步骤。下面就围绕逻辑层次连接的工程数据库的设计过程进行讨论。(1) 需求分析在任何设计中,首要的任务是完成详尽的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需要。尤其要注重工程过程的特殊性。充分了解集成系统中各有关数据项。工程数据库系统是集成化系统中数据共享的基础。在进行工程数据库设计时,只有充分的了解集成化系统中各应用软件对共享数据的要求,才可能对工程数据库的设计做到比较全面合理。要了解各应用系统对共享数据的操作,工程数据库不仅要存储被应用系统处理过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要为应用系统提供被处理的数据

22、,从而就需要了解各应用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要求。这样设计出来的工程数据才会方便于应用系统的使用,提高应用系统的处理效率。具有一定的可扩充能力设计的工程数据库,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如扩充应用系统或增加应用系统的处理功能,以适应工程应用中集成化、网络化、开放计算等发展的需要。(2)库的划分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要对工程数据库进行划分,工程数据库要能对各种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接口等进行集中的描述和管理。为了有效的管理,以及提高集成系统的工作效率,方便各应用系统对数据的处理,就需要根据工程过程中的特点对工程数据库进行必要的划分,将一个大系统进行分解,使一个大的工程数据库系统

23、分成若干个小一点的工程数据库。在集成化的CAD/CAM等系统中,通常有这样三类设计数据:系统公用的共享数据;为子系统所共享的项目数据;以及为单个应用而使用的私有数据。在工程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分别将它们聚集一起,分别形成相应数据库。在KJ8920计算机的模拟过程中,将数据库划分成器件库、物理参数库、连接关系库等几个库。将数据库这样划分后,提高了设计数据的一致性,方便了统一管理,也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在商场CAD系统的工程数据库设计中,将其分成了图象库(保存具有典型风格的设计图象)、构件库(构件资料)、材料库、样板库、设计库等几类数据库。将一个大库分成几个小库(一个样板库未压缩数据达200MB)后

24、各个数据库任务明确,易于管理和理解。库划分好后,要对每个库进行设计。划分成多库后,范围缩小了,而且各库均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与某个或某些应用相关,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环境而分别处理;不仅有利于工程数据库的设计,同时对分布式环境下的工程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手段。(3)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要进一步细化库的结构,使其能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程。在概念设计阶段,采用了层次分析为主,对象分析为辅的方法。在分层的数据库中,数据结构是三维的,除了有数据表外增加了表明层次的内容;上一层数据可展开成更详细的下一层的数据;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需要哪一层的数据,就能够提取哪一层的数据。在商场CAD设计中,按店堂、

25、小区、配套、构件等层次构成了一个工程数据库系统;在此数据库中可以方便的提取店堂、小区、配套、构件直至整个商场的任何一层的有关数据(如造价数据)。(4)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将概念设计所产生的与具体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无关的数据模式,转换成以工程数据库的逻辑数据模型表示的数据模式。理论上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可以用来管理工程数据。下面以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EDBMS为例35,讨论工程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将概念模式中的层转换为EDBMS的表数据表可视为一种二维的关系结构。为了实现扩展的层次模型,将概念模型中的每一层作为一个数据表;对于叶节点层由于其依附的关系不同,可分别转换为多个数据表。转换实体对象为记录在

26、EDBMS中,由于它是一种面向记录的模式;对扩展层次模式中的各个实体,均将其转换为数据记录,用记录来表示实体。用连接来表示扩展层次模式中的联系为了保证扩展层次模型中的复杂关系。在EDBMS中专门提供了用于建立实体间联系的DDL和DML语言Link族语句,该族语句可以在库与库、表与表、表与记录、记录与记录之间建立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关系。这样就将复杂的联系进行了描述和处理。物理设计物理设计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尤其要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此外还要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在EDBMS的物理设计中,主要目标之一是如何提高事务的处理效率。在物

27、理设计时就要利用EDBMS的特点,如Link语句所提供的在复杂对象间建立联系,通过它可以快速的提取指定的数据,而无需进行数据的查找,从而具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另外EDBMS还提供了多表多记录的处理方式,将一个库的多个表或多条记录一次加载到内存中,从而减少了读盘的次数,提高了效率。2.5 ASP.NET 技术 ASP.NET 不仅仅是下一版本的 Active Server Page (ASP);它是统一的 Web开发平台,用来提供开发人员生成企业级 Web 应用程序所需的服务。ASP.NET 的语法在很大程度上与ASP兼容,同时它还提供一种新的编程模型和结构,用于生成更安全、可伸缩和稳定的应用

28、程序。可以通过在现有 ASP 应用程序中逐渐添加 ASP.NET 功能,随时增强该ASP应用程序的功能。 ASP.NET 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 .NET 的环境,可以用任何与 .NET 兼容的语言(包括 Visual Basic .NET、C# 和 JScript .NET.)创作应用程序。另外,任何 ASP.NET 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整个 .NET 框架。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技术的优点,其中包括托管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类型安全、继承等等。 ASP.NET可以无缝地与 WYSIWYG HTML 编辑器和其他编程工具(包括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一起工

29、作。这不仅使得 Web 开发更加方便,而且还能提供这些工具必须提供的所有优点,包括开发人员可以用来将服务器控件拖放到 Web 页的 GUI 和完全集成的调试支持。 在创建 ASP.NET 应用程序、Web 窗体和 Web 服务时,开发人员可以选择下列两个功能,或者以他们认为合适的任何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每个功能都能得到同一结构的支持,使您能够使用身份验证方案,缓存经常使用的数据,或者对应用程序的配置进行自定义,这里只是列出几种可能性而已。 “Web 窗体”用于生成功能强大的基于窗体的 Web 页。生成这些页时,可以使用 ASP.NET 服务器控件来创建公共 UI元素,以及对它们进行编程以用

30、于执行常见的任务。这些控件使您能够用可重复使用的内置或自定义组件生成 Web 窗体,从而简化页面的代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Web 窗体页。有关如何开发 ASP.NET 服务器控件的信息,请参阅开发 ASP.NET 服务器控件。XML Web services 提供了远程访问服务器功能的途径。通过使用 Web服务,企业可以公开其数据或业务逻辑的编程接口,然后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程序就可以获得和操作这些编程接口。通过使用诸如 HTTP 和 XML消息传递之类的标准跨越防火墙移动数据,XML Web services 可在客户端服务器或服务器服务器方案下实现数据的交换。XML Webservices

31、 不与特定的组件技术或对象调用约定相关联。因此,以任何语言编写、使用任何组件模型并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的程序,都可以访问 XML Web services。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XML Web services 和使用 ASP.NET 创建的 XML Web services 客户端。 这些模型中的每一个模型都可以充分利用所有 ASP.NET 功能,以及 .NET 框架和 .NET 框架公共语言运行库的强大功能。这些功能以及使用它们的方法概述如下: 如果您具有 ASP 开发技能,则新的 ASP.NET 编程模型对您来说将会是非常熟悉的。不过,与 ASP 相比,ASP.NET 对象模型变化显著,

32、它更为结构化并且面向对象。但这也意味着 ASP.NET 不是完全向后兼容的;几乎所有现有的 ASP 页都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修改后才可以在 ASP.NET 下运行。此外,对 Visual Basic .NET 的一些主要更改也意味着,用 Visual Basic Scripting 版本编写的现有 ASP 页通常将不会直接移植到 ASP.NET 中。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对少数几行代码进行必要的修改。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将 ASP 页迁移到 ASP.NET。 从 ASP.NET 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是向 Web 站点访问者显示数据的常用技术。ASP.NET 使得为此目的而对数据库的访问比以往更

33、加方便。它还使您能够从您的代码管理数据库。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通过 ASP.NET 访问数据。 ASP.NET 提供一种简单的模型,该模型使 Web 开发人员能够编写在应用程序级运行的逻辑。开发人员可以在 global.asax 文本文件或在作为程序集部署的已编译的类中编写这种代码。这种逻辑可以包括应用程序级事件,但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扩展这种模型,以适应他们的 Web 应用程序的需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ASP.NET 应用程序。 ASP.NET 提供易用的应用程序和会话状态功能,它们对于 ASP 开发人员来说是熟悉的,且容易与所有其他 .NET 框架 API 兼容。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A

34、SP.NET 状态管理。 对于需要使用像 ISAPI 编程接口(随附于以前的 ASP 版本中)那样功能强大的 API 的高级开发人员,ASP.NET 提供了 IHttpHandler 和 IHttpModule 接口。实现 IHttpHandler 接口,给您提供了一种与 IIS Web 服务器的低级别请求和响应服务交互的手段,并提供与 ISAPI 扩展非常类似的功能,但编程模型却较为简单。实现 IHttpModule 接口使您可以包含参与对应用程序发出的每个请求的自定义事件。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 运行库支持。 ASP.NET 利用 .NET 框架和公共语言运行库中的性能增强功能。另

35、外,它还可以提供相对于 ASP 和其他 Web 开发平台来说显著的性能改进。所有 ASP.NET 代码都是编译的,而不是解释的,这就允许对本机代码采用早期绑定,强类型处理,以及实时 (JIT) 编译,这里只列举几个优点而已。ASP.NET 还可方便地分解,即开发人员可以移除那些与他们开发的应用程序不相关的模块(例如,会话模块)。ASP.NET 还提供丰富的缓存服务(包括内置服务和缓存 API 两种)。ASP.NET 还提供性能计数器,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可以监视这些性能计数器,以测试新的应用程序和搜集有关现有应用程序的度量标准。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ASP.NET 缓存功能和 ASP.NET

36、优化。 在 Web 页中编写自定义调试语句,可大大地有助于排除应用程序代码中的错误。但是,如果不将它移除,会引起麻烦。问题是,在应用程序准备好移植到生产服务器时从页面中移除调试语句,会需要很大的工作量。ASP.NET 提供 TraceContext 类,在开发页面时该类用于在页面上编写自定义调试语句。只有当您已经对页面或整个应用程序启用跟踪时它们才出现。启用跟踪还将有关请求的细节追加到页面,或者,追加到存储在应用程序根目录中的自定义跟踪查看器(如果这样指定的话)。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ASP.NET 跟踪。 .NET 框架和 ASP.NET 为 Web 应用程序提供默认授权和验证方案。可以方便

37、地移除、添加或者替换这些方案,这取决于应用程序的需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ASP.NET Web 应用程序安全性。 ASP.NET 配置设置存储在基于 XML 的文件中,这些文件都是人可读和可写的。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可以有不同的配置文件,可以扩展配置方案,以适应您的要求。3 系统可行性分析3.1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3.1.1 经济可行性现在,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本系统的开发,为学校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为此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

38、资源;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本系统可以快速统计等等。系统所需的硬件(计算机及相关硬件)和软件环境,市场上都容易购买到或从相关网站下载。所以如果此系统投入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开发此系统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系统经济可行应积极开发。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3.1.2 技术可行性本系统的开发我利用Sqlserver2005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它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新型数据库,适用于大中规模的数据量需求。使用VS2010作为系统开发的开发环境,它作为一种现代的编程语言,提供完善的指令控制语句、类与对象的支持及丰富的数据类型,给开发高性能系统提供的保障为开发满足客户要求的

39、系统,保证了代码的模块化要求,而代码模块化的提高,非常有利于以后对新系统的扩展与修改。Visual Studio .NET 2010(简称ASP.NET)是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于2005年推出的一套完整的Windows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是一种可视化、面向对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ASP.NET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可视性。系统引进了窗体和控件的机制,用于设计动态网页界面。用户通过在屏幕上生成窗体,在窗体中绘制所需要的控件和按钮,设计菜单和对话框,ASP.NET会自动生成相应的代码。A

40、SP.NET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事件驱动。当窗体或控件上发生一个事件时,ASP.NET立即把控制权交给程序员。程序员不必担心如何判断事件是否已发生,只需要编写一段代码告诉计算机在事件发生以后应该做什么工作就可以了。这样,设计一个Windows动态网页简化为用鼠标在屏幕上点击、拖拽并添加少量的代码就可以完成了,大大降低了对程序设计的要求,提高了动态网页的开发效率。利用ASP.NET的可视性特点,可方便的设计程序的窗体界面,并在各个窗体中的合适位置绘制所需的每种控件。如要修改窗体或控件的某项属性,只需在相应的窗体或控件的属性窗口修改相应的参数便可达到需要的设计效果。利用ASP.NET的事件驱动性特点,

41、只需在窗体或控件上的代码窗口中添加少量的代码,便可达到告诉当在相应的窗体或控件上发生某一事件时,它们在事件发生后应该做什么工作的目的。例如几个窗体上的添加、删除、返回按钮的作用,就是通过在各个相应按钮的代码窗口中输入相应的代码,来达到当在几个按钮上出现单击(Click)事件后,相应按钮实现添加、删除、返回的功能的。综上所述,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技术上和硬件设备上的条件都是满足的,因此,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3.1.3 运行可行性本系统手机银行管理系统,所耗费的资源非常的小,使用一台低廉机器,电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够满足条件,因此,本系统在运行上是可行的。3.1.4 法律可行性本系统为毕业设计

42、,在开发过程中独立完成并无抄袭,没有涉及版权、责任等与法律相抵触的方面。因此,本系统在法律上是可行的。3.1.5 操作可行性系统具备友好的界面,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被用户接受,用户只需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对此系统使用做简单的了解即可方便使用,而且使用此系统可以大大减少管理人员的负担,从使用操作方面看,此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3.2 系统初步分析3.2.1 系统资源系统对人、财、物进行了合理的、有序的安排,尽量减少对人员、财物的浪费,节约时间,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将来的子系统的开发有重要的影响,在开发过程中,要做出开发进度的安排、人员的调配、所需设备的配置等一系列问题。3.2

43、.2 系统的用户环境 目前学校需要一个这样的系统,要求我们所设计系统简单、明了,并易于操作。4 系统需求分析4.1 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分析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性阶段,是一个从不断认识和逐步细化的过程,是下一阶段的工作基础,是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基关键性主要体现在“理解需求”和“表达需求”两方面。通过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研,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用户的需要,确定新系统的综合要求,并提出这些需求的实现条件以及需求应达到的标准,也就是确定新系统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需求包括:4.1.1功能需求确定新系统应做什么,这是最主要的需求。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和未来可能需要

44、添加的功能,系统应包含以下功能:本系统主要针对手机银行管理,查询。详细记录手机银行信息,轻松实现网上支付的查询,个人信息修改、手机银行支付等,且用户界面友好,容易操作,安全性高。4.1.2性能需求 给出所开发的新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包括存储容量限制、运行时间限制、安全保密性等。 正确性:根据手机银行管理系统的运作流程设计软件,流程中的每个步骤在系统中都必须有所体现,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灵活性:系统应具有较灵活的更新操作,对数据项应具备实时配置的功能,避免二次开发;对一段时间后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删除,必要时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初始化。 稳定性:系统应具备长期持续工作的能力;使数据库的一致性控制

45、在可操作范围内;避免因系统引起的死机现象。 安全性:有良好的用户身份认证体制和灵活的密码更改模块;用户权限可以通过管理员灵活修改;有手动备份等操作。4.1.3环境需求 这是对系统运行以及所处环境的要求。例如,在硬件方面采用什么机型、有什么硬件设备等;在软件方面,采用什么支持系统运行的系统软件(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1) 硬件需求基本配置:P III 1.0G以上机型,内存256M以上,硬盘空间30G。建议机型:P4 2.0G,内存256M,硬盘空间80G。(2) 软件需求操作系统:Win98/Me/2007/XP/ Microsoft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在使用和维护上比较方便

46、,开发工具也较多,它也在企业及单位应用较多。为方便本系统普及使用它支持Windows系列各种版本的操作系统。4.1.4性能需求数据精确性在进行向数据库文件提取数据时,要求数据记录定位准确,在往数据库文件数组 中添加数据时,要求输入数据准确。时间特征响应时间应在人的感觉和视觉事件范围内.可靠性系统稳定安全,可有效的保存各项相关数据,使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灵活性 当需求发生些变化时,系统的操作方式,数据结构,运行环境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变化只是将对应的数据文件内的记录改变,或将过滤条件改变即可。4.1.5未来需求 这类要求是指目前不属于系统开发的范围,但将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系统的发展可能会提出的要求。了解这类要求的目的是在开发过程中,可对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展与修改做准备。一旦需要时,就比较容易进行补充和修改了。4.2 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是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